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卫长缨,只见那小半团扇难掩一张姝丽娇艳的芙蓉面,额间翠钿映着水波似明澈的眼眸,氤氲着微微的清光,挺拔翘挺的鼻梁,玲珑小巧的嘴唇半遮半掩,恰如才沥好的胭脂能滴出香露。

      乌发如云堆叠高耸,九鸾凤钗飞于发髻正中,两侧各插六枝凤形缠枝镶金步摇,缀以五彩玉,鬓前各嵌一缕金丝流苏,耳后博髻覆上各种珠玉翠叶翠云。

      娇柔纤细的身段裹在青绿翟衣里,仿佛是春水做的可人儿,她的眼波流转,众人的心都跟着扑通乱跳。

      “仙女,这是仙女。”大家都在赞叹她的美貌。

      “像画里的神女,比神女还要美。”

      李星回静静地凝视卫长缨,手中的弯刀垂在腰际,他认出了卫长缨。

      或者说,他认出卫长缨的眼眸。

      一个人再怎么变,但那双眼眸是变不了的。

      可这个时候他还是太讶异,讶异到不知怎么办,毕竟他从未经历过这些事。

      卫长缨的目光也在望向他。

      适才小珠见朱律和王琅琊皆已来迎亲,唯独不见李星回来,她心里着急便悄悄跑出来看,不料看到李星回与张击衣在府外恶战,遂赶紧告知卫长缨。

      卫长缨担心他俩受伤,慌地出来阻止,但今日是喜日,她便以团扇掩面。

      不料刚出来,手中的团扇便被李星回的刀气划破,未等到李星回的却扇诗,却先让他见到了真容。

      卫尊头晕脑胀,这个女儿怎么独自跑出来,果然是女大不中留。他身子歪了歪,一旁的李元青赶紧扶住他。

      唉!他的三个女儿都恨嫁。

      人群后面的那名布衣男子瞅着卫长缨出神,眼中若有所思,檀冲瞧了他一眼,似乎是猜到了什么。

      这时候李星回已经冷静下来,但他的眼神始终向着卫长缨,既然不知该怎样按照中原的礼仪,那就按他们北狄的风俗。

      他大步向卫长缨走去,满脸的无畏。

      然后他挽起卫长缨的手,笑容在他的眉梢,在他的眼角,在他的唇边一一绽开,明媚耀眼。

      “长缨。”

      瞬时卫长缨心中大恸,他居然认出了自己。

      但这个时候没有他们说话的时间。

      卫尊回过神,拱手向围观众人行礼,道:“诸位,今日是我卫尊嫁三女,特让犬子拦门与诸位共庆。”卫尊只能把事往自己身上揽,这样总比他继子故意为难女婿要好听些。

      说着,他的眼神去寻找张击衣,张击衣知他的用意,也只得拱手向众人行礼。

      卫长缨和李星回对视一眼,此时卫长缨已出尚书府,断无法再进去,只能在此拜别父亲。

      她拉着李星回双膝跪在卫尊和李元青的面前,道:“阿爷,阿娘,女儿就要去了,养育之恩无以为报,请阿爷与阿娘保重身体!”

      两人双双磕了三个头。

      直到此时卫尊终于忍不住红了眼,他为了娶李元青,这一生亏待卫长缨许多,如今大女儿嫁人了,虽说还在京畿,但嫁了人就不是卫家的人,她必须以夫家为主,也不可能经常回娘家来。

      “岳父大人,子婿定会好好照顾长缨,不让她受一点委屈。”李星回满脸诚恳。

      “快起来,你俩快起来。”卫尊伸手去搀扶二人。

      卫长缨和李星回起了身,小珠将一把花蝶竹柄小团扇递给卫长缨,卫长缨便又用小团扇挡住脸。

      “阿爷,阿娘。”

      只听两声娇喊,朱律挽着卫长绡,王琅琊挽着卫长绫也从门里跑出来,他们四人其实早在门里偷看,见到卫长缨和李星回拜别,索性也出来了。

      两对夫妻不甘落后,遂也在众人面前拜别。

      “长缨。”李星回喜孜孜,满脸光芒灿烂,这是他最感到幸福而又幸运的一天,他捡到人间至高无上的珍宝。

      他扶着卫长缨的手,将她缓缓引向喜车。

      围观的众人赶紧让开路。

      在喜车前,李星回俯下身,按照北狄人的婚俗伸出双手。“长缨,你踏在我的手心上喜车。”踩在夫婿的手里上马,既能试出夫婿的力气,又意喻着在一个家庭里她的地位是尊崇的。

      在茫茫草原上,一个男人力气大,才能养更多的牛羊,也才能照顾好一家人。

      如果连一个女人都托不起,他是无法驯服牛羊,更无法去对付那草原上的群狼。

      “嗯。”

      卫长缨没有迟疑,既然李星回让她踩他的手上去,那就如他的意思。

      小小的脚落在李星回的手心里,他一点都不觉得重,很轻很轻,轻得他几乎一点力气都不用。

      卫长缨成功地上了喜车。

      李星回站起身,放下喜车的帘子,向卫尊和李元青拜了拜,跨上马,便先接亲离开。

      很快卫长绡和卫长绫也上了喜车,三支迎亲队伍片刻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围观的老百姓也纷纷散开,卫尊凝望着远方,吐出一口长气,道:“三个女儿都嫁出去,尚书府空了。”

      李元青心里也是空荡荡的,平日嫌两个女儿闹,现在走了竟是十分难舍,真应再留上一两年出阁。“咦!击衣呢?”

      她环顾四周,竟没有看到张击衣,原来在李星回迎走卫长缨后,张击衣便悄悄离开了。

      卫尊叹了一口气,道:“进去吧。”他感受到繁华后的冷清,心中万般不是滋味,此时只能恨自己命中无子,若是有个亲生子也不会如此。

      他转身进门,在大门前又忍不住回头,正好看到一名身穿布衣的男子背影。

      “那,那不是……”卫尊身子仿如筛糠似的颤抖。

      “怎么了?”李元青推了他一下。

      “我看,看到……”

      “看到什么?”李元青不解。

      “是陛下,他旁边还有一个人,好像是檀冲。”

      李元青顺着卫尊手指的方向,依稀看到两个身影,果然其中一人像是昭元帝。“想不到陛下也会亲临尚书府,他这是看得起你,特意来瞧两个外甥女出阁。”李元青不禁喜出望外,觉得有了天大的脸面。

      说着,李元青便催卫尊去迎昭元帝来府中吃喜酒。

      “不必,陛下是微服,就是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装作没看见就行了,他若想来吃喜酒自会进来。”

      李元青想想也是,笑道:“陛下素不喜人打扰,这追上去会惹他不高兴。若他来府里吃喜酒,有个不舒服,我们也难担待。”

      府里还有亲朋好友要招待,两夫妇便又转回来。

      此时李星回带着迎亲队伍已走出了两三里多地,他们所乘的马是北狄名种,马高大,四蹄跨出远,普通马只有它一半的速度。

      他跨在马上,不停地回头看喜车,帘子遮挡住里面如花的容颜,但他还是满脸欢喜。

      如果送聘礼那日他就被卫长缨的冷淡和容貌产生退却,那他就不会拥有今日,乃至以后的幸运。

      他忍住唇边说话的欲望,只恨不得此时马插双翼赶到长安侯府。

      族人们也很开心,低声用北狄语交流,李星回侧耳倾听,他们都在赞美新妇子的美貌,说比大阏氏还要美好多。

      他们所说的大阏氏是清玉公主,也是大周最美丽的公主,当初北狄和大周议和休战时,单于听闻清玉公主的美貌,将清玉公主和亲作为条件,只要清玉公主到马上休战。

      确实,清玉公主非常美貌,她一到北狄便得到单于的宠幸,还废掉原来的大阏氏,立清玉公主为北狄大阏氏,十年宠兴不衰。

      那日李星回在尚书府见到卫长缨,虽也知晓她故意扮丑,但并不知她会如此美,心中益想益高兴,差不多就笑出声。

      “你一直以为不喜美色,可现在你还不是快乐得紧!”他暗自嘲笑自己。

      酉时中抵达长安侯府,这时天色已暗,夕阳看不到影,只余几片晚霞。

      悬挂在门上的大灯笼也燃起灯光,大门外的道路上铺上三条半丈来宽的毡席,这三条毡席是妇女们连日用羊毛织的,还特意染了颜色,五彩斑斓。

      按照大周婚俗,新妇子到男方家脚不能着地,必须铺上毡席,此种礼仪称作转席,是祝愿新夫妇前程似锦,传宗接代,幸福美满。

      喜车停在毡席前,李星回下马,揭开帘子,卫长缨端坐在里面,用小团扇挡住面颊。

      李星回想要偷看团扇后面的容颜,那张脸让他一见难忘,但团扇却将卫长缨的脸完全遮住。

      “长缨,到了。”他的声音带着很容易察觉的笑意和欢喜。

      卫长缨轻轻嗯了一声,伸出手,莹白如玉的纤手让李星回有一阵不敢握,良久才他鼓起勇气握住那只手,顿觉柔软甜蜜。

      下了喜车,两人走在毡席上,很快走到第三条毡席上,这时妇人们将第一条毡席铺在第三条毡席的前面,又将第二条毡席铺在第一条毡席的前面,使他们的脚始终不沾地。

      毡席向大门的方向铺呈,卫长缨迈入门里,她好奇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院内张灯结彩,每株树用细线相连,在线上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照得院落的光景如白日一般明亮。

      院落西南角用青色的帐幔搭着帐篷,这张帐篷被称作青庐,是新婚夫妇行礼拜堂之所。

      很快毡席铺到青庐门前,在门前放有一张马鞍,马鞍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

      这也是大周婚俗之一,跨马鞍,意喻婚后生活平平安安。

      其实跨马鞍和青庐拜堂也并非中原婚俗,在前朝时胡人进入中原,自然也带来胡风,渐渐就成了中原的风俗。后来大周建立后,婚俗也沿袭前朝。

      卫长缨提脚跨过马鞍,与李星回携手进入青庐,里面都是李星回的族人。

      “新妇子来了。”

      大家笑嘻嘻,几名妇人从侧面偷窥卫长缨的容貌,她的侧颜比正面更惊艳,又引起众人的赞叹。

      进入青庐后就该行礼拜堂,李星回事先请了傧相颂赞礼,那傧相是个五旬左右的老儒生,国字脸,也算是相貌堂堂。因他住在长安侯府的隔壁,与李星回有来往,李星回索性请他做傧相,又请他妇人教导婚俗。

      那傧相伸手示意众人安静,指挥新人面向香案而立。

      铺着大红锦缎的香案上燃着香和红烛,正中置有一斗,斗里盛满谷物,谷物里插着松柏枝,枝上系有铜钱。又有一杆秤,秤上挂着一枚小铜镜。

      “新人就位。”

      妇人们扶着卫长缨就位,忽听得青庐外吵吵嚷嚷,似乎是外面有人起了争执。

      李星回一怔,但此时他不方便出去,便向赤骨使了一个眼色。

      赤骨会意走出青庐,没一会进来,凑在李星回耳畔,道:“外面有两个人声称是你的朋友,要进来观礼。”

      “我朋友?”李星回糊涂了。

      他来到京畿也就个把来月的时间,还未交得朋友,别人也好像有意躲着他似的。

      “他们什么样?”

      “一个穿着布衣,但仪表出众,不像是普通人;另一个人说话细声细气,但杀气很重,看起来功夫不错。”

      李星回略一沉吟,道:“既然他们是来观礼,就请他们进来,应该没有恶意。”

      赤骨点头出去,瞬刻之间进来两人,李星回瞧清样子顿时大吃一惊,他正要躬身,那布衣男子便抬手制止他。

      “今日路过贵府,见里面在办喜事,想进来观礼,顺便饮杯喜酒,讨讨喜庆。”布衣男子笑道。

      “正要行礼。”李星回拱手。

      布衣男子环视一周,青庐里挤满人,这些人虽作中原服饰,但从形容上看皆是北狄人,与中原人有不小的差别。

      很快,他的眼光落在用团扇遮脸的卫长缨身上,稍作停留,他笑道:“不如由我来作傧相,阁下意下如何?”

      “求之不得。”李星回伸手作请的姿势。

      众人见这布衣男子威武不凡,气度出众,也猜出他不是普通人。

      布衣男子唇边一笑,眼角光芒闪动,他大步走到前面,跟在他身后的檀冲也踱到他身旁,手紧紧按在腰间的革带上。

      “吉时到了,该行礼了。”布衣男子手肘轻轻蹭了檀冲,示意他放松。

      卫长缨眼角向下,由于团扇挡住前方视线,她看不到布衣男子的形容,只听到他的声音中气十足,又听他自告奋勇作傧相,想着是有来头的人。

      再又听到李星回允许他当傧相,卫长缨便更加肯定,必是朝中贵人。

      “一拜天地!”

      布衣男子的声音极为响亮,在青庐内激荡起回声。

      卫长缨和李星回向香案拱手作长揖,便双膝跪下,两手扶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再由一旁的妇人扶起。

      “二拜父母!”

      李星回皆死在北狄,只制作父母的牌位,由他的族人双手所持,二人向牌位磕头行礼。

      “夫妻对拜!”

      妇人扶着卫长缨面向李星回,两人对面相拜。

      “礼成,送入洞房!”

      听到送入洞房,青庐中众人都不禁欢呼起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 1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