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

  •   左县令家给小公子独请了一位先生教书,姓刘。

      刘先生曾是国子监的学生,三十几岁,考取进士落榜后回乡备考,教导两个孩子绰绰有余。

      他家贫,这才来靠着束脩补贴家用。

      主家心善,了解过他的家庭情况后,愿意让他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块来教导,几个小孩一起也有个伴。

      对于读书人来说,同窗的情谊浓深,对日后的助力极大。在朝廷中,如果你俩从前在一块读书,多半都会相互帮扶,若师出同人,更会如此。

      左县令家可谓是将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妥帖了,不仅仅是因为当家主母是世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还因为左县令本身就是状元出身,对培养孩子独有法门。

      刘先生是位温和谦顺的男子,下巴留了一把黑亮的美髯,也是位中年美大叔。

      他身后跟着位八.九岁的孩子,眉清目秀,端方有礼,恭恭谨谨地跟着。第一次相见,不敢逾越半步。

      “学生见过先生。”左安礼弯腰行礼。

      白谨傻乎乎地照做:“见过先生。”

      刘先生从容淡定地受了礼,抚着美须十分满意,他赞道:“公子芝兰玉树,聪慧睿达,当真是后生可畏。”

      左安礼谦虚道:“先生过奖了。唤小子安礼即可,我在家行一,也可称小子大郎。”

      刘先生为表亲近,从善如流:“大郎。”

      左安礼又给刘先生介绍白谨:“这是小子的书童,姓白,名谨。是学而篇中谨而信的谨。”

      白谨再道:“先生好。”

      刘先生颔首,拍拍自己儿子的肩膀,给两人介绍道:“这是犬子,名善。家中行二,称他为二郎就行。”

      刘善走上前,行儒礼。

      双方互相友善一笑,没说多余的话。

      刘先生考校了左安礼几个问题,算是对他的知识摸个底。

      左安礼的父亲学识不一般,启蒙就是他的父亲一手操办。但他父亲为官太忙碌,总不能每日围着他谆谆教诲,是以现在教导他就不太合适,须得找个先生来开班教学。

      白谨在其中,也被刘先生顺带着问了几个问题,倒不是他想一概同仁。只是刘先生瞧着这书童乌溜溜的眼睛灵动活泼,瞧着就机灵伶俐,顺手为之。

      事实不出他所料,小书童对圣贤书的掌握不全面,这不代表着他的差劲,因为没人能够对圣人学说钻研精炼,于普通的少年而言,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天底下的神童终归是少数。

      跟着刘先生读书时,白谨也能根据先生的教授东拼西凑推敲出如今这个朝代的现状。

      幸好先生讲学时喜欢引经据典,谈性来时,还会联系朝中政策跟他们讨论一番。

      他讲课像是在说故事,还会引着你思考,并不枯燥乏味,就算是后世来的白谨也听得津津有味。

      他这才没错过对朝代的判断。

      当朝国号大黎,不属于白谨在现代熟识的任何一个朝代,应该是架空。官员职位类似于唐朝,帝王是开国皇帝之后。

      开国皇帝趁战乱锐意进取,大刀阔斧地改革。
      当初的太子,如今的帝王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正好将改革贯彻落实,他们治理下的国家一派欣欣向荣,正开创着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白谨与左安礼在他谈及新帝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熠熠生辉的光彩。比起昏庸无道的帝王,这样开明的皇帝自然是封建时代的幸事。

      帝王有雄心壮志,吏治清明,先生教授时豪情万丈,恨不能再考科举,为国为民奉献中自己。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听得白谨都热血沸腾了,但当他回忆起四书五经还有大黎律法,又默默地放弃了。

      算了吧,他这样的咸鱼考科举什么的还是不行。

      光是看到那些一摞一摞要看的书,他的眼睛都变成了蚊香眼。

  • 作者有话要说:  *《论语·述而》: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庞涓夜走马陵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