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七月农忙 ...

  •   “想读书好,读书能明事理,又能学到不少安身立命的本事,比急着嫁人要强多了。”

      余青河眼里微微一亮,语气中流露出些许欣慰之意。

      余晚潇先开始说要不结婚,他只以为是一时之气,毕竟自己女儿的脾性他还是十分清楚的。

      况且之前她对结婚生子从来没有抵触过,只是因为在双溪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又屡次相亲失败,最近才歇了这些心思。

      没想到这一歇,就让她突然想开了。

      余青河祖上就是书香人家,自己又是靠读书挣到这眼前的好日子的,他自然比谁都能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但女儿潇潇从小就不爱学习,乡下教学条件又差,这一来二去,就把她的学业给荒废掉了。

      如今她主动回心转意,要拾起书本,不管是对她自身还是对余家而言,那都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工作虽然都是包分配的,能一辈子干到老,但如果没有真凭实学,光是懒散度日,还是等于没有前途可言。

      如果潇潇能从书里多学一些知识,充实自身增长本领,那说不定就能未来可期了。

      “不行,你们爷俩说了不算,这事我绝对不答应!”

      罗凤霞还是在意大队里人的七嘴八舌,要是潇潇真一辈子不结婚了,那不得被那群老爷们老婆子天天戳脊梁骨啊,他们余家在这双溪大队也别想抬起头过日子了。

      “妈,你别激动,我现在就是有这个想法而已,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说不准哪一天就改变主意了。”

      “再说了,如果我不多读书,以后就是想找像知青们那样有文化的人,那人家能看得上我吗?”

      余晚潇对余青河和罗凤霞一人一套说辞,对症下药。

      对于对余青河这种尊重知识分子又向往学识的人,她只要说出心里的想法,十有八九就能获得他的支持,因为二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理念相合的。

      而罗凤霞这种思想保守的乡下妇女,想要让她同意自己的想法,那就要迂回缓和一些:

      先用适当的说辞把她稳住,等到高考恢复自己成功考上青华,按照罗凤霞这种爱女人设,到时候为她的出息欣喜还来不及,肯定就不会再急着再催婚了。

      “……那些知青里的小年轻模样倒是各个清秀,说话做事也挺正派的,那你要是想跟他们处对象,你妈我也不反对。”

      罗凤霞心里的急躁被余晚潇这么及时地一浇,顿时就平息了下来。

      她成功地被余晚潇转移了注意力,只以为她现在不想结婚,原来是因为眼光太挑剔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挑剔的劲儿倒也是遗传了她这个妈。

      想当初她就是因为瞧上了孩子她爸,才统统推了那些家境好,又想巴结自己家的相亲对象,一心就奔着这个穷小子来了。

      余青河当年家中人丁单薄,父母接连去世后就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论家境那是穷的叮当响,论体力那也是弱不禁风的,罗凤霞自己下田干活都比他利索有劲儿。

      可是他长得又斯斯文文的,跟村里乡里那些个歪瓜裂枣比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顺眼。

      而且他虽然弱不禁风,但家务活样样都精通,谈对象的那时候,连罗凤霞自己平时要干的家务活,都统统丢给他干了。

      余青河对此毫无怨言,还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帮她家下地干活,尽自己所能表露一腔心意。

      罗凤霞对这个对象十分满意,连平日不近人情的罗大队长也没有话说,后来就答应让他们俩在一起了。

      余青河家境不好,跟罗凤霞谈婚论嫁,其实是高攀了她,罗凤霞性子强势不爱吃亏,所以效仿余青河妈妈的做法,把他招到家里来做了倒插门。

      到现在过了十几年,罗凤霞最不后悔的仍是选择了孩子她爸这个决定,撇开两人感情好不谈,就那一张俊脸摆在自己跟前,那她就是天天啃糙米也觉得舒坦。

      所以潇潇如今这么挑剔,她这个做妈的不但没觉得不好,还打从心底里觉得她是对的。

      甭说别的,就说挑对象还不选个长得俊又有文化的,难不成去挑那些看一眼就让人心烦的丑娃子?

      那不成个天大的傻蛋了。

      “好,那妈就依你。”

      “你上进是好事,能把养牛的苦吃下去也是好事,这大队里的人前段时间还说你性子娇气,又听不得长辈的说教,才赌气当了饲养员,以后肯定受不住苦也干不长久。”

      “我看她们就是瞎了眼了,谁家孩子敢去生产队的农场上工的,一个个还不都是捡着松快的活干,让她们的娃天不亮就上山割麦草试试看,指不定一天不到就哭爹喊娘了。”

      罗凤霞越说越来气,到这还不忘叮嘱余晚潇:

      “你既然不想走,那就踏踏实实地干,让那些碎嘴子的人好好瞧瞧,我罗凤霞的女儿甭管怕什么,都绝对不怕吃苦!”

      一家三口解决了矛盾,便其乐融融地吃了晚饭。

      今晚值班轮不到余晚潇,但从明天早上开始,她就得马不停蹄地开始赶农忙了。

      田里的稻苗成熟,收上来之后就要驱牛犁田,然后下田插秧。

      农忙时的活儿都是大家伙一起上,到时候田地里就是最热闹的,村民们和知青们一起卷着裤筒,弯着腰,一边热火朝天地喊口号,一边众志成城地插起秧。

      而在这之前,农场饲养员养的牛才是重头戏。

      次日,天才蒙蒙亮,新老知青们就随着大部队们一起下了田。

      一堆人面朝土地背朝天,稻苗纷纷从土里被拔出,几苗捆成一坨堆成了小山。

      接着,早早收到通知的余晚潇等人就牵着牛和驴来了。

      一块田分一头牛或驴,再分一个人拖着耕田用的犁具,这就有条不紊地垦起了地。

      余晚潇牵的这只牛叫二妞,平时脾气挺燥,一不高兴就要拱人,但神奇的是跟她挺投缘。

      今天一早被她从圈舍里拍醒,它水灵灵的一双牛眼掀开,首先懒洋洋地将她整个人打量了一圈。

      或许是瞧她这张脸顺眼,这二妞连个起床气都没有,乖乖地就支起身,跟她走了出来。

      余晚潇也挺喜欢二妞,因为觉得它很有人性,耕田的时候一下都没催它,反而比其他人牵的牛都耕的快多了。

      这下田还不到半响,她这块田差不多就垦完,可以先中场休息一会儿了。

      村里的其他人和老知青们都知道这二妞是个牛脾气,一个不爽就要顶人,见到它都要躲得远远的,唯独新来的知青们不知道有这一回事。

      所以余晚潇一个人耕了这么久,周围四面的小土径上连半个人影都没路过,倒是其他田边上,聚集了不少来来往往的村民和知青们。

      不过她人在这儿,总有眼尖又熟悉她的会寻上来跟她搭话。

      比如傻憨一个的钱治云,一见到余晚潇便像是猫见了鱼儿,想到了昨晚鱼汤鲜美浓郁的滋味,便忙不迭怀着感恩戴德的心,往她这边凑了过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七月农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