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三章 ...


  •   存悠从方府回来后,对方府的事,一句不提,这让郭后虞更为郁结,存悠受了委屈,不应该找他倾诉,让他做主替她出气吗?
      偏偏存悠一句抱怨的话都没跟他说,对于这样的慢待或者说羞辱,习以为常。或许不止在方臣刚府上,存悠在别处也曾受过委屈,可他从未听存悠提起。
      存悠独自咽下委屈,郭后虞发不出来的怒火,仿佛一拳打在豆腐上。
      存悠委屈吗,自然是委屈的,一群人不屑的目光,如同一道道刀子,划在脸上,虽不见血,但是扎人生疼,存悠也是自小被父亲夸着长大的。

      家逢变故后,她不是没有经过事情的小丫头了,父亲差点死了,她家差点毁了,相比之下,这点子轻蔑不喜,存悠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生这个闲气,才是跟自己过不去。
      存悠看得开,何必为了外人,让自己生气。
      一连数日,看存悠好似真的没往心里去,郭后虞气郁的心思淡了些,那些不愉快过去吧!郭后虞开始忙碌起来,接管济州后,好多事务需要熟悉。
      这些庶务,郭后虞并不了解,故而,他查卷宗记录也慢,看得仔细。

      吴夫人忙着办理桃花宴,为了给郭后虞留下好印象,她挖空了心思,不仅席面要强,宴会的摆设,院子里的花卉,等等,都要出众,这可忙坏了吴夫人。
      吴夫人忙得风风火火,存悠跟方白氏忙着摘桃花酿酒。
      到了桃花宴这日,吴夫人特意命人送了帖子给郭后虞府上,诚邀郭后虞赴宴。
      吴夫人卯这劲儿筹办宴会,盼着搭上郭后虞,正宴的日子到了,吴夫人早早的让人等着,郭后虞到了,便直接领入府中,好好款待。

      不成想,到了桃花宴那日,一直在大门处等候迎接郭后虞的管事,一直没等到人,宴会马上要开了,吴夫人打听到郭后虞上午办完公事,回了府中。吴夫人心道,忙乎了这么久,郭后虞这个正主不来,岂不是辜负了她筹备宴会的种种苦心。
      郭后虞没来赴宴,吴夫人遣了人去请郭后虞,郭后虞倒是有闲暇见了吴夫人派来相请的管事。
      郭后虞身穿清雅色的长袍,好似闲得无聊,歪着身子,自己一手持黑子,一手持白子,在跟自己下棋。
      郭后虞的衣着,一看就不打算外出,吴夫人的管事清楚自家主子,为了邀请郭后虞赴宴,煞费苦心,今日若请不到人,他回去定会被迁怒。
      管事放低姿态,恭维郭后虞道,“郭大人乃人中龙凤,我家主子早就想结识一番,特意遣了奴才相请,还望大人给个薄面!”

      郭后虞又下了两子,貌似无聊透了,说了句,“吴府主母心胸不宽,郭某唯恐自己礼数不周,遭了嫌弃,便不去上门,讨人嫌了!”这话,郭后虞虽然笑着说的,可管事就是听出来,郭后虞心里对吴夫人的异常嫌弃。没请到人,吴夫人的管事,灰溜溜的走了。
      管事原话回禀,气的吴夫人砸了套上好的官窑瓷器,这郭后虞,明晃晃的替他那个通房丫头出气呢!白瞎了她忙乎了一通。

      吴夫人的桃花宴,方白氏也没有去,只让人送了礼过去,她跟存悠正忙着晒桃花呢,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不相干的事务上!
      吴夫人算计好了一切,近水楼台先得月,继方臣刚府邸办了探春宴后,立即张罗着办桃花宴。都等不及桃花盛开,心急的样子,不少世家暗地嘲笑。
      吴夫人心塞,遭人嘲笑能请来郭后虞这个人物也行,偏偏想要攀附的人,没来赴宴,让吴夫人忙活一场,反而被人看了笑话。

      郭后虞特意早早回了府中,看似不忙,实则是抽时间,见了那来请他赴宴的管事,借机下吴夫人的脸面,替存悠出了口气,不枉他这些日子,心里不舒服。自认替存悠出了气的郭后虞,心情好极了。解决一桩心事,郭后虞又开始忙。
      郭后虞一连数日,去各县巡查,到了万山县,意外的,看见了刘郎中。
      刘郎中本不起眼,但是,因为是二皇子亲自交代,郭后虞出京时,才带上,一路同行,比陌生人熟络不少。

      刘郎中看着不似城府极深的样子,郭后虞不明白,按理说,他跟二皇子缓和了些,但并不熟络,为何特意让刘郎中与他同路。这刘郎中又为何千里迢迢从开封来此地当差。
      二皇子特意让刘郎中与郭后虞同路,说路上有个照应,郭后虞心里嗤笑,刘郎中一个成年男子,哪需照应。
      二皇子是借同路,让刘郎中摸一摸郭后虞的底,粮仓地处济州,郭后虞抄家万博济时,可有旁的发现,粮仓的事,到底有没有暴露?若不是想探一探郭后虞的虚实,二皇子怎会让刘郎中跟他同路!

      郭后虞虽然不知道二皇子的目的,但他忽而对刘郎中起了疑心,交代瘦三,盯着刘郎中,不要打草惊蛇。
      没多久,瘦三回来复命,这刘郎中,一直窝在万合山深山,除去每日看守清点木柴,似乎没什么不妥,不过,打听到刘郎中每旬都去集市,买些大米。
      一个大男人,每旬都去集市买米,这举动,听着很平常,但郭后虞闻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郭后虞眯着眼睛,出神,刘郎中的家眷都留在开封,他独身一人,薪柴司做饭的都是大老粗,难道,刘郎中自己动手做食物吃?

      换做郭后虞,他一月买一次米都足够,听闻刘郎中当差十分勤恳,竟还能抽时间,去买米,一个汉子独居买米吃,看似寻常,绝不简单。
      交代瘦三,只管盯着刘郎中,将手头的事都放下,一连时日,瘦三都盯着刘郎中,这才发现不对劲,刘郎中一人,哪里吃的了那么多米。
      瘦三先前没有细算,然而,郭后虞交代了,他盯着刘郎中,见刘郎中买了两次米,算了一下,才觉察出不对劲,刘郎中每旬都买一斗米,看似不多,可他一人足够吃半月。
      听闻薪柴司管饭,他还买米干嘛?
      屯那么多米,这刘郎中想要倒卖粮食?不对,若是倒卖,他会多买些,干嘛一斗一斗的买?

      意识到刘郎中有异样,瘦三一直盯着刘郎中,困极了的时候都不敢打盹,终于,等到一天,三更时,刘郎中跟另一个胖子,推着两车东西,进了深山。
      瘦三一直跟着,月光清洒,朦胧中,只见这两人推车前行,到了一处山坳,只听见一声钝钝的声响,十分沉重,像是石门的声音。
      夜色深,瘦三离得远,看不清楚,这两人忽然不见了,瘦三赶紧上前,在两人消失的地方,驻足片刻,摸了摸手边的石头,的确有条缝隙,若不近前摸,根本发觉不了,以为这就是块大石头。
      瘦三赶紧往后退,退后时不忘毁了自己踩下的脚印。
      瘦□□到一处隐秘的地方,继续盯着。瘦三兴奋的在山头趴着,盯了数日,总算发现苗头。一个时辰后,里头出来四个人,合力将石门推上,之后,分头离开。

      瘦三离得远,只能远远看着身形,刚刚那个推车的胖子,似乎跟着出来了。进去时两个人,出来四个人,可见山里头有人接应,发现这么大秘密,瘦三更不敢妄动,唯恐被人发现,灭了口。
      待天色大亮,万合山鸟鸣,他才下山,朝那个石门处深深的看了眼,离开了。

      瘦三回去便跟郭后虞禀报,得知有人深夜进了山,郭后虞接连几日,暗中加派人手盯着万合山,过了三天,夜半三更,又有人进去了,之后,一样出来四个人,合力推上石门。
      这一次,郭后虞亲自盯着,等人推上石门走后,他到了石门处,拿出火折子,照在地上,地上仿佛有一缕白东西,是一小缕米粒儿。
      看样子,是挂破了米袋子,大米遗漏的痕迹。
      大米,原来,那趁着夜色,进山的车,拉的米粮。知道里头装了什么东西,郭后虞等人立马离开了石门处,以防打草惊蛇。
      郭后虞隐匿在不远处的山头,亲眼看见那两辆平板木车,进了深山。
      郭后虞一言不发,久久盯着那处出口,虽然在夜色中,已经看不出任何破绽。直到天亮,郭后虞猜出个大概。

      天色刚亮,郭后虞等人正要动身回去,见不远处来了一个背柴的老农。看似打柴,实则一直盯着地上。见有米粒儿遗漏,赶紧用手拢到一起,用衣服兜着,捡了起来。昨夜遗漏的米粒儿,一点痕迹都没了。
      此人,定是天亮后,特意来此处,看看有无遗漏的痕迹,这不是个普普通通的砍柴人。

      郭后虞给了瘦三一个眼神,瘦三跟了上去,一直到背柴的老农进了山脚下的一处破落院子。
      好容易发现蛛丝马迹,一连几日,都有人盯着这个老农。
      郭后虞在盘算,这深山中,避人耳目运粮进山,除了屯粮,他想不出,还有什么目的。忽而想起来,这刘郎中,是二皇子交代与郭后虞同路来济州,看来,这粮仓,跟二皇子脱不了干系。

      在二皇子遇刺后,只是咬紧了万博济贪墨,怕二皇子得了罪证,这才起了杀心。郭后虞本想不通,为何贪墨的万博济,竟有如此胆量,刺杀二皇子。二皇子不是个大度的,万博济的族人坐船出逃,二皇子也没要求对万博济赶尽杀绝,万博济死了,此事就算了了。
      原来,二皇子是怕圣上彻查,万合粮仓被发现,呵呵,这二皇子,心够野!

      万合山四处临山,这地方屯粮,若遇急用之事,远水解不了近渴,此地屯粮,耗费极大,没甚意义。
      想了两日,郭后虞想通了,离粮仓不远,定有地方屯兵。
      私自屯兵,这地方,虽离京城千里之遥,但却山高皇帝远,屯兵不易被发现。若遇兵变,屯的私兵可提早进京,埋伏在京郊附近,倒是有底气的很。
      二皇子想必也知道,此举惊险,一旦被发现,二皇子背负谋逆的罪名,一辈子可就完了。
      找到粮仓,可是,却猜不到屯兵的位置。找不到屯兵,仅仅是粮仓暴露,也足够二皇子自乱阵脚。
      郭后虞让人盯着万合山,行踪更隐蔽了些,郭后虞此刻的处境,不能跟二皇子正面冲突,一旦二皇子发现,他在暗中调查粮仓,二皇子必会倾全力弄死郭后虞,届时,步万博济后尘,死路一条。

      瘦三去了刘郎中买米的粮铺,说是雨林军的后厨兵,来比较下,谁家米便宜,便定谁家的,瘦三定了五十担大米,让人送去雨林军。
      郝将军的伙夫长收了大米,还以为是郝将军因春日疲乏,特意加了士兵们的口粮,问过郝将军才得知,将军并不知道此事,这就奇了怪,谁会平白给雨林军送大米!
      瘦三是怕米铺的掌柜是二皇子的人,这才纡回了些,不敢说是刺史府买米,让米铺伙计送去雨林军。

      瘦三爽快,买米从不讨价还价,一回生二回熟,瘦三时辰来这处粮铺。
      接连几日盯梢,摸清了这粮仓中,大概有五六十人守卫,五日换班一次,分头买米。
      米铺掌柜只觉得自己生意好,时常见到生面孔来买米,心里反倒高兴的很。郭后虞在心里赞了一句,二皇子底下人办事周全,确实能遮人耳目。若是他,没准想不到这么周全。
      这米铺不是二皇子名下,二皇子也是防着,有朝一日,粮仓暴露,若是他的人经营米铺,顺藤摸瓜,查到他身上。一旦事发,二皇子还能撇清些。

      郭后虞让人盯着百里外,可有大批人马活动,探子回禀,尚未未发现踪迹。
      只设了粮仓,没有屯兵,这二皇子图什么?
      想不通里头关节,但是郭后虞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丝念头,若这粮仓归自己所有,他在济州,遇战争可封城门,能保全这一方百姓。
      京城传来消息,圣上的身体,越发不好,皇子间的争斗,已经摆在明处,然而,圣上不理会,似是考察继位之人,德行功绩,或者说,圣上在考验皇子们各自安身立命的本事。若是没本事领御臣子,坐上龙椅,也会被人取代。

      圣上有意纵容皇子们相争,各个家族,皆被不同皇子拉拢,立场泾渭分明。二皇子的呼声,因着他隐瞒了腿疾,呼声颇高,大有盖过其他皇子之势头。
      常州刺史府,听闻也被二皇子拉拢过去,只是,尚且不知道郭刺史的立场可否坚定不移。郭后虞明白自己祖父,最能观风而动,之前他得罪了二皇子,被贬来鱼鳞营,便当机立断,跟他断了亲缘,跟二皇子示好。

      之后,二皇子来万合山办差,郭后虞阴差阳错救了二皇子,跟二皇子的宿仇消了。
      郭刺史觉得,太子虽然德行具嘉,可身体不好,活不长久。二皇子在朝中威望最高,日后定能登基,日后刺史府荣华富贵指日可待,门庭更加显赫!二皇子拉拢郭府,还想借机,拉拢王家。
      听闻王家二姑娘,近日回了娘家,替二皇子做说客。
      王家满门清贵,虽然权势不高,但门生不少,门生遍布大江南北,王家若能归二皇子所用,能替二皇子收拢不少人脉。

      刺史府二公子郭后进,还真是郭刺史的好孙子呢,连自己妻族,都能利用。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郭后虞听到这消息后,心里十分庆幸,幸亏自己没有娶了那王家二姑娘,这女子,是个拎不清的,皇子间站队,若是站错了,可是灭顶之灾,王家清流之家,不该参与皇位更迭。
      被郭后进怂恿一番,便跑回娘家做说客,糊涂死了。
      若娶了这样的妻子,府中三代,都将被毁。这刺史府的门庭,十几年便能见着其落败。

      郭后虞心里明明该高兴,自己没有娶个拎不清的女子,不知想到什么,心情忽而十分低落。郭府,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眼见着,就要落魄了。
      郭后虞忙到日落,心里的失落感还没消化,便回了府邸,他想存悠了,仿佛见着存悠,这些烦心事,都会不翼而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