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受戒》 ...

  •   汪曾祺《受戒》(短篇小说集)

      1.
      汪曾祺的小说有个特点是写人就写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大多是一种漫长、反复的生活的缩影,具体事件倒是很少着笔。这种人物塑造方式很有趣,大部分时候不是通过具体/特别事件里的人物反应(包括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塑造人物,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的呈现以及这种生活状态与一些偶然事件引发的人物状态对比来塑造人物。这种人物塑造方法很考验细节,因为大部分笔墨要写的都是一种对于人物来说长久、熟悉的生活状态,只有仔细描写各种细节才能反映人物在这种状态中的心理和灵魂。而细节描写的详略、写法等选择又是很有难度的。
      2.
      读了大半,《受戒》最美好最有趣,没想到接下来一篇《徙》就读哭了……最开始没明白花这么多笔墨写高雪的原因,直到结局高雪死去,寥寥几笔之后高先生也死了,那首校歌还被一代又一代学生传唱,而高先生曾住过的房子里,一个人一生的痕迹却在慢慢消失——这才醒悟前面写谈先生、后面写高雪,跨越三代人,其实都不过是写类似高先生的人生。
      好难受的故事,连死亡和遗忘都是轻飘飘的。
      3.
      非常喜欢《大淖记事》。《受戒》很清新,《徙》中轻盈又漫漫不绝的悲剧令人印象深刻,《大淖记事》则处在两者之间,既清新,又含着轻盈的悲剧色彩,但很坚韧,以至于结局也软到心里。
      4.
      20231125读完。
      整个合集里最喜欢《大淖记事》,其次《徙》,第三《受戒》。
      有一两篇意识流短篇非常难读(跟谁写没什么关系,是我个人不喜欢读意识流小说,也读不懂),其中一篇《复仇》就放在本书第一篇,以至于我本来年初要读这本书,结果读了两页就放下,年中再次尝试,还是卡在这篇。诚然文笔很好,但意识流太跳脱,读起来自己的意识也会开始胡乱流动,俗称走神。
      前面提到的人物塑造方法几乎贯穿各个故事的始终。我私心喜欢这种人物塑造方式,但不可否认它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情节性,也许会更适合短篇小说创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受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