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家境 ...

  •   上阳村位于栾山市郊。
      老姜家自新国成立后便移居到了这里。
      老姜家世代单传,到姜老爷子这儿,子嗣更为单薄了,他婚后只得了一个女儿,他父祖辈虽说辈辈单传,可好歹生的都是儿子呀。到他这好嘛,直接蹦出个闺女来。姜老根上愁啊,忧心啊,年纪轻轻额头就布满了竖纹。
      如今他女儿都三岁了,他心里是日期夜盼的希望能得个儿子。他是一到天黑就往屋里钻,夜夜趴在老婆身上埋头耕耘,虽洒了万千种子,只他老婆的肚皮再没了动静,再没生出第二个孩子来。

      他家世代单传,他父母又早逝,他当初中意他这媳妇就是冲着她好生养,一看就是个能生儿子的。谁知道,害,肥田不出苗啊,真是郁闷,感觉自己上了大当了,高价彩礼白出了。
      可他又不敢拿这事说事,毕竟他媳妇的两个姐姐,那条件看着可不如他媳妇啊,可人家那孩子都是一窝一窝的生啊。

      姜老根下了工就蹲在自家门头皱眉抽烟。
      他总感觉有些邪门,他们两口子健健康康的,咋就生不出来呢,难道真是他自个儿家里哪不对付?
      姜老根狠抽了两口烟,心里范着嘀咕,皱着眉不说话。实则他早就有这想法了。
      不怪他这么想,实在是有些邪门啊,而且他记得,他爹还在世时,也这么嘀咕过。
      难道真是自家的原因?越这么想越是怀疑,姜老爹这忧愁又加深了一层。

      因为至今没儿子,又想着自家这世代单传的命,这愁的他是寝食难安,下了工就蹲在门头皱眉抽烟。

      可巧此时就走来个衣着破烂的老道士,老道士面容憔悴,一看就长时间没休息好了,一张脸看起来更是历尽沧桑。

      老道士跟姜老根看个正对眼,也是有缘。
      老道士便打定主意来叨扰这家了。

      老道士一上前,姜老根忙掐了烟。

      老道士行了个道礼,姜老根有些不知所措,依葫芦画瓢佯装淡定的回了个礼。这点世面他是没见过,只听他爹说过。
      他爹讲过,想当年,他老姜家也是大户人家,他也是被人一口一个少爷的捧大的,遥记的他祖父可是专门请过道士来过家里呢。

      姜老根半躬着身把老道士请进了屋。姜老根存着心事,热情非常的款待着老道士,让家里的婆娘赶紧张罗饭菜不说,还亲自把私藏的上好的茶水端了上来。

      老道士吃饱喝足,姜老根还让自家婆娘把压箱底的糕点给老道士包了一包。

      想着今晚可能要露宿荒郊野外,届时怕是无处觅食,老道士便行了个道礼收下了。

      本着一饭之恩,他见这主家眉宇含忧,必是有难解之事。他是个学过相术的,仔细看了看这夫妻的面相,又环顾这家了颇为清净,于是便开口道,“施主是想求子嗣?”

      姜老根一惊,这一问可算是触动这夫妻俩的心事了。他老姜家世代单传,这一直都是老姜家人的心病,背后不知道被多少人骂自家祖上缺了德才导致这人丁不旺,如今他又只得个女娃子,他是真怕自家成了绝户,到自己这断了根啊。
      此时正值家国提倡破除封建迷信之际,姜老根且管不了那么多了,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忙关了屋门,拉着老婆扑通就给老道士跪下了。

      “先别忙着跪,这有两条路,我且问你们,是求人还是求财?”

      夫妻俩对视一眼,家里做主的自然是姜老根。

      姜老根琢磨了一下,痛快做了决定,“人,咱求人,求儿子。”
      姜老根殷殷期盼的看着老道士,老姜家的根不能断在他这里啊,他肯定是求人啊,再说了,如今这情形,就是有财也保不住啊,如今的财,那不是财,那是祸害啊,求人,那必须求人啊。
      于是老道士便给姜老根指了个方位让他移阴宅,也就是移祖坟。

      这移祖坟可是大事。老道士走后,姜老根呆愣半响,又辗转反侧半个月,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对外找了个理由还是把祖坟给移了。

      还别说,移了祖坟没多久,姜婆娘还真怀上了,可把姜老根喜的一蹦三尺高,那叫一个春风得意。他此时是完全信了老道士,只觉老道士是个高人,只恨当时没留宿老道士,哪怕留下个老道士的名号呢。
      接下来几年,姜婆娘一口气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可算是扬眉吐气了,在家里可算是敢大声说话大声吆喝了,腰板挺得直直的。之后她又生了两个女儿,只不过最小的女儿没活成。
      不过姜老根已经很满意了,三儿两女,走到哪也能挺胸抬头了,更何况他的几个孩子,不管男女,那都长得水灵灵的,谁见了不夸一句好样貌啊,姜老根这个志得意满啊。
      更让他满意的是,虽然后来赶上了计划生育,可他五个子女,不管娶妻还是嫁人的,生的也都是儿子,只除了从小不受他待见的二儿子。

      姜家媳妇三兄弟,老大和老小结婚,姜老根掏空家底给这两个儿子盖了新土坯房,而姜二结婚,只得了两间旧土坯房。
      姜二本身还是个没本事的,这一下子更是跟兄弟们拉开了差距,日子过得远不如他的两个兄弟。
      打小就比不上兄弟,结了婚更是比不上兄弟们了。
      经济条件比不上,连生儿子这事都比不上,你说郁闷不郁闷。
      眼看兄弟姐妹生的都是儿子,只他得了女儿,姜二还暗地里抹过泪,可恨的计划生育,不然他多生几个怎么也能生出儿子来。眼见不少人冒着被罚的风险也要接着生,姜二也有些蠢蠢欲动的,可惜他胆子小,一直不敢。

      姜二从小就这样,自卑,小心思多却胆小懦弱。面对不公,跟父母跟亲兄弟不敢撕破脸,还装的很,见了面挂着笑脸,看着就好欺负。
      在村里人看来,姜二就是个窝囊废,你看都让父母和兄弟欺负成啥样了,连个屁都不放,还跟没事人似的跟人好呢。
      不过明面上大家都说的是这是个没脾气的老好人。

      逢年过节或者吃席了,在酒桌上他也从不禁人劝,人家稍微一劝酒,他准喝。他本就爱喝酒,人家不劝他都得喝,人家一劝他更得喝的起劲,觉得人家是看的起他,要不人家能劝他酒吗,这面子他肯定得给啊。到他劝别人了,别人不给面子不喝了,他也没脾气,自己掫着就喝了,他只会心里不舒坦暗自生闷气。
      挨了言语挤兑,他也是嘴笨的不会反驳,同样是只会暗自生闷气。
      时间一长,几门亲戚和村里人都知道了,姜老二,没出息就算了,还是个没脾气的软货,还好喝酒,估计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不过明面上,大家说到姜二时,还是说的这就是个没脾气的老好人。

      姜二听大家都说他是老好人,心里还美滋滋的,要不说吃亏是福呢。他自认为他这名声在村里是好的,他这名声是树起来了。
      所以姜二更是认准了要维护自己这正面形象了。

      只他受了外气心里不舒坦了,回了家就喝闷酒,一杯接一杯的,然后就会嘀咕念叨,没准还要找由头关起门拿老婆出一顿气。

      几年后,姜老根老两口相继去世。老姜家正式分家。同样的不公,姜老大姜老三分了大半家产,姜老二只得了丁点油水。

      之后,姜老大弄了辆三轮跑市里拉出租,姜老三买了些鸡崽在家养起了鸡,只姜老二还一年四季守着这几亩田地。

      姜老大和姜老三眼见日子有奔头。

      这几年,村里一些人家翻盖了新房,砖瓦房呐,屋子那叫一个亮堂,宽敞,干净,住在里面,做梦都梦笑醒了。所以这兄弟俩家是牟足了劲想着也盖新房子呢。
      俩家走的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哥俩好,俩妯娌也是走的及近。这妥妥的把姜老二两口子给孤立了。

      姜老二媳妇李秀英是个真正温柔似水的女子,又是个事少不爱惹是非计较的,那两妯娌跟她走的远,她反倒觉得清清静静的挺好,省的听她们挤兑她没儿子了。
      她性格本就软,又因着没生出儿子,在家她一直就没敢大声说过话,姜老二肆意喝酒,她根本不敢管也管不住,也任凭姜老二在家耍酒疯,倒惯的姜老二越来越欺软怕硬在家作威作福了,一心里不痛快,一喝多了就嚷李秀英母女。
      李秀英自己受气就算了,可见不得女儿受气,每次都是搂了女儿在怀里堵了她耳朵捂了她眼,仿佛这样就护住了女儿的整个天地。

      姜老二也就嘴上嚷几句,动手他是不敢的,嚷完了趴床上倒头就睡,呼噜震天响。

      姜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家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