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翌月初,宫里下了旨意。

      册荆州太守之女沈灵慧为太子妃,定陶驿丞之女孙燕燕为太子侧妃。

      凤龄看到旨意人就懵了,饶她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看到孙氏一个驿丞之女竟然被册封为太子侧妃,一下瞪大了眼睛。

      那句贞静柔婉,宜室宜家的分量有这么重吗?

      还是圣上太看重那揽天下英贤,何拘出身门第的态度?

      圣心难测啊。

      只是当时她在太极殿为孙氏说的那句话,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如今宫里都在说,是她夸赞孙氏贞静柔婉,宜室宜家,孙氏才得以被选入东宫。

      凤龄欲哭无泪,就说不该多管闲事吧,盼这孙姑娘千万是个好人。

      不然太子殿下还不恨死她。

      她都能想到太子阴沉的嘴脸,必然怪她没安好心,将这家世卑微的女人送进东宫。

      不过幸好还有个沈姑娘,父亲是荆州太守,外祖是宣平侯府。

      门第显赫,人品也不错,算是给太子找补一点了。

      大梁按州郡划分地域,州包含郡,像凤龄的老家定陶郡,便是定州的其中一郡,归定州府管辖,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大点的州有七八郡,小点的只有三四郡。

      凤龄的父亲从前是郡太守,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沈氏的父亲是州太守,一般地方官做到顶天也就是这个位置了,除非再兼个什么节度使,什么总兵都督的,但是这都很少。

      上一个都督得追溯到五十年多前,世宗在位时,大将军冯创就是兼管益州,并州,登州的三州大都督,威风八面,如今的禁军统领冯祥就是他的后代,只是子孙不及祖宗贤,冯家到底也是没落了。

      更不用说沈氏的母亲还是宣平侯府的嫡女,在上京也算世家名门了。

      另外呢,康王府,册穆国公之女穆氏为正妃,陈留郡守之女萧氏为侧妃,都是家门显赫,能臣之女。

      圣上果然有心有帮扶世子一房,把康王妃感动得一天来谢了两次恩。

      誉王府,册通政院参议之女王氏为正妃,并州都尉之女高氏为侧妃。

      凤龄看着名册,心想圣上也太偏心,康王府世子妃是国公的女儿,怎么誉王府就指个参议的女儿。

      圣旨经凤龄加盖印鉴后,发往中书省,由中书令晓谕前朝。

      南宫里,旨意已经传遍了,自然喜的喜,忧的忧。

      王姑娘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中选,还是被选为世子妃。

      那可是将来的王妃啊。

      就算她从前没有这个想法,如今天下掉个大馅饼砸在她头上,免不得也要笑一笑。

      但是一转头,听说高氏被选为侧妃了,立刻脸就黑了下来。

      有这么个狐狸精在,将来还能有安生日子吗?

      穆国公家的姑娘笑着来和她道喜:“王姐姐大喜,将来咱们可都是妯娌了,要多多来往啊。”

      王姑娘也客套的回礼。

      旁边围了一大圈人来巴结这些即将成为宗室命妇的年轻女子们。

      明明前几日还在一起睡觉,一起吃饭,姐姐长妹妹短。

      不过几天时间,就已经天差地别。

      那些个谄媚的,嫉妒的,羡慕的眼风,让她们提前看到了权力的好处。

      穆姑娘和王姑娘互相客气寒暄,高姑娘也过来凑热闹:“今后还要仰仗两位姐姐多多照顾呢!”

      虽然没能成为世子妃让她有些不满,但是侧妃也算命妇,也上皇室玉牒,毕竟是百里挑一的选拔,也算小有所得吧。

      空着手回去她可不愿意。

      不过日子还长着,这才到哪里呢,等将来嫁过去了,她得宠,她先生儿子,有得是翻身的时候。

      最好王氏不能生,她的儿子做世子,这才是真正的赢家。

      不过这王氏也不是省油的灯,慢慢斗吧,看谁本事大了。

      穆姑娘就笑眼盈盈的看着被一同选进誉王府的那两位。

      不是冤家不聚头,真是精彩啊,这誉王府将来可要热闹了。

      另一边,孙姑娘身边也围了许多人恭喜她,东宫和王府还是不一样的。

      太子侧妃,将来至少得是九嫔之上吧。

      原先许多看不上她的人,这会子都来人捧人了。

      “孙姐姐真是有福气,命里就是要做贵人的呢,将来姐姐显赫了,可别忘了我们一起吃住几个月的情分呀!”

      孙姑娘还在云里雾里,大梦一场。

      掌教嬷嬷告诉她,她是因为得了崔尚宫青眼。

      因一句“贞静柔婉,宜室宜家”的八字举荐才被册为太子侧妃。

      叫她要记着这份恩情,记着这个恩人。

      嬷嬷对她说:“孙姑娘,将来您就是主子了,崔尚宫对您有大恩,做人啊,饮水莫忘思源呐!”

      她感激涕零不敢承受:“我知道,我一贯不出众,又是这样的家世,能被选进东宫,全仰仗崔尚宫大恩大德,我一定记得这份恩情。”

      嬷嬷说:“也不能这样说,也是您命里有这份福气,您有大造化,奴婢们就不多说了,今后路还长着,奴婢教导过您几个月,就祝愿姑娘,能青云直上,前程似锦吧。”

      孙姑娘含泪相谢。

      如今看到那么多的赏赐,金银珠玉,丝绸锦缎,流水一样的送过来,一群人围在她身边道贺恭喜。

      她才意识到,她已经成了太子侧妃。

      命运天翻地覆。

      今后,她就是人上人,莫说是继母,就是父亲看到她也得跪拜。

      扬眉吐气四个字,十七年来第一次感受到。

      入选的所有人里,只有一个人不高兴。

      即将成为命妇之首,后宫表率的的新太子妃,沈姑娘。

      她藏在袖里的手甚至在微微颤抖,心里止不住的慌。

      太子妃,她成了太子妃。

      怎么会呢,爹爹明明说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让她入选的。

      况且秀女里她也不是最出众的,还有好多公府,侯府的女儿,为什么偏偏是她?

      沈姑娘真是欲哭无泪,爹啊,你可算是把女儿害死了。

      宫里来人采选时,祖母就说了不要让她来。

      她体弱多病,身有顽疾,本来就不能参选。

      可是爹爹非不肯,说她正是适龄,因病不选,到时左邻右舍全都会知道她有病在身,会影响她婚嫁大事。

      爹爹非但死活不肯说,还买通医官,非要隐瞒疾病送她入选。

      让她放宽心,告诉她已经打点好一切不会让她入选。

      待她回了荆州,再好好调理身体,将来挑一个寒门进士做上门女婿,以后若无子嗣,就从族中抱养,有父母家族庇护,也能安然一世。

      没想造化弄人,阴差阳错她竟然被选成了太子妃。

      那可是未来的国母啊!

      沈氏害怕得都不敢想,一闭眼就觉得面前已经悬着白绫在等她了。

      母亲在怀她时落湖差点溺亡,险些胎死腹中,好不容易保了下来,后来又数次见红。

      八个月时她早产生下,大夫都说她养不活。

      爹爹遍寻名医,精心呵护,把她一点点养大。

      她幼时便有严重的心病,长大后体寒孱弱,月事淋漓常常半月不尽。

      因血气亏损,她也常年气色不好。

      这两年新得了一味药丸,慢慢吃着调养,比之前还好些了。

      可是顽疾缠身,不能侍寝,不能生育,叫她今后的路可怎么走。

      欺君之罪,那是死罪啊!

      *

      近来宫里事多,忙着太子妃和王妃侧妃们的册封礼,又要操办东宫和王府的大婚,尚宫局忙得脚不沾地,凤龄也是焦头烂额。

      景砚不便与她相见,便托邵盈盈捎了一封书信过来,凤龄收到信,连日的烦闷一扫而空。

      她满怀欣喜的看完,脑海里回想着他写的那句:相思始觉海无涯。

      然后小心翼翼的折好,贴在胸前感受许久,才依依不舍的收起来。

      邵盈盈说她:“你呀,看着没良心,可要是真心喜欢一个人,那可真是全心全意还不求回报的,程景砚这小子,算他有福气!”

      凤龄抿唇笑了笑,感慨道:“如今这世道,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情相悦不容易,扶持信任更难得,我很珍惜景砚,不会再有第二个这样的人了。”

      邵盈盈对这话倒是很认可:“这倒是,程九郎是个实心眼的人,温文尔雅,为人真诚,我知道你就喜欢这样的人,什么都听你的,什么都信你的。”

      凤龄说:“话是这样说,不过他可不是惧内的老好人,大是大非上他很有主见的,从不大吵大闹,但很有一套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常常就把我说动了。”

      邵盈盈一拍手:“他这是看着呆,心里精啊,也是,要真是书呆子,你也看不上这样的。”

      她插科打诨玩笑两句,这才凑过来说起正经事:“册封礼和大婚的礼仪用度都备好了,你得空去看看吧,还有朝服和冠冕也做好了,就是司宝局还想让你开库房,拿前年南海进贡的老珍珠给太子妃镶珠冠,张司宝说今年的新珍珠色淡珠小,给王妃们用用倒是可以,太子妃还是用老珍珠吧。”

      凤龄问:“她要多少?”

      邵盈盈想了想:“怎么也得十来个吧。”

      凤龄就道:“南海的老珍珠一共才半斛呢,都是给圣上做首饰才用的,要那么多干什么,新珍珠不行,就用丝罗珍珠或者宝石嘛,宫里再三提点要节俭,那价值连城的东西一要就要十几个,像话吗?”

      邵盈盈扁她一眼:“抠死你得了,太子妃多少年才娶一个啊,又不是年年有,拿你几个珠子把你给心疼的,这太子妃虽然年轻又是刚来,你不给她也不会说什么,可难保太子殿下记恨啊,觉得你不给他面子,连他大婚都舍不得拿好东西出来。”

      凤龄翻她几个白眼:“我真服了,你在司制局是屈才,赶明儿把你送出去做节度使游说各国吧,正好圣上为突厥的事烦心呢!”

      邵盈盈凑上来笑:“那你给不给吗?”

      凤龄没好气:“给给给,我敢不给吗,照你说的太子要杀我头了!”

      邵盈盈就笑:“我说实在的,这太子妃可是将来的皇后,将来的后宫之主啊,你省来省去最后还不是省到她手里了,还能省给你自己不成?还不如早点给人家献个人情呢!”

      凤龄哼一声:“我是舍不得那几个珠子吗,又不是花我的钱,如今是户部没钱,宫里都节俭成什么样了,你想想这些年打突厥打出去多少钱,今年又连发天灾,户部尚书每回内阁叙事都被骂得狗血喷头,在这个当口你金银珠玉的出去招摇,这不是碍圣上的眼吗?”

      邵盈盈想了想:“也是啊,那怎么着,要不然用宝石替吧?”

      凤龄道:“我都说给了,怎么你们还不敢用了?就用吧,反正也就这一回,太子大婚是大事,不算逾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