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徐朗两指捏着文稿,闷闷站着一句话不说,可急坏了周围的人。

      大家放下手上的活儿过来看个热闹,成本多大呀,现在马上要出结果,可徐连长沉默不语,可让他们好奇死了,到底谁写的好呀。

      小李有点担心。

      刚才他听见周苇说如果她赢了年轻人就要去扫马厩,想到自己之前怒气冲冲去兴师问罪,心里一阵愧疚不安。

      题目他也听到了,关于兵团建设,他打扫了差不多一年半的卫生,说实话也不懂咋建设,都是下面听上面的话,上面听领导的话,一层一层又一层,谁说得上咋建设的呀!

      韩指导员的思想课他听过,左右不过如何听领导的话,核心思想就是领导让干啥就干啥,不能反对不能反驳不能反抗,就老老实实的呗。

      真要说怎么建设,他心里没章法。

      其实大家和小李差不多,兵团战士属于少数,大部分是知青,还有当地的人。

      兵团建设太宏观宏大了,山脚的人一般很少思考上面的人怎么想的,即便有了那个想法,但经历呀,知识呀,地位呀,都会让他们受困受限。就像穷人永远想象不了富豪的奢侈生活,在他们眼里,吃一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就是很富裕的样子。

      “连长,你快说呀,到底谁写的好?”

      一个人催后,其他人纷纷出声问谁赢了。

      徐朗出兵团建设这个题目就是想给周苇一个教训。

      省报上那篇文章他看了,根本不是周苇能写出来的样子,条理清晰,措辞严谨。加之有人推测周苇偷了周芦的稿子,他心里火气蹭蹭地长。

      东施效颦!

      这个词是他从孟慧那里知道的,意思是模仿别人,样子丑陋。他觉得周苇就是模仿周芦的东施。

      周芦是报社的才女,知识渊博笔下生花,周苇现在搞这一出,不是效仿周芦是啥?当初他觉得周芦退婚还有点知道好歹,但现在反感爆棚。

      兵团建设这个题目,他就是针对周苇的,与年轻人毫无干系,后知后觉年轻人占优势,他表示乐见其成,反正不能让周苇出风头就行。

      可手上这两篇文章,他一个知识水平一般的人都能分出个高下来,一篇内容拖沓毫无内在逻辑,一些领导重要性讲话缺斤少两,凑在一起乍看丰盛,但猪肉没熟,鸡肉有毛,羊肉没味,经不起一字一句推敲,而另一篇内容紧凑,如果细细看,全篇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没有一点生硬或者不合适的地方,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他因为周芦的缘故经常看报纸,要他说,这篇稿子放在报纸上完全不突兀。

      一开始他还挺高兴,好和坏很明显,或者说好的太好,导致看一般好的文稿也会觉得欠些火候,变成了不好。原以为年轻人是好的那篇,未料不是,徐朗脸色铁青,心里五味杂陈。

      两个人在大家眼皮子底下写的,哪里有作弊的可能?但他就是没办法接受周苇能写出这般好的文章来!

      年轻人看连长的脸色,摸不清楚谁写的更胜一筹,但是他信心十足,领导的话他加了,韩指导员思想政治培训的精髓他加了,没道理他输啊,他是老知青,在兵团呆了好几年,建设之类的耳濡目染,不说完全把握上级领导的意思,但起码中个三分之二。

      “连长,你公布吧,谁写的好?”

      徐连长根本不想说出周苇写的好这句话,但是要他说年轻人写得好,太违心了。

      说实话包庇都没办法包庇,是个人都能分出好坏来,他要真说了,大伙不得怀疑他的水平有问题啊!

      最后他硬生生道:“还是让韩指导员做评判吧。”

      小李连忙上前接过文稿递给韩指导员。

      韩指导员皱眉头,这烫手山芋!

      就在他犹豫接还是不接的时候,周苇笑着排忧解难道:“我看大家评判才最为公平。”

      “啥?大家评判?可我不水平不咋地呀!”

      “你起码会认字,我就不一样了,大字不识一个!”

      “……”

      韩指导员是个聪明人,立即心神领会了周苇的意思,“我倒觉得这法子好,公平!”

      周苇顺着韩指导员的话说,“大家都是兵团的老战士,兵团怎么建设定是了然于胸,领导说过好文章是经得过时间和人民检验的,所以这文章写的好和坏,让你们评判才合理,不能单徐连长和指导员看。”

      她不紧不慢说,先拔高看热闹的人的地位,然后用领导的话增加可信度,最后表明群众评审合情合理。

      年轻人微微点头,这样确实公平,他可不想韩指导员评判。

      一来今天这出韩指导员肯定会埋怨他,二来他猜测韩指导员和周苇有一腿,所以结果极大可能不公平。

      “我同意周苇的提议。”

      周苇不着痕迹挑了挑好看的眉,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不过这样正好,不用她多费口舌。

      “小李,麻烦你朗读一下。”周苇拿起韩指导员办公桌上的稿子递给小李。

      “这个主意好!”之前说不认字的大妈笑了笑,“我也能评判了!”

      “是呀是呀。”

      他们啥时候当过评判员啊,尤其还是文章的评判员,太高大上了!看热闹的同志们纷纷屏息凝神,生怕自己错过了重点,导致评论失误。

      小李拿过文章后扫了眼,周苇的在下,年轻人的在上。

      先读谁的好呢?

      反正他是偏向周苇的,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周苇安排在后面,这样的话大家印象更深刻,毕竟是后读的,记忆更明确。

      打算好后,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读。

      他不是专业的人,读起来没啥感情,反正不能为文章加分,不过语速上不错,不快不慢,方便大家听清楚。

      一篇读完,大家开始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作为评判员的看法。

      “我觉得不错,听着还有大领导的话呢。”

      “嗯,我也这样觉得,挺好挺好。”

      年轻人在这些夸赞声中骄傲地扬气了下巴,一副势在必得的装逼模样。

      韩指导员蹙了蹙眉,领导的话怎么不全呀?政治稿件三大忌讳之一就是随意删减领导语录,正确做法是一字不落完整引用。

      大家听不出来,但他作为指导员肯定知道,至于谁写的,他现在还不确定,所以这个问题先放着,以免弄巧成拙。

      小李读完后,说心里话认为不错,起码怎么建设,一二三四五六写的很清楚。另外,虽然头重脚轻,越写越少,但能写出这么多字来,也是一种水平和能力。

      喝完水润完嗓子后,他开始读第二篇。

      小李读完第一段后,突然觉得自己像新闻联播里的主持人,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建设发挥了作用,他身板直直的,咬字尽可能标准清晰。

      看热闹的人也发现了不对劲儿,这稿子咋那么像广播里放的呀,尤其是这词,这话,一顿得吃几个领导才能说出来呀!

      徐连长越发觉得之前的形容是对的,一顿看起来不错,大半是荤腥,可几乎没怎么熟,而另一顿不光看起来美丽,吃起来更是美味。

      他看向周苇,淡然站在中间,脸上不慌不乱,从容自若到令他有些晃神的地步。

      这还是记忆里的那个周苇吗?那个事事以他为主的周苇?

      这样强烈的目光,周苇自然察觉出来,但徐朗对她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罢了,这种人看起来不错,用起来那叫一个拖后腿,脑子太笨,判断能力太差,说实在的,连刘城都比不上。

      至于原主,她心疼归心疼,但是可没想着为她抢过徐朗来。

      这样的男人根本不值得。

      小李读完,屋里屋外鸦雀无声。

      大家似乎不知道怎么评判,文章成熟老道到他们以为是发表在中央报纸上的!那个遣词造句,那个思想内核,那个逻辑安排,他们觉得好,但嘴里不知道说啥,只是彼此看着,似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小李胸膛起伏,读完后酣畅淋漓,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

      好的文章原来读起来是这样快活呀!

      韩指导员摩挲着食指的茧子,周苇的水平看来比他想的还要高出一大截呀!兵团建设可不是个小问题,但周苇的文章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女人写出来的。

      看大家的表情,周苇微微皱眉,看来自己“出手”过重了,早知道再写浅显一点好了。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懊悔根本没什么用,下次记得收敛一些就好。

      年轻人听完后,不可思议瞪大眼睛,这是周苇写的?不可能!但两人当场写的,不承认也得承认!可周苇为什么会写稿子?为什么!

      结果很明朗,大家都觉得第二篇好,也就是周苇赢了。

      年轻人攥紧拳头,红着眼睛说,“你为什么写的比我好?”

      周苇无语,特别凡尔赛的说道:“大概天赋使然。”

      年轻人:“……”

      他闭着嘴,就是不认输,周苇也大度没强迫他,只是提醒道:“记得打扫马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