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036章:劝说 ...


  •   果然,这天下午布政使大人和知府大人就抵达南浔。

      种牛痘防天花的事,具体情况几何,两位大人尚且不知道。所以,他们是微服过来的,并未大张旗鼓。知道他们到来的人,除了本家几个重要人物外,就温晟榆和曹卿芷两人。

      当天,本家并没再让人来邀他们到本家,两人正好用这个时间,问温晟楠以及温晟松两兄弟到本家上族学的意愿。

      搁先前,温晟楠大概会因为放不下家里,选择年后再想上族学的事。

      毕竟,那会儿曹卿芷和自家大哥两人之间,相处不是很愉快,且家里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曹卿芷又因为‘失忆’忘记了怎么干家务。

      如今的情况却大不一样,曹卿芷和自家大哥相处越来越融洽,家里的事有王婶娘帮衬,用不着他多担心。他可以早日回学堂,早日认真学习,争取能早日参加科举。

      温晟松这对双胞胎,倒是没他想那么多,兄弟两完全是跟着他这位二哥行事的。

      于是,兄弟三人进学堂的事,就这样定下来。

      虽然进的是族学,但该有的拜师仪式还是不能少的,且温晟松这对双胞胎这是才要启蒙,也需要备笔墨纸砚。所以,大家一起商量,把进学的日子定在五日后。

      不出意外,次日两人定要上本家,备拜师礼和笔墨纸砚的事,两人打算待见过两位大人后再着实开始准备。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本家就来人接两人到本家。

      两人都在孝期,穿着孝衣,其实是不大适合见外客的。

      但本家族长提前跟两位大人说过,也说了如果他们忌讳,不用他们两人来,事情也一样能办。两位大人却道:替父母守孝,是圣人提议的,读圣人书的他们,都遵从这样的孝举,没有什么忌讳。

      是以,两人被请来见官了、。

      曹卿芷的骨子里,装着一颗现代灵魂,没有这个年代的人那种见官怕的自觉。温晟榆上辈子便是混迹官场的,首辅都见过的人,自然也不憷两位大人。

      两人落落大方地见礼,面对两位大人问的问题,回答的也不卑不亢的,很是让人刮目相看。

      温晟榆没在意这些细节,他最在意的还是浙江承宣布政使这个人。

      庆幸的事,这位布政使他正好有所了解。

      这人上辈子官至刑部尚书,跟他上辈子唯一佩服过的柳云帆柳首辅是一个道上的人。

      就他对柳首辅的了解,那种会贪墨底下官员的人绝对入不了他的眼,所以种痘这事,本家该得的好处不会少。

      这个认知,让温晟榆原本悬着的心放下了。

      没了被贪墨功劳的担忧,在应对两位大人的问题时,温晟榆就更加周到。

      所以到两位大人离开时,都记得温家旁支有这么个孩子。

      两人大人都是日理万机的人,能抽时间亲自来这么一趟,已经不容易,并不能在这里久呆。所以,听了几方说辞,又亲眼见过曹卿芷两人发痘后的样子,各自留了一个心腹,亲眼在这里见证种痘之事外,两位大人便打道回府。

      曹卿芷先前就明确表示过,后续的事情除非必要,不然她不参与。

      她这个态度,温晟榆却不能这个态度。

      种痘这事本就是为了给他们自己靠山的,虽然主事的是本家,但该争取的,温晟榆不会放过,所以这件事他必须从头跟到尾。

      宰相门前三品官,能被两位大人留下的心腹,肯定是两位大人信任的人。换句话说,被留下的两人在两位大人心中,都占有相当的份量。

      接种还有做前期准备,所以前头几天,被留下的两位大人并没太多事情做,本家族长便先安排他们熟悉南浔。

      这事情温晟榆没跟着一起,而是等两人出门后,跟族长说起温晟楠三兄弟已经决定年前就来族学上课,这几天家里给做下准备,过几天就把他们送到本家。

      温晟榆第一次上门,族长就看出他不是池中物,今天见他在面对朝廷二品大员时,也是半点不憷,更加觉得他不简单了。

      当然,不憷,也可能是无知,可他知道温晟榆绝对不是无知。

      所以,他更加看好这个早出了五服的后生,便难得关心起他来,“你也还是上学的年岁,真的不打算继续上学?”

      “凭借种痘之事,未来很长时间,都不需要你担心生计的问题,花几年时间读书考功名,入仕当官,才是正道。”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科举出仕才是正道,包括上辈子的他。可上辈子的他,在官场上汲汲营取,的确得到了想要的地位,还替父母报了仇,可他一辈子过得相当累,加上有柳首辅后面那徐话,这辈子他完全不想继续走这条路。

      相比较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他更想在商场上开拓进取。

      上辈子为了自我赎身,他替东家打开了海外茶叶市场,赎身后放弃自己打下的市场,他不舍得很,可心里头牵挂几个弟弟,再是不舍也只能放弃。

      这辈子因为有上辈的记忆,无论他还是弟弟们的命运都已经偏离上辈子的轨道。所以,他想弥补自己上辈子的遗憾,再次开拓茶叶海外市场,并且把它做得比上辈子更大更强。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能这样说,“长兄如父,家里如今我最大,需要考虑的事情多,就算回学堂读书,也静不下心来,一门心思只在读书上。”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都多的是人一辈子考不上做不了官,我的天赋没比旁人好,再不能静心读书的情况下,怎敢指望成功科举出仕?”

      “与其拿百分之十都不到的机会赌,不如实际一点的放弃读书,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弟弟们身上,多挣点银子让他们读书。六个弟弟,总能有个科举成功。只要有个成功,将来我们的后代要读书就简单了些。”

      是人就知道科举取士的不易,温晟榆这话确实是大实话。

      原先族长还替他不上学感到惋惜,听完他这番话后,他不这样想了,“是我狭隘了。”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厉害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好。

      “你说得对,与其拿渺茫的机会去赌,不如全心全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九岁的孩子,就能说出如此大的道理,且如此有自己的见地,哪怕他决定不再读书,也不影响族长对这孩子的欣赏,所以他如是说道,“日后碰到困难,尽管来本家找我。”

      能得他这么一句允诺,温晟榆内心是高兴的,“有您这句话,小子我一定不跟您客气。”

      温家本家家风还是很清正的,族长既然这样说,往后只要不超过本家能力所及的事,只要他开口本家肯定帮忙。

      “虽然不再上学堂,但你自己可不能落下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做到老。”就他年纪一大把,每天都还固定学习,不然料理这么大一个家族,哪里能做到事事周全。

      “您老的话,小子记下了。”比起他们这支的族长,本家族长格局大了不知凡几,这固然跟所处的环境有关,跟本家族长时刻不忘学习,也有莫大的关系。

      “行吧,楠哥儿几个准备好,随时送他们过来,夫子那边我都交代好了。人来了,他们就会给安排。”

      这边温晟榆被本家族长叫去说话,另一边曹卿芷则去找最近时常拿糕点投喂他们的承杰婶娘。

      吃了人家那么多糕点,都到人家门口了,没道理不上门拜访一番。

      本家是有祖宅的,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住祖宅里,但都相距不远。

      曹卿芷没走多久就到温承杰家。

      大概料到她会上门,族婶人在家里。

      见她上门,婶娘就热情将她请进门。

      这位婶娘今年才二十三岁,还没她上辈子的年岁大,可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大概是连着生孩子的缘故,看着比她上辈子大了不少,但看着人很和善。

      曹卿芷对她的第一印象挺好的,想到自己已经吃了人家不少糕点,却第一次见人家,不由开口道,“您做糕点的水准,真真好,每次送到家里的糕点,我都要吃上不少。”

      曹卿芷第一次见人家,人家却不是第一次见她。

      印象中这是个沉默寡言的姑娘,可无论她说的话,还是她脸上的表情,都跟印象中的沉默寡言搭不上边。

      听她说起糕点,婶娘解释道,“我当姑娘那会儿,家父特意给请了闺塾师,可惜我是个笨的,一碰到书本就脑壳疼,倒是对各种糕点感兴趣,正好教我的闺塾师,擅制作糕点,我便央求她教我。”

      “原来得过名师指点,难怪。”

      “你要感兴趣,我可以教你。”

      曹卿芷连连摆手,“您看书就觉得头疼,我是说起这些就头疼。”

      她对厨房的事,是真的半点不敢兴趣。

      在她这边,她是宁愿把时间用来看出,也不乐意碰厨房那堆事。

      “难怪你能得你师傅的看重。”村里都知道,原主是受屠家请回来的闺塾师的青睐,而读书识字的,“我要有你这读书的劲头就好了。”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不用跟别人攀比。”

      两个女人虽然第一次见面,但相谈甚欢,所以当曹卿芷要离开时,婶娘又给准备了很多糕点,闹得曹卿芷颇有些不好意思。

      婶娘却说,她要觉得不好意思,日后在诗词歌赋方面,给她一些指点便是,曹卿芷这才没再说什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036章:劝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