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鸡蛋 ...

  •   拥有三十二亩地的花家,过得日子在村里算好的。

      前些年,花家的日子可没这样好过。

      三十二亩地里有五亩是花有田开荒的,这两年荒地收成才厚起来;有七亩是两年前一口气买的,七亩花了五十六两,价格不算高,那时候卖地的人急着出手,要是不急一亩地十两银子也是卖得。

      两三年的时间多了十二亩的田,这两年花家自留的粮食比之前多,平日里的饭粥自然比前几年稠了些。

      花有田除了种田没有多的本领,大哥花有财编的筐子结实能卖得动,他编的筐很普通,不太好卖。赶集一起去换东西,大哥编的筐次次能换点东西或者钱,他得看运气。
      三弟花有贵,在镇上当帐房先生已五年,是村里有名的出息人。
      四弟花万鹤年纪跟他差了一轮多,还在读书,三年前去了镇上读书,爹娘指望他考取功名。花有田看四弟以后必定是有出息的,即使考不上功名,也能找到份不错的活计,不会跟他这样两脚双手都离不开土地。

      三弟读书的时候说读书苦,不想上学,四弟读书的时候娘总说四弟苦,花有田就认为读书很苦,毕竟他没读过书。

      这边花小丫和花大美几个孩子在割掉的麦田里拾麦穗,五月末的烈日当空,天上寻不到几片白云,田地里的麦子晒,地上的人也要晒干,半筐麦穗没捡到,人已经汗津津的。

      初时还有人搭话,如今几人各自沉默着捡麦穗。犯懒不犯懒都得在日头地下,热得慌。

      花骏吐槽小叔也只敢说一句,多的也不再说,指名道姓说小叔花骏更是不敢。小叔是爷奶的心间宝,他只有讨好的份,哪有指点份,连爷奶都很少说小叔。

      花骏十岁,平日里皮得很,眼下也老老实实拾麦穗。

      眼下农忙,田间地头玩耍的孩子也少了大半,家家都忙,就算有的人家不用小孩子帮忙,那人家的孩子也找不到人玩。

      农忙要忙大半个月,收麦打麦还得种豆子,不过到了种豆时,小孩就又开始有闲。

      因着草编蛐蛐卖不出去,花小丫闲了几日,倒不是真闲,只是往日要跑镇上又要挤出时间编蛐蛐,做家中安排的活要紧赶着时间,特别是前两日赶上收麦,她下午要拾麦穗,编蛐蛐和笼子的时间更是少了,可时间少归少有赚头的话,她忙点也愿意做有赚头的活。
      有了钱,日子才有落头,人才能活下去。
      既然没了赚头,花小丫自然不再紧赶着做活,就当跟四叔一般放了个假。
      再说了,钱本来就不好赚。

      有钱赚是好事,没赚头是常态。

      钱氏见闺女深叹一口气,见小姑娘一脸开看尘世的模样,忍不住被逗笑,小丫还真是人小鬼大。
      钱氏拍了拍小丫的头,塞给小丫一文钱:“这些日子忙坏了吧?去跟货郎买块糖吃。”

      铜钱是藏到花小丫手心里的,钱氏身上也没有什么钱,粮食的收成肯定不会到她手中,家中的鸡蛋换的铜钱也是与她无关的,那都是公中的,由婆婆何芳收着。钱到了何芳手里,再拿出来就难。至于自己接活,绣花这样的细活跟她这样做了几十年活的手关系不大,即使她也会针线,但那种贵人用的东西钱氏是碰不得的,她的手摸上去那种好料子容易勾丝。
      钱氏倒是会织布,在娘家的时候家中是有织布机的,不过花家没有,钱氏自己的钱也买不起织布机。

      “娘真好。”小丫把钱塞到衣带里。

      花小丫知道她娘也没什么钱,家里的活他们二房做的最多,可钱真的没有钱,会因为三叔不做公中的活收钱,却不会因为她爹做的活多另外发钱。不仅没钱,有时还被挤兑给公中交的钱少,平日里娘要是带了什么回来都要被妯娌说,那些话听起来可不太好听。

      不过钱氏很少为自己的小家买东西,光说衣裳,她也不知多久没添过新衣。上月三弟妹添了件新衣,那衣料比钱氏身上的细密,要三钱一匹。三钱……钱氏嫁入花家后攒的钱都没这样多。别说三钱一匹的布,就是一钱一匹的粗麻布钱氏都舍不得买。

      女儿身上的衣服是钱氏做的,布料是她娘家拿回来的,是外婆疼外孙女才给的半匹布,也不是多好的布就是常见的粗麻,如果是好的布,怕也是留不住的。

      粗麻布小孩子公中每年也有半匹的份,一年有四季,半匹粗麻布并不顶用。钱氏也跟婆婆说过为孩子添新衣,被说了一通外还一丁点布料都没拿到,大嫂隔了几日去说却是拿到了布料,为儿女都添了新衣。

      婆婆偏心,钱氏是知道的。
      按照规矩公婆老了是跟着大房的,这一点让婆婆倚重大房,而三叔也当过几年的老幺,如今更是在镇上有份收入好的活计,每个月要给公中交钱,至于四叔那是婆婆的老来子......说来说去就二房不受婆婆重视。

      其他房的说二房交到公中钱少,可实际上二房贡献出的劳力超过他们消耗的钱粮。
      被妯娌说,钱氏面上不驳,心里却是不虚的。

      只是可怜了两个孩子,十岁的小丫新衣服比不过同龄的两个堂姐,六岁的大地长得更是跟四岁的娃娃一般。
      在这个家,菜由几个儿媳轮流做,可粮食都是婆婆管的,每天用多少粮食都是有定额的。
      不是做菜了就能让自己的孩子吃饱的。

      钱氏给铜钱的时候是想女儿买点零嘴,她难得给孩子钱,手头一直很紧,可给了没多久又想叮嘱两句,钱氏咬了咬牙忍住了,一文钱没多少不顶用,再说两句更显得孩子可怜巴巴。

      “娘,上次去外婆家,外婆说下次过去多住几天,要教我织布。”花小丫抬着脑袋,“是不是学会织布,就能赚钱了!”

      “……”钱氏心里犯苦,这丫头,“不能的,咱家没有织布机,织不出布。”

      花小丫拧了拧眉:“会有的哇。”

      钱氏把这件事记在心底,学会织布也算是一门手艺,现在没有织机,以后到了婆家要是有织布机,女儿也能攒些钱,抬起腰板日子好过些。可真让女儿在外祖家多住段日子,那哥嫂也是会有意见的,钱氏就没考虑过自己也会娘家住的事,她最多是把孩子送过去,一个孩子是不吃多少粮食,可一段时间下来就不一样了。
      可真带钱粮过去,也不能被婆婆知道,不然女儿就过不去,如果说女儿是空手过去的,婆婆还可能答应,若是带着个人份额的粮食过去,那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哪怕那钱粮是钱氏自己的私房。
      钱氏的私房不多,真让闺女到外祖家,半串钱是需要的,那也是只算吃的,不过按照在花家的吃法,闺女五天都吃不到一斤粮(没煮之前的粮食),就算买细粮那也才五文钱,住个一个半月也就半串,可钱氏也知道到了外祖家,闺女不会吃那样稀的饭。

      花小丫不知道钱氏百转的心思,回了房间把一文钱放在泥罐子里。
      她小小年纪就知道狡兔三窟的道理,存钱没多少就计划好有了多少钱就分开存。少于五十文的钱放在泥罐子里,到了五十文就串成一串埋在床底的泥罐子里,钱多了就换成银子,碎银和整银埋在床底靠近床头这边。
      这两年除了卖草编蛐蛐,花小丫还存了两个整银,卖了近一个月的草编蛐蛐攒了她之前一年才能攒到的钱。八岁之前花小丫几乎没有攒到钱,八岁到十岁两年攒了二两,因为草编蛐蛐花小丫床头地下有三个一两银还有几粒碎银。
      床底的泥罐子里有六串五十文钱,草编蛐蛐让花小丫有些心大,五十一串就换泥罐子有些频繁,她本来打算一百文钱再换泥罐子。不过现在没有了换泥罐子太频繁的烦恼,有的只有什么时候才能换整银的烦恼。
      有第一文钱的时候想一串,有一串想要一两,有一两想要十两,十两可以换成银票,也可以换成十两一个的元宝,花小丫还没拥有过银票,也没有拥有过十两一个的银元宝。光是想想,花小丫就觉得人生充满了干劲。

      花小丫完全没有因为有了三四两的银子,就瞧不上铜钱,她美滋滋数着泥罐子里的铜钱:一、二……三十六

      再攒攒就是一串钱,花小丫的一串钱和大家口中常说的一串不同,标准的一串是一百文,而花小丫的一串是五十文,一百文放在这不太隐蔽的泥罐子里花小丫不怎么放心,五十文就不同。如果一分也不放就更不放心,平日里要用钱时还要去挖床底的泥,更不方便,还容易被发现。为什么要攒钱,是为了更有效的花钱,要把自己养好,一天下来都吃不了二两饭,一个月都吃不了一个鸡蛋的日子,真的不能好好长大。面黄肌瘦看上去都要苦相一些,瘦胳膊瘦腿的也更加赚不到钱。
      人要吃饱饭才能有力气,有力气才能干活才能赚钱,有钱赚才能攒到钱。

      所以这钱还是要花!
      花大地在门口待了一会儿,一看到有人就往回走,边敲门边喊:“姐姐。”

      花小丫把泥罐子往床角一塞被子一盖,开门把弟弟抱起来,她侧过脸一看是伯母到后院里择菜。后院是种菜和养猪养鸡的,可是二房分的屋子不够就贴着花有田父妻的屋子又造了个泥坯屋,就算是新造的屋子也不大,够住就行。
      不过好在猪和鸡都在另一头,花小丫这边味道并不重,只养了两只猪,其实除了猪圈外味道都不算重,加上猪圈鸡圈都是要打扫的,猪屎鸡屎都是土地的养料,用来沤肥的,沤肥在后院的最角落里。

      帮姐姐看门的花大地得到了一个鸡蛋,和一杯有着甜味的温水。
      边吃鸡蛋边喝竹筒里的温甜水,花大地幸福到整个人要冒泡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