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归长安 ...

  •   红日低垂,暮鼓于昏沉中敲响,长安城中的行人却闻声加快步伐。

      疲惫的马蹄声声迫近,春明门的守兵顿时打起精神,极目眺望那列疾行人马。

      马头瞬时冲到眼前,眸光只来得及扫过那金灿的令牌便立即收起兵器放行。

      那列人马进入长安城后直行不多久就拐入了胜业坊,停在了一所宅院前,领头的红装女子未看右侧的兴庆宫一眼,即使近在咫尺。

      陈黛身手利落地翻身下马,伸手拍了拍了马儿湿黏的鬃毛,“辛苦阿红了,等会要好好吃一顿再休息。”

      夕阳的照耀下,健硕的马儿全身汗淋淋的,似刚从红艳的葡萄酒池中出浴,它偏头碰了碰她的肩膀,轻柔地打着响鼻,似哼唧了几声。

      “好阿红,你做得很好,我们回来了!”又夸赞了马儿一番,陈黛才将缰绳递给马夫。

      她静站在陈宅前,打量着这熟悉的陌生,一样的轮廓,一样的霞光,可往事如烟缥缈而逝,一切不可追。

      因番将叛乱,长安一度被叛军占领,那时她随母亲去往江陵探望父亲,恰巧避开了险情,随后她又被阿翁召到益州,从此她的平淡生活开始翻天覆地。

      陈府的门楣大气开阔,但再如何重新粉饰,也被隔壁兴庆宫中高大的楼阁压制得安分守己。

      压下心中慨叹,陈黛快步入府,既然决定回来了,就没有时间任自己沉湎于过去,一切都需她独自去面对,她已不是那个受伤后只会责怪自己不够好的小九娘。

      日落余晖中,红艳的胡服勾勒出少女清丽的身姿,发髻素雅齐整反衬得那张芙蓉面更添神韵,只是眉间萦绕着一股这般年纪不该有的清愁苦闷。

      心中微疼,吴管家候在一旁等着九娘细看这简单翻修过的府邸,他见证了九娘成长,深知九娘小时候过得不容易,等她快及笄的时候又历经叛乱。

      见九娘抬脚进府,他这才跟到她身旁问安。

      “九娘该是累了,大将军吩咐了,九娘如何自在就如何来,不必在意旁人的想法。”

      陈黛微微笑了起来,阿翁倒是没变,唯有阿翁一直努力给她最大的自由,“吴伯,阿翁不能回来吗?”

      “这个……”吴管家不好给出答复,毕竟大将军已有数月未归家休沐了,即使前几日大将军匆忙回府一趟,也只是为了敲打了三夫人一番。

      知晓阿翁这是被人扣在了兴庆宫,为了引她进宫,陈黛没再纠缠这个问题,“吴伯,阿翁可还安好?”

      “大将军身体强健着呢,只是想九娘得紧,日日都要亲自过问九娘是不是偷偷回府了。”

      吴管家也有快一年没见到她了,笑说:“九娘也长大了不少,可体贴人这点却一直没变。”

      长安陷落又光复,府中仆从大多换了新面孔,陈黛并不在意他们在旁行礼时的暗中窥探,这世上能让她好奇的人太少。

      随陈黛入府的两队护卫停在了中堂外,后又依着吴管家的安排去休整,他们都出自禁军,随陈黛东奔西走了几个月,虽依旧精神奕奕,但身上难掩些许疲态。

      独自坐在中堂,陈黛不免又想起了阿翁,阿翁如今仍是禁军统领,不过只是负责护卫兴庆宫。

      去年她带着护卫离开益州时,阿翁尚未回长安。

      因战乱不平,他们绕了许多路才到登州,到底没能寻到那人,她在蓬莱徘徊许久,不愿离去,直到阿翁连发三封急信催她回长安,她才归来。

      第三封信中,阿翁提到了那人曾赐下一柄装饰华丽的大宝剑,至于那柄大宝剑现在何处,陈黛只有见了阿翁才能问清楚。

      如今,阿翁尚在兴庆宫,不能归家,陈黛又入内院停在三夫人的屋外,撩袍跪拜,虽然吴伯暗示她不需在意三夫人,但她还是依礼来了此处。

      “母亲,儿回来了,旅途颠沛,未免污了母亲的眼,儿就不入内了。母亲早点歇息。”

      不等三夫人在屋内做出任何反应,陈黛就利落起身离去。

      听了仆妇的回禀,三夫人王氏端着汤碗的手指立时收紧,低声叹道:“她这还是在怪我。”

      伺候在旁的仆妇婢女齐齐低头,不敢劝说,夫人与九娘的关系是这世上最不可说道的。

      若是哪句劝慰的话说得不如夫人的意,轻则被冷眼逼视,重则被无情发卖。

      原以为母女分开近一年,三夫人盼女心切,会到前院相迎,结果三夫人还是留在了屋中等九娘过来。

      留在屋内的仆妇婢女虽身在此处,但心早已飘到院中。

      如今府中的主子只有三夫人及十郎,如今又回来了一位主子,她们倒是有些好奇九娘,毕竟九娘被太上皇封为了玉平郡主。

      若放在以前,没有她的准许,九娘根本不敢自行主张离开,王氏心中酸涩,但如论如何,九娘还是回来了,即使九娘被封了郡主,不还是主动来了她的院中请安?

      “让睿儿去看看她,他们毕竟是……一母同胎的亲姐弟。”

      “喏。”

      陈黛回到自己的小院,扫视一圈,发现变化不大,她这偏僻的小院没怎么被叛军荼毒。

      光线已变暗,秃秃然的枝干又粗上了几分,枝头一片黑漆,可她却眼尖地瞧见叶间鼓出的许多小包,春风不止带来了绿意。

      她已错过繁花缀枝头的灿烂,倒是可以等着收获美味桃子,也不知到那时,能否叫一人尝上一口她亲手种出的桃子。

      其实三夫人命人收整出了另一处宽大优美的院落给她住,只是她到底是个念旧的人,要不是为了不让阿翁伤心,她早住在外面了。

      这没有名字的小院还是一如既往地安静,倒也合她的意。

      脱掉满是灰尘的胡服,沐浴清洗后换上了红艳的襦裙,陈黛刚出浴房,就接到要她进宫的旨意。

      冷然勾唇,她并未去见那来传口谕的内侍,而是跪坐在案前看起最近的各处讯息,虽然这次在外未找到那人,但她是不会放弃的。

      陈睿来找九娘时,先见到了被挡在院外的内侍,而吴管家却不见踪影,他唯有先应对自来熟的内侍。

      “睿小郎君可要帮奴说说好话呀!”

      黄内侍塞了许多钱才将这份差事揽到手上,原以为这陈九娘得了太上皇召见的旨意定会大方打赏他一番,可这陈九娘不按常理出牌,反而弄得他无法回去交差,难怪今日他能如此顺利接下这差事……

      隔着矮墙篱笆,陈睿引颈往小院里看了看,发现房间里灯光微弱,想来九娘已经歇下了,他又素来和九娘不亲近,今晚还是被阿娘强压过来的,这人都回来了,明日再见不是一样的?

      可九娘再如何乔气,也不该把宫中派来传话的内侍晾在外面,他歉意地笑笑,“九娘赶路回来,定是劳累非常,这才……”

      陈九娘再怎么累,难道连太上皇的旨意也敢违抗?黄内侍一脸怒气,紧抿着嘴,看着陈睿不说话。

      陈睿心中哀嚎一声,本来阿娘派婢女叫他来见归京的九娘时,他正在画一幅仕女图,被打扰了画兴而不爽,现在又需他来为九娘处理烂摊子,无奈之下,他厚着脸皮去拍院门。

      只是他的手还没挨上那木门,就有一侍卫上前挡住了他,还是一女侍卫,陈睿悻悻地收回手,以眼神示意黄内侍,他也很无辜。

      黄内侍最终没能将陈九娘接进宫,不过也没被太上皇责罚,这倒是让他深觉庆幸又好奇,不过他到底没敢到处打听,这宫中嘴碎的人往往活不过明天。

      三夫人听闻九娘不见传旨的内侍后,先是挑眉震惊了一瞬,随即淡定下来,她也没有出面去劝九娘,毕竟宫中有家翁在,太上皇不会拿他们出气。

      倒是十郎没能见到九娘,三夫人在心中微微叹气,唯有等明日再说此事,即使家翁能护着九娘,九娘也不能如此任性,她该好好教教九娘了。

      一夜无梦,陈黛晨起梳洗后就要出门,只是被等在院外守株待兔的多名婢女拦住。

      “九娘,夫人请九娘前去用朝食。”

      “不用,我还有事要做就不陪母亲了。”

      那些婢女并不敢真的拦下九娘,只有紧跟九娘焦急地劝着,“夫人早早就起了,让厨下备了许多九娘爱用的吃食,九娘就去尝尝罢!”

      “昨日傍晚,夫人没能瞧上九娘一眼,夜里都睡不安稳,九娘就去看看夫人罢!”

      ……

      疾行的脚步停下,陈黛垂眸看向那站得稍远的婢女。

      “呵,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孝顺,才让母亲忧心睡不安稳?”

      那婢女是新入府的,于这对母女的关系到底如何了解得不深,只当三夫人不宠九娘而已,但也从九娘冰冷的话音中听出了不喜,忙跪下认错。

      “是奴婢嘴笨,冒犯了九娘。”

      陈黛没有心思看那婢女自打嘴巴,但往府外去的脚步到底转向去了三夫人的院子。

      这次,陈黛依然没有进屋,腰背挺直地站在堂前,看着装饰精致的屋宇回廊,布局颇具格调的山石绿树,恭然进出的仆妇婢女……

      这些都曾是她向往的,是与有荣焉般的存在。

      她还记得廊下曾挂有一鸟笼,里面有一只灵性十足的鹦鹉,能学人说话。

      每次她出现在这里,它就会说:“不准叫我阿娘,叫母亲!”

      如此几次后,她会偷偷爬上院外的高树,藏在茂盛的枝叶后,再往这院子里看。

      即使她被鹦鹉发现了,其他人也找不到她,也就少了那些可怜的目光打量,她也就能一直瞧向那一扇扇似乎透着香气的窗纱,去想象母亲在屋内喝茶、看书、教弟弟识理……

      端坐在屋内的王氏等着九娘自己进来,她自认为对九娘不错,从未短了九娘的吃食用度,将她顺利抚养长大,如今家翁年迈,她确实该教九娘一些道理了。

      再无任何紧张与难受的感觉,只是昨晚的那一跪已经全了她们近十六年的母女情分,陈黛在院中站了不消半刻,吴管家就赶来了,停到她的身边,恭敬笑语。

      王氏隔着窗纱眼见着九娘要走,立马从矮榻上起身就要从屋中跑出来似的,到底堪堪收住脚步停在门口,冲那叛逆的背影语气严厉出声。

      “站住——”

      陈黛已转身走到院门口,一只脚悬停在门槛上,但她的身姿稳如松柏,一动不动。

      只有一瞬的怔愣,那只右脚就踏上院外的土地。

      目送九娘的身影彻底没入连廊,吴管家才入内解释:“三夫人,是大将军有事寻九娘。”

      见三夫人面色不愉,吴管家接着硬着头皮道:“大将军说,九娘喜静,若无大事,三夫人就不要拿事扰她。”

      甫闻此言,王氏面目平和,唯有眉间跳动到底泄露了几分真实的心绪。

      在九娘回来前,家翁就下了命令,不让人去扰九娘,以前如何,如今仍旧依样,可她好歹是九娘的母亲,岂有母亲不管着女儿……

      见三夫人没有异议,吴管家看了眼食案上的吃食。

      吴管家继续道:“至于九娘的吃穿用度,大将军自有安排,您不必操心,倒是十郎的功课还需抓紧才是。”

      王氏见家翁这是完全不让她插手九娘的事,想要驳斥,结果一提起十郎的功课,她就偃旗息鼓了。

      虽然科举还未放榜,今年朝廷甚至会额外多取士,即使疏通了许多门路,可十郎还是落榜了,这就是她心中最难受的一根刺。

      望着吴管家离去的背影,王氏到底丢了手中茶杯。

      她倒要看看他们能护九娘到什么时候,家翁如今就住在兴庆宫,根本就没回府,还要做筏子去全九娘的名声。

      只要她还是九娘名义上的母亲一日,她怎能不管九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归长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