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于是长阳公主派人通知了还留在长阳县的亲朋好友,邀他们共同商议避难之事。

      在各家忙碌的时候,夏澄和容九在读书。

      夏澄读书这事儿,起初还有些波澜,容嫦的教习定然不是普通人,而是孙氏有名的才女。

      孙氏与容氏一样,同为勋贵世家,而且比起已经衰败的赵氏,孙家还有不少儿郎在朝为官,势力依旧不小,甚至能在动荡的皇庭中,救下长阳公主这个表亲。

      与容家联姻后,两家相互扶持,在大庄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容嫦的教习孙氏女名为星若,孙星若出身孙氏旁系,因自小过目不忘,遂专心读书,至今二十有三,依旧未曾婚配,言明要与诗书作伴,潇洒一生。

      孙家有心让孙星若留下,教导自家子弟,她既然不想嫁人,也就由着她了,比起嫁人,孙星若的学识更为重要。

      本来孙星若应该留在京城的孙氏族学,而今时局动荡,孙家也是唯恐京城有变,这才命孙星若随容嫦回长阳县来。

      长阳附近有孙家坞壁,与容家联合,抵抗乱民是没有问题的。

      孙星若年少成名,其后一路顺风顺水,所以心中有傲气,叫她教导容嫦,她看做应该,毕竟容嫦乃是容家嫡女,又自小便聪慧,富有才名,并不辱没她的名头,能好好教导,她也听话。

      但被容嫦带来的夏澄,不过是一介平民,学识浅薄,出身不显,有什么资格成为她孙星若的徒弟呢?

      孙星若并非将出身看的极重的人,她信奉有教无类,并不排斥教导寒门,不过做她的学生,可并非什么人都行的。

      “你说你只粗略读了启蒙书籍,那我便不拿书本上的知识考校你,这本书,你需要多久背下?”

      想要知道夏澄的资质够不够做她学生,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好好考核一番。

      夏澄看向孙星若指的书,上书二字,《史记》。

      厚的像砖头一样的书,要多久背下来?

      夏澄可没有容嫦和孙星若过目不忘的天赋,她在读书上就是个普通人,好在以前是学文的,对文言文的理解还不错,也知道如何断句,如何快速记忆。

      所以她并不露怯,沉吟片刻给出一个时间,“需三日。”

      她一天不可能光背书,大脑需要休息,同时她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三日是给孙星若一个确切的回答,她一定能在三日内背下来。

      其实快速记忆的话,一天不是不行,就是会很累,而且忘得非常快。

      孙星若轻笑,侧头看向容嫦,“小九,你多长时间背下?”

      “我、我需一日……”容嫦看了看夏澄,迟疑的说道。

      “胡说!你明明只需半日!一日是想要偷懒吗?”孙星若脸一板,呵斥容嫦。

      她知道容嫦是个心软的性子,当初在京城的时候,容嫦与她家堂妹玩得好,每次读书的时候,都会让着她家堂妹,以免堂妹被人拿来比较嘲笑。

      可是这份心软是没有用的。

      见容嫦委屈的低下头,孙星若叹口气,“你需知,才华是你的优点,你顾及他人颜面之举固然是好,可才华是藏不住的,今日你给她颜面,叫她以为自身并不差,来日她清晰的感觉到你与她的差距,她如何能受得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两个道理是所有人自降世后便要学会的,不光要学会,还要明白差距所在,不要在天赋上与人相比。真要比,需得比最后结果。”

      孙星若作为老师,还是很合格的。

      她不会跟学生说通篇大论的圣人道理,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学生只有八岁,八岁的孩子哪怕已经背下圣人言论,又能有几分理解?

      不如将道理揉碎了讲明白,引导学生去理解。

      容嫦若有所思,最后她附身一礼,说道:“多谢老师教我,弟子明白了。”

      夏澄在旁看教徒现场,心中感叹老师水平高,学生的水平也不低,难为容嫦小小年纪就能听得进去教诲。

      没有像现代的熊孩子一样,面对大人的教导,只表现出叛逆或漫不经心。

      “恩,你能三日背下此书,也算是不错,既如此,就拿回去背吧,背好后再来同我说,我抽查一番。并非是我有意为难你,现在小九正是在学此书,总不能因为你的到来,我再翻过去讲些启蒙的书籍。”

      如果孙星若的徒弟比较多,每个徒弟的进度不同,她也就不逼夏澄去背书了,可她眼下就只有两个徒弟啊。

      干脆就让夏澄努力一些,反正容嫦回到长阳县的时间不久,《史记》开课时间也不长。

      夏澄心情沉重的点点头,果然找老师就没有容易的,尤其是在这个知识近乎垄断在大族手中的古代。

      大庄确实有科举,但是一般的寒门学子,若是不能投靠世家,连读书的钱都没有。

      启蒙书籍人人需要,尚且需要二三百文一本,这还是手抄本,是那些字不太好的书生抄来补贴家用的。

      真要是正儿八经的印刷本,怕是要一二两银子。

      一本看着是不贵,可孩童启蒙又不止用一本书,不光是书,纸笔均是价格不菲,一个普通的农耕之家,怕是一年从头忙到尾,都不一定能攒齐让一个孩子读启蒙书籍的钱。

      更不要说之后科举要读多少书了。

      这年头寒门子弟可不是说穷苦人家出身,而是正儿八经的大族,只不过是没落了的大族。

      人家还是有底蕴的,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今日我与小九上课,你旁听便是,不懂之处暂且记下,待日后你背完全本,再来问我。”

      孙星若一点儿都不隐藏她的态度,她目前一切都以容嫦为先,夏澄的事先靠后。

      因为夏澄还没通过她的考核,并不能算作她的弟子。

      夏澄还挺喜欢这位老师的“区别对待”,这说明孙星若是个有原则的人,并不会因为她们是小孩,而对她们敷衍了事。

      “是。”

      于是上课前三天,夏澄做了三天的旁听生。

      她以为孙星若会让她比听课,下去背书呢,没想到还让听课,别说,孙星若讲课很有趣,听着她的理解再去背书都快了。

      而且孙星若讲课进度很快,不会像现代的老师,因为教这一个班的学生,所以并不会因材施教,而是以最大众化的速度教学。

      这样的速度固然可以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尽量多的学生学会知识,可也会让脑子比较快,尤其是快很多的学生苦恼。

      因为一个已经学会的知识点,每天重复好几遍,真的会让人听到厌烦。

      孙星若不会重复的讲,当她确定学生已经听明白后,就会开始下一个知识点,速度奇快,不适合真正的小朋友,但适合容嫦这个天才,同时也适合夏澄这个伪孩子。

      三日之期转眼过,夏澄顺利的通过了考核,她在现代就是不停考考考,没想到到了古代,依旧逃脱不了这个魔咒。

      算了,学到老活到老,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时间转眼过去一月,也就是到了当下,城外流民暴|动,城里城外都十分紧张,人人步履匆匆,连孩子们的学堂都放了假,一副马上要打仗的样子。

      大人的紧张情绪影响到孩子,夏澄回家后,就被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问她,是不是又要逃难了。

      “你们听谁说要逃难的?”夏澄有些吃惊,明明长阳县已经打退了流民。

      “大家都这么说,而且听说县令大人去了长阳公主府上,想必是商量让公主回京的事情。”

      读了一段时间的书,方小梅说话就有些水平了,至少她能看懂大人物之间的弯弯绕绕。

      夏澄看了眼这个十岁的孩子,觉得方小梅非常有天赋,她习武也很是厉害,习文也不差。

      这样好的天赋,若是生在世家里,少不得又是一个孙星若或容嫦,可她生在农家,起初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之前,不用惊慌,照常过日子就行,学堂停课,你们就在院子里温习,正好白日里多多练武,强身健体,等日后逃难也能跑得比旁人快些。”

      夏澄很有些冷幽默的细胞在身上,可惜没人能体会到她的冷幽默,每次她开玩笑的话,都会让听者连连点头,觉得说的是真理。

      看着认真去练武的方小梅,夏澄开始思考,她刚刚说的话难道真的很有道理吗?

      练武这事儿真的是强身健体,长阳县哪儿有什么好的老师,夏澄有时候都想把现代军训那一套拿过来,感觉都比这些练武学堂的老师教得好。

      但是她现在也在学习,实在没时间去教学,只好没事儿蹭一蹭容嫦家的兵书看,想从里面找出可行的方案。

      打仗的事情装了一脑袋,也没搞明白如何让小孩学武。

      夏澄想,如果长阳公主逃了,容家等世家大族还会在长阳县内呆着吗?

      没了大族的部曲帮忙,光靠县令手中那点儿兵,可扛不住乱民。

      不,夏澄想,也许等长阳公主一走,长阳县连县令都没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