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 考核任务(23) ...

  •   欣安觉得大皇子现在就这样了,将来肯定会更厉害。
      他要是当了皇帝肯定要比现在这个皇帝要轻松多了:
      大臣不听话,不怕朕劝劝他;
      大臣有小心思,不怕,朕定让他洗心革面;
      大臣想独揽大权、想造反,不怕不怕的,朕有更多忠心耿耿的有识之士替朕消灭它!!!
      哪像现在的皇帝,大臣给他挖坑,他都不知道,还得欣安和其他大臣拉一把;
      大臣有小心思不想听他的,他知道但没有让大臣听话的手段;
      大臣想造反,哦,现在还没有,他不用愁秃头了。’
      所以大皇子早早就给太学请来个名儒当忌酒顺便也给元学把大儒的妻子拐带来当女忌酒欣安就很高兴。
      名儒出身上官家,他妻子出身柳家,都是世家出身,但思想开放,主张有教无类,
      他们自己开的私学中就既有世家学子也有贫民子,大儒的妻子也教课,颇受学子爱戴。
      他们来到京城,和欣安还有皇帝和大皇子一深谈,发现他们还有焦化天下的计划就欣然加入,
      这样一来更是如虎添翼,有了这两个在世家中威望很高的人加入他们以后的阻力会小很多。
      太学和元学的开立就是打破世家垄断知识的第一部,
      建国已经是第二代皇帝了,科举才举行了两届,里面的贫民学子才寥寥几个,这两所,学院一开,可以收的人就多了,然后由高向低改变会更容易一些,
      等增产方法传播开,百姓吃饱饭后就会有更高的追求,这个时候太学和元学出来的人估计已经有美名传唱天下了。
      才几年消息不会那么快的,当然是有欣安学习再加工的宣传大法了,
      然后在进行全民识字普及时就会既有足够的人用又容易让人接受了。
      这一系列的想法,是根据春晓讲的他们那里的近代史,再结合大周的现况,皇帝父子、名儒夫妇、和欣安一起商议,制定出来的‘焦化天下’计划。
      没错,春晓的问题,在先帝时期欣安就和他们祖孙三说了,现在有也只有欣安和皇帝父子俩知道,
      名儒夫妇。也只会看到经过总结的一些资料
      这个计划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慢慢推行,现在他们还在为这一庞大的计划做基础建设,
      不过在世家看来这已经是在剥夺他们的崇高地位了,
      有好几个世家都不让自家的子弟来应聘夫子,也劝告其他世家不响应太学和元学的招揽。
      元学这边还好,毕竟在他们看来女子学的那些无伤大雅,不成气候,
      太学这边世家就抵制的厉害,
      还好朝堂不是世家的一言堂,要不太学是开不了的,
      其他非世家的大臣是很愿意太学的存在,所以虽然世家暗地里使绊子,有朝中大臣和名儒的提倡,两学的夫子很快就招齐了。
      这样一来两学中的夫子大都是亲进皇家的,哪怕后来世家也往里掺了沙子,名儒和皇帝也很高兴,
      这样教什么就都是他们自己说的算了。

      又过了一年,太学和元学就正是开课了,太学就读的是官员家的子弟和官员推荐的人,
      这样从太学出来的学子天然对朝廷有归属感。
      当然也有世家子弟,不过比较少,大多数是不受重视的旁系子弟。
      在太学中的模式和上书房的大学班差不多,小学班和启蒙班的教导会另开学塾,遍不止于官家子弟了,
      上官忌酒和皇上打算用太学的名义在各地开不拘贵贱都可以读书的学塾,以备人才,
      而太学中的学子自认为学成后,就可以申请考核,考核过了就可以毕业。毕业后是可以直接参加科举尽士会考的,
      所以除了那些对自己有十分信心的世家子,有门路的都想道太学进学。
      大周科举初创,还没有形成常例,还是参考那个穿越女那里听到了她记得的她们那里历史上的科举和她们那里的一大堆考试之类的消息,整理整理,商议了半年之久,制定了适合大周的科举。
      最后公布天下的大周科举分为进士科、明算科、明法科、明经科、药医科、水文科、兵法科等等几十种考试科目,
      三年一考,分省考,每一省的学子在本地地方考试;会考,省考的合格者道京城吏部考试。
      除进士科外都是为了专门的职司所设立的,只要有某项特长就可以去考,录取后封七品以下对应职司的官职;
      进士科考策问、杂文、帖经墨义和诗副,策问是考关于国家大事、朝廷政策等方面的认识以及看法;帖经墨义是考对圣人经文的熟悉程度;杂文是考朝廷公文的标准格式;而诗文就是看文化素养了。
      所以想在朝堂上走上高位就必须考进士科。

      显而易见从太学出来的是不需省考直接会考的,所以太学自然受欢迎了,
      不过他们会知道,考试那是逃不掉的惊喜,因为上官忌酒和柳忌酒手里也得到了关于各种考试的资料,让他们参考制定太学内的考核。

      在说说元学,愿意去元学的大多都是官家女眷了,在目前这个情况下不去上元学的很少了,
      有了欣安在寿宴上的那番话,不去的在大家看来就是不想嫁入皇家,哪怕真这么想也不会有谁大大方方的表示的。
      所以夫子们收学生时自然就不会收非官家姑娘了。
      不过欣安也不着急,毕竟世情如此,就算元学肯收,地位不够的也不会去的。
      等元学的姑娘有了成果,再选一些愿意加入她们计划的姑娘去开几所女子学院,那时风气更加开放,会有商家和家资略丰的女孩子愿意去的,
      等全民识字计划开始的时候再开一所那穿越女说的教导贫家女孩子手艺的技校。
      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还是要看元学的具体教育情况的。
      现在入元学的女孩子年龄主要在十岁道十四岁,大部分主要还是冲着十三岁的大皇子去的。
      大周女子十五及笄,及笄后就要相看人家了,也有十二三相看好人家及笄后就下定的,
      所以没有十五以后的姑娘,虽然大周律规定女子二十必须成婚,但大家还是习惯十五以后就把姑娘嫁出去。
      有见于这一情况欣安和柳忌酒商量在元学内也开了管家和刺绣的课,是选学的,其他的课程安排和太学一样,
      只不过太学只收十岁以上过了考核的学子;但元学的情况是针对女子的,所以女子这里分班和上书房时一样,分启蒙班、小学班和大学班,
      大学班是考核过了才能上,考不上大学班的可以继续在小学班上,小学班结业考过了就可以随自己的意是考大学班还是回家都随意,但上了启蒙班就必须上完小学班。
      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子中总会有想法能和柳忌酒这般奇女子相合的,欣安希望她们能为自己的地位而自己努力,而不是像穿越女一样把女子的地位提高的希望放到一个男人身上。

      事情都安排好已经过去了两年,太学和元学开课也有了两年了,皇帝也开了一次科举试水,
      太学里也有学子参加进士科,总共录取了三十几个,太学的就有十个,寒门出身的有两个,其他都是世家子。
      总之教育方面开始走向正轨,其他就不需要欣安了,她只要把大方向把好就可以了,
      其他有对元学期望满满的柳忌酒和热爱事业的和亲王妃,太学有上官忌酒和大皇子,
      虽然遇到了一些坎坷但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好。
      在此期间农业司也把增产的种地方法推广到大半个大周,改良的种子慢一些也传遍了小半个大周,
      毕竟种子需要一年一年的种出来,不过进度也是喜人的;
      晒盐的方法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也已经研究出比较成熟的方法,如今大周的盐几乎都归朝廷管了,大周的百姓都能吃到粗盐,一切都在慢慢的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欣安以后就不会多指手画脚了,她只把觉得对这个世界的发展有利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具体怎么用就看这个世界的人自己选择了,
      她记得她的大师兄说过:“有灵之物都会本能的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努力。”所以剩下的她不会多插手,
      只要护着种子发芽看看他长的和自己想的一样不一样,然后在给小萌芽找个保护者,
      她可没耐心一直完一个过家家。
      这些都是次要的,其实最重要的是她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大问题,想赶快回去看看。
      这几年欣安一心放在建设大周上,经常不理2333,
      2333为了防止欣安时不时用保护灵魂的那个福宝把他撞出意识,在欣安不理他的时候就休眠,
      所以欣安一直把他忘了三年,现在闲下来了,欣安就在意识里喊了一声:“小二!”欣安想‘休眠是个什么?也不知道这么喊他能听见不,要不撞一下!’欣安跃跃欲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