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暧昧有时就像糊在窗上的一层纸,将屋里和屋外的人分隔两地,如果你不试着抻出手去捅破,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原来碍着两人的,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的东西。幸福其实很简单,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那天之后,红玉没再提那夜的事,如往常一样很早便上山练剑,下午在房里看书,直到太阳西落时,才会出来陪我用晚膳,之后又独自回房看书了。有时我在想,如果不为了用膳,红玉是不是连晚上也不准备出来了。他,后悔了罢。我还应该留在这里吗?
      几日后,留下一封信,我便拿着包袱独自离开了。相伴九年对我来说仿若一瞬,与红玉相处的点点滴滴,往事变成了回忆。男孩现已长大,也许不再需要我,何况现在我对他已超越了,一份姐姐应有的界线。站在村口桃林,桃花季已过,枝上细芽拔出嫩叶风中摇曳,提醒着人们新的盛季已经到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花儿也许依然眷恋着枝的依托。可那怎能抵住波流冲刷的力量,舍不得又怎样,舍得又怎样,只能随波逐流越飘越远。
      “你就打算这样一走了之吗?”
      身后传来略微沙哑的声音,微喘的气息起伏,有些急,有些气,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执意。他还是追出来了,我不想转身,明知身后就是那张盘踞心头几日的脸。可我脚下依然一动不动,失神的望着溪水,我不知该怎么开口,也不确定现在应该报怨还是欣喜。从一开始,选择放弃、退缩的那个人,本就不是我。
      “是你招惹我,为什么明明是你先开的头。选择离开的却也是你。”
      见我久久未语,红玉激动的冲上来一把扭过我,蹙眉对视,眼中掠过一丝慌乱,手上力道都将我拎痛了。
      “我当你不想再见我。”
      挣脱红玉的牵制,揉着微微泛红的手腕,我用着平淡的声音回道。既然不想见我,那我走便是,为什么还要一副疑问的语气,好像他才是那个被放弃的人。心里委屈迎上红玉的眸子,露出淡然的微笑,我想通了不就是失恋吗,不用安慰我,我没那么脆弱。
      “我不是死缠烂打的人,不想见我,我走便是。”
      “我没,这几天,有点乱。”
      见到我的笑,红玉真的慌了,急着否认,迷惘中喃喃低语解释着。
      “没有不想见你,琴儿不要走,玉儿改还不行吗?”
      “感情的事,不是谁就着谁就行了。红玉,你不用勉强,我也不想你为难。”
      “没有为难,我…….我喜欢你,我喜欢琴儿。你不要走,留下来。”
      一句话冲了出来,眼中是无比的认真,好似怕我突然失望了似的。红玉一把搂住我,重复着,身子因紧张微微颤抖。顿时,我感觉桃花盛开的季节仿佛又回来了,心中暖暖的,为着刚刚的话,心中激动万分。红玉,他并没像我想像中那么漠然,相反的,感情真挚而深远。
      “你说的,是真的?”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的话那么让我动心。让人无法相信突然逆转的情形,直视红玉的眼眸,我无比认真的询问道。
      “嗯。”
      红玉微微颔首,眼里是道不尽的柔情,笑容如三月里最和煦的风,沁人心扉。
      “不要再避开我,有什么心事一定要和我说,如果真的有一天红玉厌倦琴儿了。直接告诉我,不要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讲。”
      “嗯。”
      “我喜欢,红玉。真心的,喜欢红玉。”

      那天之后,日子变得无比的甜蜜。就像歌中唱的“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只是不知道,笑的那个是他,还是我,或者两者都是。
      红玉通过了乡试,拿到了“秀才”的资格,着手准备明年三月的“会试”。现今,练剑的时间缩短了,看书的时间变长。而我,常常一整天都陪在书房里,有时静静的磨着墨,有时也取来本书翻翻。房中很静,只是偶尔抬眼展眉对视一笑的两人,却有着言语所无法描述的亲昵默契。
      “会试”是“秀才”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名为会元。拿到“进士”的资格便就可参加“殿试”,那可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第一名就是耳熟能详的“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参加“会试”便要上京城,试考三日,第一天考“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第二天考“策问”,是针对参考者对实事的策略、论述。第三天考“杂文”,就是考诗词。
      “帖经”我倒不担心,原乡试时红玉几乎考了个满分,而“杂文”也只是个过场罢了,这“科考”真正关键的就是“策问”。这策问,论实事说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要说得在理而谦虚,要巧妙的褒扬而又不可太过。这就是官场生存的学问了,也就是现代人们常说的“厚黑学”,予不可过,取不可胜,劝却要恭,赞也要平。一直这样呆在家里看死书那也不是法子,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权衡之后便硬拉着红玉,赴京城之前先绕道周边城镇转转。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途中我梦醒回去过两次,再次回来,与离开的地点都不会太远。所以每当我消失了,红玉都不会走远,留在最后消失的地方附近,等我再次入梦寻他。走走停停一个多月便来到“沧关镇”,此镇地处轩辕国最北境,出镇西行一段,便是最后一道屏障——“沧离关”。
      想到江南出生长大的孩子,多多少少有些太过儒雅,更甚者带些女气。凭着某种说不清的直觉,我和红玉不远千里,奔着那北方地域特有粗犷豪迈的向往与憧憬,终于踏足这片苍茫草原。
      沿途北方建筑简洁的土墙、青瓦或石板瓦平平的屋顶,窗开得很小,使人有恬静安适之感。为了躲避风沙,大多建成座北朝南的单层平泥房。官道用干燥的沙石铺置,驰马奔过踏起的尘土,灰蒙蒙的漫天扬起。路上行人匆匆树木稀少,好容易看到的几棵树,还是矮小的叫不出名字的灌木,这“苍关镇”风沙化非常严重。
      原本是想来亲身体会“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勃勃生机,哪知到了边关才知道,现今人力条件低下,相比之下,大自然的力量却强大得可怕。欣赏“草原风光”的打算,好像选错了时机,也挑错了地方。好容易找了间干净的茶铺,上了两碗茶水润润嗓子,一边捶着酸痛的腿,一边打量着路边随处可见的流民。
      进镇以来看到大量的流民,三五成群的,或坐或躺在街边、墙下。流民一身草原牧民打扮,破破烂烂的竖领对襟衣衫,外套陈旧的兽皮无领长坎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牛皮腰带上拴着弯刀,下身宽脚裤,高筒布靴用旧牛皮裹上,头戴羊毛毡帽。
      心中奇怪,这轩辕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国民多以种田维生。而这边境小镇怎么会有这么多牧民,还是一群看来已经流亡很久的,面黄肌瘦的流民?当地官府难道没理睬吗,就这样放任流民自生自灭,有点说不过去。具我所知,这镇虽然风沙化得厉害,可是当地百姓还是生活安定,非常富饶的。一路上来奇闻趣事也听到不少,却并没听说百姓对官府的不满,这里的官员还是很得民心的。
      “这位大哥,城里怎么有这么多流民?官府不管吗?”
      两人慢慢喝完茶,又休息一会,离开前红玉将茶钱递给老板,瞟了眼对街的流民顺便问道。
      “这位小哥,你一定是外地人。”
      老板接过钱点了数,看了看我们的打扮,笑得一脸憨厚,转身将桌上的空茶碗放到盆里,这才接着说道。
      “两位客倌有所不知,这些子流民并不是我朝子民,而是风驰国人……”。
      原来这些都是风驰国牧民部落,只因今年早春一场罕见雪灾,损失惨重。冻死牛羊无数,又因距风驰国都遥远,这才进入我轩辕国境乞食维生。且因这部落物资贫乏,常常打劫我国商队,恶名昭彰已被轩辕国人深恶痛绝。尽管流民骨瘦如柴十分可怜,可是当地居民依然拒以收留,官府也当没看见似的拒之不理,才有现今大批流民聚集街头的情形。
      “姐姐,可怜可怜罢,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给点吃的吧。”
      一个瘦小的身躯跪抱住我的腿,频频磕头呜咽乞求着。看着脚下七岁大的小女孩,苍白着一张脸,大眼突出嘴唇干裂,恻隐之心立起。红玉从包裹里取出两个馒头递给小女孩,却引来更多饿饥难民团团围住,一时之间被围的我与红玉,面露尴尬之色寸步难行。无奈之下将包里所有干粮,尽数取出分予流民,这才解围退出人群。
      “公子真是好心人,在下代众族人谢过。”
      刚走几步,从流民中走出一位青轻男子。男子十七、八岁,身材高大偏瘦,脸色黝黑,虽也一身流民打扮,却显得很是精神,谈吐爽朗有礼,看得出应在这群人中有些地位。
      “不必多礼,微薄之力,不足挂齿,也没帮上什么忙。”
      红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便拉着我准备离开。
      “我们来此地,已有好些天,像两位这样的好心人,真是少之又少。”
      男子向前两步,挡在我们面前,挑眉言语中微带些许讽刺意味,不明而喻。闻言红玉停下脚步转身直视此人,眼中浅笑渐隐,正声道: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大概便指今日这般情形。”
      “此话怎讲?”
      “我轩辕国民待人向来宽厚,三年前青莲国水灾连连,大批流民涌入,国君令地方府台开仓施粮三千担。二年前,离珏国境震灾死伤千余,我国又出资援助白银五千两。去年赤水也是雪灾,我国拨银千两相助。兄台,可曾想过,独风驰遇灾,我国却未伸缓手相助,是为何?”
      红玉讲得很慢却字字清晰,说得有理有据,语调平缓非蔑非扬,只是陈述事情经过,让别人思考判断其中含意。沉默了一会,来人露出释然一笑,深深鞠了个躬歉意道。
      “方才失礼,在下拓跋烈,所谓不打不相识,交个朋友,不知可否?”
      这拓跋烈也是个豪爽之人,并未因红玉明叙暗讽的话而生气,反而爽爽的嚷着要与我们交朋友。这倒让人有些意外,还以为此人定会恼羞成怒,却没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我有些啼笑皆非的看着红玉,此人可是他引来的,红玉对这人好像也有些兴趣,便欣然答应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