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设定:(本故事纯属作者瞎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百年前,李氏先祖棱起于燕鲁之地,结中原之力,攻吴蜀之地,而后岭南、江南两道归顺,长达两百八十七年的分裂结束,中原迎来大一统时期。
昭,明也;昭,示也。太丨祖李棱定都西京,改国号为昭。
此后数十年间,雄踞西北的游牧民族乌孙氏达斡族与大昭帝国征战不休。
据《大昭史录》记载:
昭和元年冬,乌孙氏左将军德吉率八百骑兵突袭庭州,杀庭州牧孙志毅,掳妇女百余人,血洗庭州,抢走金银、布匹、粮食不计其数。是年冬,庭州饿死百姓千余人。
昭和七年春,庭州牧上官年与甘州牧张林栋各率骑兵三百骑、步兵五百人,借草迹寻人踪,俘虏乌孙王弟屠奇,抢得骏马三百四十一匹,牛羊各百。
昭和七年夏,乌孙王乌籍为换回弟弟屠奇,岁骏马五百匹,退漠北三百里。昭帝李棱下令,在庭州城西北三十里处建立御北关,屯兵抵御乌孙。
昭和十年冬,乌孙南下,以火为器,烧御北关军民百余人。
……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年年征战,战士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洛阳白氏鸿波先祖得牵丝鬼火毒,利用赤水河天然阻隔,依西昆山在达斡和大昭的夹缝中建酆都城。
鬼门关里无生人,生人不到酆都城。
酆都城里无过往,过往皆在红尘外。
一曲《红尘外》让酆都城的恶名传遍大昭帝国和达斡王朝,逃兵、流寇、流民聚集在一起。鸿波先祖下设阴、宗、武、罪、灵、禄六官,以掌酆都。
数百年间,大昭和乌孙皆有江湖仇杀者、世俗厌弃者、或刑法罪恶之徒,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酆都城,以保全性命。
既入鬼城,皆为鬼怪;既是鬼怪,皆无过往;皆无过往,以重生而活,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百年间,不过浮云流水弹指间,大昭已历经几世。
太丨祖李棱薨,太宗李元继位。
太宗李元薨,世宗李圻继位。
世宗李圻,为太祖李棱三世孙,太宗李元长子,重用长姐麒麟公主李兮冉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御民以酷吏,至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内忧之时,外患重燃。乌孙新王乌禅卷土重来,大举进攻庭州,发动“安和之战”。庭州牧唐涉死守,李圻幼弟李墉在大司空张天泽的帮助下,迫使世宗李圻禅位,自降祈王,退居山东胶州。
鲁王李墉大笔一挥,史录上李墉成为世宗,而关于李圻的记载全部变为代宗,蓝田宝玺失踪。世宗李墉命帝师上官宜以旃檀香木重置玉玺,夫小篆刻之“受命于天,既寿大昭”,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最为人乐道的是李墉和李圻的姐姐——李兮冉。她曾经权倾朝野,在李圻禅位以后,便不知所踪。她手下的一干人等,也全部归顺李墉,其中便有蜀地百草堂堂主唐渊胞弟唐涉。他曾经是李兮冉的门生,后与昭帝李墉成为莫逆之交。一介江湖人士,本为逆臣,能得李墉重用并总揽庭州要塞大权,实属为大昭国传奇。因此,李墉也博得了用臣以贤的名声。
“安和之战”大昭惨败,将御北关一分为二,东南为大昭,西北为乌孙,年岁三千金,换取两国边境和平。
同年,世宗李墉改年号为建宁。
建宁七年,庭州牧唐涉假醉酒,怒发冲冠,御北关兵变,趁机攻占御北西北,驱逐霸占此地七年之久的乌孙氏,收回因“安和之战”割让的御北关。乌孙大将轩辕英闻讯赶来,越过御北关,直捣庭州。一江之隔,传至三代的酆都城城主白乾风率领阎卫夜行,以牵丝鬼火毒吓得轩辕英连夜奔走,逃回乌孙。
此后,因酆都城微妙的关系,换来大昭和乌孙十余年的太平。
酆都城处于大昭和乌孙的夹缝之中,因拥有天下奇毒牵丝鬼火而让人闻风丧胆,加之赤水河和西昆山天然优势,让其静卧一隅,偏安一方。
自收复御北关一战后,乌孙彻底放弃了联合酆都城对抗大昭的念头。大昭与酆都城的关系也暧昧起来,在帝师上官宜和城主白乾风的消极对抗政策之下,两边也有了一些联系,尤其是在商贸这一块。
是以,如今白乾风主事下的酆都城,虽民风彪悍,却也淳朴;虽不至家家绫罗绸缎、锦衣玉食,却也能衣食无忧。白乾风发扬白氏鸿波先祖的遗志,致力于保城民一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