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九湘是春日里颁发这条公告的,最终时限定在秋日中旬。

      这是一致商议的结果。

      为的,就是让周国内有意愿的女子,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到京城。

      这个世界交通并不发达,车马是富贵人家享用的东西,普通人家就算有,也不一定会让女子带着出门。

      所以她们选择来到京城的方式,很大一部分都是步行。

      步行缓慢。

      但六个月的时间,也够她们来到这里了。

      趁着这段时间,九湘开始和王清莞蒋红缨她们密谋一件大事。

      也不算大事。

      思考一番后,觉得用谋略对上那些延续几百年的士族,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了。恐怕到了秋日选贤大会结束,那些士族还会好好站立着,甚至时不时地膈应她们一下。

      士族站着倒不是太麻烦的事,九湘能信心能挖倒这些士族。

      关键是,九湘需要在那些女子入京前,就把这些士族弄垮,把他们的家底全都翻出来。

      毕竟——她许诺给所有进京女子的雪花银,目前正没有着落呢。

      所以只能采取一些快捷方式。

      于是在某一天,铁石发现九湘分配给她的仆人,也就是新一辈的士族子弟翘首莫长应,居然与一支皇室旁支有联系。

      从截获的书信上看,似乎是在密谋着谋反。

      铁石连夜将书信呈递给九湘。

      这怎么可以?

      坐在皇位上还不足半年的九湘怒了。

      也就在这时,原身父亲的后宫妃子,也就是那些出身士族的女子找到了九湘。她们说,父族也有书信她们,要她们里应外合,推翻九湘,扶持皇室旁支里的一个男丁上位。

      按照习俗,原身父亲死后,她们这些妃子应该殉葬。就在她们满心惶然之时,九湘这个新任皇帝非但没有让她们殉葬,还给她们安排了官职,重用她们。

      这是救命之恩和再生之恩。

      她们不愿做那背信弃义的小人,这才将一切都告诉九湘。

      人证物证俱在。

      蒋红缨扬唇冷笑:“这些人是活得不耐烦了。”

      铁石是最愤怒的一个,书信是在她府上被发现的。盛怒之下的她掐住莫长应的脖子,看着他的脸色由蜡黄变成青紫。

      九湘并没有阻拦。

      眼见着莫长应歇了气,铁石将人一把丢开请命道:“陛下,请允许臣带兵前去,将这些参与谋反的人全都杀了!”

      九湘双眸沉沉:

      “准。”

      当铁石第一封捷信送到京城时,与之一起来的还有上百车奇珍异宝和金银,这些全是从莫家库房中搜罗出来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上百个女子,老少均有。

      这些都是莫家的媳妇和女儿们,以及服侍着她们的丫鬟仆女。

      这些女子并没有见到九湘,她们一入城就被蒋红缨接手去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是一块空地,是这些日子特意整理出来给蒋红缨练兵用的。

      这些士族女子,将会被蒋红缨练成兵。

      黄花盛开,绿叶泛红时,关于士族的一切都尘埃落定,铁石也回到了京城。

      铁石出手又狠又准。

      不仅这些士族在铁石手下化为乌有,连一些地方上与士族有联系的官也都被铁石收拾地干干净净。

      参与谋反的不止是这些,还有那些通过了各府衙考核的读书人,他们中的一大半居然也与这些士族有颇多关系。

      毕竟这个时代能读得起书的人,多数都是有士族背景的人。

      王清莞性子清冷,为官之后也整日忙碌,很少有嘲讽人的时候,这一次也忍不住了:
      “这些人真是……既要参与谋反,又要在陛下这里谋个官。这世上哪里有这么多两全其美的好事?”

      哪有这么多好事?九湘很是赞同。

      九湘说:“既然铁石归来,那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准备了。”

      “秋天到了。”九湘说。

      秋天到了。

      阿梅和阿兰她们也终于到了京城,一身狼狈。

      她们一行人被拦在了京城外面。

      需要登记。

      “你会认字吗?”

      阿兰说:“认得。”

      问话的将士将手侧的书翻开,她指着其中的一句说:“那你读一下这句诗。”

      阿兰依从吩咐。

      “叫什么名字?”

      “杜依兰。”

      “拿着这张纸,去一号区域。自会有人接应你。”

      手上的纸上写着她的名字,名字上面盖了朱砂色的印章,印章名为“王清莞”。

      王清莞。

      阿兰自然知道这个人,她的房中甚至挂有这个女子写的诗。可以说,当今天下,除过那位铁血手腕的女帝外,她最钦佩的人便是王清莞。

      绝世才华,她心往之。

      阿梅很快便跟上了阿兰,手上拿着的同样是印有“王清莞”三个字的纸张。

      二人去了一号区域。

      手中的纸被拿走,她的名字又被写在一张有很多名字的纸上,也在一个木牌上写了一遍。写有她名字的木牌被送到她手上:“拿好这个,选贤大会凭此进入。”

      选贤大会。

      阿兰紧握着手上的木牌。

      紧接着有人指引她们上了一辆马车,叮嘱她们稍等片刻。

      初来乍到,阿兰和阿梅屏住呼吸,甚至不敢说话。马车上陆陆续续又上来几个人,马车这才开始运动。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问了众人想问的话:“这是要去往哪里?”

      “丞相府。”
      驾驶马车的女兵道。

      丞相府?王清莞住的地方?阿兰眼底写着讶然。

      “陛下和大臣们不忍让你们花费钱财住宿,又因秋日天凉,担忧你们露宿在外惹了病寒,影响你们在选贤大会上的表现。便和诸位大臣商议,将府上空闲房间出来,供你们暂时居住。”

      阿兰只觉得手上的木牌是热得发烫,陛下竟如此看重她们。

      “陛下真好。”有人感慨道。

      “咱们陛下当然好。”
      驾车的女兵语气骄傲,“她可是第一位以女子之身登上皇位的人。陛下还有更好的地方,日后你们成为她手下的臣子,会慢慢发现的。”

      她一定会通过选拔,成为陛下手上最厉害的人。阿兰想。

      住宿的地方虽说是丞相府,但并不豪华。

      房间内床几乎挨着床,被褥也算不上好,但对于风餐露宿多日的她们来说,这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来得实在。

      阿兰躺在床上,意识朦胧间她突然想起一个问题,那其它人呢?她记得随她同行的人,在城门口就与她分道扬镳了。

      还来不及细想,阿兰便睡了过去。

      城门口依旧继续着:“多少岁?”

      “八岁。”

      “可读过书?”

      “不曾。”

      “可想读书?”

      可想读书?拉着五岁妹妹,怀中还抱着一个刚会走路幼童的女孩陷入了犹豫。

      “想读书,我们会教你们读书认字。”

      她到京城来是拿那一两银子的。拿了后还要回家交给父亲,让父亲租妻给她生个弟弟。

      见女孩陷入了犹豫,问话的将士又道:“只要你们安心读书,就有饱饭吃。”

      “有饭吃?”女孩警惕着。

      “有。”

      “我读。”女孩下了决定,并将自己五岁的妹妹推到身前,“她也读。”

      若是真能吃饱饭,她们姊妹三个就不回去了。回去不仅吃不饱饭,还要忍受父亲的毒打,不如就待在这里。

      “好。”问话的将士伸手摸了摸女孩的头,她说:“一路走来辛苦你们了。”

      姊妹三个被带去了书院

      书院中已经有不少学生了,全是各大士族中未满五岁的女童,她们被安置在这里读书。

      见着姊妹三人进来,这些孩子用好奇的视线看着,并无恶意。

      在书院中,还设立着一处地方,名为育儿院。

      育儿院的孩子都是三岁以下,有人专门负责养育她们,待她们年满三岁,便送入书院迎接学习。

      带姊妹三人进来的将士问:“可要将妹妹放在这里寄养?带着她,你读书会有不便。”

      女孩不说话,但紧紧抱着怀中一岁的妹妹。

      将士尊重她的选择:“那就不放。”

      女孩这才松了一口气。

      九湘最初就没打算放来到京城的这些女子回去。

      选贤,以文采选,不论女男,这一条只要有抱负的人自然会来到京城。读书是富贵人家做的事情,所以附加的这一两白银,吸引的不是她们。

      吸引的是另一些人。

      一些沉迷一两白银诱惑,逼迫自己妻子女儿、甚至母亲前来京城,又不顾她们死活的贫穷人家。

      九湘目前能做的有限,又加上缺人的原因,这才利用这种方式将这些穷苦人家的女子召集到京城,希望能解脱她们于苦难。

      九湘和大臣们早就商量好了她们的去向:

      阿梅阿兰这种识字读书的人,不久后会参与选贤大会进入朝堂;八岁以下,恰好是读书年龄,会被安排在书院中读书;并不认字,又过了年龄,会被安排到军营中去接受训练以强兵力。

      最后是身体有残缺,年岁已高,又不认字的人,这些人会被送去一些坊中,教她们简单的手工以谋生计。

      九湘最看重的是书院。

      书院中现在这些青涩稚嫩的学生,她们未来会是周国顶梁柱般的存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