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年夜饭引发的怨念 ...

  •   昨天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吃到水煮鱼片,看这里面红红的辣椒,突然想到,如果真的像游戏里那样穿到商朝末年,

      想吃这菜是没有希望的。自己动手也不行,辣椒还在南美洲的丛林里长着呐。

      同理,吃着茄汁黄鱼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然后,说起黄鱼,尽管那个时候大黄鱼还没有灭绝,但无论是西岐还是殷都是处于内陆地区,想要吃海鲜,hoho ,依据当时的运力水平,也是没有希望的。

      因此,处于黄河流域的神子们,在当时,吃大闸蟹也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当然,我们要排除像哪吒同学那种一会儿就把白子拉到东海的那种情况。(忽然想到,那时候之所以有那么多神仙也许正是为了吃东西方便)

      还有,内陆盐田出产的盐,与我们现在吃的加碘盐不同,应该是不含碘的,所以,会有很多大脖子病的人。忽然之间可以领会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清穿文了,在明朝中后期,有了番茄,辣椒,也就有了川菜,咖啡也出现了。

      不是出于对那些半剃头的帅哥们充满包容的爱,仅仅是因为想吃的习惯而已。

      穿越果然是要那些充满觉悟的热才能从事的行业,实在无法想象没有巧克力,没有雪糕,没有可乐的日子。

      十六叶的同志们穿过来的话,首先,一定是黑户口。

      还好商朝末年应该没有比较严谨的户籍制度,神子们不至于变成黑户。

      然后,应该没有符合求职需要的文凭,所以,除了纳兰外,都有一段时间需要吃软饭吧。

      继续昨晚的话题,

      今天吃到炒鸡心的时候,作了一件奇怪的事,一斤鸡心有三四十个吧,大概,

      在市场化的今天,只要到店里去买一斤的话就好了,如果是在十六叶记的时候,

      应该就要杀三四十个鸡,少不了被扣上一个骄奢淫逸的帽子。

      在后人批评肘子的时候,不能不提的一个词就是酒池肉林,

      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在主要是夯土建筑为主的时代没有瓷砖概念的古人是怎么把酒弄成一个酒池,然后再在里面摇酒喝的。

      接下来再看一下当时的饮料问题。

      按照时间倒退,首先,目前的碳酸饮料是没有希望地,

      其次,长在南美的可可和非洲咖啡是最不可能喝到的,

      然后,尽管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就有提到茶,

      但是,秦汉时,茶是作为巴蜀的贡品来着,

      到了晋朝,清谈之风日盛,茶才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

      我想,当时的交通状况应当是相当的糟糕,茶叶的流通渠道也不太会有吧。

      所以,绿茶红茶乌龙茶都是看不到的。

      那么,剩下的饮料就剩下酒了,同时代有葡萄的地方以低度数的葡萄酒做饮料,

      中国地区的话,饮料除了水以外,就剩下用粮食酿造的各种酒了。

      其实,辛作为王,有一个酒池也是很正常的嘛。

      (不知为什么,写着写着就想帮辛翻案来着

      远目,考古的话可能有点困难吧,毕竟对他们来说,有点像挖祖坟

      要不,穿之前把自家财产埋好在挖比较可行吧。

      不听话的叶子,中国有句古话,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作为一片有自尊的叶子,

      总不能老让神子养着是不是?

      当然,如果是龙的话,作决定之前直接用神力安排好一切就行了

      突然想到,昨晚少提一种饮料——牛奶

      中国人体内缺少降解牛奶中乳糖的半乳糖酶,

      所以,如果不是游牧部落的话,牛奶也是不会作为饮料的。

      话说回来,也不知道中国原来产不产奶牛。

      在没有温度计的时代,想要对牛奶进行巴氏消毒法是没什么可能的,

      煮开的话营养价值又会消失,不处理的话会有细菌来着

      同意,别的先不说,光是那些没有被归入文学常识,

      但本质上是当时的生活常识的东西就足以让穿过去的大多数人当一回粗人。

      三年一代沟,三千多年的差距虽然掘不出一个马里亚那海沟但那沟也不会浅。

      尤其是那些一穿越就唱流行歌曲的人,撇开语言障碍不说,

      单论现在的歌词内容,尺度会不会开放过了头?至少是比《诗》要“豪迈”太多,

      很有可能被人说成是有伤风化,还有,虽然音乐无国界,但现在的曲与夏商周时期的审美情趣应该有很大的差别吧,

      听得人最多也就是觉得有些新奇,要万人迷

      继续昨晚的话题,

      主食

      目前,中国人的主食是大米,也就是粳米,分为水稻和旱稻两种,水稻主要在南方种植,就是大米,而旱稻,又称籼米,适合北方地区。但是,籼米又称占城稻,大约是宋朝引入福建的。所以,白花花的大米饭神子是别想吃到了。

      其余比较常见的主食有稷,(本草纲目里说读咨?)在明代只有农家青黄不接时才种。但作为祭祀的五谷之长,稷主在商时为后稷,在那时是五谷中最好的一种,不然也不会有社稷一说。

      黍,蒸着吃,河南有种,有粘性的稷,蜀黍,在蜀国,多用于喂马

      玉蜀黍,玉米,还在南美长着。

      北方的又一主要作物,粟,《周礼》中称为梁,商附近种的是黄梁,不耐水旱,耗肥占地,收成很少。

      汉之后将果实大毛长称梁,即高粱,果实小,毛短称粟,就是小米。

      根据地理课上,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生产小麦,但小麦的原产地是西南亚,就算它是五谷之一,种的应该在商的时候不多。

      突然想到小米加步枪。

      继续昨晚的话题,

      主食的做法,

      根据昨晚的分析,穿越时,神子们所享用的主食理论上是与米饭无缘了,那么,

      还有什么好吃的哪?

      还是饭,不过是糙米饭,还有粥,就是糜。神子们可以充分的体会到为什么粗粮是有助消化,

      话说,秦汉时期粮食亩产只有一两石,能吃饱已经是万幸了。

      还有,糕 ,耨米粉的糕叫粢,米粉豆粉的糕叫饵。

      还有,粽,葫芦叶包的黍米,在屈老大投江之前就有了。

      环饼,寒食节禁烟的时候吃,其实就是麻油撒子,没想到吧。

      蒸饼,蒸出来的饼,主要是小食

      至于馒头,要用碱面,还要面曲,最早也就是三国那时代才有,还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不过,面曲要用辣椒来做,所以有点疑问。指望以馒头来度日,多数到手的是窝窝头吧。

      而且,当时的酵母制取不易,且主要用在酿酒上,所以,松软的口感,

      没希望啊!

      继续继续,

      今天要讲的是水果:

      有感于春节泛滥的水果篮,

      所以,一旦穿越,各位,请坐好觉悟吧

      首先,请把所有的进口水果从各位的菜单中划掉,

      然后,请将所有最近热销的台湾水果去掉。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荔枝,龙眼,橄榄,这种典型的亚热带水果也要一个不留,

      毕竟,当时他们都生长在南蛮的实际控制区域,

      不然也不会有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种话了,可见,即使在唐朝,

      要吃到也是很不容易的,同理可证菠萝,椰子,甘蔗

      还有,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才引进中国的新品种,

      比如,葡萄,无花果,西瓜,哈密瓜,所有新疆产的水果,也不要由于的去掉吧。

      当然,像草莓这种至今还带着外国名字的水果是更没指望了

      吃得到的有,李和他的亲戚,桃,枣的一家,各种梨,

      柿子,橘子和所有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人,还有木瓜,山楂。

      总的来说,品种还算丰富,前提是忽略几千年来对品种进行筛选,从而大大的改良了口感。

      今天为年货做个总结,

      过年,除了年夜饭,小吃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是什么哪?当当当,就是年货,炒货,腊味,还有糖,

      在故事发生的年代,想吃什么糖?软糖,硬糖,水果糖?

      请您那好您的枕头,左转右转,找到床,躺下,谢谢。

      甘蔗还在南方,所以,就算想自己做,也没有原料,蔗糖。

      当时的糖是用谷物熬制出来的麦芽糖,黄黄的,有点粘,吃过糖人的知道是什么东西。

      要从很多谷物里熬出麦芽糖来,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况且,从那么多粮食里提炼,在亩产并不高的当时,又是一个值得讨伐的好借口。

      腊味,且不说现代的孩子是不是知道怎样腌制腊味,光是用得盐,也不是小数目,

      尽管像商周的都城都很靠近盐田,但后世还有农民因为盐税过重,不得不淡食,

      还出现过类似盐石的东西,盐好像还曾经作为过硬通货。

      出于和糖一样的原因,腊味也不会有。

      接下来是炒货,过年,总有一些炒货用来作为零嘴,

      瓜子,花生,核桃,还有各种目前进口的坚果。

      花生,在中国普遍种植,看似是土生土长的,其实,也是外来货,老家在北美,十六世纪才落户中国。

      西瓜籽,唐朝中国才有西瓜,没戏

      香瓜子,葵花籽,向日葵老家还在美洲,还是没戏。

      白瓜子,南瓜籽,老家,还是在美洲,依然没戏(很汗的发现,南瓜就是北瓜)

      核桃,又叫胡桃,看名字就知道是外来种,又是通西域时带回来的

      其他坚果都是近来才出现的,所以都是进口的,三千多年前的神子们是没有口福了。

      写到这才发现,难怪很多武打片侠客们都不肯瓜子,不是形象问题,不是环保问题,

      这是真的没有了。

      终于,把所有的食物都RP完了,其他的,想到再说吧。

      继续昨晚,

      碗筷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之一,

      我一直以为,筷子,这种两个竹竿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很早之前,就在中国普及了,

      但是,事实是可怕的,处于商周时代的神子们,可以不必舍近求远,直接体会一下手抓饭的乐趣。

      在《礼记》,《左传》中,都有文字记载表明,当时手抓饭,还需要一定的礼仪

      当然,勺子也有,但不多。

      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的食具,

      作为青铜时期的朝代,青铜铸造业在商周时期为王室占有,

      锅子,是鼎,用来煮肉盛肉。

      分为,镬鼎,没盖子,煮肉的,

      升鼎,放肉的,

      陪鼎,放佐料的,

      此外,还有敦,放五谷杂粮的,

      盘,放水的,

      爵,樽,放酒的,

      所以,贵族们有的很开心,没有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重金属中毒,

      青铜,是一种合金,常见是铜与锡,铜与铅的合金,

      有一点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重金属,尤其是铅,毒性很强,

      就这样,每天,用着这些青铜的食具烧啊烧,煮啊煮,或多或少都会有金属进入体内,

      然后,乐子就大了。

      想到问鼎中原,其实就是问,你家的锅重几斤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接下来讨论一下调味的问题。

      先从七件事说起,柴,不用说,古代就是生态好,草木繁茂,估计随便捡捡就好了,

      米,之前已经讨论过了,

      油,非常抱歉,只有动物性油脂,即猪油之类的,

      植物油,花生在美洲,油菜在蒙藏地区,大豆,原产云贵高原,更不要说什么葵花籽油了,全部没戏。

      由于缺乏不饱和脂肪酸,神子们千万要小心三高

      盐,主要是粗盐,先不提缺碘,口感也……,

      酱,孔子在某本书里提到过他爱吃酱,不过,当时的酱是梅酱,

      酱油是大豆的儿子,大豆都没,哪来酱油,

      醋,没问题,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氧气不足,产生醋酸,

      茶,之前提过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