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5 ...

  •   你现在过得幸福吗?

      如果问你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

      你幸福吗?

      对于这类的问题,傅晴已经很久不问自己了。

      无聊的日子就像亲戚一样总是定期找上门来,烦扰她,然后她的心情也似乎形成了这样的轨迹,就是每月都会突然的觉得特别的烦躁无聊。

      出门的那一刻就是觉得心情超级超级的差。

      下班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感觉像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前行。

      她自己也说不出的哪里不对劲,就是莫名的突然心情不好了。

      想找朋友,打开聊天对话框的那一刻又放弃了,因为她不知道说什么,说来说去还是那些老话题,朋友也许没法真的理解她,有时候就是这样,觉得人心是没法相通的,然后就把它埋在了心里,然后忍耐着就过去了。

      晃荡了几天之后,突然打开一本书,读了几行,发现完全被吸引,控制不住的往下读。

      然后心情好像也突然变得开心了一点。

      不知道是因为读了一个好的故事觉得开心,还是觉得充分利用了时间没有浪费觉得踏实。

      她有时候觉得很难控制自律和懒散之间的平衡。

      因为她总觉得如果过于目的性强的要去做某事,就总是越容易做不到,她也觉得很奇怪,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例子给了她这样的教训。

      每次她觉得一天下来好像没有做什么有用的事情,没有看看书,写点东西,或者是学习,只有上班填满了自己的时候,她就会和自己说,明天早上一定要早点起来看一到两个小时书,晚上要看几个学习视频。

      可是当越接近规定的学习的时间的时候,就是不想去做,虽然觉得很浪费时间,可是就是不想去做,她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

      心里好像在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在计算着时间,想象着待会的学习,然后心里变得很焦虑,很想逃避,觉得好累啊,累了一天,还是明天再学习吧。

      人会莫名的变得很焦虑,不管做还是不做,都会带来很大的焦虑感。

      早上也是如此。

      等闹铃响起的时候,总是在不断的拖延着,直到最后还是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还是回到了之前的状态。

      聚焦一个点很难,专注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过于的松散又太迎合人的惰性。

      如何只是想去做,但是又恰当的稍微给了自己一点推动力,她觉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要做到不功利,但是也要有点约束力。

      她发现每次只是就想那样做的时候,人的心里会轻松很多,也会更有效果,更能够感受到愉悦一些。

      她想把那样的状态变成更日常化,习惯化,可以在愉悦的心情下做更多想做的事情,但是她很难做到。

      因为做到了一小时,你就会想要两小时,然后就会想更久,更持续,这样长期维持一个状态不是完全靠你想那样做就那样的,因为目标量化了,然后就会有压力,越想就越容易做不到,这真的是一个谬论般的存在,她目前还没有找到打破这个怪圈的方法。

      傅晴非常讨厌功利,甚至带有偏见的地步。

      有一次一个朋友推荐她去看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说是可以帮助她学到很多。

      她很讨厌,因为她不喜欢看这种工具书,所谓工具书就是会给你提供方法的书,她觉得那些书很枯燥,很无聊,她每次连一行都看不下去。

      当然,有些心理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只是她不想抱着想从中得到解决的方法的目的去看,感觉按照那个做就可以改变一样,她不想,因为她觉得那样有点功利了。

      所以她看的书向来都是随意,只要打开一看能够吸引,她就会看下去,而且她喜欢看有故事性的书,能够带入自己情感的书,她觉得那样她找到了自己。

      朋友说,她这样很像乌龟,受伤了就缩回去,然后再探出头来。

      她不否认,但是她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谁能够找到这世上最正确的活法呢,按照自己想要的来就好了。

      扯远了,本来是说到她想把生活过得有意义一点,但是又总是在拖延和焦虑中反复,达不到目标。

      然后这种拖延和焦虑又会影响她一段时间,过着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

      最后就像到达了顶点一样,她又会突然的变得积极起来,不知不觉已经开始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能还是因为目的性吧,如果你只是喜欢,不在乎看了多久,看了多少,没有了某种指标的衡量压力,人就会轻松,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而做,而不是为了某个外在的标准。

      除去上班,她的生活真的非常的简单。

      她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非常的必须,她奉行简约的生活,所以一切都非常的简约化,简约到只剩下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一个凳子,还有一个箱子。

      有时候她会突然间觉得宿舍好像少了点什么,就会在网上买一大堆零食回来,然后又开始慢慢的消灭它,让宿舍再次回到最简单的状态。

      只是那一刻需要物质的满足,满足了之后又重新整理掉。

      所以她有定期整理的习惯,整理有时候就像在整理自己的思绪一样,把家里整理的整整齐齐了,好像也把心情也整理妥当了一样。

      是环境影响人的心情,还是人的心情影响了你看环境呢。

      这又是一个很哲学的问题。

      冬天的时候,她觉得楼下绿荫道的树也是美的,有时候落叶纷飞,她能够感觉到一种浪漫的美感,落在地上,停在一边的车顶的落叶,冬季温暖阳光洒落在树干上,她觉得那是一幅美景。

      即使每天同样朝九晚六,一成不变的生活,心情好还是不好,她还是觉得楼下的树是一道风景。

      3月春天的时候,树叶是嫩黄带绿色的,很清新的感觉,尤其春天的阳光更亮,也加之空气中温暖的气息,整个给人清新舒服的感觉,好像你能够感觉到它在成长一样,那种感觉很微妙,她总是被这种感觉吸引。

      但是到了4月初,你会发现它变成了更加的翠绿,长得更成熟的绿,但是依旧有那种清新生长的感觉,因为它长大了,你会觉得它好像更强壮了一般。

      早晨上班的时候,她有仔细观察,发现只有楼下的树能给她这种干净,清新,生长的感觉。

      像公交站旁虽然也是有很多树,但是她总是觉得很浑浊,明明也就一条路之隔,但是感觉却完全不同。

      她不知道是就自己有这种感觉,还是别人也有。

      不能说这给她带来治愈的感觉,只是她觉得这很神奇。

      在平常单调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虽然不一定会改变整体,但是至少某个瞬间是开心的,不是吗。

      她想起还是很早之前和朋友一起面对面聊天了,最近她不是很想和外界沟通,因为她觉得她好像能够很好的和自己相处了,也就变得没有向外探索的需求了。

      上次她和朋友聊的话题还是关于婚姻的问题,也是因为聊八卦的时候然后聊到这个上面来的。

      傅晴觉得现实中很难找到那种完美的伴侣,就是那种即使结婚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上,彼此都还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的那种很乌托邦的关系。

      朋友说,有还是有的,只是比较少。

      但是傅晴总觉得现实里根本不会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她总觉得哪里很矛盾,导致她没法合理的解释。

      一般来说,在男女关系当中,男性更占主动位置,他们更用本能想事情,而女性更偏向情感需求,那这样就必然导致两者的需求不一致。

      如果每个人即使结婚了依旧是独立的个体,该如何衡量个体的需求,以及结婚后其实还有很大的问题是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追求于自己的事业,和顾家,总是得有取舍。

      理想的关系是彼此独立,好像有点像住在一起的朋友的感觉,而不是结婚的人。

      朋友提出的关于婚内□□的概念确实让她很惊讶,她没有想过有这样的词和有这样存在的案例。

      也许,婚姻是违反人类天性的一种制度吧,它把责任附加在了人的身上,用婚姻规范了人的行为,因为有了责任在,人们会做那个最符合家庭利益的决定。

      当时以为有了这种更加保护女性权利的法律存在,但是后来发现国内的法律界定不是的。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即使是夫妻之间,强制性的性行为是可以认定为□□罪的,但是在司法上来说还是存在很多争议。

      从实际上来说,确实很难定性。

      而且我国刑法原则上是将婚姻内强制发生关系排除在□□之内的,只能根据造成的伤害程度以虐待,伤害罪等论处。

      法律总是不完善的,或者说很难用法律去规范所有的可能性。

      如果说婚姻就代表着彼此对对方的义务和权利,只能说婚姻可能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而且对于女性来说,更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意识,要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除了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人,在成为任何人之前,首先是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人生似乎就是一场哲学,永远都不知道最终的答案是什么,所以永远都在追寻答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