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背叛 ...

  •   二月的苏州,半城春水半城花。

      城中一条繁华的主干大道旁,知州府衙巍然伫立。

      知州名叫谢懿,下有一儿一女。长女名叫谢思弦,年方十五。

      正值花开时节,知州府衙后院中,梅花缀满枝头,花香袭人。谢思弦坐在青砖累起的矮墙上,嘴里叼着狗尾草,晃荡着两条腿,正悠闲地赏梅。

      落英缤纷,有几片轻薄的花瓣掠过她脸颊,缠在了她的发间。她原本美玉天成的脸上,又平添几分明媚。

      “小姐,京中又来信了!”丫鬟春兰从外面跑进来,手里举着一个邮筒。

      谢思弦眸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快拿给我。”

      春兰依言将邮筒递上来。

      谢思弦启开邮筒,取出信笺,迫不及待地展开,小声念道:“可容,见字如面。此时江南的梅花定已盛放,京城却依然春寒料峭。你来信问我,子浩如何了,我只能很抱歉地告诉你,他……他心中已有了别人……”

      这封信是谢思弦京中的姐妹写来的。可容是谢思弦小时候的名字,后来她不喜这个名字,便改成了思弦。而信中的子浩,是谢思弦的未婚夫徐子浩。

      信读到一半,谢思弦如遭雷击,脸色瞬间苍白,手中的信笺仿佛变得千斤重。

      春兰见状,急忙上前安慰:“小姐,您别太难过。兴许她只是与你开个玩笑。”

      谢思弦轻轻摇头,一滴清泪终究还是没忍住,夺眶而出:“不,她不像开玩笑,她说的是真的。”

      她站起身,望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坚定:“无论如何,我要亲自去趟京城,弄个明白。”

      十年前,谢思弦的父亲谢懿在朝担任吏部侍郎一职,而徐子浩的父亲是宣威将军,两家的小孩时常在一起玩,于是在双方家长的张罗下,订下了一门娃娃亲。

      后来,谢懿不幸卷入了吏部的一起案子,被外放到苏州当了知州。谢思弦随父母南下苏州,从此再没见过徐子浩。

      三年前,宣威将军战死沙场,徐子浩万分悲痛,大概想找个人安慰自己,便托苏州往来京城的丝绸商给谢思弦捎来第一封信。

      此后,他们便开始了书信往来。

      但最近半年,徐子浩再没给谢思弦写过信。谢思弦心有疑惑,便写信给小时一起玩的姐妹,问问缘由。不料得来的答复却是这样。

      看着正为赴京叙职做准备的父亲谢懿,谢思弦说道:“父亲,我此次能不能随您一起去京城?”

      谢懿看着谢思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深知女儿的性格,一旦下定决心,便不会轻易改变。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思弦,你为何突然想要去京城?路途遥远,且京城复杂,你一个女孩子家,恐怕会有诸多不便。”

      谢思弦坚定地说道:“父亲您放心,我已年满十五,会照顾好自己,不会给您添麻烦。”

      谢懿挺宠这个女儿,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思弦,你若是真的决定要去,我便带你一同前往罢。不过,你还得去向你母亲请示一下。”

      在谢思弦的一番游说之下,母亲很快同意了她跟随父亲一道前往京城。

      翌日清晨,谢思弦背上行囊,揣上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银钱,带着丫鬟春兰跟随在谢懿及其侍从小轩的身后,踏上了去往京城的旅途。

      随着马车缓缓驶离苏州城,谢思弦的心情也愈发激动起来。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沿途的风景在窗外飞速掠过。江南的水乡风情渐渐被北方的辽阔平原所取代,一片片的麦田在风中摇曳生姿,远处的山脉也逐渐清晰起来。

      经过数日的颠簸,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京都。

      谢思弦望着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们离开此处十年,早已物是人非。

      马车沿京中的街道一路往前,过了一座桥之后,便往左拐上一道长坡,不久就来到闲置了十年的谢府大门外。

      这座府邸是谢家的祖宅,由于十年无人打理,看起来甚是荒凉。

      石砖砌起的围墙上,斑斑驳驳地点缀着青苔,还稀疏地长着几株墙头草。

      朱漆大门已失去了往日的颜色,上头积着一层厚厚的灰尘。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一锁便是十年光阴。

      谢懿从包袱中摸出钥匙,铜锁被艰难地拧开。大门在大家的推动中,发出“吱嘎”的摩擦声,打破了这尘封的寂静。

      庭院中杂草丛生。一座小小凉亭边,寂寥地立着两棵杏树,还有一棵桃树。

      谢思弦看着这几棵树,对谢懿说道:“父亲,还记得吗?当年咱们离开的时候,这些树似乎还是小树苗。”

      “是啊。”谢懿道,“时光匆匆,转眼便十年,你如今也长大了,已到了及笄之年。”

      京城的花果然开得迟,谢思弦在两棵杏树上仔细寻找,硬是没找着一个花骨朵。

      谢府的房子是一栋三正两耳的二层小楼。庭院开阔,用青砖垒起一道坚实的围墙,但院中空空落落,除了三棵树、一个小凉亭,其余就是杂草,别的什么也没有。

      四个人开门开窗通风,将床帐与窗上的帘子拆下来,拿去后院的水井边洗了,晾晒好。
      随后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清理、洒扫了一番。

      黄昏之时,他们找到附近的一个饭馆,吃了顿简单的晚餐。又采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材,便打道回府。

      由于疲惫,大家都早早地铺好床铺,睡下了。

      谢思弦与春兰睡的是西边厢房的阁楼,谢懿与小轩睡的则是东边厢房。

      翌日,晨曦初照在谢府庭院的时候,春兰已经煮好了白米粥,并且煎了四个鸡蛋。刚好每人一份。

      用了早膳,谢懿便带着小轩外出访友去了。

      谢思弦则穿上男装,骑上马,走出了谢府。

      她准备直奔城北的将军府找徐子浩。

      京城变化虽大,但之前的几条主干道路还在原来的地方,只是修得更宽了些。

      一路上,谢思弦寻思着,找到徐子浩以后,该怎么将事情问个清楚明白。

      就在她左思右想的时候,她的马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城北将军府的大门口。

      她在大门口扫视一圈,这里没什么变化,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大门上的牌匾老旧了些。

      睹物思人,她脑海不由自主浮现出十年前的景象,五岁的她与九岁的徐子浩,曾经在这里的每一处,都留下了欢笑。而如今,他却喜欢上了别人。想到此,她心里异常难受。

      她呆立许久,目光忽然落在了围墙上一张张贴的告示上。

      她走近看了一下告示,上头写了一大堆的字,大致意思是要招个家世清白、长相姣好、通文识字的丫鬟。

      她灵机一动,不如干脆隐瞒真相,前去干了这份活计,这样不仅可以弄清楚她想要的真相,也可以顺便了解一下徐子浩的为人。反正十年不见,对方未必能认出自己。

      她迅速下了决定,将马匹拴在围墙边的一棵树上,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装,走进了将军府。

      将军府是个三正四耳的四合院,庭院极大,高墙耸立。

      前廊处,七八个姑娘正排成一排,等着管家问话。

      原来一般丫鬟的月钱也就差不多二两银子,而将军府此次所出月钱,竟有二十两之多。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要求也是不低的。

      谢思弦站在队伍后面,看着前面一个个姑娘陆续被管家挥退,心中不仅产生了疑惑:这到底是招丫鬟呢?还是选秀?

      “下一个,叫什么名字?”管家的声音打断了谢思弦的思绪。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和恭敬:“回管家,小女子名叫思弦,家住城西,自幼读过一些诗书,也曾伺候过官宦人家。”

      管家打量了她一眼,道:“你因何女扮男装呢?”

      谢思弦微微一笑,道:“不为别的,只为了出行方便。”

      管家将她上下打量,心里早已经有了主意。招人的差事进展到现在,就这个丫头看着最为舒心。他不动声色道:“嗯,样貌倒还周正,读过书就更好了。不过,我们将军府招丫鬟,可不是光看这些的。”

      谢思弦知道接下来还要通过考验,她淡淡地说道:“还请管家明示。”

      管家转身从家丁手中拿过一张纸,递给谢思弦:“这是一首诗,你且念来听听。”

      谢思弦伸手去接纸,管家见她十指修长,皓腕如霜雪,有点疑心她能不能干丫鬟的活。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开口。

      纸上写着一首七言绝句。谢思弦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诵。

      她声音清脆,诵读流畅。管家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对她的表现颇为满意。

      念完诗后,管家又问了几个关于礼仪的问题,谢思弦都一一作答,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最后,管家道:“好了,就你了,你回去收拾一下,明日一早便过来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