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身份 ...

  •   听得钱主簿还有话讲,直觉告诉苏淮砚,应是很重要之事,忙凑了过去。

      一旁的贾年本就是个爱打听的主,一听得钱主簿有话,且还要他们有所打算,哪里还肯漏听半分。

      “您老请说。”

      钱主簿看了看四周,这才说道:“苏大人被知府大人限期整理好这些年的卷宗送到府衙去,怕是前头的事都要一桩桩翻出来查个清楚。”

      说着,他目光扫过二人:“许多案子都是不经查的,苏大人这位置怕是坐不安稳了,你们也早谋生路吧。”说着,看向苏淮砚,抬手轻拍了拍他的肩走了。

      苏淮砚怔怔地看着钱主簿远去的背影,细细地琢磨着他的这番话。

      看来苏大人这官位是朝不保夕,迟早要被罢免的,之前定有不少冤假错案,也势必会牵扯到银钱往来上头。

      等等,如此说来,他私收了李老爷的银子,会不会也被查出来。

      他心中一惊,随即又宽下心来。

      李老爷给他塞银子时就他们二人,险非李老爷为了这些个碎银子,把他供出去,只是如此也要冒着李府秘辛之事被人尽皆知的风险,想想,他应该不至于。

      不过,李主簿的话也有道理,自己如今成了苏大人的眼中钉,就算是他当不了几日父母官,当真要为难起自己来,他也只有被折腾的份。

      既然如此,他还不如趁早另做打算,可惜了他做捕快还不足一个月,也不晓得有没有俸银拿,亏得从李老爷那里得了些银子,左右不会饿肚子。

      长叹了口气,苏淮砚开始苦恼如何找份合适自己的营生,看到一旁的贾年亦是满脸愁绪,他想着还是他在城里逛得多,不如问问他如今有什么好谋生。

      “如今这年头,时局也不安稳,能有什么好营生,咱们做捕快的,都懒散惯了,去做苦力肯定是不成的,眼下也不是年头年尾的,活计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这么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看来找新工作不容易啊。

      苏淮砚忧心匆匆地过了一夜,甚至回到家只敢同苏淮宸提了自己得到赏银的事儿,还把银子拿了出来。

      本想交给他保管的,只是这孩子平日里也从未见过这么多银子,反被吓得够呛,只摇头摆手地道是不敢接。

      他想想也确实为难小孩儿了,于是将碎银子交给了他,道是让他去请个瓦匠,将漏雨的屋顶修一修,若银钱不够同他说。

      至于剩下的银子,他寻思着还是要替苏淮宸寻个学堂,打算趁着寻活计之时,顺道也打听打听这事儿。

      翌日,他正在大街上游荡,忽然听得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还当是赵书御,转头看去,却原来是贾年。

      “贾大哥。”他冲着来人叫了一声,看着他气喘吁吁的模样,像是有什么急事,问道,“怎么了?又了什么大事了?”

      贾年急喘吁吁地在他跟前站定,伸了手搭在他的肩头,喘了好一会儿才终于顺过气,说起话来。

      “你昨儿不是问我有什么好活计吗?有了有了,我发现知府衙门正招捕役呢,咱们去试试吧,正好是顺手的活计。”

      “知府衙门!”他默默地念叨了一句,思索起来。

      知府衙门在庆城,离青浦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每日来回也不是不成,只是若有要事不能按时交班回来,怕是要留淮宸一人在家。

      想起昔日苏淮砚守大牢时,也是夜夜不在家,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也竟过了这么多年,想来就算偶然遇上几晚,应是也无妨。

      最主要的是,眼下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且去试试吧。

      “嗳呀,虽说远了些,不过咱们一道儿去,也有个伴,走吧。”他的犹豫,让贾年以为苏淮砚有所顾虑。

      要知道他听到这个风声时,便动了去知府衙门做活的念头,继而想到苏淮砚因着得罪了苏大人,定是比自己更急切寻新差事。

      再加之这姓苏的破了李府的冤案,说明是个有几分能耐的,所以自己能与他一道儿进了知府衙门,以后凭着两人的关系,想来他也能跟着他多赚些外钱。

      贾年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拖着苏淮砚往北城门走。

      两人说说笑笑的,竟也很快就到了庆城。

      苏淮砚是头一回来庆城,贾年早年间因着差事来过一回,然对此地也并不熟识,他们一边走一边问,好不容易才找到知府衙门,果然看到一旁的告示牌上粘了张告示。

      他上前刮了一眼,说得正是招捕役之事,于是两人往门口的侍卫走了过去。

      说起这知府衙门,确实不同与县衙,他们那县衙门口平日里就两个小捕役杵在那里,那鸣冤鼓也不知多久没打刷了,覆了厚厚的一层灰。

      反观这才重启了没两日的知府县门,不止一切干干净净,井然有序,连带门口站着的两个守卫都气概不同,看得苏淮砚都有些不敢靠过去了。

      “两位大哥,咱们兄弟两个看到府衙招捕役,想来试试。”

      贾年毕竟在人前多晃上几年,脸皮子较之他要厚上些许,搓着双手同其中一人说着。

      门口两侍卫听了,互视了一眼,才回道:“咱们确是招人,不过你们两个,以前是干什么的?咱们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要的。”

      “咱们俩在青浦县就是做捕役的,这不是听说……”

      “你们原就是捕役,为何要来咱们这里?”对面的人听了,出声打断了贾年的话,将他塞得无话可言。

      苏淮砚深吸了口气,上前两步:“两位大哥定然也晓得如今青浦县如何,良禽择木而栖,咱们……”

      “好一个良禽择木而栖。”一道戏谑之声打断了他的话,甚至还带了三分凉意。

      苏淮砚抬头看去,见那人轻撩袍摆,施施然提步迈过衙门半膝高的门槛,两个侍卫身形一怔,板板正正地叫了声:“大人。”

      “你……”苏淮砚呆呆地望着他,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赵书御薄唇翕动,徐徐笑道:“贤臣择主而侍,只是这臣贤不贤,亦不是你说了算的。”

      苏淮砚眸色一沉,退后一步垂下了头去。

      赵书御!

      很好,他果然是骗自己的,他哪里是什么商人,竟是知府老爷。

      他该想到的,苏大人来知府衙门,赵书御同时不在府里,平时一天到晚在大街上闲逛的,哪里有半分生意人的模样。

      如今再想想自己同他借的那些护院侍卫也极是反常,平常人家的护院也不过与捕役差不多,可那日他带来的人里,有几个特别扎眼,一眼瞧着就特别的不同。

      不过是自己那时只顾着杀手,未曾细想多问罢了,以至于如今成了当头一棒的那根棒槌。

      此时也更明白了赵府那个门房的眼神,自己确实是……连带着怀里他给的那块玉琚都烫人的很。

      他甚至想到自己同他说过的那些话,此时想起,也怪不得他要说这话了。

      贾年不知苏淮砚二人有这段过往,垂头弯着腰身道:“大人,咱们兄弟二人做捕役这份差事也有些年头了,比您现下从外头招的定是用得更顺手。”

      “哦,是么?”赵书御瞟了贾年一眼,而后目光又落在了一旁埋着头的苏淮砚身上,笑了笑,“那,先帮我把这些案卷都搬进去吧。”

      “啊,案卷?”贾年不解,稍稍抬头看向赵书御,见他向着门口台阶下方扬了扬下巴,不由顺势转头望去。

      这一看不得了,竟是苏大人亲自押送了一车案卷过来了,此时正站于下方看着他们。顿时,贾年的神情几经变幻,精彩万分。

      反倒是一旁的苏淮砚,垂着头,对二人的对话装着未闻,自然也未瞧见下方的苏大人。

      贾年回头看了一眼像木头的他,咽了咽口水,想到反正苏大人也没几天了,得罪就得罪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巴结好这位知府大人。

      于是,贾年应了一声,硬着头皮转了身,上前扯着苏淮砚便迈步下了台阶,到了马车旁。

      “苏大人。”贾年唤了一声,苏淮砚只是抱拳一揖,而后就往另一边走,他还记得苏大人说得那句不要让他瞧见自己的话。

      毕竟,自己到眼下这左肩头还痛着呢,早上起来时看了眼,青了很大一块,本想寻个活血的药油擦一擦,只可惜他翻遍了房间也没发现。

      又怕苏淮宸担心,自然没敢问他,后来才想起来,他们家哪里拿得出这种花钱的东西,都是咬牙忍一忍就过去了。

      将案卷叠整齐摞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咬牙忍着肩头的不适抱起了高高的一叠,走向大门口,而后径直越过了赵书御的身侧。

      身子微侧,他先是迈过一条腿,而后才进了大门,跟着走在前头的县衙衙役往内走。

      这几年,青浦县大大小小的案子不少,卷宗自然也不少,苏淮砚二人兼另两个衙役来来回回各搬了两趟才搬完。

      他想,就这些,足够赵书御看到眼瞎的,指不过还有别处的卷宗,有那一瞬间,他稍稍同情了他一把,然也只是那一瞬间。

      毕竟人家身份不同,哪里是需要他这样的小罗罗同情的。

      “苏大人,这人借我,您应该没意见吧?”

      将将走到府衙门口,苏淮砚便听得赵书御同苏大人如此说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身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