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三章 ...


  •   第三十三章

      鞑子中的精锐队伍早就派到了先锋去,按照赵煊从系统那得到的数据,这次派出的元朝铁骑近百万。

      这个是个令人咂舌的数字,也让赵煊意识到了覆灭这个国家艰难的原因之一。

      鞑子兵与起义军的数目一对比,是在是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即使起义军守城自守占了些地形优势,也不禁令人捏了把汗。

      赵煊脑袋里想的很好,拿到这批粮食后便送到起义军手里,能帮助他们多坚持一阵。

      赵煊用积分拜托系统向义军首领寄了封信,还约定了送物资的地方,希望这信和在路上的物资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起义称王很好,只要新的王坚持的够久,那就能加快旧的王消亡。

      但实际操作的第一步,便遇到了问题。

      截到了东西毕竟要验验货,虽只打开了箱子一角但闪闪发光的金银之物和满满的粮食,也足够一些百姓起了心思。

      “这些东西,可都是鞑子兵搜刮的民脂民膏,都是百姓的血汗钱。这一路山高水远,说不定我们到了的时候,那些义士早就让鞑子兵给灭了。”一个声音冒出。

      “你小子说什么呢?呸呸呸!不过若是此时加入了义军,那岂不是算谋反?”另一个声音说道。

      杀了几个鞑子兵是无关痛痒还能吹好久的,但若是谋反那在场的“好汉”不免多掂量掂量。

      赵煊再一次的意识到,天王老子姓甚名谁百姓是不在意的,他们畏惧的与其说是庙堂之上的帝王,不如说是动辄决定九族存亡的皇权。

      但若食不果腹受尽侮辱了已经,还怕什么皇权,便可笑又可悲了。

      赵煊默默的想到,是他们还吃的太饱了吗?

      “谋反又如何?鞑子兵将汉人视若牛狗,你老子娘兄弟姊妹就没有死在鞑子兵手里的吗?”说话的是一身粗布的丑和尚。

      “你个大和尚,掺和什么劲?” 被反驳的百姓脸红了几分,不满的嚷嚷道。

      “贫僧虽然遁入空门,也从未忘记出家前因为徭役重税活活饿死的父母兄长,也不会忘记是鞑子兵害的小僧家破人亡。”丑和尚的声音沉着有力,让在场的人都安静了几分。

      陈友谅一直在观察众人,发现这伙人能分成两拨,一半如同之前的墙头草刚才一呼而起此刻却只想着分口粮食,而另一波人是真的有抗元的念头,不过是缺少一个契机。

      而这个契机,如今已经出现了。

      陈友谅从鞑子兵首领似的人身上摸出了一沓文书,靠这个便可以畅通无阻的到达被困的义军城下。

      陈友谅对这伙儿称王的起义军并不看好,因为神州遍地起义军不断鞑子兵剿不过来的,但若是称王称霸公开反了蒙古王朝的,才会派兵。

      蒙古鞑子兵强马壮,每每都会用数十万甚至百万大军去剿灭那撑死数以万计的义军队伍,结局会如何,过去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此行危险,若是诸位好汉不愿意一同前往也实在正常,只不过此次我们前去不知何时会归来,诸位好汉随我来取些粮食回去,也好安安生生的过些日子。”陈友谅笑着说道。

      这话合了部分人的心意,欢天喜地的跟着陈友谅去拿粮食。

      赵煊注意到朱元璋在与其他人说着什么,他们从打扮看从事的职业也不同就连官话所带的乡音也不同,但很明显是相识的。

      注意到她的视线,丑和尚念叨了声阿弥陀佛:“小施主为何看着贫僧?”

      “我只是好奇,大师在想什么?”赵煊干脆的答道。

      “不过是四处化缘的穷和尚罢了,称不上什么大师。”丑和尚摇了摇头。

      化缘赵煊是知道什么意思的,和尚庙也没有余粮了:“大师您从何处来?”

      “贫僧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丑和尚不是朱元璋答道。

      这名字赵煊听时一愣,然后忍不住笑道:“竟是从凤阳一路至此,路途真是遥远。诛元璋,大师好名字。”

      赵煊常觉得名字往往可表达人的志向,比如她的煊有普照东升的意思。

      她想过给自己起道号叫望禅,取的是盼登泰山封禅的心愿,时下农人起名是不讲究的,这元璋也是大和尚以表心志自取的。

      朱元璋本以为这仙童只是吉祥物似的存在,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说她还真知道那寺庙在何处,也收起了几分轻视的心思:“小姐不必担心,我们兄弟并没有私吞粮草的歹意,而是真的想护送粮草为义军出份力。”

      “那义军中也算是有我所相识的,此等大义之事为我汉人有义。”

      “去为义军送粮草很危险,大师不怕吗?”赵煊问道,她现在是真的对这和尚生出了几分兴趣。

      朱元璋笑着摇头:“敢问小姐,是否还会继续在此施粥?”

      “我担心粮草被截的事情若被发现,会牵连到百姓。”赵煊说出了打算:“粥还是要施的,既然来了我不想看到这些人活生生饿死。”

      “阿弥陀佛,小姐仁慈。”朱元璋看向眼前的小姑娘:“这件事会成为鞑子兵找不到主的无头悬案,这暮色茫茫就算事情败露也绝对是辎重车到外府州地界后的事情。而且这消息,您也无需担心会泄露。”

      这大和尚的语气倒是笃定,赵煊不免觉得有些好笑:尸体就算处理又能处理的多干净,而且在施粥时在场的百姓们又不止是小猫两三只。

      赵煊没想过这件事情能保密多久,她不免觉得这大和尚太自信太天真了。

      支援义军的好汉们拉着物资离开了,朱元璋站在把头只见众人齐齐的哼唱起一首歌来:“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欢,皆为尘土。万事为民,不图私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注1

      望着众人离开的背影,赵煊觉得这些人的气质近乎于绿林草莽与江湖大侠中间,带着一些她所想象中那种江湖气概。

      脚步声从身后由远及近,陈友谅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身后:“小姐,我已经将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陈友亮没有想到自己回来时护送物资的队伍已经出发了,他觉得这样是不妥的。对于物资送到义军中相比,他更倾向于会在路上便被这些人所瓜分。

      不过这是小姐做出的决定,他亦不会违背或是面上显出分毫来。

      陈友谅自从被成成昆做徒弟后,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众多,他一眼便能看出这位小姐的性格像不像寻常女子那般柔弱,争强好胜不说,她是不喜欢听到忤逆之言。

      赵煊哼了一遍刚才听到的歌:“这词写的倒是很好,陈友谅——”

      赵煊抬起头,发现陈友谅脸上带着几分惊讶和恍然:“这歌是刚才那和尚哼的,你听过?”

      陈友谅眺望已经走远看不到踪影的队伍:“这是明教的教义,这歌我听明教的信徒唱过。”

      明教。

      如今的元朝盛行佛教,各个和尚庙的香火都很盛,穷苦家的百姓都会去拜拜希望神明能够让她们过上好日子。

      这种信仰在赵煊看来是有几分愚昧的,她不信诸天神佛能救世人,也不信这些信仰者。

      毕竟,那江湖第一大派中少林中三千弟子都没有血性下山赶走危害一方的鞑子。

      赵煊不理解,这么多身体素质很强训练有素的精壮汉子寺门一关只知念佛图什么。

      即使他们什么都不做,若赵煊她是鞑子帝王都不会允许自己的领土里有这样一支危险的队伍。

      “他们应该是明教的,这次起义的将领他所在的地域明教发展了很多信徒。”

      “驱除鞑虏是明教的教义之一,这些年没少行动,因此成昆才会想到借汝阳王之手除掉明教。”陈友谅解释道。

      赵煊之前在武当山上,只听人说过明教是□□,她还以为与自己遇到的水匪是一类无恶不作的。

      这么看来,明教在驱除鞑虏方面比有些只会喊口号的名门正派强很多。

      赵煊立刻叫出了系统:明教一共有多少人?

      系统:明教自三世纪创立传播近十三个国家,明教于唐代宗睿文孝皇帝大历三年传入中原,已经在中原本土发展了五百六十七年。历经三十四位教主,目前总部光明顶设立在西域昆仑山脉上,发展信徒近四千人。

      四千人啊,这个数目让赵煊的眼睛亮了亮:传教发展信徒的话不应该把总部设立在中原吗?为什么在昆仑山那么远?

      系统:北宋末年边境四乱官府鱼肉百姓,中原明朝上任教主方腊于江浙起义,试图推翻腐朽的大宋王朝,后被宋徽宗下令剿灭。

      赵煊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宋徽宗是哪一位皇帝,她不由得沉默下来。

      在她的常识里,通常称呼某位皇帝的庙号时,代表着他已经去世了。

      赵煊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反应过来后感到很难过,难过的像是心脏被揪出来扔到锅中滚水炖粥。

      赵煊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样,但是她头一次意识到自己大概没有办法成为“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和皇位继承人:因为这几日所见所闻的一切,都不如她意识到山河覆灭爹娘都已经去世了难过。

      她也会成为视人命如草芥,麻木不仁的人吗?赵煊忍不住在心里质问自己。

      陈友谅一直在观察着小姐,然后他发现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中似乎升起了些雾气。

      为什么呢?陈友谅不由得再次猜测起这位小姐的身世,试图得到几分线索。

      赵煊吸了吸鼻子:“我们回去吧,若是天亮后消息还没有泄露就再施几顿粥。”

      这晚赵煊睡的不多,天没亮便起床了。

      陈友谅倒是安安稳稳睡到了天亮,店小二准备好饭菜时他在客栈后找到了赵煊。

      她正在练剑,从最基础的剑式到组合的剑招,动作流畅有力。

      陈友谅行走江湖也见过武当的功夫,而眼前这花俏美观,看起来非常漂亮而不具有什么杀伤力的剑法,似乎并不是武当的风格。

      陈友谅没看错,赵煊自从基础打好后便开始练习从系统中兑换出的剑法。她听了许多黄蓉大侠郭靖大侠的故事,于是干脆特意找了黄蓉大侠父亲所创的剑法来练。

      现在练习的这套玉箫剑法尤其合她心意,练起来很漂亮看起来飘逸洒脱如同仙子,除美观性外力量也不容小觑。

      听着系统提示的任务完成音,赵煊收起了剑。

      吃早饭的时候,酒楼中安安静静,看来粮草被截的事情还没有闹开。

      赵煊却很惊讶,她还以为昨晚那几人回去后会将事情泄露出去。

      这让赵煊不由得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大快朵颐的青年:“你把他们都杀了?”

      冷不丁听到这么一句话,陈友谅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在小姐眼中,陈某究竟是什么形象?”

      “一个没有多少自知之明的江湖人。”赵煊干脆的答道,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家伙在刺杀他的帮助,第一印象赵煊就不太喜欢这个背信弃义的家伙。

      “那几人,我一个都没有杀。”陈友谅答道。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无语和不屑,想来是不会在这方面扯谎,因为这个谎言很容易便会戳破。

      赵煊又摆了一次粥棚,就在上次不远处的一处五通庙里。

      香喷喷的味道吸引来了更多的百姓,有了上次的经验许队伍里能看到很多女性和孩子,这让赵煊心里舒服了些。

      无论如何,她都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女子,更多和她一样年纪的孩童能够度过这些劫难顺利长大。

      这些目睹着鞑子恶行长大的汉人心中都带着恨意,总有一些有志者会在获得力量后加入驱除鞑虏的队伍。

      赵煊确定消息没走漏出去后决定明天换地方,因此今天的这一顿是稠的,粮食粒粒分明似粥似饭的满满一碗。

      不少百姓领完饭都蹲在一边,慢慢的享受这碗炖的香喷喷的饭。

      乡里乡亲有认识的,也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都三三两两交谈起来。

      谈论哪里的天师说有办法降雨,谈论若是再旱下去了是想办法给地主家放牛还是逃到其他地方。

      即使已经贫苦到这种程度,百姓们仍然带着几分对于未来的美好幻想,这是一种让人忍不住露出几分笑容的乐观。

      “田氏的掌柜的,是不是让土匪给害了?”一个老婆子这样说道。

      干瘦的汉子把舔的干干净净的碗放到膝盖上:“呵,你个妇道人家知道啥?肯定是野狗群!”

      “肯定不是野狗群干的,俺爹说昨天他们在大槐树村门口捡到了十来只野狗,现在早就炖的骨头都不剩了。”一盘的小妇人反驳道。

      “那活生生的人,咋就会消失了呢。”老妇人一脸不安:“我听说不止一个人,我隔壁田家掌柜的,就是昨天夜里被叫出去,然后再没回来。”

      抱着孩子的小妇人面露踌躇:“其实,我的邻居张重九昨晚一直没回来。”

      赵闻言,笑容僵在嘴角。

      这个名字赵煊并不陌生,因为昨日那个率先唱反调把一些胆小百姓煽动起的软弱蛋,就是张重九。

      不过昨天离开时他还没有死啊,赵煊记得这人生怕他们反悔,是第一时间去领了粮食。

      陆陆续续的,赵煊得知昨晚那些人有的回家了有的干脆失踪了,还活着那几个嘴巴很严没把事情说出,因此百姓们还敢来吃粥。

      赵煊让系统调出了昨晚离开那十来人的定位,发现红点与黑点一半一半,活着的人不足半数。

      是谁杀了他们?

      朱元璋已经带着队伍离开了,也不是他们。

      本是不应该发生这种事情的,赵煊实在是想不出是谁对这些百姓下了血手。

      将准备的所有粮食都用光后,收起了炉灶。

      意识到明天再没有好心的仙童给他们施粥后,百姓们纷纷发出哀求声。

      陈友谅好奇的打量着这一幕,他已经知道这位小姐心很软,但“仁慈”到各种程度他还不了解。

      让陈友谅意外的是,赵小姐离开时是干脆的,不为所动的。

      “能做的,我已经都做了。”赵煊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力量的局限性,无力中生出了几分愤懑。

      离开这里之前,赵煊按照定位去寻找张重九。

      四周的景色越来越荒芜,这里已经远离城镇和村庄,能看到一些略显荒秃秃的山。

      陈友谅一路保护在赵煊身边,他虽然已经见过一些神奇的手段,但在眼前这隐蔽之极的山洞中找到躲藏起来的张重九时,还是大吃一惊。

      陈友谅没有看到任何脚印或是痕迹,很明显张重九很了解这里的地形,甚至很会掩藏自己的痕迹。

      这里很安静很安全,但似乎他并没有能好好休息,听到门口的动静便如同惊弓之鸟拿起了一旁的武器。

      离开时给陈友谅给参与劫辎重车的百姓每人分了一袋粮食,如今两排粮食袋正摆在山洞阴凉处。

      他的剑上还带着已经凝固的血迹,这种种线索指向了赵煊之前从未想过的可能:那些好汉是死在自己人手中。

      赵煊深吸口气:“为什么?是你们回来时分粮不均,所以起了杀心?”

      赵煊想不到其他的理由和可能,为了生存人在某种情况是会同室操戈的。

      男人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似乎想不到自己居然藏的那么隐蔽还是被发现了:“大爷,小姐,饶了我吧。”

      “给我一个理由,你为什么杀了同村那么多相识的乡亲?”赵煊继续问道。

      “还不是因为昨晚去截鞑子兵的事!这要是被官府抓到那我全家都要遭殃倒霉!”

      “那几个人里有胆小嘴巴不严的,为了他们不把义士带着粮食,支援叛军的消息传出去,我只能把他们灭口。”

      最后一句他的语气铿锵有力,仿佛自己做了什么天大的豪义之事。

      赵煊没想到鞑子兵残害百姓时麻木不仁,就连汉人自己残害起同胞时也是心狠手辣的。

      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对待敌人时唯唯诺诺不敢动手,对自己的同胞却那么残忍手起刀落丝毫不马虎呢?

      赵煊不理解,她甚至不愿意再往下想去,她不想理解这种只敢对自己人残忍的“好汉”。

      赵煊只是注视着这个人,将他的嘴脸记在心里,时刻惊醒自己不要变成像他这样的家伙。

      “这样的人,一向是不少的。”陈友谅淡淡的说道,他对于发生的事情一点都不意外。

      赵煊突然想起了昨晚陈友谅和朱元璋的话,这两人一早便是知晓了后来会发生的事情。

      赵煊突然觉得一股恶寒,能够洞悉察觉到这一点,说明在某方面来说这陈友谅和朱元璋有着相似的残忍。

      赵煊甚至能从对方的注视中看到几分失望,那表情好像再说你也不过如此。

      难不成“残忍”和“吃人”是这“乱世生存赛””中力量角逐者所必考的项目嘛?

      赵煊不知道,但她不想成为这种人。

      这世道的残忍之处在于许多人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一步踩错很有可能就会被吃掉尸骨无存。

      赵煊不害怕,因为她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