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三十四章 荀攸其人 ...

  •   等到荀攸回家之后没多久,又因为名气太响,树大招风被拖出来做官,让他在中原热闹地区做个“任城相”他不干,认为巴蜀地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与外界交通不畅,所以也不会受到中原战乱的影响,他就求了一个蜀郡郡守的官职,准备扎根大西南。没想到走到中途的时候,因为战乱,道路断绝走不过去了,没有办法只有停在了荆州。

      当时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将天子迎到了许都,听到了荀攸的名声,当即就向他生出了橄榄枝,在写给荀攸的信中他是这么说的:“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变蜀汉,不已久乎?”大体的意思是现在天下乱成了一锅粥,正是像你这样的聪明人出来干大事的时候,(原来曹老板也会拍马屁,而且手段可比刘大耳要高明的多),你想要去蜀汉,不过我看那里局势并不稳定,可能不久之后就要发生大变。

      事实证明,这世上并没有什么神棍,所谓的算无漏策也不过是建立在准确的情报和合理的推断之上,而曹操本身也可以考虑偶尔客串一把。

      事实上当时的巴蜀地区的统治权掌握在益州牧刘焉的手中,为了加强控制,他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手段,借助了五斗米教的实力,教主张鲁断绝了巴蜀与中原的交通,实际上此时的巴蜀地区是等同于一个半独立的王国。为了加强与张鲁的合作,刘焉和妻子都信奉了五斗米教,同时将张鲁的母亲迎到了府中,一时之间,香火鼎盛。

      这五斗米教本是黄巾军的一支,所谓的变种产品,在信仰的名义之下,短期之内确实可以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实际上,一旦掌握了精神的支配权之后,就不仅仅满足于精神层面。通过信仰,他们反过来将触手伸向了十几的经济利益,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一山不容二虎,在借助当地的政权获取正统的地位之后,他们甚至反过来想要建立一个由教主张鲁所统治的纯粹的“神之国”,于此同时,由于过度扩张,大部分素质参差不齐的人员混了进去,什么类似于赎罪券啊秘密告解啊肉身献祭啊包治百病之类的东西丝毫不输给他们西边的同行。借着所谓“上天的意志”干涉决策,凭着廉价的“正义”掠夺他人的财产,给别人带来极大的麻烦。

      与此同时,张鲁还进一步加强了他自己的个人神化工作,在宣传的教义中,宣称自己是太阳的化身,等同于说他是这个世界名正言顺的支配着,同时,派人进一步宣传其幼年的神迹,什么几岁就怎么怎么样,请使用神童模板自行想象,包括他的母亲是受了天人感应才产下了他这个教主。除此之外,五斗米教的教义原本是来源于《老子》,但为了他个人的形象伟大,他还特地让教众编撰了教主语录,派人每日反复诵读,教主语录背的越是顺溜的,就说明他的信仰越坚定,也更加容易达到神的国度。更为放肆的是,他强迫巴蜀地区所有的私塾在每日开始上课之前,必须大声说“张教主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自封万岁,分明是不将大汉天子放在眼里,与后世“丁教主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巴蜀一代,俨然是一个土皇帝。

      关于这个家传的行当,张鲁的行为与早期西方的某个同行还真是有相当的类似之处,除了上述的行为之外,他们用来收服人心,聚敛钱财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符水”,凡是要让他看病的,首先都要交五斗米,这是得名的原因,然后他要求病人在他的面前忏悔之前自己的罪行,让后祈求张鲁的原谅,原谅之后就给符水,这样看好了几个人之后,就真的白日升仙了。当时官方称之谓“米贼”。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璋字季玉继承了他益州牧的位置,在开始的时候他与张鲁的人马还保持着表面的和平,但是张鲁明显不将这个新的掌权者放在眼中,相反,这正是他建立有自己直接统治的王国的最好的机会。因而也越发张狂了,刘璋所下达的命令他一概不听,还豢养了一群忠实的教众,随时准备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几年后,虽然刘璋的业余爱好是写才子佳人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光从名字上看也是个斯文的读书人,但他可不是什么白马王子或是文学青年,杀起人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当即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张鲁的老娘和弟弟。据说张鲁他老娘还是一个鬼道的行家,而且还是个美人来着。他就这么辣手摧花,不过这么一来,两家的仇就结的打了。靠着属下拼死保护逃到汉中的张鲁与蜀郡的刘璋就这么对着干了起来。

      刘璋多次派兵攻打汉中,但是都败在了信仰坚定的张鲁军之下,这巴蜀的实际势力也就分成了两半,相互攻打不休,也验证了曹老板难得的乌鸦嘴。

      作为当时嗅觉最为灵敏的人之一,荀攸也看出了他这蜀郡(成都市)的太平郡守美梦破灭,这荆州的刘表也没什么大出息,再也不是党锢时期的“八俊”,天下读书人的表率了,当即收拾行李,到许都在荀彧的引荐之下拜见了曹操。

      曹操先是给了荀攸尚书(宫廷秘书)一职,然后按照惯例,每个谋士投靠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做一份天下大势的评估报告以及今后的N个“五年计划”。但是荀攸到底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这个家伙的爱好是装傻充愣,一直到他死时,他出谋划策共十二策也只有与他关系要好的钟繇知道,就连他自己的儿子也不清楚。就在重要准备整理成册的时候,整理了十条就死了,所以荀攸的才智才不被天下人了解。

      在荀攸与曹操做了一番深入的交谈之后,曹操就发表了这样的一番评价:“荀攸他不是普通人,我能够跟他共事,天下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当即封了荀攸做军师(参谋长)。

      这次攻打吕布,筹备了很久,吕布是老对手了,由于陈宫的背叛,曹操输得只剩下鄄城、东阿、范,后来在濮阳曾经打过一次,曹操方面接二连三吃了败仗,由于蝗虫四起,两方人马打不下去了,当时是曹操最为艰难的时候,差点就去投奔袁绍了,还好程昱坚决的阻止了他的冲动行为。之后又有几次冲突,双方是互有胜负。后来先前吕布与仲家帝袁术联合,派了他的精锐高顺与陷阵营攻击了在小沛的刘备,刘备投奔了曹操,当时,谋士中对是否要收留刘备起了争执,程昱劝曹操宰掉这个大耳朵,但郭嘉不答应,吵吵闹闹热闹了很久。而在曹操决定摆出海纳百川的胸襟收容刘备,用来收买人心,然后派了手下第一猛男夏侯惇去和高顺PK,没料到居然失败了。由此,曹操下定决心,趁着这几年集聚的力量,一举灭掉吕布。

      除了历来的新仇旧恨之外,荀彧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曹操想要和北方的袁绍相抗衡的话,就必须首先解决掉近在咫尺的吕布,否则他一旦北伐被吕布吵了老窝,那乐子就大了。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趁着袁绍与幽州的公孙瓒相持不下的时候,硬是在不适合出兵的冬天来了这么一场战斗。《司马法》说,冬夏不兴师,说的正是夏天容易传染疾病,而冬天相应的后勤压力变大,都不是适合行军打仗的季节。而在这样一场战斗中取得胜利,就是他们这些随军谋士的职责了。

      荀攸看着从管粮秣的小吏那里报告的数据,眉毛立刻打了一个死结,攻城略池,本来就要求数倍与守城方的兵力,一个多月下来,就算再怎么不同算术,也知道这粮草的消耗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运输路上的损耗。“再不快点解决的话,回去非得被文若叔念死不可。粮草只能支持一个月了,留作明年播种的余粮是绝对不能动的。”

      吃饭问题绝对是个大问题,民以食为天,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由于屯田都尉枣祗的建议,许都周围的屯田计划进行的相当顺利,但是也不是取之不尽的。一个兵士每月近两石,一匹马每月三石,这样呆下去每天都是在烧钱。荀攸此时已经可以想象在后方的文若叔被一堆账本埋掉,为了各方的运粮请求忙的焦头烂额的燕子。毕竟他再能干,也不能无中生有。要是不快点解决的话——荀攸已经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被自己的小叔叔掐着脖子的样子了。

      荀攸苦恼的看着代表双方实力对比的旗子,“真是麻烦啊——虽然奉孝你提供的马镫提高了虎豹骑的马上能力,元让将军也借此一雪败于高顺及陷阵营的前耻。但是上次袁术的援军给他们打跑了,吕布吃过亏之后就在下邳里面做缩头乌龟了。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再这样下去恐怕就是不死不休了。不如撤军吧。”

      当攻城战变成了消耗战,那绝对是对谋士的一种羞辱,也是有正常智商的人都不会选择的道路,毕竟曹操家业小底子薄,经不起浪费。按照常理,此时应该引蛇出洞,然后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强行攻坚付出的代价,绝对是现在实力弱小的曹操支付得起的。

      没错,“实力弱小”,生存在夹缝之中,这些形容词都可以套用在曹操这位枭雄身上,而且一点也没有夸张的成分在内。他经常被打的撒丫子乱跑,落花流水,但是他和那些“正人君子”、“英雄豪杰”比起来,比如说刘备,比如说孔融,比如说吕布,就是即便在直言他杀人如麻的史书上,也没有留下过他抛妻弃子的记载。

      对于荀攸,曹老板的评价是“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往好听的说是深藏不露,往难听里说的是一天到晚装戆。对于这一品质,与他做了几年同事兼搭档的郭嘉是一清二楚,所以也不会傻乎乎的跳起来说“你怎么能这样!”,而是直接话题一转,“现在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以荀攸对郭嘉的了解,这个“鬼才”每次都是欲抑先扬,少不了说话绕上好几个圈子,光是从目前的情势来说,根本就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情形,因而答道:“估计哪个都不是什么好事,先说更坏的那个吧。”

      “公达你也太不配合了。”郭嘉甚为无趣的感叹道,“据冀州的细作传回来的消息,袁绍向西联合了羌胡,向南联合了蜀郡的刘璋和汉中的张鲁,除了幽州的公孙瓒之外,他唯一的发展方向是中原。近几日田丰又在劝他趁机迎接天子了。”

      荀攸脸色有些难看,“那好消息是什么?”

      “陈元龙(陈登)派人传来的消息,说是那吕奉先本来想要出兵断了我们的粮道的,不过后来由于陈宫和高顺向来不和,加上吕布之妻(不是貂蝉)私下劝阻,说是孤军外悬,弄不好有丢了老巢的危险,这才打消了计划。”

      “哈——这还真是个好消息。”即便是蛋锭如荀攸,也难免有些脸皮抽搐。真要被断了两道,索性还是大家收拾行李回老家算了。

      注:陈登字元龙,徐州人也。机敏高爽,博览载籍,雅有文艺。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迁典农校尉。兴修农业,广积稻谷。曹操以登为广陵太守,登阴合众以平吕布。拜伏波将军。登在广陵,广施仁德,明审赏罚,民畏爱之。孙策遣军攻登于匡琦城。登鲜克周章众,斩虏万数。敌举兴众返向。登以兵不敌,又划某谋克敌,斩首万级。迁东城太守。建安十二年卒。

      兴平元年(194),陶谦病死,陈登主持由刘备继任徐州牧,倾心拥戴。建安元年(196),吕布赶走刘备,袭夺徐州,自称徐州牧。陈登在名义上改属吕布,但对吕布为人深恶痛绝,思有以报之。建安二年(197),陈登及其父陈圭设法解除了吕布与淮南袁术之间的联姻,削弱了吕布的力量。随后,陈登出使许都,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得曹操嘉许,被任命为广陵(原治今江苏省扬扬州市北)太守。

      陈登就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县(治今江苏省宝应县)。他明赏罚,重威治,使广陵松弛的吏治为之一振。为了筹划一支精兵策应曹操,他恩威并济,成功化解薜州武装,转为己用。同时,陈登很注意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便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百姓深服陈登之治政,对他既敬畏又拥戴,在当地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建安三年(198)冬,曹操挥军东出,进剿吕布。陈登事先获知消息,由广陵出发,亲率精兵为曹操先驱,围吕布于下邳城。吕布伏亡后,陈登因特殊功勋进封伏波将军,仍为广陵太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第三十四章 荀攸其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