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你们年纪小,想来是坐不住的,不如去外面看看?”

      夏澄和容嫦正凑在一起发愁的时候,孙星若突然开口撵人。

      想来是和方拙有什么要事商议,所以不便让两个孩子在这儿,夏澄和容嫦闻弦音知雅意,自然不会留下来讨人嫌,连忙行礼后退下了。

      正好她们借此机会,出去看看现在长阳县的情况,毕竟是之后要她们亲手来治理的县。

      长阳县一共常居人口有八万人,后来陆陆续续接收了两万余难民,这才维持了十万人口,但是这些仅仅是登记在表面的人数,据说还有不少隐户或没有户籍的他流民,他们大概有三五千人之多。

      这些情报是孙星若刚刚从县衙要来的,转头给了她的两个徒弟。

      容嫦拿到后满是疑惑,“为何会有那么多的隐户和流民?我记得之前的县令在抓户籍上,一直很严格。”

      大庄有户籍有路引,所以任何一个大庄子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查到其来处和途径的地方。

      可惜后来青郡大乱,从青郡逃出的百姓手里能存有户籍的都是少数,大多成了流民。

      能跑到长阳县外跪求入城的百姓,不是离得近,就是原本的家境还不错,能够保存户籍路引。

      夏澄看了眼容嫦,隐户的来历还用说嘛,肯定是世家大族趁乱买下的人口,能只有三五千人已经很不错了,真要是胃口大的,趁此机会吞没几万隐户也不是不行。

      至于流民是怎么入城的,那就得问问之前的县令了。

      “此前县令设置入城费,起初并不高,成丁一人三百文,未成丁者减半,不少人能掏得起钱,那时城门兵力不足,趁乱挤进来不少。”这是一部分流民的由来,还有一部分,自然是之前县令大开方便之门。

      他将他入城费提高到普通百姓交不起的程度后,又进来不少难民,那些难民是什么来路,钱财是从何得来,县令可都是不管不问。

      这就是问题所在,那些人或是偷抢,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资助,一一进入了长阳县,之前一次乱民攻城时,已经有不少走了,现在还留下的,想必是为之后冬日进攻做准备。

      局势很不乐观,夏澄本以为那些流民会趁着上次的机会一哄而散,没想到乱贼里也有眼光长远者,硬是将棋子埋得如此深。

      偏偏知道那是棋子也不能动,谁也不知道拔出萝卜会带出多少泥来。

      “原来如此,这些人也是我大庄子民,不能忘记,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该怎么才能活下去啊?”容嫦倒是有些想法,可那些想法都太过稚嫩,不知道能不能直接用出来。

      “安居乐业,需得保证衣食住行,道理都很简单,一一来做便是。”夏澄说的轻巧,实际上要做到极难。

      不说别的,衣食住行那是处处有问题,为何说冬日难熬,不正是因为缺衣少食吗?

      容嫦盯着手上从县衙拿到的记录,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缺衣少食不怕啊,她家钱多,什么买不回来?长阳县外有码头,可通运河至五湖四海,买卖东西向来十分方便,北地有战乱有大旱,南方却还是大庄盛世之景,只要有钱,万事不愁。

      不怕缺衣少食,只怕人都死了,也没了立足之地,那才是真的毫无希望。

      “马上要下大雪了,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房子不会塌,柴火够烧,至少要保证百姓在家中能够安然度过一晚上。”

      长阳县往年雨水就不多,今年受到青郡旱灾影响,也许雨水会更少。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雨水比往年反倒多了,但不管有多多少,以长阳县的温度,真要是落雪,不可能下个几天几夜不停歇,所以最难熬的,恰是落雪当日,与雪融之时。

      只要房子不塌,百姓就有躲雪之处,只要柴火足够,百姓就不会被冻死。

      “城中的房屋只需稍作修缮即可,往年的修缮是由官府负责,今年衙役都很忙,守城的兵卒也不能调用,人手怕是会捉襟见肘,我会让容府派人来一一查看,尽快修好,而今刚落小雪,应该还来得及,只是城外要怎么办?”

      容嫦很快就决定好如何安排,反应之迅速让夏澄惊讶,成年人若是遇到这么琐碎麻烦的事情,估计会思前想后,踌躇不前,没想到容嫦决心下得如此快。

      这是好事,夏澄就是个急性子,如果和她一起做事的人做事慢吞吞,能将夏澄急死。

      在现代公司里工作时,夏澄就被做事拖拉的同事气得半死,她急着用,对方嘴上应她,手上动作是一点儿都不会快的。

      “城里过冬需要的柴火,是要用钱买的,而城外的难民正好没有钱,林中没有吃的,树却有不少,只是没有斧头,难民恐怕无法伐木做柴火。”

      “容府可以租赁斧头给难民,租金不用现在给,日后为容府做些工也能抵回来,只是将斧头给难民能行吗?”

      勋贵士族家中什么都有,就看他们愿不愿意拿出来分享给庶民,好在容嫦是个大方的性子,她愿意帮那些庶民,而不是像长阳县城中的富户一般,守着自己的钱财,恨不得一直抱进棺材里。

      可是斧头杀伤力也很大,万一那些难民因此生事呢?

      夏澄很放心那些难民,“他们多是拖家带口的良善之人,老实得很,只要能活下去,有一口吃的,他们不会生乱。”

      坏人早就落草为寇去了,怎么还会等在城外吃每天一顿粥食?逃荒到现在还能一家子勉强齐全的,必定不是多么自私的人,看重家人的更不会生事。

      怕生事也有办法。

      “不过,人心难测不能不防。出几个部曲带着刀剑守着便是,反正每日施粥也要有衙役部曲守着,让他们多待半日,斧头做好记号,每日出库入库都统计好,若斧头丢了或被人拿去换钱,就将那人与他所有家人……”

      夏澄说到这儿顿了一下,要如何惩罚那些人,才能起到震慑他们的作用,不让他们违反规则呢?

      一群身无分文的难民,没有读过书,说道理他们不会明白,只有恐惧能让他们知道服从。

      夏澄不是不想用怀柔政策,只是而今没有办法让她慢慢去做。

      “将他们悬挂城墙之上,三日不得进食,只得饮水,以儆效尤。”

      容嫦定下一个惩罚,用笔将夏澄说的事情简略记下,她等了一会儿,发现夏澄没有继续说话,抬头疑惑的看了眼夏澄。

      “咳,他们身体不好,三日太长,容易死了,只是一柄斧头罢了,还不至于要了人一家子的命。”夏澄主要是被容嫦那轻描淡写的态度吓了一跳。

      她虽然很多时候都能感觉到古代人命轻贱,但她还是第一次从容嫦口中感觉到,或许是因为容嫦平日里表现的太好,让她都忘了,眼前这个天资聪慧的小姑娘,是个受到古代封建世家教育长大的孩子。

      容嫦确实爱民如子,年纪轻轻就有了她祖父一朝宰相的风范,但她能理解生命的重量,却无法做到足够尊重生命。

      有时候想法过于严苛,夏澄提醒过后,她就直接改了。

      “好,那便一日。”容嫦划去纸上所写,另起一行,写上吊城墙一日,可进水,不可进粮。

      其实天寒地冻,人还是很容易被吊死,容嫦没有提醒夏澄这件事,她觉得夏澄有时候太心软。

      乱世当用重典,在生存面前,任何人想要做出违抗规则之举,都要受到最为严厉的处罚,只有让那些人看到走错路的下场如何惨烈,才能让他们歇了不该有的心思。

      这些惩罚,容嫦都会让人仔仔细细和那些他拿了斧头的人说,之前她将食人魔吊在城墙上,想必还让不少难民记忆犹新,他们若是不够坏,就能明白该如何做。

      若是拿着斧头逃了就更是会落得全家陪葬的下场,入山砍柴者只有一人,他们的家人,就是束缚他们的绳索。

      斧头砍回来的柴可以卖给城中的人,解决城中柴火不足的部分问题,城中取暖的主要依靠,还得是那些职业的卖柴卖炭的人。

      难民手里有了钱,就能买些更实在的东西吃,夏澄问过容嫦,蒸些高粱面夹杂麸皮的馒头,用的原料价格不贵,以极低的成本价卖给那些难民就能让他们活下去。

      冬日寒冷,他们还要劳作,必须有些实在的吃食。

      夏澄还想着等她有空了就带着长阳县的兵卒去林中狩猎,一来将大型动物猎杀后可以保证入山砍柴者的安全,二来可以练练兵,三来还能给兵卒添口肉食,多余的还能让百姓也吃上一口,这年头大多数人肚子里都缺油水,人必须吃肉,不然身体会受不了。

      至于野味能不能吃,会不会有保护动物,那些她都管不了了,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吃的问题解决后,就得考虑住的问题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