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两世悲催的原主(7) ...

  •   于是周王妃再怎么气周王,也暂时拿他没办法,闲来就开始折腾后院的那些女人出气,此举反而让周王更加厌恶她,不愿见她了。

      周王太妃也不想周王做得太过分太明显,惹来太后的不快,周王妃到底是太后的表侄女,总得给太后些面子。

      便把周王叫过去说了几句,让他就算不喜欢,起码也要到周王妃的院子里去应应景,先消停一段时间,省得留下什么话柄,到时要是惹得皇帝也不高兴了,他肯定是落不了什么好的。

      周王听了虽然不甚乐意,但也知道太后和皇兄都是他不能得罪的人,所以心里纵使再不满,也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而自周王窝在后院不再出去浪荡后,王府后院的女人,一个一个地就开始怀了身孕。

      以前周王的心思多在外面,后院的女人不少,但真正能轮上侍寝的却很少,因为没几天就不新鲜了嘛,再加上大家都差不多,也就没人在意。

      现在好了,连周王妃都在周王连去了她那三个月后怀上了,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后院其他的女人接连都怀上了。

      周王的后院也真正热闹起来了,颇有几分你方唱罢我方上场的意思,总之很是乱了一阵,被京中各家暗笑了许久。

      ……

      赵夫人也听说了这事,还有些遗憾,要是自家女儿当初进了周王府做侧妃,也能怀上,不管生的是男是女,最起码都是有分封的,男的至少能封一品镇国将军,女的能封二品县主,而赵家作为他们的外家亲戚,即便不能直接要好处,但能享受到的隐形好处可也不少。

      想到这些确实遗憾之极,但也在心中怨怪周王的突然退亲,尤其后来赵夫人凭借人脉,辗转打听到竟是锦衣侯夫人派人从中造谣作梗,跟周王说了他们赵家的坏话,这才导致自家闺女被退亲的,至今对锦衣侯夫人都恨得牙根直痒。

      再加上退亲后,锦衣侯夫人还跟人笑话自家闺女以后给人做妾都没人要了,更是叫赵夫人想直接撕了她的面皮,怪不得把亲儿子给教成那样还被砍头了,原是她不积阴德!呸,活该!

      尽管他们是想利用女儿联姻不错,但也绝没有想作贱女儿的意思,做妾?想得倒美!要不是周王有世袭的亲王爵位,侧妃也有品级,生的儿女也能封爵位,她是万不可能叫女儿给一般人家做妾的!不配!

      心底也有些后悔当初的鲁莽,要是自家不这般上赶着就好了,平白叫人瞧不起,赵夫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的想着。

      前段时间女儿还捎信来说要在山上多待几年让世人彻底遗忘她被周王退亲的事,所以她也没太催着她回家。

      想着还是要慎重些,回来得太早,恐怕还是找不着什么好人家,她怎么也得叫女儿嫁得好些,打那些长舌妇的脸才行!

      清音还不知这剧情已经是越来越偏了,不过她也没心思管什么剧情了。

      她这会又从小云带来的八卦中得知了原主第二世前夫一家的消息。

      却说第二世时,原主躲过了锦衣侯世子的亲事,又装病拖了两年,在赵家快要不耐烦时终于挑了一个在当时对赵家有些帮助的赵老爷的上司官员之子。

      这是一门看着还不错的亲事,至少外面并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流言,家里条件也算不错,还能顺带着拉拔一下赵老爷。

      结果原主嫁进去之后才发现,丈夫人品不堪就不说了,竟痴痴的迷恋着他的一个通房丫鬟,且早早的就与这通房丫鬟生下了一个庶长子,悄悄地养在家中不为外人知,直到成亲后才叫慢慢在人前露了面。

      尽管原主长相貌美,温柔贤惠,依旧不得丈夫的喜爱,在夫家受尽冷落不说,进门两三年了,连个孩子也不愿意跟她生,只一味宠幸那个通房姨娘。

      是的,在原主进门之后,渣男立刻就将心爱的丫鬟提成了姨娘,还给她放了身契,入了良籍,转身就成了良妾。

      因这个通房姨娘是婆婆给丈夫的,婆婆对这个庶长孙也极为看重,害得原主差点因无子而被休弃。

      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原主在夫家是一点地位都没有,又被瞧不起,赵家比夫家势微,自然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不埋怨她没用就不错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她慢慢发现自己的存在的确是个笑话,婆婆和丈夫都在明里暗里地转移家里的资产给庶长子。

      不仅如此,还经常在庶长子面前挑拔是非,让那孩子以为是因为她,他的姨娘才不能够成为正室,一度十分地仇恨她。

      婆婆折磨,丈夫漠视,姨娘膈应,庶子仇恨,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原主第二世也没活多久就病世了。

      可能她也觉得是种解脱吧。

      所以在清音来星云观之前,就办了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悄悄找人将这位李公子有了庶长子的事散播了出去,反正李家也不是多大的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查找消息的源头。

      再加上清音出手一向十分谨慎,毕竟之前锦衣侯世子事发的引子,那位大理寺的高大人到现在也没有查出她这个幕后“黑手”来。对此,清音心里还是很得意的,只是之后行事却也更加谨慎了。

      重要的是这一家人都不厚道,她也不想再让李家祸害到其他女子了,人家就活该倒霉进他家受折磨吗?!

      ……

      这回听到李家的消息还是因为这事闹大了。

      李家的靠山倒了,牵扯进了皇子夺嫡之争,这可就不是什么小事了,怪不得连小云都能听到些风言风语了,恐怕皇帝这也是不想压吧。

      当今皇帝春秋鼎盛,最是忌讳别人提醒他立太子之事,偏偏有些官员就是认不清现实,早早地选择站队,李家的靠山站了队,李家也跟着站了队,虽然李家不是什么大官,可一旦牵扯进夺嫡这事里,那是谁都别想躲开。

      皇帝盛怒之下,对站队比较积极的官员全都判了斩立决;依附其中的都发配流放边疆了。

      要知道古代的边疆是真.不毛之地啊。

      而李家就在这被流放的一拨里。

      清音听了这个消息可真是大快于心。

      本来也不急着收拾这李家的,毕竟原主的前世李家就没有出事,最开始她也只是不想让李家结个好亲,再慢慢收拾他们。

      因为当初他们对原主也是这般软刀子磨人,她就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

      没想到他们李家自己作死,虽然省了清音的大力,但也让她有些不大痛快,又怕原主不满意,不过想到流放并不好过,不说途中的千难万苦了,哪怕他们侥幸活到了流放地,在那的日子也只有更苦的,绝不会好过。

      至于以后天下大赦,想要回来?清音保证在她有生之年,他们绝回不来。她还担心他们死得太早,没命等到那时候呢!清音在心里冷哼了一声。

      这次小云带来的还不止这一个好消息,还有自锦衣侯世子死后一直没怎么关注过的锦衣侯府也传来了最新消息。

      却说本朝有个明文规定,只有嫡子方可继承爵位,锦衣侯世子死后,锦衣侯不想断了爵位继承,毕竟锦衣侯夫人年纪大了又不能生了,再加上家世又不为锦衣侯所忌惮,就想休妻另娶,再不济也得娶个平妻回来,怎么也得生个嫡子出来好继承爵位。

      谁承想锦衣侯夫人自唯一的儿子死后,本就癫狂又伤心欲绝的不想活了,要不然也不能一直这么到处得罪人。

      如今又被锦衣侯这么一刺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竟下毒毒死了锦衣侯,然后自己也跟着畏罪自杀了。

      因锦衣侯死了,无嫡子继承爵位,朝廷便收回了锦衣侯的爵位,偌大的锦衣侯府,瞬间便烟消云散了。

      清音:“……”躺赢了?

      皇帝:“……”又顺利收回一个爵位。

      ……

      修行无岁月。

      转眼便过去了四年,这年清音都十九岁了,赵家又来人了。

      这四年来,清音的修行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再往下就会突破了,和清音在道法修行上的造诣相比,其他修行之人的进步几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这并不妨碍清音的心境,心境一圆满,修为也是蹭蹭蹭地往上升。

      玄灵真人欣慰之余也很满意。

      又问她对于回府一事可有什么安排,清音修行一事从未向赵家的任何人提及过,当然她也没有刻意隐瞒过,只是赵家来人都没有发现罢了。

      这会她就要突破了,自是不愿意回去的,只是还需请玄灵真人相助。

      “你可想好了?”

      “弟子已有决断。赵家生恩,理当一偿。”

      “那好,为师会去安排。”

      “多谢师父。”

      玄灵真人自是希望爱徒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在修行一道上的,知道她已有了决断,自是无有不应。

      ……

      赵府派来的嬷嬷带着小云没多大功夫就到了星云观,来过的人每一次入观都会不由地心生憾畏,星云观钟灵毓秀,世外之地,岂容世人造次。

      嬷嬷带着小云小心谨慎地穿过观中长廓,才看到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中,一间雅致素净的屋子。

      小云上前叩门,听到清音让“进——”的声音才敢推开房门,嬷嬷这才低着头上前说了赵夫人吩咐的话:“老爷和夫人十分思念小姐,特命老奴前来接小姐回府。”

      “也好,待我先向玄灵真人禀告一声。”清音没为难她们,点头应道。

      嬷嬷听了觉得这也是应该的,只是自家小姐一副清心寡欲,波澜不惊的样子倒像是跟从前很不一样了,不过这会嬷嬷也没有多想,毕竟小姐在这住了四年多,多少是沾染了观中的香火气了吧。

      这边清音见过玄灵真人后,不知说了什么,一盏茶后就坐着赵家的马车离开了。

      等马车行了约莫有一个时辰左右,车便停下了,这是到赵府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两世悲催的原主(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