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写作指导】场景转换、人称、素材问题 ...

  •   本文来自玄派,由余鱼酥整理。一.场景转换,如何写才不会显得生硬?

      在小说中,分镜如果运用得好,可以更好的控制行文的节奏,并且丰富小说的剧情,增强小说的阅读性。大多数网文对分镜的运用都还比较简单直白,甚至镜头始终跟随主角一路到底的也有不少,使剧情描述方式和角度显得单一和片面。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场景切换了。

      关于场景的切换,常见的有下面几种方法。

      1.分割线大法。

      新人常用的方法之一,转换场景之前先来长长一串分割线。这样虽然很简单粗暴,但会影响版面整洁与美观,不建议采用。

      2.时间地点切换法。

      这种方法也是各位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场景描写完毕之后,另起一段,直接接时间,比如:【次日……】、【十年后……】等等。

      或者接地点,比如:【学校里……】、【飞机场……】等等。

      这种方法也简单粗暴,很适合萌新使用,但使用过度的话,未免会影响读者阅读的流畅感。

      3.景物描写法。

      场景转换的时候,可以先从描写新场景的景物开始,让读者心中有个概念,比如【和煦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床单上……】、【转眼间已是秋天,万物萧瑟,枯叶随秋风打着卷飘零……】等等。

      4.特定语句表述法。

      用【而随之而来的……】、【而在这之后……】等表述,可以很自然地完成场景的切换而不至于生硬,阅读感觉颇为流畅。

      5.旁白转换法。

      用类似旁白的语气写一段话,将两个场景隔开,进行转换。

      常用的场景转换方法就是这么几种,各位如果有其他想法,稍后可以在讨论的时候提出来。

      二、人称问题。

      网文中写作,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

      我的建议是,言情、探险之类的小说,第一人称会比较好,而其他类型,最好使用第三人称来写。

      总的来说,就是第一人称写小格局,第三人称写大世界。

      因为言情、探险类型的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占据了很大篇幅,使用第一人称,会让读者更有代入感,虽然明知书中的“我”并非自己,但却会潜意识地将自己与书中的角色联系起来。

      还有第一人称写作的优势,在于它的真实和未知,书里的“我”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堵墙后面会出现什么,我可以听,可以判断,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去分析,但在还没绕过这道墙之前,一切都做不了准。

      第一人称还有个优点,就是从某种程度来看,它比第三人称写作要更容易上手。

      比如在描写一个较为宏大的场面时,第三人称要去费尽心机营造气氛,还要照顾其他配角等等,很麻烦,但第一人称不用。我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那就写什么,其他人的想法我可以自己去揣测。

      对笔力不足的萌新而言,第一人称值得一试。

      但同时,第一人称也是最难驾驭的写法,这个作者可以自己揣摩。

      结论:

      1.布局庞大,场面恢宏的大背景小说,忌用第一人称。

      2.主角语言过多的小说,第一人称不太适合。

      3.字数较多的长篇小说,慎用第一人称。

      4.重视心理冲击、视觉冲击等的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最合适不过。

      第三人称,则是全方位的视角,也就是常说的上帝视角了。

      最后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根据自己小说类型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人称写作,个人建议采用第三人称来写。

      切记一点,不要第一第三人称混杂。

      三.素材问题。

      写作的起点有两种,一种是从一个想法出发,慢慢构建整个写作框架,之后再往其中填充素材。

      而另一种,则是从素材出发。

      首先检视自己有哪些写作素材,然后再将这些素材有机地联系起来。

      往往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

      有时候,作者灵光一闪,有一个非常宏伟壮阔的写作构思。

      当他冷静下来,就会思考该如何完成这个构思。

      比如他想写一本军事小说,结果发现他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体验与专业知识,换句话说,他发现他脑海中的素材,支撑不了他完成一部长达百万字的小说。

      这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二是搜集整理外部素材,将写作进行下去。

      搜集资料,需要额外付出成本,如果写作收益不够,很有可能写作者就会放弃。

      第一种出发点,从构思出发,如果本身的素材不够,在极大程度上依赖外部素材,如果写作者毅力不够,则放弃的几率很大。

      如果从素材出发。

      首先审视,自身的素材能否支撑起一部百万字的网文。

      如果所有的素材都不能支撑起一部长篇,那说明写作者本身还需要从外部汲取大量素材。

      如果觉得自身素材足够多,则可以开始构建写作框架。

      预计,在什么地方,什么情节,会用到什么样的素材。

      如果有一半以上的地方,能够用上现有素材,余下素材,大可在写作过程通过网络等途径临场获取。

      素材是什么

      一部小说,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一段声音,一个高潮,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想法,一个词乃至一个字,都可以说是素材。

      不过,写作者不能本能般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写作过程中的话,素材再多,也只是外部素材而已。

      那如何将外部素材转化为写作者的自身素材呢

      第一步,获取外部素材,通常是从网络上搜索得到或者看书偶得。

      第二步,思考这些素材能够做什么。

      第三步,将素材分类,持久化保存起来,在使用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找到。

      第四步,反复应用素材,直至不假思索,用起素材来,好像是手打出来的,而不是需要思考后不自信地码出。

      简言之,将素材的应用转化成手部的肌肉记忆,能信手拈来的程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