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翌日清晨。

      一只玉手在床榻上来回摸索,好似在找着什么。

      感受到床榻内里冰凉凉一片,就知道萧辞昨夜没回来了。

      翻了个身,打算再眯会儿。

      忽感不对。

      阮昭双目睁开,手抓着被褥嗅了嗅,一股浓烈的伤药混着青桂香的气味儿夹杂在被褥上。

      她与萧辞是分开盖被褥的,即便之前蹭他身上的暖意,那也不该她的被子上沾染治疗伤口的中药气息。

      床内侧规规整整,确实没有睡过的痕迹,但被褥上这股气味儿颇为厚重,昨儿可没有。

      “姑娘。”芙莺端着盆儿进屋。

      阮昭放下被褥:“昨夜世子可回来过?”

      “不曾回来罢,奴婢没瞧见。”芙莺摇头,她没听到动静。

      阮昭颔首:“梳妆罢。”

      等下要去请安,现在可不是愁萧辞的时候。

      得想法子让老太君同意她出门。

      --

      地牢。

      贺南墨围着被铁链锁着之人转悠:“啧啧啧……打成这样都不松口,是条汉子啊。”

      “想法子让他开口。”

      “我来?”贺南墨指了指自己:“我就一大夫,你让我来不合适罢。”

      “只要人不死,随你试药,让他开口就行。”

      贺南墨眸子一亮:“当真。”

      --

      暮云苑。

      在萧辞又连续三晚没有回房,白日也不见人后,阮昭托腮,莫非那个吻把人吓着了?

      转眼一想觉得不可能,萧辞可是外室都养的人,怎会因她一个亲吻而吓着。

      很显然,因着她的捷越,他不喜了。

      麻烦了,亲一下就闹离家出走,那要是把人睡了……

      芙莺正在收拾桌子,刚做完绢花,桌子上物件乱的很,收拾着看到了清水县送来的请帖:“姑娘,若老太君始终不肯松口。”

      该送的礼她们也送了,但老太君那边始终没应承下,眼见日子越来越近,芙莺从最初的欢喜也转变成了忧愁。

      阮昭看了眼她手中的请帖,距离百日宴只剩下三日了。

      说不着急是假。

      --

      鹤林苑。

      老太君翻着佛经,同一旁的王嬷嬷唠道:“这孩子也是个实心性子。”

      王嬷嬷笑着接话:“世子夫人面皮薄,您之前没应承她,她又不敢再问,只能日日晨昏定省不落的讨好您。”

      “这还面皮薄?这耍赖样与辞儿倒是如出一辙。”

      王嬷嬷:“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说的两人笑了起来。

      老太君合上佛经,看着王嬷嬷捞小炉子上煮着的栗子,道:“她呀,样样都好,合我这老婆子心意,只是这出门在外……”

      王嬷嬷知晓老太君担心什么,世子好不容易娶了妻子进门,总算破了克妻命格。

      虽然观长说三日过了便可破。

      在侯府还好,无人害世子夫人,可这出门在外,谁也不知会发生什么变故。

      当初与世子有过婚约的三个未婚妻,侯府不是没有派人护着,偏生还是都出事了。

      如今,好不容易侯府迎来一位世子夫人,不怪老太君心忧。

      王嬷嬷低头剥煮好的栗子,不经意道:“世子夫人是去观百日宴罢,老奴听人说,有些妇人最爱这等席宴,说是能沾沾孩子喜气,有利于腹中落子。”

      “当真!”老太君语调比之高了一分。

      “老奴也是偶然听人说了一嘴,准不准的却是不知。”王嬷嬷将剥好的煮栗子递给老太君:“这些事啊,素来玄乎……”

      老太君之前愁世子娶亲一事,担心世子孤寡一生。

      如今,发愁的便是曾孙子了。

      老太君小口咬着栗子,煮熟的栗子入口化渣,带着独有的香甜气:“拿去给丫鬟们分了罢。”

      王嬷嬷应声,端着煮熟的栗子出去交给绿芜。

      目光落在绿芜发髻间,那里簪着一朵粉白的山茶花。

      接过煮栗子,见王嬷嬷看着自己发髻,绿芜笑盈盈开口:“云舒姐姐今日晚上置办席面请客,嬷嬷瞧,我这打扮可好?”

      “人比花娇。”王嬷嬷这会儿知道,世子夫人是如何与她女儿搭上的了。

      两人心照不宣。

      --

      用过晚食,阮昭带着芙莺又去了鹤林苑。

      她与老太君之间没有情分,只能靠行动来争取,只是这好几日了,也不见老太君松口。

      不知是不是错觉,她念佛经时,感觉老太君似乎看了好几眼她的肚子。

      “去宴会也无妨。”

      听到老太君开口,阮昭按耐住内心的狂喜。

      “王嬷嬷,派人去寻了辞儿来。”让阮昭独自带着下人出门,到底让人放心不得。

      萧辞是半个时辰后回来的,身上还带了酒气,瞧着像是刚从酒桌上被拉起来。

      “孙儿拜见祖母。”萧辞进屋拱手见礼。

      阮昭也几日没见萧辞了,同床共枕三日,给了她错觉,以为他们关系亲近了不少,谁知偷亲他一下,就把人给气的不回屋。

      若不是老太君,阮昭都不知原来人也没跑多远,就在外面与人喝酒。

      “祖母寻孙儿何事。”萧辞在老太君身旁坐下,语气乖顺。

      老太君微微动手,王嬷嬷明白过来开口道:“世子夫人的闺友邀世子夫人去府上观孩子百日宴,对方在清水县那边有些远,老太君不放心,便寻思让世子爷陪世子夫人往清水县走一趟。”

      听到‘清水县’三个字,萧辞眸子里寒光一闪。

      再抬头,眼底神色如常,瞥了眼那喝茶不语之人,在老太君面前装的倒是端庄柔顺。

      只是为何偏偏是清水县,太过凑巧了些。

      “非去不可?”

      萧辞语气有几分不悦,阮昭闻声抬眸,手不自觉捏紧茶杯,她努力了这么几日,可别因他一切白费。

      “去罢,这几日晨昏醒定比当初我年轻那会儿都勤快。”老太君说笑着看向阮昭,阮昭羞涩低头。

      说来辞儿还没去观过百日宴,说不定看看旁人家娃娃,他心里也知晓着急。

      意识到自己刚刚语气不对,萧辞指节夹着折扇,随意道:“祖母已经敲定的事,孙儿不敢不从,何时启程?”

      老太君没记日子,看向阮昭:“那百日宴是何日来着?”

      阮昭:“回祖母话,是十四那日。”

      “今日十一了,那得明日就启程。”老太君看了眼一旁的王嬷嬷,道:“尽快安排下去。”

      阮昭刚刚悬起的心落了回去,

      从老太君院子出来,因着萧辞喝了酒,加之天色也暗了,绿芜备了软轿送二人回去。

      软轿中,阮昭琢磨着路上还要筹备些什么礼,她还未曾去过孩子的百日宴,长命锁是必备的……

      无人说话,软轿中安静异常,萧辞已经看了她侧脸好一会儿,原本瞧着娇软之人,这会儿怎么看都不顺眼了,那眼中满是计较和琢磨。

      刚逼问出一些事,他前脚才派人去了清水县,没曾想她便要亲自去。

      阮耀峰与国公府私下联系,之前没看出她有什么,原以为不过只是颗棋子。

      此时看来,她并非什么都不知晓。

      阮昭搓了搓手臂,只觉有些凉飕飕的,侧目发现萧辞一直看着她,也不知盯了多久。

      想到他不归家的原由,忙道:“抱歉。”

      “娘子做错了什么要道歉?”

      阮昭态度诚恳:“那日我不该偷亲夫君,是妾身逾越了,还望夫君不要再生妾身的气。”

      萧辞没想到她说的是这件事,原本已经忘却了,轻咳一声,岔开话题:“没有别的要对本世子说了?”

      若她解释,倒是不妨听听。

      别的?阮昭咬牙,该不会她偷摸占的那点便宜他都知道了?

      完了,亲生孩子没希望了。

      阮昭这会儿开始好奇被萧辞藏在外面的人了,到底是怎样的绝色,才让他这般守身如玉,亲不得摸不得。

      等这次从清水县回来,她再劝劝,让他一定把人接回来。

      “妾身错了,妾身不该贪恋夫君身上暖意说谎,妾身也是无意的,实在是入夜太冷。”

      萧辞见她装傻,也没再继续问。

      此行去清水县,一旦发现不妥,他定不留她。

      软轿还没进暮云苑院子便停了,萧辞径直往书房去。

      看着那修长的身影逐渐融入黑夜中,阮昭抿了抿唇,心下叹息。

      “芙莺,吩咐哑娘煮一碗醒酒汤给世子送去。”

      虽然知道自己没戏了,但该做的戏还是要做的。

      回到主院,阮昭去寻了佟嬷嬷告假。

      这几日阮昭晨昏定省日日不落,但学规矩礼仪也没有懈怠,反而比之前还刻苦,佟嬷嬷对她没有不满的。

      “这倒是好,奴婢改明也寻了老太君告假几日,回宫里给皇后娘娘请安。”佟嬷嬷并不意外,倒是正好趁此机会回宫一趟。

      她是奉命来教世子夫人的,这世子夫人不在府中,她自然也得了清闲。

      --

      书房。

      萧辞揉了揉眉心,从暗卫盯梢来看,阮氏不曾与人传递消息,唯一收到的信便是清水县送来的那一封。

      信上内容他瞧了,并无异处。

      只是未免太巧了,才审出些事,她这边便有了动作。

      --

      清早醒来,另一半床褥不出意外是凉的。

      “姑娘,都收拾妥当了。”芙莺看着几个箱笼,面上笑意难掩。

      这次去清水县,除去芙莺,阮昭还带了兰儿、秋蝉,这两丫鬟手脚麻利,兰儿话少做事沉稳,秋蝉好看。

      另外还有哑娘以及两个粗使婆子。

      萧辞虽然没回房睡,不过人是歇在书房的。

      出行的马车都备好了,因着出远门,还安排了二十人的侍卫相随。

      “世子爷,世子夫人。”绿芜是代替老太君来给二人送行的。

      笑吟吟同绿芜告别,上了马车,阮昭阖上眼帘,一想到要见到彭惠绾,她昨晚过于兴奋,未曾休息好。

      随着马车行驶,阮昭昏昏欲睡。

      忽的,耳边响起冰冷冷的声音,将她瞌睡消散去。

      “你想去清水县为何不与我说,大费周章折腾祖母作甚。”还迂回的收买王嬷嬷女儿,从而让王嬷嬷替她说话,倒是好手段。

      睁开眼,对上萧辞一双无温的眼眸。

      阮昭心微微一颤,张了张嘴:“没、没有。”

      侯府是周氏主事,阮昭在老太君那里没得到答复,第二日有去拜访周氏,但因着周氏是继室,并不能决定她出府一事,阮昭只能寄希望在老太君身上。

      说来,她是依着规矩去晨昏定省,怎么成折腾了?

      感觉不太对劲,阮昭低下眉眼,看着手中绢帕,她刚刚睡的迷糊,突然被质问一时没回过神。

      琢磨了一下,回味过来。

      阮昭侧目看向萧辞,语气平缓道:“夫君那几日不在府中,妾身寻不到你人。”

      若是萧辞不提起来,她怕是都不会注意到这茬,莫不是告知他了,便可以随意出府?

      在阮家,她那渣爹是不主事的,阮家后宅的事由大伯母与老夫人说了算,二房的事则是由阮昭的继母说了算。

      萧辞是个吃喝玩乐的纨绔,阮昭还真没将他当做那主事人看,再有那几日他也不在府中。

      阮昭想了多种法子说服老太君,还真没想到他身上去。

      “你何时派了人寻本世子?本世子怎不知?”

      绢帕下,拇指掐了掐虎口,阮昭不明白他这质问是何意,好不容易可以出府了,听着那语气,像是要找茬啊。

      阮昭狠狠掐了自己一把,声音带着细碎的哽咽:“夫君回了暮云苑,妾身才知你在府上,夫君离开暮云苑,妾身连你影子在何方都不知,妾身倒是想寻夫君,可该去哪儿寻?”

      那细长的眉微微蹙起,眼眶泪花闪烁,眸子里满是无助。

      萧辞神色微怔,撇开脸,并未对她脸上的委屈动容。

      想到昨夜让人连夜查的事,清水县县令与县令夫人皆是榕城人,阮氏一个杳陵来的,怎与榕城人相识。

      她这幅娇娇弱弱模样,先前倒是让他放松了警惕。

      “寻不到本世子?祖母派去的人你不知?”

      阮昭张了张嘴,这是以为她撺掇的老太君找他回来?

      “出了城你自己去清水县,本世子要去喝酒。”

      绢帕擦去脸上的泪,发觉哭竟然无用,阮昭咬紧下唇,完了,偷亲一下将人彻底得罪了,看这样子,这是厌了她啊。

      “祖母说让我们一道清水县,夫君去喝酒妾身不敢拦着,可否容夫君等妾身几日,待妾身访友回来,再一道回府。”

      她可不想这次出门是最后一次。

      “世子,出城了。”马车外传来西未的声音。

      萧辞瞥了眼阮昭,冷笑一声,并未做声。

      闻声掀开马车帘子跳了下去。

      阮昭忙掀开帘子,只见外面早已备了马匹。

      萧辞翻身上马,一夹马腹,策马离开,他离开的方向,与清水县完全相反。

      阮昭有些懊恼,这些男人怎一个二个都这般的自大狂妄,就不能替人着想两分吗?

      她出一趟门多艰难,还要给她制造麻烦。

      --

      另一边,在阮昭不知的地方。

      萧辞换下身上醒目的锦缎华服,换了一身玄色衣裳。

      抄近路,已经先阮昭一步往清水县而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