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7、第九十一章 效忠何人 ...


  •   去绿波廊的途中,三人尽管同坐一车,但相对无言,将所谓的御赐宝物丢给郭三让他放回的时候,就连他也难免面色古怪,毕竟这其中的某项东西,是猫窝里随手放置的实用工具而已,就连绿波廊的包间顶上的吊灯,都是全部由这种玻璃打造。老猫和糖猫坐在一边,对着一脸略有些苦大仇深的荀彧,相视一笑,坚定了决心,该是表明立场的时候了。

      捧起精致的怀炉,喝上一杯热牛奶,猫咪们才感觉活了过来,“有钱烧蜡烛,没钱装地龙,究竟是智商不足呢,还是心理变态呢?”糖猫觉得直到现在,自己的牙齿还在不停的打架,一睁眼,感觉还有无数烛火跳动的视觉残留,顿时头昏眼花,也没考虑到古今的用词差别,“智商”和“变态”这两个词,跨越了一千八百年的时空,提前出现了。就算荀彧听不懂真正的含义,也从糖猫的语境里,读出了满满的嫌弃。

      老猫一手支着下巴,若无其事的说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么,毕竟歹竹出好笋这种基因变异的事,绝对属于小概率事件。”身为父亲的汉灵帝,就如同他的谥号一般,是个名副其实的昏君,要让刘协体现出文帝景帝那种资质,鉴于遗传基因上,其实并不属于同一支,就连返祖这种希望都被剥夺了。与他相比,会为了丁夫人抄写保证书的曹老板可要可爱的多。

      “待会儿直接开病假条算了,”糖猫觉得再浪费时间在这个东汉□□上面是对她眼睛的一种摧残,皇帝这种物种,对于气场的要求果然是很高的。如非必要,糖猫觉得今后再也不想看见这张脸了。身为一个大夫,在必要的时候以权谋私一下,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么。

      绿波廊,猫家的专属包间内,从另一侧隐蔽的入口进入后,荀彧对着两个眉清目秀的伪正太,斟酌着该从哪里开始说起。谈到荀氏上一代最出众的人物,排行第六的荀爽最为有名。而荀彧自己,就从这位叔父身上传承了《诗传》,而他最敬仰的大堂兄(大伯荀俭之子)本来应当是理所当然的衣钵传人,就如同蔡邕同王粲的关系一般。然而,在传授了荀悦《礼》与《春秋》之后,从董卓之乱中诈死逃生的叔父并没有将他一生最大的学问《易传》和《尚书》传给在荀彧看来,学识远在自己智商的荀仲豫,反而是重新注释了《春秋》,并将上述三门学问一并传授了来历不明的老猫。曾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人若经历过了生死一线,多少会性情改变。而在荀爽诈死之后,他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也有了180度的转变,从老猫偶然流露出的价值取向而言,这位荀爽的关门弟子与立场坚定的保皇党——荀悦(注1)堪称南辕北辙,绝对不是一路人。而在他询问叔父的原因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解释,因为他们两人读书只知寻章摘句,却不知其中真意,焉可传承他本意。

      荀爽早年读这些儒家经典时,从来不喜欢扣字眼,只需掌握文中主旨即可,这点为时人所诟病。这是因为在这个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年代,书是货真价实的奢侈品,在这个前提下,他家都以把有限的基本书滚瓜烂熟为荣,但是继承了当初稷下学宫大部分资源的荀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也不会刻意去要求子弟务必一字不错。只是之前在桓灵二帝的时代,家族的势力全线收缩,在很多以前可以宣诸于口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只能靠默契,而年少失怙(音同户)的荀悦或是父亲相对懦弱的荀彧都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真意,相反,与荀彧只是远亲的荀攸更能领会精髓,但相较与来自信息爆炸年代的老猫而言,他反而没有后来的老猫与荀爽更为默契。毕竟,敢用过去式来形容汉朝的,迄今为止,也只有老猫一只而已。

      作为应试教育下的最高杰作,光从资质上而言,老猫的智商,记忆力并不输于这个时代任何谋士,甚至在见识,眼界乃至知识结构上犹有过之,所差的仅仅是在这乱世中谋生的阅历而已。作为一个早在标准中二期就看完了中国通史乃至世界通史的BT,她对国家的兴亡的态度与荀悦这类在皇权至上教育下成长的乖学生从来不是一路人。若是假死前的荀爽,他更欣赏荀悦这种,可是在经历了死而复生的那种玄妙体验之后,荀爽的三观彻底被刷新了一回,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是清虚沉静,善于著述,一个棱角分明,长于策论,一个早年贫苦,克勤克俭,一个生活肆意,享乐至上。一个低调内敛,小心翼翼,一个飞扬跳脱,快意恩仇。谁能想到,这样的两个人,居然师出同门,荀彧肯定叔父的眼光,但是对与老猫敢于糊弄天子,表示不赞同。

      至于老猫,虽然她真心瞧不起与□□相似度高达80%的汉献帝,但是对于荀彧这位能位列《后汉书》的名臣,连司马懿都给予颜回再世这样至高评价的君子,她并不准备在这种小事上与他有冲突。而且就老猫来说,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躲在书院书库里的荀爽,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那么伟大的人物,她对在《三国志》上有记载的郑玄还有印象,但是对于荀爽,在褪色了的历史中,还不如刘备这种货色声名远播,但他的学识,却是散佚在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对她而言,只是因为从气场上,她比较善于识别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和徒有虚名的花架子,所以才同荀爽亲近而已。从她的时间点上,华夏文明经历了四次毁灭性的打击,每一次都要失去绝大多数优美的传承,一次是即将到来的五胡乱华,第二次是蒙兀入侵,第三次是后金,而最后一次,大家都心里明白。在她穿越之前,她不知道光是《诗经》就有七八家说法,而最主要的是韩诗和毛诗,而《乐》的真正解读方法,也早已在一次次战乱中散佚。在荀爽这里,她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一切,期待某天,她能回去的时候,将这一切还原出一个传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令君可是有话要问在下?”以日喻天子,就规避文字狱的技能点来说,老猫比荀彧会更老练。

      “明珠蒙尘,不过一时。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荀彧用蒙尘来形容天子之前的经历,后者用的是毛遂自荐的典,说明只要天子有能力,拨乱反正乃是常态。

      “在下有一友人,曾引用马援一句话,如今看来,甚是贴切,‘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令君以为如何?”说这句话的,是历史上的那个周瑜,说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和马援的故事,被老猫用来形容这个乱世,再恰当不过。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君为臣纲。”荀彧引用了《易经》,表明君臣关系的天然不可逆性。

      “可是子曰,‘君君臣臣’。自然君不君,臣不臣。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老猫从君要行君道,臣才会行臣道,换而言之,则是社会契约论的论调,随即扯到了《素问》里的阴阳转换,表明改朝换代不过是必然现象。

      糖猫表示,她就是在一边打酱油的,学霸的世界她不懂。他们对于王权的看法进行了初步的交换,犀利到有些离经叛道,不仅是老猫,就连与她进行学术讨论的荀彧也是如此。

      看似荀彧与老猫在讨论儒家经义,但实际上,这一人一猫交锋的关键点,是汉初黄老学说所主张的“王在法下”与董仲舒扭曲过的儒家主张“君权至上”的对立。若是在四百年前,难以想象身为世代名门的荀家,居然会有人很傻很天真的将希望寄托与君主身上。士族存在,本来是为了制衡王权,比如说类似的发生在英国的Glorious Revolution(注2),将天下寄托与一个绝对英明的君主,这本身从设定上来讲,就不该是久经朝堂风雨,熟知其中内幕的人能够给出的天真的设想。更何况从汉献帝的基因提供者来说,怎么看都不是优良的育种对象。

      见到短期之内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老猫觉得不必再浪费时间下去,说道:“令君,在下少时曾读过一则故事,据说是传自大秦(罗马)以西,说的是,一个农夫干完农活,看见一条蛇冻僵了,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温暖的身体暖热它。可蛇苏醒后却反咬了农夫一口。如今飞鸟未尽,良弓已藏,狡兔未死,走狗将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令君安知今日之走狗,非明日之你我?”许是生在不同年代的缘故,老猫对于荀彧忠于汉室的那份忠心难以体会,至于那种能让僭越称帝的袁术为之丧命的,大汉四百年的积威,她今天也没有在刘协的身上看到。她见到的,不过是一个目光短浅,权利欲超过理智的劣等品,也许在玩弄人心上,有着其先祖刘邦的特质,然而能让荀彧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死守在汉朝这个断壁残垣的理由,她一个也没看见。

      见到两个人之间的气氛就要因为老猫的一句话而变得有些僵硬,糖猫决定插手缓和气氛,从工作的角度来看,负责教导曹老板幕僚和尚书台人员珠算的糖猫与这位被宦官之女抢亲的美大叔比较熟。“令君,姑且不论身份地位,但从作客的角度开看,曹老板是开门揖盗了。(注3)”因为荀彧是正人君子,所以只要在道义上说服他,他便不会刻意为难她们。“对于喵喵来说,我不喜欢慷他人之慨的人。我们的薪俸课都是曹司空给的,请他来做客也就算了,屯田所收税负今年不过刚刚冲抵军费而已,哪里经得起这么点蜡烛的?如今还想反客为主,也不称称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年终盘点之时,糖猫毫无意外的被捉去帮忙,因为对于这些数字也有大概的印象。枣祗推行屯田才两三年,真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乱烧蜡烛,花大笔钱去绿波廊买玻璃,这是出生的时候把脑子落在娘胎里了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尔等薪俸,应是朝廷所付,司空不过暂时代掌。陛下并非不知人间疾苦之人,在长安历经坎坷,在洛阳百官腹中饥馁,也曾施粥用药。”由于汉献帝在这上面确实有值得诟病之处,无论在历史记录中,刘邦近乎流氓,但在创业时,他是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努力过,而贪图享受,妒忌贤能的表现,在经由老猫提醒后,让荀彧一下子想起了更始帝刘玄(注4),这样的联想令他不寒而栗。

      “那他大概也忘记了,逃离长安那一日一船被砍下的手指,也忘记了是谁把他从荆棘遍布的洛阳,迎到了这个许都。”老猫扑哧一笑,带着嘲弄的口吻,因为周瑜的缘故,她特地看过《资治通鉴》,对于汉献帝掏出长安的那一段,记录显得分外血腥,无数的官员,宫人,为了掩护汉献帝而死去,临渡河时,很多人没有及时上船,就趴住船沿,而董承动手,把这些人的手指都砍了下来,这些手指装满了整个船底。而且,讽刺的是,即便这样危险的时刻,他都没忘记把伏后和董妃带出来,这一幕和“让领导先走”何其相似?

      “The Government的权力,应当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这才是国家得以存在的最初原因。天有常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王制篇》这里面的内容令君不会忘记了吧?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六韬》更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在荀子后人的指导下看荀子,果然看出了很多后世被误读的东西,而这个年代有一个十分值得推崇的一点,就是在看皇帝不爽的时候,可以辞官不干,到了胡适那个年代,更是可以把老蒋郁闷到只能在日记了吐槽,而再往后,借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诱饵,实施“引蛇出洞,一网打尽”之后,就只有“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了。”

      这时代的洪流所发出的轰鸣声,荀彧并非充耳不闻,只是这四百年的大汉,怎么忍心让它在自己眼前倒下,就算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它也是他的国家。他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但是他要守护的,却不值得他牺牲自己。在这个年代,江山社稷还混为一谈,王耀君确实很可爱,但他的上司却不一定都有爱。善于识人的荀彧何尝不知道,当今天子不过中人之资,守成有余,若要光复汉室,却力有不殆,而他宁愿有着帝王之资的主公成为周公,也不愿他成为王莽,遗臭万年。

      自党锢之后,慈明叔对天子多有怨言,尽管也密谋诛杀董卓,但那样的以身殉国的气概,却不主张他们私下里再坚持,对于孔融的评价,更是低到极点,沽名钓誉,尸餐素位之徒便是全部评价,所以作为他的学生,老猫完全免修了孔融的课程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仲豫在出任黄门侍郎,与孔融一起为皇帝讲学之后,荀爽就不愿再见到他,近乎变相的逐出师门。

      “既然不忠于天子,又为何出仕?”这才是矛盾所在,荀彧义正词严,当他们接受那个官印起,就应当为大汉尽心尽力,如同他们的前辈一般。

      “当然是因为这身官皮有用。”老猫若无其事,站起身来,居高临下,一脸肃然,“自始至终,余所忠者,非一家一姓,惟华夏尔。”

      注1:荀悦字仲豫,为荀彧大伯荀俭之子,早年丧父,十二岁即可说春秋,家贫,美姿容。现年51岁。

      荀爽:建安三年71岁,注解《礼》,著有《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

      注2:Glorious Revolution是英国一场政变,导因于国王与国会权力之争以及基督宗教新旧教之争,发生于1688年到1689年。英国国会辉格党、托利党信奉新教之党人们联合起义;将信奉旧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罢黜,改由詹姆斯之女玛丽二世与夫婿威廉三世,两伉俪君主共治英国。此后君主立宪制建立,有《权利法案》为其结果。详情请wiki

      注3:这个典故尚未发生,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张昭对十八岁刚刚死了哥哥的孙权说“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注4:王莽乱政时,绿林赤眉起义时,绿林军推出的领袖,本来从功绩和能力及势力上,都是汉光武帝的兄长刘縯更为合适,但是由于其余势力害怕刘縯刘秀两兄弟一方独大,推举了刘玄称帝,刘玄上位后找借口弄死了刘縯,还令刘秀不敢声张,最后刘秀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称王,具体请自行wiki。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7章 第九十一章 效忠何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