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8、使团交锋 ...

  •   “七弟!”
      街道上的积雪已经清扫干净。
      秦王早已分派好了京兆府与左右安县衙之间的巡防范围,此刻正带人在街上巡视着。
      街上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群。一则是因为将近新年,百姓们早已开始装扮起来,屋檐下挂着大红灯笼,街边插着青翠的柏树枝,家家户户门上系着红布条。二则是因为东瀛使团觐见,商人们瞄到了这次商机,都将早前倒弄来的东瀛的团扇啊香袋啊衣裳首饰啊摆了出来。城内的歌舞伎坊也趁势推出了东瀛来的歌姬舞姬。
      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秦王看着这盛世景象,心中也高兴。可他记得自己的职责,所以半分也不敢放松。城南向来是商贾繁华之地,歌舞伎坊聚集,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多生事端。且上次齐王遇刺,凶手就藏于城内最大的歌舞坊罗桑。所以此次,他亲自巡视城南,力求万无一失。
      自然,会在城南遇见的人,迟早都会遇见的。
      出了罗桑,马车才到青柳巷口,赵王的醉眼还未完全张开,便看见了不远处骑马巡街的秦王。
      赵王一向只爱享乐,一身清明,连进宫请安也没个准时,不常见到兄弟们。他昨夜里喝了美酒,戏弄了美人,心情颇佳。他看到秦王,便将整颗脑袋伸出了窗子,大声叫到:“七弟!”
      秦王皱了皱眉,隔着行人看清了是赵王,心里又有些高兴。他平日里虽然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但心里还是亲近兄弟的。他吩咐了随行队伍继续巡查,自己骑着马朝赵王行了过去。
      “四哥!”他跳下了马,挨到了窗前,高兴招呼着,“这是从罗桑才出来?”
      赵王点了点头,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胳膊,说道:“这么早就出来巡视,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他傻笑着,“过了这三天就好。”
      “过了这三天,跟父皇要赏赐去!”赵王很喜欢这个毫无心机的弟弟,“这次是谁在接待?”
      “是长兄跟二哥。”他答道。
      “二哥也去了?”赵王有些错愕。
      秦王点头:“父皇说,这次东瀛使团觐见,除了例行公事,还需要跟他们商讨新的商贾盟约,所以就把二哥也叫去了。”
      “这样啊!”赵王模模糊糊点了头,“你这是什么?”他伸出手到秦王的耳后,摸了摸,手上是一片黑:“这是哪里的墨蹭上了?”
      秦王一看,也用手一摸,恍然大悟:“我说今儿他们看着我都笑呢,原来是这个缘故。应是今早不小心弄上的。”可他摸了摸身上,也没找见一个帕子。
      “用这个擦擦!”赵王递过一张帕子,一脸宠溺。
      “谢四哥!”秦王接过帕子,还是傻傻的样子。
      赵王看着这个四弟,打趣道:“你也该娶个王妃了。要不然,府里的事务,谁替你打理?”
      “我府上也没什么好打理的,管家他们弄弄就好。”秦王还给他帕子,赵王却摇了摇手,让他留着。
      一旁的马在寒冷空气中踢着地,呼着白气。
      “男人终究不如姑娘细心。”赵王叹到,“今日你先忙着。等这三天过了,你我兄弟好好聚聚,喝上一杯。”
      “好!”秦王高高兴兴答应了,“到时候我去四哥府上找四哥去!”
      赵王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放下帘子,坐着车走了。
      秦王收起了那张还透着淡淡脂粉香的帕子,跨上马去追前面的队伍。
      离了赵王,他想起齐王来:“不知宫里的情形如何了!”
      宫里表面上,自然还是一派祥和。
      只是为首的藤原明一进殿,见到齐王也在,暗暗一笑:“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皇帝此刻笑不出来:“平身。”
      藤原起身,左右看了看,笑道:“大周皇宫似乎不如之前的富丽堂皇。而且。”他打了个冷战:“还这样冷。”
      李中仁微微笑道:“皇宫,乃天子与上天交流的所在。以原本之心面对上天,才是至诚。”
      “李大人,好久不见。”藤原一脸傲然,“李大人如此高龄,还在操劳朝政,真是难得,实在辛苦。”
      李中仁脸色不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皇上效命,是老臣的荣幸。”
      “怎么不见韩相?”藤原又问道。
      “韩相感染风寒,需要休养。此次便没有劳动韩相。”李中仁答道。
      可皇帝不想在此多留:“藤原,你此番来,本应好好款待。可是新年临近,寡人也不想耽搁你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故此次请先以国事为主,谈妥之后,寡人再来招待。”
      说着,皇帝便起身作势要走。
      藤原一头雾水,变了脸色,却只能说道:“恭送皇上!”
      此时殿内便只剩下东瀛使团,中书令,霍达,邦王,齐王,礼部尚书关汉文,兵书尚书蒋殷,以及户部尚书周密。
      东瀛使团与大周官员分坐两侧,开始协商。
      藤原丝毫不知情形已变,傲然说道:“依照天皇陛下指示,此次前来,一,希望大周能够减免东瀛贡赋,由五千石减为三千石。二,大周应减低对东瀛物资供应的价格。三,撤渤州海军,将海军由一百五十里,撤回至沿海五十里内。”
      李中仁笑了笑,喝了口茶,说道:“这些条例,是太祖皇帝时就与东瀛订立的,至今已百余年。此刻要改,可有理由?”
      “时势已变,这些条例,自然要变。”藤原冷笑了一声,“今日之大和,早已不是两百年前那个弱小的大和了。将军大人本提议天皇陛下,解除与周国之间的藩属关系。可是天皇陛下念及当年周国太祖皇帝对大和有恩,所以训斥了将军大人,愿意继续以周国为宗国。且我国如今人口鼎盛,每年从周国购买粮食物品,最后却还要向周国缴纳贡赋,这与直接向周国缴纳钱财有何不同,还要多费一道时间。大周对我国的供应价格,远超大周境内的价格,实属欺诈。我国臣服于大周百余年,如今天皇陛下依旧认同周国的宗国地位,大周却依旧在渤州编养海军,并且将军队维持在一百五十里,这无疑是对天皇陛下以及我国的不信任,对我国尊严的践踏!”
      李中仁摆了摆手,户部周密领意:“贵使此话差异。正如贵使所说,今日之贵国早已不同与百年前的贵国。根据太祖皇帝与贵国已故之天皇所订立的条约,每年五千石的贡赋从未变过。百年的贵国对此数量无异议,那如今之贵国就国力而言,更能承担。且,为了维持两国的友好关系,我朝对贵国的物资供应遵循优胜,所有的物资皆选取周朝境内之最佳产出,价格高于我朝境内价格也是理所应当。而贵国对周朝之贡赋,无论是粮食,还是钱财,本无差异。只是多年前,太祖皇帝顾念贵国弱小,商贸不通,所以愿以实物接受贡赋。此举,实在是为贵国考虑。”
      “而且,就贵使所提出的渤州海军之事。”兵部蒋殷紧接着说道,“渤州距离东瀛一千五百余里。我朝海军无论是五十里,还是一百五十里,对于贵国的影响,实无差别。且我朝维持渤州海军,并不是针对东瀛,而是防范高丽。渤州距离高丽一百二十里。我朝的海军,主要是为了防止高丽作乱。安定高丽,对贵国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
      两位三品大员的话逻辑缜密毫无漏洞,李中仁低头喝茶,静等藤原还招。
      “两位大人的话的确很有道理。可东瀛在变,周国也在变。”藤原不屑地笑了笑,“周国如今看似鼎盛,实则华而不实。南部的将军们,怕是早就不满周国皇帝了罢。到了如今,周朝连个太子都没有。按照周国的古话,天子不立,国本不固。这样的周国,为何还要执意维持曾经的约定呢?”
      “皇上正当壮年,立太子为时尚早。”李中仁缓缓说道,“且国之外交,一向以实力说话。即便如藤原君所言,即便有一些隐患,我国之四海最强宗主国的地位也是稳如磐石。东瀛即便再强,在我国面前,不过也只是州县的面积养着州县的人口罢了。更可况,东瀛的面积,完全承受不住东瀛的人口。而若以军队论,即便东瀛倾尽全部人力,也不过是我渤州军队之十一。非要较量两国实力,实在可笑!”
      “看来,李大人对周国,了解得还很不透彻啊!”藤原大笑了起来。
      “藤原君能够把我国了解得比本官还透彻,真是厉害啊!”李中仁也笑道,“既然是两国商谈,不如就将两国的条件都摆出来。东瀛的条件,我们很清楚了。至于我们这边的条件,还请一听。”
      邦王点头,接道:“前些日子,长安城内捉了一个奸细,据其供述,是贵国与青州之间的特使。皇上不知道,原来贵国与青州之间还有特使,生怕有怠慢,立刻就请带到了本王府上。可是,那特使却怎么也不开口。没法子,我们只有给青州去信问了问,结果那封信,回得很有意思。”
      藤原的脸色变了。
      “那信上说,同意等到来年春天天气回暖之后,再建立盟军。这,主要是顾虑东瀛地薄,不产黑炭,若雪天作战,怕是支撑不住。看了这信,本王很吃惊。原来这军国大事,还有本王不知道的。本王连夜与兵部尚书蒋殷大人进了宫,谁知,皇上也不知道此事。现在,能否请贵使解释一下,这盟军,是怎么回事?”邦王问道。
      藤原狡辩:“那个奸细,是要挑拨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杀了便是,为何要信他的话!”
      “贵使说的是。皇上与本王商议,这定是他国要挑拨我国与东瀛之间的关系。可没等本王动手,那奸细就自缢而亡了。”邦王说到,“可那奸细的话不可信,青州的信又作何解释呢?”
      藤原一时强辩:“那是青州与他国串通,污蔑我国。”
      “也不是没可能。”霍达道,“如此看来,是有人要对贵国不利。贵国既为大周之臣国,大周自然应保全贵国。依本相之见。”他转向蒋殷:“蒋大人,为了保全东瀛,应当以渤海海军之一百五十里再进一百五十里,以防他国进攻东瀛。”
      “这倒不必。”藤原讪笑道,“何必动用周国军队。我东瀛自己就可保全自己。”
      “贵使客气了。”霍达笑道,“我大周身为宗主国,理应出兵援助。即便这仗还没打起来,我们也应当有所防备,别叫那别有用心之徒钻了空子。”
      “军队之调动事关重大,不是区区一个使臣能够决定的。还请由我回国上报天皇陛下再做定夺。”藤原声音中的笑意逐渐消失。
      “其实大周与东瀛世代友好,说是宗主国与藩属国,实则应该是兄弟国。”邦王微笑道,“先前户部的关大人也说了,大周供给东瀛的物资都是最优之选。可是,贵使也说了,如今之大周,不同往日之繁华。如今之大周,看着是盛世,实际上背地里的困难,也只有我们这些臣子知道。过去几年,大周尚可支撑,提供给东瀛的粮食黑炭尚还富余。可是如今,西南一代雪灾,多地粮仓被毁,黑炭供应也有所欠缺。别说东瀛,就是大周国内,今冬的粮食与黑炭都大大短缺了。因此,还要与贵使协商,可否暂停今冬东瀛的粮食黑炭购买一事……”
      “这……”东瀛使团一人想要讲话,“按照通商合约,每年的供应是必不可少的。周国想要毁约……”
      “约是不会毁的。”邦王笑道,“大周自然是信奉约定的。只是,大周的意思是,今年供给给东瀛的一切物品,都将以大周国内之衡量为标准。还请转告贵国天皇,大周绝无欺辱之心,实在是迫不得已。再说了,除了大周,东瀛也可去别国购买粮食黑炭。离东瀛最近的高丽,或许可以与东瀛通商。”
      “高丽自己都难以支撑,谈什么商贸!”藤原怒目而视。
      “贵使何必动怒。”李中仁笑道,“邦王殿下不过就是讲了些大周的难处罢了。以贵使对大周之了解,应当对这些也是很清楚的。”
      “你……”藤原说不出话来,他转向了一旁沉默的齐王,冷笑了一声,“齐王殿下坐了这么久了,可还要说些什么?”
      齐王微微一笑,道:“此次接待,是因皇兄尚有其他事务要处理,所以带了本王一起来。关于国事,本王没什么好说的。除了国事之外的其余事,方才是本王处理。”
      藤原听了,恨恨说道:“周国提出的事宜,且容我们商量之后再给回复。”
      李中仁点了点头:“那是自然。那余下出宫后的事宜,还请齐王殿下照料。”
      “是。”齐王低头答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