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三人成虎 ...

  •   王念芳率先发问,“娘娘四年前奉太后之令,出居宫外,如今贸然回来,可是大安了?”

      连连点点头,“本宫安,倒是诸位大人们,大冬天的在陛下寝宫吵得热火朝天,你们安不安哪?”

      王念芳老脸一红,要不是皇帝病重,他们的确是不敢在甘露殿如此嚣张。

      熊思贤笑呵呵的出来打太极,“多年不见贵妃,您脾性一如当年呐,陛下借太后之令命您出宫,您若是想回来,怕是要陛下重新下旨迎您入宫才妥当。”

      当年贵妃出宫名为养病,但实际上是性子过激,几乎是被发配出宫的,怎么有脸站在这里和宰执们耀武扬威?

      连连冷笑一声,拍拍手让于守义把皇帝曾经写给她的那些信写出来,直接往桌子上一扔,“要陛下重新下旨是不是?这里都是陛下的圣旨,诸位大臣尽可以拿去细看!”

      怕你们,真是笑话!

      此时,太后也带着元清和等人过来了,皇后倒不知在何处。

      大概知道连连正和王念芳等人理论什么,太后高声道:“贵妃是老身亲自接回宫的,陛下后宫之事,岂有前朝大臣窥伺论断之理?如今既要说陛下旨意,陛下旨意诸位宰执滞留宫中不退么?!”

      连连起身给邓太后让位置,“娘娘安坐。”

      王念芳立刻道:“陛下龙体微恙,微臣不过是挂念圣上,怎么能说是滞留呢?还有元相,于大人,不是都一直待在宫里吗?”

      反正大家都待在宫中,韩王还不是,到时候皇帝要怪罪,那就是大家一起有罪!

      元清和对无耻的王念芳怒目而视,他不是看王念芳偷偷留在宫里一直不走,才不会学这么不要脸的招数呢!

      连连一声冷哼,“元相是三朝老臣,是当今肱骨,他坐镇宫中,是众望所归,王大人觉得自己也配与元相相提并论?”

      王念芳面不改色,“元相是肱骨之臣,臣也是副相,为什么不能留在宫中?”

      “因为你不配啊!”

      连连露出一个轻蔑而又残忍的笑容。

      “政事堂人才济济,你算老几,就敢与元相争锋!你分明是利欲熏心,还敢扯着担忧陛下的大旗!”

      “臣如何不配!”

      听了连连的话,王念芳就像被踩了尾巴的毛,当时就跳起来怒吼道,“臣……臣也是十年寒窗,这些年尽心尽力的侍奉君上,贵妃凭什么质疑老臣一片丹心?”

      贵妃实在是戳中了王念芳的心事,他出身世家,高中二甲,此后在翰林院苦熬十几年,壮志难酬,当年他被调入政事堂的时候,原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谁知道熊思贤,于准等人一个比一个强势,他的声音一直发不出来。

      现在可不就恼羞成怒了吗?

      连连毫不留情面,“简直是恬不知耻!本宫侍奉陛下十年,听陛下说元相持重,于准能干,熊思贤精明,就是当初的杨信也得一句果决,王大人知道自己得了陛下一句什么吗?”

      王念芳当时脸色就是一白,陛下把所有的宰执都夸了一遍,那对他又是什么评价?

      他心头预料不好,仍旧强撑着镇定说道:“不论陛下如何看臣,臣对陛下的心都是日月可鉴!娘娘不必多说了!”

      “王大人慌什么?你对陛下的心日月可鉴,想必陛下圣明,心里也是有数的,啊?”

      韩王早就瞧王念芳这根搅屎棍不顺眼了,这时候满脸戏谑,笑道:“枕畔私语大多是出自真心,不如就叫贵妃娘娘说出来,看看陛下是如何褒奖您的……哈哈哈哈哈!”

      韩王笑了,邓太后也是忍俊不禁,熊思贤面色紧绷,这个局面,对王念芳太不利了。

      连连嘴角微翘,“陛下说啊,王念芳在翰林院的时候还算是老实能干,谁知到了政事堂,就变成了一个镇日大话不断,不干实事的庸臣,而且愈老愈奸猾,非丈夫也!”

      俗语说骂人不揭短,连连边说边看王念芳的表情,就知道周焱说的话估计全中了。

      更可怕的是,随着皇帝的鄙薄之语被连连说出口,王念芳二十多年为官积攒的人望都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就连宫里最低等的罪奴都有资格取笑王念芳。

      皇帝金口玉言,他说的话,王念芳难道敢说不对?

      至于这话的真实性,根本就不会有人怀疑,永贵妃专宠多年,内外皆知。

      王念芳岂止是不能在留宿宫中,被这么羞辱一遭,他是不能继续在朝为官了。

      邓太后手里汗津津的,这可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了,贵妃这么突然的把皇帝私底下的牢骚之语说出来,一日之内,这些话便会传遍中京,三日之间,怕是举朝上下,乡野老妇都会知道王念芳的恶名了。

      王念芳被如此羞辱,一时间手脚瘫软,跌倒在地,嘴角留出涎水,双眼发直,眼看着就要不好了。

      可是周围的宫人却像避瘟疫似的,躲的躲,避的避,丝毫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他们虽然只是宫婢内侍,地位低贱,却也没被陛下如此嫌恶啊!

      见没人肯管,邓太后也嫌不吉利,赶紧掩鼻叫人把他抬出去了。

      连连出手凶猛,原本赶来帮忙的元清和等人是一点忙都没帮上,现在索性就揣手围观起来了。

      毕竟他们又不是陛下的枕边人,也没机会知道陛下私下说的话啊。

      熊思贤少年得志,就看他要不要自己的一世清名了。

      凶猛版贵妃看向熊思贤,“熊大人,陛下说你这个人精明强干,但唯独有一个缺点,他几次想告诉你,又怕使朝廷重臣贻笑大方,您想听本宫说说,用以自勉吗?”

      熊思贤立马就恭恭敬敬道:“臣的毛病臣自己知道,做事总是难免瞻前顾后,以至于拖泥带水,误了陛下圣明,臣这些年也一直在自省。”

      “你倒是识趣。”

      见熊思贤服软,连连哼笑一声,周焱说过的,熊思贤这个人,因为出身世家,又和皇室结亲,所以一直都在审时度势,皇帝强势他就说自己是皇帝的忠臣,世家兴盛他就说自己出身名门,毕生所愿便是不堕门阀。

      总而言之,这个人不只是帐算的好,对时局的把握也是相当的好,他心里永远都是有一竿秤在的。

      所谓三人成虎,流言可杀人,连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轻轻巧巧就断送了一个二品高官的所有前途。

      从此以后,后世所知,从前那个出身世家,一身清贵的翰林学士不在,王念芳会永远是个庸人,哪怕他也曾多次领导翰林院之人编撰利民之书,也抵不过天子的威严。

      韩王此时对太后回禀道:“娘娘,皇宫重地,实非宰执久居之地,如今诸位相公滞留政事堂,还望您能拿个章程出来。”

      “这个么……”

      邓太后沉吟一下,却先对连连道:“哀家今日还未见过皇帝,你陪我进去看看。”

      连连低声应是,扶着邓太后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正堂一时寂静,熊思贤看向不知何时关闭的殿门,还有一直不见踪影的皇后,心情直接跌到谷底,完了,今日王念芳折戟,再叫邓太后把他们赶出宫去,他们自此就失了先机啊。

      邓太后边往里走边就问连连,“此事你有何看法?”

      连连是吵架在行,这事儿邓太后还真是问错了人,连连心乱如麻,想了半天,只道:“只有宗室呆在宫里也是不行的。”

      外面人想起来皇帝的生活,就是用金碗喝茶,燕窝漱口。

      实际上,皇帝的生活远不是如此。

      皇帝到底是一国之君,盼着他活的多,想他死的更多。

      周焱一旦生病,从他的药方开始,就必须有政事堂成员全程监督,太医开了药方,元清和等人,有的时候再加上一个韩王,都有权利检视药方是否合理,他们博览群书,有的甚至精通药理,等药方子看好了,元清和等人会盖上自己的私印,以示自己对这份药方的合理性负责。

      再之后,严守规命人捡药,这一步,依旧需要上呈药材,供宰执及宗室查看,确认无误后再放入密匣,贴上黄封,送到御药院煎药。

      御药院的人收到密匣,首先会查看黄封是否完整,确认完毕后,才会开始煎药。

      等药熬好,自御药院到甘露殿的路上会站满禁军,对皇帝呈药的人需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这碗药送入皇帝的内寝,在宰辅的注视下,由严守规喂给皇帝。

      如此严密的流程,想害皇帝就要先买通上百人,或者有实力让这上百人一起装瞎。

      连连固然是对前朝大臣没有什么好感,在这个时候,也知道她绝对不能破坏这个流程。

      人心易变,要是只有韩王一个人留守宫中,他一个人审查皇帝的进药流程,谁知道他会不会生出什么歹心来?

      又或者韩王势单力孤,一个不防备叫人给皇帝下了毒,那连连就真的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就连她生的儿子也会被连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0章 三人成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