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从前有个南国,南国里有个半月湾,半月湾有一群种田的村民。

      和天下哼哼哧哧,面朝黄土的苦逼老百姓有些许不同,半月湾的村民有点狗屎运。

      南国的开国皇帝老家在半月湾,虽然十来岁就离开了,但有着一起叫狗蛋的交情,半月湾的村民没有得到鸡犬升天,变成有身份的皇亲贵族的机会,但也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一水的大青石铺成干净整洁的乡道,破草屋扒掉后,原地起了青砖大瓦房,最棒的是,按人头分了村里的田地,女娃、哥儿,就连刚出生的奶娃娃都有一份。

      那时候,半月湾可谓是热闹极了,适龄的哥儿、女娃推迟婚期,适龄的男娃成了方圆百里抢手货,就连孤寡多年的光棍、鳏夫、寡妇都找了好人家。要不是官府在那段时间不允许村民纳妾娶小的,有些心眼多的村民可是要打破半月湾历来一夫一妻的传统了,不过就算是这样,村里也热闹极了,一天好几场喜事,赶场子赶的大家晕头转向,份子钱都不知道花了多少。

      一时间村里的吹笛声,鞭炮声响个不停。白天热热闹闹,一到夜晚静的没个鬼影,要问干啥,忙着造人呗。

      遗憾的是,官府的动作很快,从消息传出来到分完地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没有给还在肚子里的小娃娃来分一杯羹的机会。

      你说什么,原本属于村民的地被分了怎么办?这就得好好说说半月湾了。

      半月湾在山沟沟里,被高高矮矮的丘陵包围着,两条清澈的河流穿流而过,呈现一个胖胖的半月形状。

      村民都居住山脚处,走过一条不小的泥土路就可以到达河边,穿过河流就有大片平坦肥沃的良田。

      这里是个好地方,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风景宜人,气候温和,离县城只有五里地,脚程快一点一刻钟就能到玉屏县。好地方自然是人人抢着要的,不过半月湾是个除了中间的那一大片水田外,就没有别的农田,属于非常小的小村庄,连大户人家大一点的庄子都不如。都知道那里是个好地方,但还没有好到必须去抢一手的地步。

      原来的半月湾是小财主黄地主的私产,田地都租用给半月湾的村民。黄地主财不多,心却很大,是远近闻名的扒皮,别人收六成租,他收八成。

      半月湾的第一代村民是逃难而来的,按理说占的这个地方原是无主的,但黄地主的先人和衙门有点关系,一顿操作,半月湾也就成了他们黄家的私产。

      民不与官斗,半月湾的人本来因为逃难就已经半死不活了,也就忍了下来。因而,半月湾的人虽然住在个好地方,但人人都是穷光蛋。

      至于黄地主,常年在县城里住,但时常喜欢回村里耀武扬威,不长眼地迫害过开国皇帝,于是在南国成立不久,黄地主一家就嗝屁了。其他私产归了官府,而半月湾的土地分给了村民。

      开国皇帝是个手段狠厉的人,积威已久,他吩咐下去的事,官员们都不敢糊弄。

      既然皇帝提到要给半月湾建新房,分田地,那必须认真搞,好好搞。

      又是建房子、又是分土地、又是铺路,搞的半月湾的村民觉得皇帝很重视半月湾,没准什么时候就要来衣锦还乡。为了给皇帝最好的印象,村长特地从每家每户中抽一个壮丁,轮流值班,每天安排人在村口蹲着,村里有人巡逻除草,不准村民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奶娃娃也不让穿开裆裤,全村人用着最好的精神面貌等着皇帝回乡,看看龙颜。

      这一番操作下来,虽说没有看到龙颜,但半月湾的卫生素质比以往提高了一大截。住过干净整洁的地方后,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再回到混乱的时候,这些卫生习惯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全村都在建新房子,皇帝的老家必然不能漏掉。原本寸土都要争的村人,都十分主动地把皇帝老家周围的地空出来。于是原本杂草丛生,只剩下几片破瓦的皇帝老家本家,在这次的村屋新建中,扩大了好几倍,一举变成村里最豪华的房子。

      村民每次路过都要在路边瞧瞧,偷偷地摸一两把刷了红漆的柱子,谁能想到当初路过一次,骂一句作孽的人家,如今出了个真龙天子,真是歹竹出好笋,祖坟里冒了天大的青烟。

      半月湾的村民日盼夜盼,但遗憾的是皇帝一次都没有回来过。开国皇帝在村里的生活并不开心,爹娘恶毒,爷奶无赖,经常是浑身伤痕地去别人地里偷番薯吃,村里人看不过眼,时常接济一下,才能勉强长大。后来因为地主的迫害,早早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建房子,修村道不过记得之前村里人好心接济过一碗饭,给过一件烂衫,算是给他们当初好心的回报,也算是衣锦还乡的显摆。

      皇帝没有回来过,但受了大恩惠的村民们天天夸赞皇帝英明神武,英俊不凡,是方圆百里最有出息的崽,祖宗积了大德。没人住的皇帝老家本家摇身一变,成为了村里的祠堂,敞亮的大堂上摆放着皇帝的祖先牌匾,记得几代人就立几代人,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好几张桌子。

      村长或者德高望重的族老轮流每天去烧香祭拜。

      大概是开国皇帝年岁已高,儿时的记忆都有了时光的滤镜,竟然在苦难的少年时期品出了几分美好的滋味,也不觉得自家的爹娘祖宗有多少不堪。听说了此事后,觉得半月湾的村民依旧朴实善良,大手一挥,给半月湾免了百年的税收和劳役。

      于是,半月湾的村民祭祀的更勤快了,比对自己祖宗还勤快。

      八九年时间转眼就过去,开国皇帝驾崩,他打仗时伤了身体,就算坐上至尊之位,厉害的太医调养着,山珍海味供养着也只多活了这么多年。

      开国皇帝去世后,太子登位。这太子可和半月湾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不过因着父亲的缘故,对半月湾这个名字有一丁点的熟悉。朝廷每天的事情多如牛毛,一丁点关系的半月湾没多久就被他扔到哇爪国去了。

      半月湾也就慢慢地从这方圆百里的天选之子变为芸芸众生。不过,就算如此,半月湾村民依旧摇身一变,变成这一片比较富庶的农民。

      天色刚发亮不久,因着这几天露水大的缘故,天色并不怎么分明。嫩绿的叶子凝结着一颗颗圆润的露水沿着脉络往下滴。夜虫还未入眠,时不时地叫两声,公鸡似乎不堪其扰,不悦地大叫出声。

      咯吱一声,木门被打开,朦胧间只能看见个模糊的身量,欣长挺拔,待到人走到院子时,才发现好一个少年郎。

      乌黑顺滑的头发被束成一束挂在脑后,白净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水润、清透又笑意盈盈,仿佛在他的眼睛里没有一点阴霾。

      穿着灰色布衣的少年站在干净的院子里,慢悠悠地打起了太极。

      这太极动作本来就不快,加上少年的动作更是慢了一拍,要是个急性子的人在旁边看着,那真是得急死。

      少年似乎很习惯这种状态了,打完一套太极,擦擦额头上的汗,又开始第二遍。

      “狗蛋,又在练太极啊。”李二娘推开院里的大门,就见自己小儿子在慢悠悠地比手画脚,她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自己儿子说是太极就是太极吧。

      狗蛋,不,少年,吐出一口气,放下双手,笑意盈盈地说道。
      “娘,出去摘菜了?”

      李二娘此时手里正挎着个竹篮子,里边装满了鲜嫩的青菜,显然刚刚从菜园回来。
      “摘点青菜煮早餐。狗蛋真乖,这么早就起床锻炼了,娘去给你做饭。”
      “娘,不要叫……”
      站在大梨树下的狗蛋,不,莫愁,对自己狗蛋的小名有一千个意见还没说完,李二娘就风风火火地进入厨房。

      说起狗蛋这个小名,大家都熟悉的很,每当遇到娃身体弱,或者命格不好的时候,就想取个贱名压压,毕竟都说贱名好养活。莫愁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取这个小名还真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嗯,可能也有一部分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开国皇帝。

      据说是开国皇帝的小名就叫做狗蛋,也有人争论叫狗剩,无论当时皇帝到底叫啥没有人敢去深究,但不约而同的是,村里那几年出生的小娃娃,无论男女都没有逃脱狗蛋、狗剩的小名。

      当年的小娃娃长大之后,开始力争不让叫这个小名,抗议的次数多了之后,村里的其他人就慢慢改过来。而莫愁还在被叫这个名字,很大原因是他讲话太慢,抗争力度小,也有可能是李二娘觉得狗蛋这个名字还是很有效的,没看见自家的娃越来越健康了,因而莫愁抗议了许多次,也没有个很好的效果。

      莫愁刚开始被叫这个小名的时候还浑身发麻,现在对这个算是麻木接受了,毕竟同遭遇的小伙伴还不算少。很多小伙伴不让叫狗蛋的小名后,听见村里有人喊一声,还会条件反射回头。

      莫愁想着出生那几年的事情,简直是槽多无口,只能笑笑摇摇小脑袋。

      至于莫愁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他有着上一辈子的记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