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后唐都城洛阳

      新年二月,春寒料峭;洛阳城内,张灯结彩。
      皇后曹芯蕊的禁闭才结束,皇帝李嗣源就迫不及待地向全天下宣告,将曾经嫁于他人为妾的王氏立为淑妃。
      虽说后唐延续了隋唐习俗,民风开放,但将一个死了丈夫、还带着拖油瓶的“寡妇”被立为淑妃,却还是头一回听说。
      王氏人称“花见羞”,眉如远山,目如秋水,平日里也时常赏赐的东西给宫人们,所以在宫中的口碑并不差。
      但是,王氏在入宫时,却带着当年与前夫生下的男儿王从珂。虽说孩童无辜,但在讲究血统纯正的皇室,她的“特殊”不仅坏了纲常,更给后唐李氏带来了奇耻大辱。
      然而,这一切在皇帝李嗣源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在他看来,王氏就是他的全部,即便她曾经守寡,即便她的儿子姓王,他还是认为王氏才是真正的皇后,王从珂也是太子的内定人选。
      若不是朝堂上,老臣们据理力争,李嗣源连续三次立王氏为皇后的旨意不会无功而返。
      曹皇后庆幸自己位分上的名正言顺,但生性和善的她还是在朝臣与圣人的争锋相对中,觉察到了处境的危险。
      当年,李嗣源尚未登基,辅佐李存勖攻打魏博节度使时,曹芯蕊一人带着家丁守住府邸,与哗变的亲兵周旋了三日三夜,这才避免李嗣源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也为后来李嗣源登基打下了基础。
      刚当上皇后的时候,虽然也有人诟病曹芯蕊多年无所出,但曹皇后却不以为然。因为即便她膝下无子,即便围绕在她身边的只有几个年幼的公主,但她还是笃定地认为,凭借曾经的“战功”,自己这个后位一定坐得稳。
      可后来,圣人见她的次数越来越少,与王氏日渐亲密。再后来,王氏的位分不断攀升,圣人又在朝上接二连三地提出以王氏取代曹后的想法,曹芯蕊这才不得不承认男人的善变与薄情。
      如果说,李嗣源即位后的冷漠让曹皇后心如死灰,那么,李嗣源在朝堂上的蠢蠢欲动和他对王从珂的无理偏爱,则给了曹芯蕊“欺君”的决心。
      在她看来,王从珂再聪慧,终归也是异姓少年,而她的女儿李攸宁,即便一袭男装裹身,却也堂堂正正地流着李氏的血。
      而这,正是她将女儿李攸宁装扮成男儿郎的根本原因。
      幽禁月余,曹皇后对李攸宁的思念可想而知。但是,真正让她忧虑的不仅是女儿的日常起居,更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身上的秘密。
      作为圣人的“皇嫡子”,李攸宁虽然同王从珂一样,享受着皇子应有的待遇。但这回,母亲曹氏触犯盛怒,李攸宁因此受了牵连,被势利眼的宫人们苛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只是茶饭上的缩减,曹皇后并不会太担心。但是,从出生起,李攸宁身上的秘密就是禁忌,除了曹皇后和林嬷嬷知道,其他人,甚至是圣人都不知道。
      曹皇后相信女儿能守口如瓶,但姑娘家没有母亲在身旁照应,若遇上宫人苛待,在沐浴更衣一类的事上做手脚,那穿帮就变得很容易了。
      想到这儿,曹芯蕊不觉加快脚步,急切往李攸宁的寝宫赶去。
      一路上,曹皇后不断设想如何安慰年幼的攸宁。谁知,真正见到小攸宁的时候,这个小丫头却沉稳地坐在书桌边抄写兵书,连母亲走进来都不曾知晓。
      看着女儿淡定如此,曹皇后欣慰之余,不由得生出一丝心疼。
      泪水在眼眶里盈着,曹芯蕊没有说话,只默默站在门口,直到小攸宁将兵书抄完,才从林嬷嬷手中递了水,慈爱地让小攸宁喝下。
      和母亲想的一样,她和林嬷嬷不在的这段日子,李攸宁确实被宫人们苛责了。但从小,李攸宁就直到自己身份的不同,也知道自己不能任性。
      那一日,眼看母亲被宫人带进冷宫,李攸宁心惊之余,本能地觉得,唯一能保护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于是,饭菜缩减,李攸宁就改一日三餐为一日一食;被子被泡水了,李攸宁就自己裹着过冬的衣服过夜;无人烧水沐浴,李攸宁就咬牙在这春寒里浇灌冷水。
      寻常女儿,若经历了这些,必定躲在母亲的怀里痛哭一阵,但李攸宁却明白,自己是“皇嫡子”,是维护母亲后宫地位、甚至是性命的“男儿郎”,所以,她必须做到有泪不轻弹,也必须懂得不让大人操心。
      看着母亲递过来的水,李攸宁不是不吃惊,也不是不委屈,但抬眼见到母亲消瘦的面容、悲伤的神色,李攸宁觉得:此时,更需要安慰的,是母亲。
      所以,那句“母亲,你终于回来了”临到说出时,被李攸宁换成了:“母亲,别担心,有我在,您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曹芯蕊本就心疼这孩子的懂事,现在听李攸宁这么一说,曹皇后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不由得抽痛了一下。
      曾经,曹芯蕊觉得夫君李嗣源是世上最值得依赖的人,但现今,偌大的深宫里,自己唯一能依靠的,却只有眼前这个尚未长大的孩子。
      悲凉伴着辛酸肆意蔓延。曹芯蕊本能地想落泪,但李攸宁这般懂事,她又怎么能再给孩子施加压力呢?
      想到这儿,曹芯蕊展颜一笑,摸着孩子的头,好一会儿才道:“有你在,为娘自然会平安。”
      言罢,曹芯蕊忍不住将女儿紧紧拥在怀中,李攸宁也因了母亲的拥抱,生出难得的温馨之感,唇角露出一丝笑意。
      那一日,曹芯蕊与李攸宁母女呆到日落才散。
      回到行宫,曹皇后依然愁眉不展。
      林嬷嬷不解,想曹皇后这般应是对李嗣源寒心到极致,便小心地拍了拍皇后的肩膀,劝道:“娘娘放宽心,王氏便是再受宠,也不过是淑妃,您才是这宫里唯一的正主。”
      不料,曹皇后却摇头道:“你当我还在因为圣人纳妃难过。这些年来,李嗣源的心在不在我身上我早就不在意了,我当初劝谏也好,如今落寞也罢,都不是因为我夫君对我视而不见。”
      林嬷嬷不解,不禁反问:“不是因为这个,还能因为什么?”
      曹皇后叹气,伸手从贴身暗袋里拿出了一张黄色的符纸,递给林嬷嬷,林嬷嬷看着上面的字,两眼不由得瞪大,反问:“娘娘难过,难道是因为这上面的字?”
      曹皇后点头,伸手从林嬷嬷手里拿过方才的符纸,认真看了看,才接着林嬷嬷的话说道:“当年,攸宁出生的时候,师傅人木休便差人从雪灵观休送来一卦,说攸宁不是普通的公主,而是上天降下的一只罕见的火麒麟。”
      “火麒麟?什么叫火麒麟?”
      “所谓‘麒麟舞瑞鳞,福泽覆万邦’,火麒麟虽然不是龙,却也系着天下苍生的性命,身不由己,受制于人。这些年,我在宫中尝到了人情冷暖,同为女子,我自然希望攸宁能和寻常百姓的姑娘一样,清静自在地过完一生。
      可道长人木休这番话,却让我始终放心不下。
      我问道长攸宁这卦象可有破解之法,师傅只在符纸上写了八个字‘寡妾宠妃,红颜将军’,说这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我引以为戒,切不可发生。但今日,圣人正式册立王氏为淑妃,若八字箴言不假,那将来,我的女儿就很有可能变成红颜将军,厮杀战场。”
      说到这儿,曹皇后眼里的泪水不禁落了下来,泪珠湿润了浅蓝色的衣裙,晕开一片,仿若深秋里的一滩湖水黯淡无光。
      林嬷嬷知道人木休在占卜上的造诣,也知道他从来不出虚卦。但算卦这种事,信与不信,终究在一念之间。
      想到这儿,林嬷嬷不由得劝道:“娘娘,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全心全意将公主打扮成男儿身,只要公主不是红颜,‘将军’二字又从何而来?”
      曹芯蕊没想到人木休的卦还能这么解读。
      反复琢磨,觉得林嬷嬷说得在理,她不由得笑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只要攸宁在我后唐一直是个皇子,那‘红颜将军’的名头就轮不到她头上。”
      林嬷嬷点头,回道:“谁说不是呢。将来,圣人驾鹤仙去,咱们再寻个由头出宫,便真要选人去打仗,也和咱们没有关系了。”
      曹皇后欣喜,脸上的犹豫一扫而空。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空虚与恐惧一下便被填满了。
      只是,她们不知道的是,尽管她们已经做好了出宫的打算,不久后的一场宫闱巨变还是将她们的性命了结在这宫里的一场大火。
      而她们千方百计想要阻止的“红颜将军”竟也在多年后,出现在洛阳城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