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4章 ...

  •   清河村出了件大新闻,村里受人尊敬的周老师去城里取节育环,居然带回了走丢了四年多的女儿,小姑娘六岁了,粉雕玉琢的可爱,就是个小版的周知青,路上碰到的乡里乡亲,毫无例外都相信那就是周知青的女儿、吴桂枝的孙女。

      这么高兴的大喜事,隔壁邻居都拎着鸡蛋、核桃花生要来恭喜,但吴桂枝家院门紧闭,隐约还能听到堂屋里传来的争吵声,面面相觑不知道孙女找回来还要吵啥?

      村支书是林家长辈,叫大家散开别看热闹,“文诏说了,收养瓜瓜的那家还想把瓜瓜带回京市,吴桂枝家估计在商量了吧,都别围着了。”

      “毕竟人家养父母养了三年有感情了,也是为孩子好,能去京市那是多好的命,要我就给人家带走。”

      “周知青肯定不能愿意,她能为了一条鲤鱼给二狗子脑袋开瓢,更不可能把亲生闺女给别人家养。”

      围观的邻居们在村支书的劝说下散了,而吴桂芝家堂屋里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周婉心去公安局接回女儿,了解了从昨天到现在的全部细节,瓜瓜这件事情的根源,是小姑子林红毓自作主张的撒谎,让瓜瓜被养父母带走,是瓜瓜坚持找妈妈,又侥幸被所长家儿子捡到,她才能和女儿团聚。

      周婉心坚持要个说法,可笑的是,从婆婆到姑姐,她们都觉得瓜瓜既然回来了,就没必要非得找小姑子要个说法把她逼死。

      周婉心说:“妈、大姐,小姑说她全是为娘家着想,可她收了瓜瓜养父母的钱和好处,说白了就是自私,一看这里面她能捞着好处,就能卖我女儿。”

      吴桂枝说不是,“红毓是有错,但你这话说的也太难听了,什么叫卖女儿呢,现在瓜瓜也接回来了,你还不依不饶的搅的一家不得安宁,何苦呢!”

      周婉心不认可婆婆的道理,“我瓜瓜能回来是她运气好,是我上辈子积了大德,跟她林红毓可没有半点关系,妈这样说,是想她骗全家的事就这么算了?”

      吴桂枝被儿媳妇一顿抢白,又想不出反驳的话,心里那个气呀,“那你想怎么样,你说个章程出来!”

      “林红毓害得我差点找不到女儿,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她,我跟林文诏不会再认她这门亲戚,妈随意。”

      吴桂枝看儿媳妇咄咄逼人,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现在很后悔同意儿子娶一个娇滴滴城里来的知青,把儿子拿捏的死死的,到现在儿子都不敢表态,她气道:“你自己不认就不认,凭什么拉着文诏不认他亲妹妹?”

      周婉心说道:“因为瓜瓜是林文诏的亲闺女,别说亲妹妹了,就是亲爹妈干出这样的事来,我也不认了!”

      吴桂枝不明白了,“瓜瓜现在回来了,红毓也知道错了,你还揪着不放是要逼死她吗?”

      “那她害我差点错失了女儿就这么算了?”

      林红毓犯的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她不原谅就是不大度、就是不顾家庭和睦、就是她的错,这歪理邪说还当真理了,周婉心一点都不想再吵下去了,离开堂屋进房间找女儿。

      她一走堂屋里的林家人绷紧的心弦才松了,吴桂枝对儿子恨铁不成钢,“你这个窝囊废,在外头混得风光,怎么回家就被媳妇拿捏的死死的?”

      林文诏支支吾吾辩解道:“这件事本来就是红毓错了,妈还为她辩解,婉心生气的是你们不辨是非,错了还不认错。”

      大姑姐林红棉连忙劝住又要吵起来的娘家亲人,息事宁人道:“文诏回房好好劝劝你媳妇,都是当了妈的人,这事搁谁身上都不好受,妈就让婉心甩几天脸子吧,等时间长了再慢慢修复亲戚关系吧。”

      *

      周婉心进房间就看到女儿低垂着脑袋、不安的揪着衣角,看到她进门抬头软糯糯的声音里都是惶恐不安,“妈妈,是因为我回来才让妈妈跟奶奶和爸爸吵架的吗?”

      孩子在养父母家能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却宁愿晚上偷跑都要来找亲妈,周婉心可不管女儿为什么会记得亲妈的名字,这只能说明她的女儿是独一无二的。

      她把女儿抱紧在怀里,“不是你的错,错的是他们,所以若若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自责。”

      林若抱着香香的妈妈,心里好满足,妈妈又软又香,她说:“妈妈,能在你身边若若好幸福。”

      周婉心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这时候林文诏推门进来了,跟失而复得的女儿笑着说:“瓜瓜,大姑送了几件表姐的衣服过来,爸爸烧水给你洗澡澡好不好。”

      “谢谢爸爸。”林若乖巧应道:“我去帮爸爸烧火。”

      林文诏笑道:“家里是土灶,听你养父母说你在那边的家里用的都是煤气灶,你会烧火吗?”

      林若连忙从炕上下来,“我可以学,爸爸,我学东西很快的,我在小年哥哥家还煮了早饭呢。”

      不说还好,一说周婉心生气,那对养父母说是对若若比亲生女儿还好,那若若六岁就能做早饭,说明以前在养父母家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没少察言观色主动干活。

      她跟丈夫道:“孩子回来了,不要再提她养父母,还有我问过瓜瓜了,她在福利院就叫若若,名字就不用改了,以后咱也不要再叫小名,就叫若若吧。”

      林文诏忙道:“成,红毓那边,我们都说过她了,你就别气了。“

      周婉心没接茬,“晚饭还有一会呢,我先给若若蒸个鸡蛋吃。”

      吃完蒸鸡蛋洗了个澡,换了大姑送来的旧衣裳,晚饭的时候气氛很沉默,林若小心观察过,奶奶和妈妈都拉着脸,林若隐约觉得这都是因为她的缘故,家里才产生矛盾的,奶奶好像没因为她回来有多高兴,板着脸,只有妈妈和爸爸不停给她夹菜。

      林若夹起来一块炒鸡蛋送到奶奶碗里,“奶奶,吃菜。”

      吴桂枝楞了一下,嫁到林家这么多年到老头子去世,还第一回有人给她夹菜,夹的还是碗里最好最大的鸡蛋块,今天家里闹的人仰马翻,孩子第一天回来也没买肉买鱼,便炒了几个鸡蛋,因为儿媳妇不依不饶让她心里闷气,本来拿了四个鸡蛋出来,又放回去两个,碗里的那盘韭菜炒鸡蛋,鸡蛋块少的可怜。

      吴桂枝说:“明天买肉回来做红烧肉给你吃。”

      林文诏夸道:“若若真乖,都知道孝顺奶奶了,明天爸爸带你进城买新衣服好不好?”

      林若转头看了看妈妈,见妈妈点点头,才笑起来道:“谢谢爸爸。”

      周婉心给女儿夹了一筷子韭菜炒鸡蛋放到她饭头上,戳着碗里的红薯稀饭想,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家里已经很久没吃过红薯稀饭,女儿回来的第一天,婆婆非要在稀饭里掺红薯,这是做给她看呢,是叫她搞搞清楚林家还是她这个当婆婆的做主。

      若若在养父母家就尝到了人情冷暖,讨好亲奶奶,也是想她这个当亲妈的不那么难堪,她的孩子从小就是贴心的小棉袄,小时候很少哭闹,长到六岁回来,心里想的还是她这个亲妈。

      这么好的孩子,她怎么能不爱呢。

      “文诏,红毓从市里来电话了,好像说什么孩子不见了,你快去村部接电话。”

      吃过晚饭在村部耍扑克牌的邻居一口气跑到林家门口,叫林文诏赶紧去接电话,林文诏楞了一秒,放下碗筷就跑出去了。

      吴桂枝慌的跟什么一样,丢下碗筷也跟上去,“谁家的孩子丢了,怎么也不说清楚啊?”

      邻居搀扶着她,“肯定是你家红毓家的啊,她电话里都哭了,找回来一个又丢一个,这都什么事啊。”

      家里只剩下林若和妈妈,望着空荡荡的堂屋,林若往妈妈身边靠了靠,很不安,“妈妈,是小姑姑家的孩子丢了吗,妈妈要去帮忙找吗?”

      要是换了之前,周婉心会毫不犹豫跟林文诏一起去听电话问问情况,但现在她不想去,她把碗筷一收,哄着女儿说:“若若乖,先睡觉,明天跟妈妈去学校,看妈妈上班的地方好不好?”

      林若乖乖点头,她刚从拐子手里解救回来,昨晚也没睡好,今天害怕担忧了一天,沾上枕头就睡着了。

      女儿刚睡着,林文诏回来了,进院子就跟林若说:“真的是红毓家的独生子丢了,晚饭后孩子在楼下跟几个大小孩玩耍,一转脸孩子就不见了,我跟大姐和大姐夫约好了,现在就去市里帮忙一起找,大姐家两孩子没人带,妈留在大姐家帮她看孩子。”

      “行,你去帮着找找吧。”周婉心自己不会去,但也不会阻止林文诏。

      林文诏红了眼睛进了屋,找周婉心要今天那一千块钱,说道:“这个点县城没车去市里了,得包车去,我等到大姐和大姐夫就走,你在家带孩子。”

      周婉心压根没动昨天林文昭给她的一千块钱,她说:“就在你昨天放钱的地方,我没动。”

      林文诏想到红毓家的儿子才两岁半,这年纪被拐走是记不得家里人和地址的,不一定像若若这么幸运能找得回来了,不知道是不是报应呢,可也别报应到孩子身上啊。

      林文诏心里难过的不行,跟周婉心说:“红毓家孩子也丢了,婉心,你也就别生她气了吧。”

      周婉心回道:“丢了就找,找不到就再生一个。”

      “婉心,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那到底是亲骨肉呀。”林文诏不敢置信,“婉心,你什么时候变的这样刻薄寡情了?”

      “吵吵什么,别吓醒我孩子。”

      周婉心在院子里昏黄的月光下,迎上丈夫的目光,质问道:“你现在觉得我不可理喻、刻薄了?若若丢的那会,这话可是林红毓甩我脸上的,我现在只不过是原封不动的还给她,那时候你不觉得你妹妹刻薄,现在就觉得我刻薄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4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