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061章:开张大吉 ...

  •   曹三丫来温家的第二天,就开始到码头做营生。

      南浔人流最大的码头是十字巷码头,但从七里村到十字巷码头距离比较远,曹三丫一个人不方便。

      于是,她退而求其次,选择离七里村进的永安桥港码头,这是南浔北岸第二支港,人流虽不及十字巷码头,却绝对够她一个人忙活。

      曹卿芷虽然嘴上说,再不管曹三丫,但她出摊第一天,她还是吃也吃不香,坐也不坐住,总忍不住想她是否顺利。

      难得见她这样,王婶觉得稀奇,“前头无论你帮华家筹备手提袋厂,还是你自己的绣坊都不见你这般焦虑,倒是替妹妹焦虑上了。”

      明明说点子给想好了,就不管了,这哪像不管的样子?!

      嘴硬心软。

      “我做的都是自己有把握的事,三丫这边虽然看着信心满满,但毕竟才十一岁,打小又没接触过这种事,我怕她抹不开面子叫唤。”

      “你给整的那买卖,水开了就热气腾腾,味道四处飘散,哪用得着三丫叫唤?!”王婶真心觉得曹卿芷给曹三丫整的这个营生,是个非常好的营生。

      在这种寒冷的天气,无论是赶着坐船的人,还是刚从船上下来的人,看到这种散发着热气,飘着香气的食物,哪有人抵挡得住。

      “要不是我在你这边的日子过得好,又每天有银子拿,我都要厚着脸皮,问你讨要这门买卖。”王婶这话不是安慰曹卿芷,而是真心实意这样想的。

      “这营生风吹日晒的,婶娘自己想做,您儿子也断不同意。”王婶那去当兵的儿子给她写的信,曹卿芷基本都看过,王婶的儿子不仅是个有能耐的,还是个非常孝顺的。

      说起自己的儿子,王婶脸上的笑意,遮也遮不住,“前次来信说,他要升上去了,不知道顺利没。”

      王婶的儿子去当兵八年有余,早两年就是守御千户,因为能力出众,备受都指挥使看重,前段时间来信说他即将升卫镇抚。守御千户是正五品,卫镇抚是正四品,连升两阶,非常不错。

      曹卿芷知道王婶一直惦记儿子的信,不由安慰她,“他应该是想等事情确定了,再写信给您报喜。”

      “是这样的。”以往就每次都这样,小旗、总旗、百户、千户越往上升,越难升,需要等待的时间也越长,“他上次跟我说,千户到卫镇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跨越,能升上去往后才有继续升的可能,不然就只能一直停在千户所这个级别。”

      曹卿芷虽然不知道这个时代官品升任的规则,但从文学作品中,多少知道五品、三品都是一个坎。每过一个坎,就证明上升一个大台阶,“您儿子是个有能耐的,您就等着他给您挣一个诰命当吧。”

      “他也这样说,但对我来说,他的平安最重要。”她就剩下这么个相依为命的亲人了,真要再出事,她也就没有活下去的念头了。

      按她自己的意思,她是更希望儿子待在她身边,一辈子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可她儿子太知道孤儿寡母日子的不容易,所以坚持要去参军,到了军中就拼命的攒军功,往上爬。

      为的就是告诉那些曾瞧不起他们孤儿寡母的人,寡母抚养大的孩子也能有大出息。也是为了告诉她,她拼死保护着长大的孩子,已经能成为她的依靠,让她不用再背负太多。

      “这大概是多数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祝福吧。”

      有王婶陪着聊,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曹卿芷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曹三丫激动的声音在外头响起,“姐,大姐,给我开开门,我回来了。”

      听到她的声音,曹卿芷快速起身直奔大门给她开门,就对上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这是都卖完了?”

      曹三丫直点头,“都卖完了,推着回来的时候,还有不少人问我,还有没有呢。”

      因为第一天出摊,准备的东西比较保守,没想到意外的好卖,这才过晌午没多久就全部卖完,“这东西太好卖了,看到这热气腾腾的东西,闻着飘出去的香味,都不用我吆喝,就有人主动上门买。”

      亏她这一路过去都忐忑不安的,就怕到了地儿,不敢吆喝,导致没人来光顾她生意。

      结果她这才挑好停车的地方,停好车就有人上来问她卖什么。

      曹三丫就给他介绍了,自己买的东西,还照曹卿芷说的,告诉对方可以先尝味道再决定买不买。结果对方连价格都没问,就让她各种食物都给他来一串,然后直接站着就开吃。

      路过的人,看着热气腾腾的锅,闻着香味,本来就感兴趣,又见他举着一串串的东西吃,就陆陆续续有人上来问,听第一位吃客说丸子味道非常好,就着热汤喝,就跟吃肉一样,当即不断有人说给我也来一份。

      所以她这桌子都还没摆开,东西就卖掉不少。

      而有了这开门红,曹三丫心中大定,待这第一波人离开,她立马手脚麻利地把用过的碗刷洗干净,又将几张简易小几摆开,然后拿出一个大的碟子,将各色丸子都各拿了一个出来切成丁状,然后开始叫唤,“热乎乎的美食,先尝后买,走过路过的,过来瞧一瞧,看一看。”

      不说她那热气腾腾的东西,本就诱人,单是她叫的口号,就足够诱人,加上食物本身的味道,来品尝的人非常多,试吃的人基本都有掏钱买了。

      听她绘声绘色说完,这大半天下来的经过,连王婶都替她高兴,“你大姐自你出门就开始坐立不住,午膳更是吃得不香,就怕你出师不利,打击你的热情。”

      “这么好的营生,我要是做不到,我都没脸回来见大姐了。”她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个好营生,只是没想到做起来比自己想象的更顺利,“姐放心,我一定把这事情做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你自己肯干,又懂得不断自省总结,挣大钱不敢说,挣些小钱还是可以的。”

      曹三丫认真点头,“对我来说,今天挣的就是大钱了。”

      打出生开始,她口袋里就没存过一文钱,今儿个挣了多少虽然还没数,但沉甸甸的,一准不少。

      听她这样说,曹卿芷没告诉她,她现在是没一分钱,才觉得今天能挣的就很多。等她经手的钱多了,多的概念就不是现在这样子的。

      不过,很多事都要自己经历,感触才深,也才能成为人生经验,所以曹卿芷没纠正她,“那接下要怎么做,就你自己安排了,我这边立马要忙起来,没精力再顾及你这边。”

      搁昨天曹卿芷这样说,曹三丫估计心里没底,可有今天一天短暂的经历,她的底气足多了,“大姐尽管忙自己的去,我这边会慢慢自己摸索。”

      今天东西虽然卖的很快,但当中也有不足的地方,晚上她会认真做总结。

      做的好的,往后继续,做的不足的地方,往后再不做。

      “那你往后就每天早上到王婶那边拿东西,食材的银子该给多少,出摊回来就给她。”鉴于曹家其他人都不靠谱,她让曹三丫不要把车子推回家,也不要把食材拿回去,免得都入了曹家人的肚子里。

      她也不希望在金钱上跟曹三丫,有过多的牵扯,加上丸子那些都是王婶在做。几方商量后,就是王婶帮忙提供食材,曹三丫每天一大早来拿,然后出摊,出完摊把车推来曹卿芷这边,顺便把当天的食材钱给王婶。

      在外面买东西,那都是当面买当面给银子的,要不是看在大姐的面子,人王婶跟她非亲非故的,哪能同意这种做法。

      人家愿意看在大姐的面上给她方便,曹三丫感激得紧,当即就从装钱的布袋里算了该给的银子给王婶。

      王婶爽快地接过一堆的纹银,“今天开张大吉,往后日日顺利。”

      “谢谢王婶。”好话谁都喜欢听,曹三丫这个鲜少听过好话的人,更是稀罕得紧。

      王婶借口忙走开后,曹三丫本来是要当着曹卿芷的面数今天挣的银子,被曹卿芷制止了,“你自己数自己记。”原主教过两个妹妹识字,曹三丫虽然学的不是很好,简单的记个账还是会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我最多就能帮你到这个程度,往后无论买卖上的事,还是跟爹娘那边该如何相处,都要你自己慢慢去摸索。”曹卿芷今天会这么焦虑,就是怕她出师不利,事情到这一步,她又不能看着不管,如今既然顺利,她是真的不打算再插手。

      “最后记住:会赚钱,还得会守钱。”至于怎么个守法,曹卿芷没多言。

      她已经给曹三丫铺好了一条路,能走多远,就看她自己有多大的本事。

      至于她能赚钱后,跟曹家那边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都得看她自己懂不懂得占据主动权。如果她能占据主动权,今后她就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如果有了这么个赚钱的营生,她还被曹家夫妇拿捏住,那赚再多的银子,对她也没太多的用。

      所以往后她的人生会如何,全拿捏在她自己手里,她管不了。

      也没精力管,因为她要筹备绣坊的开张典礼。

      虽然照她的想法,他们这绣坊的货不散卖,开张典礼不用搞得太浓重。承杰婶娘却说他们正儿八经做营生,没道理开张典礼弄得跟偷偷摸摸的一样。

      得知她想简办开张典礼,华甘棠也特意来找她,说这种事要么就不办,要办就要办得风风光光的。

      曹卿芷不过是觉得既然不对大众卖的东西,没必要广而告之,才想着不用搞得太浓重。既然两位古人,一致觉得有必要弄盛大点,她也没坚持自己的想法。

      要浓重,那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多,烟花礼炮、红毯鲜花、舞龙舞狮等等。烟花红毯、舞龙舞狮这个年代都有,交由承杰婶娘负责,礼炮鲜花则由她亲自安排。

      竹筒做礼炮筒,用小时候农村孩子做竹制发射器的方法,做燃放礼炮的助力。筒外裹以喜庆的红纸,筒内则是染成各种颜色的碎纸。

      为了图好兆头,她总共做了八个礼炮,寓意自然是发发发。

      至于鲜花,她不仅用鲜花做了一个鲜花拱门,还整了十六个花篮,红毯两侧各摆八个。当中有两个花篮,用的是金黄的大麦,寓意自然是大卖。

      礼炮大家虽然没见过,但其功能相差无几,并没引起太大关注。

      倒是她这花篮和大麦穗,让人感兴趣。

      要说花艺这个东西,其实很早就有,但大家多数是把花插到花瓶里,弄成这样款式的,还是相当新鲜的,起码跟着一起准备的华甘棠,就没见过这种花艺,“照你的条件,不像专门学过花艺的,却能别出心裁,创造出这样的花艺。”

      “无师自通,你可太厉害了。”

      “不是无师自通。”曹卿芷解释道,“你知道我拜过一个闺塾师为师的事吧?”

      华甘棠点头。

      “那个闺塾师各方面的才艺,都懂一些,她教过我。”曹卿芷这话不假。

      她特意全面了解过那闺塾师,知道对方几乎可以说是全才。至于对方有没有教过她花艺,这个除了原主本身,以及闺塾师这个另一个当事人外,谁也不知道。

      “我娘也专门给我请了花艺师教我,可不说创新,老师教的我都没能全部搞懂。”华甘棠并不喜欢这些,“比起摆弄这些早晚要枯萎的鲜花,我更喜欢研究它们的颜色。”

      “听我娘说,你自己在研究染色。如果你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颜料,可以问我要,我那边保存了不少从花中捣出来的颜色。”

      曹卿芷完全没想到,华莹口中所说的华甘棠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竟是这样的摆弄,当即激动得不行,“那太好了。”

      先前买回来的十匹生布,因为没足够的染料,一直被她堆着没动,“那等绣坊开张后,我就试着染看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第061章:开张大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