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6、白泽其二 ...

  •   18:51
      杂谈
      第二部分文字记载中最早的「白泽」
      关于白泽的首次登场,有几种说法:1秦石鼓文「田車」鼓2秦筒《日书》「诘」篇
      3.古本《山海经》
      4.汉《春秋合诚图》
      5.东晋《抱朴子》
      ·秦石鼓文「田車」鼓
      「石鼓文」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其刻于石鼓的表面。石鼓共有十个,告被认为是制作于战国时期。
      有说法指白泽最早出现在石鼓文中。此说起于明·杨慎《石鼓文音释》,其中作亚兽白泽」,在1992年出版的《石鼓文鉴赏》中则作亚兽帛吴」,注为「白泽兽名」。然而,参照石鼓文先锋、中权、后劲等三版拓印本中与之对应的部分,只能看出此句当为■出各亚■■吴礻」。史树青《读石鼓文新解兼论白泽》尝试补全「田车」鼓上的刻文,并认为下文中的「臭」就是白泽」的初文。
      《渎石鼓文新解兼论白泽》补田束,:其戎索夜、越出各至(白至),看率臭福,熟而勿射。/

      不过,史树青先生没有说明清楚其推断的依据为何。随着石鼓文研究的深入,这种释文似乎也已经被舍弃。而且,即使这里出现的确实是白泽,但也明显不是后世的神兽形象,而只是一只或可称得上是稀有罕见的珍兽。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的篇题有一句如下:
      诘咎,鬼害民妄行,为民不祥,告如诘之。

      刘钊《睡虎地秦简「话!篇「诘咎」一词别解》推测,此「咎」字可能是因音近「皋」而被借用。古音咎」与皋」一在群纽幽部,一在见纽图部,声为一系。韵部相同,在典籍和古文字中都有相通的例子(参见高亨《古文字通假会典》710
      并由此联系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之「诺皋记!。
      「诺皋记」也是记载了鬼怪的名字与形貌,其内容与《白泽精怪图》和《日书》「诘」篇非常相近,所以「诺皋」之「诺」可能也是「诘」字之误。
      「诘」因字形接近讹为诺!,咎」又作皋」则是因为音近借用。因此,刘钊先生认为「诺皋」应该就是「诘」篇的「诘咎」,「诘」篇中的「诘咎」应读为 r诘泉」。而「皋」又与「墨」本为一个字,「泽」又是从「罩」得音,所以「咎」字应该就是「泽」字。诘咎」即 r诘(皋→罩→)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追问白泽神兽」。
      若如是,则白泽的最早出处可能是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观其全篇。《日书》「诘」篇记载着多种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这些鬼怪的方术。将之与白泽的神性以及刘钊先生对「诘咎」的解析结合来看,笔者觉得此说不无可能。
      不过,笔者就此咨询大佬知乎@白泽君,大佬则认为当用《周礼》之义解释「诘咎」二字,意为禁灾」(禁灾祸),此处的「咎」实际上意指神鬼之祸,绝不可能是刘钊先生以为的白泽神兽。
      而针对「告如诘之」一句,刘钊先生认为其与祝由词「皋!敢告…同义,但大佬不敢苟同。大佬认为,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告诉你禁除神鬼之祸」,是写给阅读者、使用者看的,意在阐述「诘」篇的用途及写作意图。而非实际应用的咒语,所以此说不可取。
      但是,无论(日书》「诘」篇是否与白泽有关,从其性质和内容来看,其与后世之《白泽图》的功能和作用都颇为相似,两者之间可能关系甚大,或许《日书》「诘」篇就是《白泽图》的来源之一。
      ·古本《山海经》
      清王仁俊《温疆国》卷四三二 r白湿!接引古本《山海經)云柬望山有默,名日白澤,能言語。王者有德明照密遗则至。/
      《山海经》成书在战国时期至汉代,但上引条文皆不可见于如今剩存的宋淳熙本,明成化本、道藏本等诸版本《山海经》。《渊鉴类雨》修于清康熙年间,该书作老

      应该不大。
      笔者就此咨询大佬,大佬指出此则条文的用字遣词存在很大问题。
      1关于能言语」。《山海经》没有一
      例言语连用的例子,同样的意思在《山海经》中作能言」。
      2.「王者」、「有德」、「明照」。
      「幽远」等词均不见于《山海经》。
      3.则至,在《山海经》中均作见则
      如何」。
      而且,大佬认为,《山海经》是相对朴素的,其物占中无一例言某鸟兽应德而至。而《渊鉴类函》则是结合了天人合一思想,迎合统治者需要的瑞应书。就算后老在引用《山海经》时,在一字一词上稍有改动,但也不可能差异到如此程度。因此,此则材料疑点重重,不能轻取
      然后,在大佬的协力相助下,笔者确认到该条引文其实是出自明代的《山海经
      图》。
      明·胡文焕《山海图》杞「白澤」云:東望山有澤默者,一名日白澤。能言語,王者有德明照离速则至。普黄帝通持至東海,此默有言为时除害。」
      该书编者胡文焕在序言中称「摘之为图,未详其人。若校集而增补之,重绘而剞厕之,则予也」。换而言之,他是根据其所能见到的某旧版本《山海经》而将白泽「校集」或增补」到其《山海经图》中的。
      而胡文焕所依据的这版古本《山海经》,可能早于现存最古的宋·淳熙七年(1180)本《山海经》,因为宋本《新刊经进详注吕黎先生文集》有一则舞豸的引文与胡文焕本《山海经图》的几乎一样。
      明胡文《山海图》記「獬牙」云:「東望山有容看者,神默也。亮前有之。能解弱,状如羊,一角四足。王者有狱松平则至。御史熹故事云:御史法冠一名群牙,神羊也,有一角。楚王嘗瘦之。s/
      宋本·唐·韩愈《新刊经进洋注吕黎先生文集》記「癣豸」云:「東望山有解牙者,袖默也。竟时有之。能能邪,如羊一角。王者有微粉平则至。」

      大佬认为,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胡文焕参照《吕黎文注》而「增补」这段图文:二是胡文焕所「校集」的诸版本《山海经》中有这段图文。无论是哪种情况,推而广之,胡文焕在《山海经图》里绘制白泽,当非属妄增,必有其所本。
      总之,胡文焕所见的古本《山海经》或许确实有「白泽」和「獬豸」的条文,但它们如今都已不可见于现存的各版本《山海经》。虑及其性质,这两条记述更可能是在历史流传的过程中被误以为是《山海经》之文,但此情况究竟何时发生,现已不可知。
      同时代的《三才图会》亦能发现与上述两条材料相似的记述。
      明王圻、王思羲(三才国會》启款三卷記「寨牙」云:東望山有者,神默也。点前有之。能解和、状如羊,一角四足。王者有然松平助至。御史臺故事云:“御史法冠一名客牙,神羊也,有一角。楚王营懂之。sj
      明·王圻、王思羲(三才国含》扁歌四卷記(白潭云:东望山有潭歌者,一名日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幽速则至。昔黄帝巡狩至束海,此默有言,为时除害。」

      《宋书》「符瑞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述。
      南朝梁·沈約《宋害》/符瑞志下1杞云:泽献,黄帝時巡守,至於束演,澤献出,能言,连知菌物之精,以戒於民,拘时除害。贤君明德鹰速则来。/
      南朝梁·沈約《宋害》「符瑞志中纪云:擀牙知曲直,狱松平则至。

      大佬认为,这两条材料应该是出自同一类书甚至是同一本书,所以搞清楚《宋书》「符瑞志」的取材对象就能弄明白《山海经图》中白泽、獬豸两条材料的出处。
      虽然由于典章缺失,无法确定沈约在编撰符瑞志」时的具体取材对象,但可以肯定其取材自之前的相应典籍,因为「王者…则至」的句式常见于汉代纬书,如《春秋感精符》、《瑞应图》(三國·曹魏如淳《汉书注》引)等。
      南朝宋·裴烟《史记集解》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乃下诏日甘
      泉防生芝九茎【应劭曰:1芝、芝草
      也。其叶相连。/;如淳曰:“《瑞应图》云:「王者敬事者老,不失故旧,则芝草生。s」】」
      《春秋感精符)日:解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王者不刺胎,不剖卵,则出於郊。J
      《孝經援神契》日:周成王时,越裳献白雄,去京师三万里,王者蔡祀不相输,宴食衣服有節,则至。」《瑞磨团》日:/玄静者,王者知音柴之節则至。/
      《瑞磨量)日:周皇者,仁房也。雄日鳳,难日皇,王者不刳胎剖卵则至。
      《瑞磨团》日:「比童身者,王者痛及高速则至。
      《瑞感国)日:一九尾狐者,六合一同则見。」
      (氏瑞底图)日:/三足启,王者慈孝,被於萬姓,不好般生则来。!;又日:文王时見,著扁者,王者孝悌则至。J

      汉墓里也有很多类似的条文,例如东汉武梁祠的符瑞画之题词,其与《宋书》的记述极为类同,个别语句甚至丝毫不差。

      因此,大佬认为,《宋书》「符瑞志」有可能直接或间接采用了汉代的《瑞应图》作为基础资料。若如是,则白泽的最早出处可能是汉代的《瑞应图》。
      汉《春秋合诚图》
      若排除上述各项存疑的说法,则当以汉代《春秋合诚图》为可考范围内最早的白泽资料。
      明张萱(西园史余》引漢《春秋合就图》数:r(帝)於海演得白浑神猷,能言,而连薄物之情。因周天下鬼神事,自古精氟狗物、游魂狗些者、凡幕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濖言之,帝令圈席,示天下,乃作邪之文以祝焉。J

      然而,《春秋合诚图》是汉代的谶讳书,但《西园史余》是明末张萱的著作,其所引之《春秋合诚图》应该是后世辑本。而且,笔者兼照目前搜集到的白泽相关的学术文章,似乎也不见有学者将此则记载视为白泽的最早出处。
      此外,笔者个人觉得此则材料的信息量过多,稍显违和,所以不敢轻取。不过,第者认为汉代很有可能已经存在白泽,所以或许以后可以再仔细探究此则材料的具体情况。
      ·东晋《抱朴子》
      若不取上述诸说,那么在可确认范围内的白泽最早出处当属《抱朴子》。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極言」裁:昔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重,可谓天授自然之能者也,猫值不能端坐而得道。……磨神轰则記白潭之那…..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所编撰的书籍。在《抱朴子》内篇极言!中,抱朴子详细地举例说明了黄帝也是请教了许多人及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才得以成仙,其中便有「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的记述。
      在目前能确认的材料中,这是除了《春秋合诚图》外最早明确记录了「白泽」一词的文字材料。不过。虽然此则材料的白泽
      和后世一样作为黄帝神话中的一部分而出
      现,但似乎尚未有黄帝「遇」白泽的相关具体描述,只知道黄帝「记白泽之辞」以
      1穷神奸」。
      ·小结
      综上所述,保守而言,在可确认范围内,白泽的首次正式登场是在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
      不过,笔者也认为《春秋合诚图》中关于白泽的记述未必不可信,若取之。则「白泽」这一形象之确立和黄帝遇白泽的传说的年代上限可上推至汉代。此外,大佬经过考究而认为白泽也有可能是出自汉代的《瑞应图》或其他同类纬书,笔者认为不无道理。
      最后,十分感谢大佬知乎@白泽君的指点。以上内容有很多都补充自这位大佬所提供的材料和考证成果,这一点必须注明。笔者日后会继续留意这方面的情况。也希望有更多大佬来指正或补充。
      此外,也有说法称白泽可能是西汉晚期随着佛教一同传入中国的舶来品,这大概是参照白泽和狻猊、狮子等被混淆的情况而

      清《事物異名錄》:白澤又就子也。」
      明《西游記》第八十九回、第九十回寫「白潭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