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隆冬的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淹没了京城,粉墙黛瓦青石板路尽是刺眼的白。

      这场雪太大了,傲然的梅树枝头被噼啪压折,皇宫祭祀的大鼎埋了个严实,据说连贵妃娘娘那只闹啾啾的小雀儿都被冻死了。

      都道瑞雪兆丰年,但崇明二十八年的这场大雪却成了灾。

      刮肉刺骨般的寒冷让天子脚下死了不计其数的穷苦百姓,一夜之间,凉尸冻骨,满城皆是。

      一座破落偏院中,屋内不断传来女子沙哑费力的咳声,光是听声便真真让人一惊,心道这女子许是命不久矣。

      屋子摇摇欲坠四面漏风,像是久无人居,角落里的炭火早已熄灭,连一丁点火星子都没有,当然,这等老天作怪的天气,就算有炭火,也不见得能暖和到哪里去。

      榻上的女子咳累了,用一只胳膊撑着半撑着身体顺气,然而一阵寒风进来,她气息微窒,片刻后竟是咳出了一大片黑血。

      她终是放弃了,身体倒回床上。

      因恶疾已经瘦脱相的面容哪还有曾经的倾城之姿,可她活该。

      这京城谁见了不说一句礼部尚书家那个千金就算死了也活该,说到气急或许还要唾上两口。

      闻秋识笑了,笑得满面泪水。

      她竟会愚蠢至此,信了话本里名门之女和寒门书生的千古佳话,却忘记话本还有一种结局,那就是考取功名的夫君抛弃了糟糠妻,转头当了驸马爷。

      闻秋识现在就是那个被抛弃的糟糠妻,而他的夫君也如愿娶了公主当了驸马。

      她就像那些随意丢在角落里落满了灰的陈书旧卷,对于她夫君李元清,都是旧物,都是他低贱过去醒目的提醒。

      他厌倦了过去点头哈腰步步算计的生活,他觉得自己考取功名便可以平步青云,便可以彻底摆脱他出生贫贱家庭的事实。

      所以他急于撇清过去的一切人和物,却不曾想起闻秋识在嫁给他之前,也是娇软明媚的礼部尚书千金,锦衣玉食,高不可攀。

      但怪谁呢?

      闻秋识谁都怪不了,这一辈子落得如此下场,全然是她自己作出来的。

      前十八年她几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向来脾气骄纵又自视不同,京城里那些出身高贵的公子侯爷她没一个看得上的,但偏偏眼里就入了一无所有的李元清,一头扎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认定李元清就是她要找的良人。

      父亲母亲不同意她的婚事,她便闹绝食,闻府上下鸡飞狗跳,最后她跟着李元清私奔了,母亲一气之下竟直接卧病不起。

      父亲和她断绝了关系,她却依然觉得自己没错。

      她硬着那口气,一步一步和闻家断绝了往来,娇贵的千金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节衣缩食,曾经全京城的东西只要她想要便能买来,嫁给李元清后连个最便宜的木簪子都舍不得。

      现在想想,她真是蠢得无药可救。

      不过也罢,她这荒唐又低贱的一生,马上就走到尽头了。

      闻秋识用尽全身力气,给自己掖好被角,留下最后的体面,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京城又开始飞雪,大片大片的漫天席卷,府邸内如今正蒙隆恩的驸马爷却突然失手,把滚烫的茶水打翻在地上。

      碎裂的瓷片四溅,划伤了手指。

      他心上突然涌起一阵无由来的悲怆,竟是堵得心口发疼。

      李元清蹲下,一片一片的把碎瓷片捡了起来。

      夜半京城雨疏风骤,刚结的桃花苞凄凄惨惨的落了一地,疾风起,带着呜咽的萧萧声,仿若冤魂呼喊。

      这等怪异的天气,闻府嫡长女院落中却无人歇下,回廊影影绰绰的走过几个丫头,细看他们手中都端着水盆和汤药,到了门口,一个上了年纪的妈妈忍不住低声催促。

      “吃了闻府这么多年饭,手脚还不如我一个老婆子利索,都麻利些!夫人还等着呢。”

      丫头们都没敢吭声,忙不迭端了进去。

      榻上躺着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姑娘,虽面色苍白,但生的着实好看,肌肤如脂,眉若轻烟,带着一股巫山云雾般的灵气,实在绢丽照人。

      原本坐在她身旁的妇人起身出去一阵,恰在此时,窗外一声惊雷,像是砸破了天一般,犹有破空之音,床上本就睡不安稳的姑娘睡梦中惊叫一声,猛地坐了起来。

      她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从鬓角滑下,顺着她尖尖的下巴滴落。

      她杏眸圆睁,满是惊恐。

      妇人听到动静赶忙回来,把手里的药汤放到一旁,坐到床边,她边拍着姑娘的后背,边轻声说道:

      “秋儿,是不是做噩梦了?没事,都是假的,娘在呢。”

      闻秋识愣愣的,一时竟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她是做梦了吗?可梦为何能那么真实,满腔的遗恨与痛苦似乎还挤在她胸口,她怔怔地留下了泪水,喊了声:“娘。”

      “不怕不怕,娘在。”秦氏把闻秋识抱在怀里,轻声安慰。

      她嗅着秦氏熟悉的味道,终于忍不住泪如泉涌。

      如果此刻才是梦,那就让她在这场梦中永远睡去吧。

      闻秋识抱着这样的想法,喝了母亲喂给她的药,依偎了许久,又沉沉睡去,然而没想到日上三竿时,她居然再一次醒了。

      窗外天光大亮,翠鸟啼鸣,春茗给她端了水盆进来,顺便打开了窗子给房间透气。

      外面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明亮的有些晃眼,闻秋识嗅到了三月泥土的清香,意识慢慢回笼。

      这一切都太真实了,决计不可能是梦……

      她竟然是回到了自己还在闻府的那段年月。

      “姑娘,夫人那边说您今天不必去请安了,您身体刚刚好些,卧床休息便好。”春茗边伺候她擦脸净手边说道。

      闻秋识点头,她看着春茗素净的小脸,又有些失神。

      上辈子她跟着李元清私奔逃离闻府后,春茗便被打发给牙婆子卖了,说是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商户做了小妾,没过多久便被折辱至死。

      她心里一酸。

      “姑娘,您干嘛这样看着我呀。”春茗摸了下耳朵,颇有些不好意思。

      闻秋识笑了笑,柔声道:“看你漂亮。”

      春茗的脸瞬间便红了,飞快的说了声去给她端早饭便跑了出去。

      闻秋识摇摇头,起身下榻去了窗边,外面空气清新的很,日光明艳,好一番雨后景色。

      女子依着窗棂,纤纤素手搭了上去,她眉眼蕴着倾城秀气,眉间微蹙,很快便又展颜。

      她的院落虽被风雨摧残了一夜,但依然雅致奢侈,梅亭回廊,流水假山,还坐落着一座春园,有丛竹青石,秋阁飞檐,如此般,才是正一品官员闻家千金应有的生活。

      而不是被那吃里爬外毫无良心的白眼狼夫君抛弃,死在一座破落的偏院里。

      她的思路逐渐明晰,越想越明白。

      这一世,她必要远离狼心狗肺的李元清,当好自己的闻府千金。

      春茗很快便回来了,给她摆了一小桌吃食,盛了白粥后,还不忘絮叨:

      “姑娘,夫人那边给您选了一批江南来的新料子,您等会自己挑一挑,挑好送去铺子里给您赶制春衣,正好过几日东湖游园会穿。”

      闻秋识舀粥的手一顿。

      东湖游园会?

      她记得东湖游园会是在她十六岁那年由永宁侯府做东办的,正是在那次游园会上,她认识了李元清。

      李元清虽然出身寒门,但心高气傲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是草窝里飞出来的唯一一只凤凰,论才华那些王公贵族比不得他,论那一身傲骨更是无人能比肩,他总是能精准的看到自己的长处,却忽略了一点。

      他毕生所追求的东西,也是地位与金钱。

      入不了他眼的王公贵族,都是他费尽心机结识来的。

      此次东湖游园会,如若不是托了大方好施交友甚广的永宁小侯爷的福,以他的身份又缘何能来。

      闻秋识跳出桎梏来看,这种行为分明就是在立牌坊,不过是种造作的伪清高罢了,可恨她前世瞎了眼,竟看不出来分毫。

      且等着吧,她定不会让他得偿所愿。

      饭后方妈妈和春茗果然抱来了不少布料,款式都是京城不曾见过的,漂亮又新鲜。

      方妈妈笑得慈祥:“大姑娘,这些料子咱们闻府可是头一份,京城其他家的姑娘们见都不曾见过呢。”

      闻秋识细细看了许久,最终选了几匹色泽稳重又漂亮的云丝锦,剩下的便遣妈妈送到了各院房中。

      之后又挑了一些新的簪子饰品和胭脂水粉才作罢。

      游园会定于三月十五,永安侯府请了京城所有适龄的公子姑娘们来游玩,吟诗作赋赏景游湖是一说,其实就是一场变相的相亲,上一辈子游园会之后便成了好几对,除了眼瞎的闻秋识,都成了一段人人乐道的佳话。

      不过重生一次闻秋识对这些也没什么兴趣,踢了李元清,难不成还要再入一个狼窝?

      她才不要,这辈子她的目标便是快意人生,同时弥补前世那些被她的任性伤害过的人。

      也不知道她上辈子是不是得了什么疯病,满脑子只有情情爱爱,放着千金身份不要,跑去伺候李元清,吃了好些年糠咽菜,而且她始终忘不了李元清那个极品娘,刁蛮不讲理不说,他和李元清成亲后,他娘还从乡下带来一个重量级青梅竹马,说是旺夫,非逼着李元清娶她。

      闻秋识想想就心塞得紧,吃喝玩乐不香吗?

      干嘛要去扶贫那种白眼狼寒门渣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