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议和 ...
-
第八章议和
李殊走后,乐妤转身回了房。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乐妤把小七叫到跟前,低语说了几句。
小七发出惊呼:“见单于王子?”
“小姐,你确定这法子可行?会不会太过冒险?而且单于王子住在宫外,我们怎么能见到他?”
“明日,使臣会进宫。”这是李殊刚刚给她的消息。
小七慌了,“小姐,我害怕。”
乐妤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害怕,有我在,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
第二天,按照小七从小公公嘴里套出来的话,乐妤带了面纱等在单于盟几人必经之路上。
她这一举动过于冒险了,但是她也不想坐以待毙。
单于盟直冲冲朝她走了过来,眼里甚至有一丝惊喜。
“长乐公主?”乐妤不知他怎么会把自己认成李殊,但是这意外的收获还是让她一喜。
欠身福了福,乐妤开口:“六王子能否借一步说话?”
单于盟自那晚宴会后就对乐妤念念不忘,有此机会他定然不会放过。
两人也没走远,使臣就在不远处等着。
乐妤没有揭开自己的身份,直言道:“六王子今日可是为了和亲一事?”
“是。”但是他也知道,按着那天宋景所说,长乐公主和亲的几率是少之又少的。匈奴也不会为着一个公主就和天元朝交恶,对比起来,他昨天输了一半岁币才令他头痛。
“六王子想必也知道,天元朝是不希望让本朝公主和亲匈奴的,既然如此,王子为何不主动降低要求,来获取更多其他的利益。听闻昨日王子和宋统领的赌约……”
眼前的美人主动提起这件事,让他羞愧得无处安放,可毕竟是自己技不如人,要怪只能怪自己太过轻敌,才让宋景有了可乘之机。
但是他也不明白长乐公主为何会和他主动提起这些事,她是建安帝宠爱的公主,犯不着为匈奴考虑太多,心里渐渐升起了防备之心。
“不知公主有何高见?”
“比起美人,游牧民族需要的是生存的技能,若是能和中原互通有无,通亲,那我相信,匈奴人民也会过上和中原人民一样富庶的生活。”
此言倒是不假,可是这次议定的求和款项里并没有开市这一条。而开市,确实是他们殷切希望的。
单于盟想了想,对她说:“我明白公主的意思了。”
“那就不耽误六王子,您请。”
说罢,乐妤侧身,待人走后才回了紫薇阁。
--
而勤政殿内,沈惴悄悄靠近宋景,把乐妤与单于王子会见的事告知他。
宋景听完神色一转,轻声笑道:“有几分胆色,我倒要看看她想做什么。”
议事正事开始,单于盟先是侃侃而谈和亲对于匈奴的意义以及匈奴王对长乐公主的期盼,话里话外都在暗示非长乐公主不可。
见皇座上那人脸色愈加暗沉,单于盟急转极下,道:“若是和亲以宗室贵女代替,我国希望天元朝能开放平西关以南的城市,允许通亲,开市。”
建安帝闻言与宋景互视一眼,这不就是宋景想的法子?
开市不仅对匈奴有好处,于天元朝而言,更是利大于弊。
天元朝国库空虚,今年收成不好,税银几近减去一半,而常年的战争更是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无论从何出发,天元朝都需要休养生息。
而在中原泛滥的丝绸、茶叶等物品对于外邦来说确是珍贵的贡品,卖出的价格也能翻上几番,对于缓解中原局势具有极大的作用。
当然,匈奴人民获得的利益也不言而喻。
宋景在一边开头道:“开市?那可比一半的岁币划算,单于王子真是打的好主意。”
单于盟脸色不豫,张相却觉得这个方法极好,连忙进谏:“禀圣上,臣以为六王子所言极好,我朝或可考虑将平西关、嘉靖关作为开市的关口,若是效用明显,可酌情考虑其他关口。”
宋景恨不得叫人把这老匹夫拖出去,刚刚一直不说话,这会就想着出来作妖,跟他打擂台。
建安帝闻言并未表态,他更想听听宋景的意见。
“张相怕是年纪大了,记不清,如今嘉靖关已不再归属我朝,而是在匈奴王室的管辖范围内。”宋景一边说。
张相一噎,忘记了北方十二城已悉数落入匈奴囊中。
宋景一笑,转而朝单于盟道:“单于王子,虽说嘉靖关已归属你国,但匈奴向来没有管理城池的经验,宋某认为,开市并无不妥,但终究是我朝吃了亏。”
有匈奴使臣急急道:“天元朝怎会吃亏,我族马匹不知胜中原弱马几倍,还能从我匈奴赚取大把银子,宋统领可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宋景望向这名使臣,沈惴在身后低低说了声:“这个就是和大公子见面的包使臣。”
看来匈奴派来的人也并不全是废材。
“包使臣怎的不提通婚?”通婚才是匈奴族获利最大的条款。虽然两族通亲时有发生,但天元朝有明确禁令,百姓们只是私下动作。
可如今开放来,匈奴后人也可像汉人一样耕田劳作,行商甚至当官,彻底改变其只能在马背上讨生活的现状。
在场皆没有人接话,宋景的声音犹如透耳的琴声在殿内荡开来:“只要将嘉靖关、丹凤城等6座城池归还天元朝管理,我朝可以开市、通婚。”
一时间,不只匈奴使臣议论纷纷,张相几人也交头接耳起来。
这个要求作为战败国来提属实过分了,单于盟目光不离宋景,不知这人到底是有什么底气说出这些话。
而建安帝并未反驳,全程由宋景主导,看来这也是建安帝的意思。
最后匈奴讨论的结果是,他们可以放弃六座城池,但是每年缴纳的岁币不减半。
宋景一口否决了:“愿赌服输。”
单于盟没有到此人态度如此强硬,咬牙切齿道:“四座城池。”
“嘉靖关、嘉南关、丹凤城、龙华城。”
这四个皆是其中人口最多,经济繁华税收丰厚的城市,其他都是些小城,可以说,只要收复了这四座城池,那北部就没失。
单于盟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张相党羽已惊得说不出话,心里甚至为匈奴使臣捏了把汗,这宋景坑人的能力堪称一绝。
“不知单于王子能否做主此次议和?”宋景又问道。
包使臣接话:“出使前王上已言明,此次议和全程由六王子主持。”
宋景点头微笑:“那便好,我朝即刻将议和文书赶制出来,老烦众位使臣移步长秋殿等候片刻。”
单于盟率先甩袖而出。
几人走后,勤政殿内张相问道:“圣上,我们如此做法怕是会引得匈奴国心生不满,卷土重来啊。”
建安帝拂拂手,笑着道:“爱卿多虑了,你以为匈奴现在缺什么?打了这么久的仗,他们物资短缺,未必比我们好到哪里去,他们比我们更希望议和。”
“可……”张相还想说些什么,被建安帝打断:“莫再多说,文书已经制好,过会儿你送去给单于王子便是了。”
这么快?
“和亲人选?”一边的韩御史问。
“上官太傅家一个庶女,已经下旨册封长喜公主,按公主礼制出嫁。”
张相皱了皱眉,似是不满这个结果,对上宋景的目光瞬间移开,“那长安公主?”
建安帝却懒得应付这些人了,“等候旨意便是,都散了吧。”
“是。”
“是。”
勤政殿外,张相和宋景并肩走着,“宋统领好本事,闷声干了件大事,宋相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
宋景停下来,拱手:“不及张相睿智。不过小生有个疑问,不知张相能否为小生解惑?”
“宋统领直言便是。”
“张相为何执意想将长安公主和亲匈奴?”
从提醒建安帝乐妤的存在开始,到今日,张相有太多疑问。让宋景不得不怀疑什么。
张相有一瞬间的征忪,随即笑道:“我与长安公主无亲无故、无仇无恨,不知为何会给宋统领这样的错觉,但老夫绝无此意。”
“既如此,小生明了。”
--
勤政殿议和结束后,文书昭告天下,整个京城到处在谈论此事。
议和结果和原先传出的条款差距太大,京城上下无不为之震动,百姓们津津乐道,都说朝廷这回总算干了件好事。
说书的先生已经把想象中的议和现场添油加醋的宣扬开来。
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此次议和先是相府二公子比武大获全胜,继又在朝堂上唇枪舌战,将匈奴使臣堵得哑口无言,宋景功不可没。
百姓们仿佛都忘记了先前对他的忌惮,待嫁的女儿家也都心生爱慕。
而各家态度不一。
左相府里宋域恨恨摔了杯子。
镇国公乐府里,得知消息的几个妇人面面相觑,不知圣上是何意,难道真的只是想把乐妤认祖归宗?
华阳宫内,李殊又气得砸了前朝名家手制的镶金翠玉瓶,郭皇后看着地上碎片,心里即心疼又无奈。
“母后,为什么不是那个野公主去和亲,父皇这是什么意思?要把她留在身边吗?”李殊怒道。
“我听说,那孩子进宫这么久,圣上都没去瞧过,也未传召,你不用担心太多。”郭皇后淡然道。
“那为何还要册封,把她继续丢在乐家不就好了,反正都这么多年了。”
是啊,当初册封建安帝应该是存了替嫁的意思的,怎么临时变卦了?两人皆是疑惑不已。
郭皇后想不通。
紫薇阁的主人也想不通,不仅想不通,而且很是不解,今天回到紫薇阁后就发现伺候的丫头多了一倍,大丫头嬷嬷一一配齐了,不大的地方还安了个管事公公。
一应器具都换了新的,尚衣局还特地来量了身量,说要给乐妤制衣裳。
那会议和文书还没有放出,小七急得快要哭出来,这是为和亲做准备了吗?
可是等下半晌文书布世之后,紫薇阁里一切照常,甚至搬进来的物件越来越多,多到紫薇阁这个小地方都装不下。
乐妤出了门,问指挥的公公:“这位公公,不知道这些赏赐缘何而来。”
这个公公是常公公手底下的大将,喜公公。
喜公公笑开来,弓身请安:“回公主,奴婢也只是按常公公的吩咐办事,想来是公主好事将近了。”
好事?
她能有什么好事。
“那便辛苦公公了。”乐妤示意小七,小七从兜里拿出几粒碎银,递给喜公公。
两人往回走,小七问:“小姐,我,我又看不明白了,怎么皇宫里的人做事老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也不知,你晚点去打听打听华阳宫那边的情况,小心点。”乐妤说道。
“是。”
不用和亲总归是好事,但是事情却顺利得出奇。
文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她早上和单于王子所言并无二致,是她小瞧了单于王子?还是其中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复又吩咐道:“如若可以,也可以打听些议和细节。”
小七拍拍胸脯,“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小七人虽傻了点,但是人缘不错,和宫里小丫鬟小公公都处得极好,消息来源广,每天都能和乐妤分享不同的皇宫密辛。
哪对宫女公公对食她都掌握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