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51 ...

  •   让人听话,自古一个套路——大棒加胡萝卜。
      大棒加胡萝卜换成术语,便是赏罚分明。
      治军之要,尤在赏罚分明。
      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让手下士兵知道哪些是不可做的,哪些又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在发作一波人之后,贾白又择出近日表现优异前五名,给予奖赏。
      随着奖赏发放,军队气氛从凝重变得火热,贾白又言这只是开始,只要尊守规矩,积极进取,每月表现优异前五名者皆有赏,以此鼓励士兵们再接再厉。

      士兵们本就十分羡慕得到奖赏之人,听到贾白说奖赏会是惯例,顿时火力全开,训练时全神贯注。

      士兵们在下面举戈刺矛,上面也是一片刀光剑影。
      “尊驾觉得将军如何?”郭嘉问道,笑意盈盈。
      郭嘉问的人是贾诩。
      在贾白发作人之后,贾诩来了。
      贾白惊讶耶耶的出现,然后恭敬引贾诩入上座——不管耶耶怎么忽然来了,贾白还能拒绝不成?只要不阻止自己搞事,耶耶想干什么都成。
      贾诩却拒绝了,言我只是来看看,视线落在郭嘉的位置上,再看一眼郭嘉。

      郭嘉:“……”

      郭嘉的位置在贾白左边,这个位置惯常是军中二把手坐的,一般是军师,作为和贾白一起搞事的主要合伙人,郭嘉坐这个位置一点问题也没有。
      要换个人这么看郭嘉,郭嘉是绝对不理会的。
      但贾诩……
      郭嘉一笑,特别好说话道:“尊驾请。”
      贾诩朝位置上走去。

      郭嘉引贾诩入座后,本想去贾白右侧,没等他迈开步子,贾诩便道:“贾某见阁下于治军一道十分了得,贾某不才,想与阁下探讨一番,不知可否?”

      郭嘉:“……”

      郭嘉不傻,贾诩什么人啊,他说探讨能是探讨吗?
      这分明是来(删掉)找茬的(删掉)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的。
      郭嘉也不好拒绝,因为贾诩身上双重身份。
      他不仅是牛辅军师,还是贾白父亲。
      贾诩来找郭嘉聊天(探探深浅),于公于私,理由都十分充足(不算为难)。

      躲不过去的郭嘉:……好吧。
      郭嘉不惧探讨,闻言答道:“尊驾谬赞,嘉不才,愿与君请教。”
      转身坐在贾诩一侧。

      然后两人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
      从治军聊到先秦兵家,从先秦兵家聊到诸子百家,从诸子百家聊到民生吏治,从民生吏治聊到权谋跌变,从权谋跌变聊到国家历史……其中夹杂各种典籍学说,思想辩论,最可怕的两人还扯了不少星象学和神学?

      贾白:???

      贾白一开始还能跟上进度,到了后面觉得还是不要太为难自己。按后世类比,她现在的水平充其量就是大学生,为什么要参与教授间的讨论?
      至于张绣,坚持时间比贾白还短,但张绣比贾白好的是,他是来窜门的,实在听不下去可以想想办法,张绣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白,你手下这个人武艺看起来不错啊,我和他过两招?
      告辞张绣是不敢告辞的,要是让叔父知道自己见了贾大人就走,会挨揍。
      贾白十分理解地同意了。
      张绣又问贾诩意见。
      贾诩目的不在张绣,让他随意。
      张绣得到许可后十分火速地离开位置,下去后就没再上来过。
      为了不上来听天书,一个个挑过贾白手下后,张绣还开始当起武术指导来。

      要不是两个说天书的,一个是自己爹,一个是好朋友,贾白也想溜。
      不是贾白不上进,是实在听不懂,两人对话非完全唯心,很多话都有出处,如果不了解出处,别说回答了,连对方意思可能都不知道。
      而且,哪个正常人会学星象学和神学啊?!
      这真不是装神弄鬼吗?!
      知道两人可能在说星象还要感谢球球的名字,但贾白对这的了解也就仅限于此,再深入的……
      知也无涯了解下。

      然而长者不离席幼者不可行,客不离席主不下座,礼仪规矩摆在那里,贾白即是女儿又是一军之长,只要贾诩还在和郭嘉聊天,贾白就只能作陪到底。

      这难道就是搞事的代价之一?
      从日前坐到日后坐的腿都要麻的贾白想,趁自己耶耶不注意悄悄给郭嘉比了个暗号。
      贾白比的是“风紧,扯乎,改日再战否?”的暗号,这还是贾白和郭嘉一起后学的,行军列阵中有许多时候不方便说话,有暗号,能在不能说话时保持默契。

      看到暗号的郭嘉:“……”
      如果贾诩只是凡夫俗子,郭嘉忽悠忽悠也就过去了,但聊这么久,郭嘉哪里不知道贾诩非同寻常。对贾诩的水平,郭嘉也是有估计的——贾白底子摆在那里,当父亲的不会差到哪里。可郭嘉没想到,贾诩会这么难缠,要不是自己记忆力好,文若试前小抄又十分全面,好几次(涉及民生时)差点就被问倒了orz。

      要停止对话,要不郭嘉认输要不贾诩回答不上来。
      认输是不可能认输的,所以你来我往(你捅我十刀,我还你百箭)又几回合后,郭嘉问道:“尊驾觉得将军如何?”

      贾白:“???”
      贾诩:“……”

      如果贾白没搞事,贾诩肯定十分谦虚(点赞)地说些诸如我闺女也就一般般吧,四书五经读了点,君子六艺闹着玩呢,你说管家十分了得?哎呀,这个也就是打小学,不算什么本事之类的客气话。

      但现在?
      再夸贾白,不是让她上天再上天吗?
      想都别想。
      可也不能打压,因为如果贾诩说得重了,他可以预计——郭嘉回头就能安慰贾白,当回白脸。
      我当黑脸你当白脸,有这么好的事?

      贾诩回道:“白年少,多亏阁下相助,阁下锦心绣肠,不知阁下师从何人?”
      这是不接茬,还把话题给移开了。

      郭嘉:……啧。
      郭嘉问贾诩对贾白的评价,暗中是有框定答案的——要不好要不坏,或者把话踢回来也行,因为就算踢回来,郭嘉也能顺势夸一顿贾白再问回去。

      但贾诩明显不想把话题集中在贾白身上,因为这个话题,无论贾诩怎么回答,都弱于下风。
      夸奖了,郭嘉可以顺势而为——老兄你都夸你孩子了说明你赞同白搞事?
      昨天才打板子今天就同意?想得倒美。
      呵斥了,郭嘉捡便宜——贾诩看出来,现在贾白和郭嘉关系十分要好,贾诩离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递梯/子?

      贾诩两个都不想要,所以掠过贾白,把话绕回到郭嘉身上。
      贾诩也确实好奇。
      郭嘉才华横溢,博学广闻,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别说是阳翟郭氏教出来的,阳翟郭氏家世衣冠,但世传皆刑法,郭嘉涉略可不仅是法。

      郭嘉所学的确不仅来源阳翟郭氏。
      阳翟郭氏只是郭嘉幼时副本,这个副本打通后郭嘉就去家附近学馆进学了。因学馆受豫州世家联合支助,里面无论藏书还是资源都很丰富,郭嘉在学馆所获良多,不仅扩增知识面,还结实良师益友,如荀彧,戏志才,荀攸等,同窗间彼此探讨,与日俱进,后来荀攸,戏志才,荀彧相继离开,郭嘉也干脆收拾包袱,四处游学(踢馆),他现在丘壑内营,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叠加。

      “嘉不才,学自诸子百家,尤好兵家。”郭嘉回道。
      贾诩:“……”

      听到郭嘉的回答,贾诩不得不承认,郭嘉惊才绝艳。
      良才和良才之间也是有壁的,比如自学成才和受教导成才。
      前者得天独厚;后者是家世和勤奋结合。
      世家优秀子弟数十年可塑,天才几百年难遇。

      不遇上还好;遇上了,能惊艳一个时代。

      因为他们的学习不来自名师教导,而来自自我观察——总结世间规律,明晓法度人心,从中得出结论,天上地下独此一家,想套路都没套路给你参考。
      这种区别等同优等生在这边按部就班升级,天才靠天资在隔壁直接创造定律。
      当然,也不是说天才就不用学习了,但天才学习,举一反十;优秀者学习,举一反三;寻常人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期间差距,完全就是老天偏心,除了羡慕还是只能羡慕。
      所以,能比吗?
      而且,郭嘉还如此年轻。

      小兄弟,你如此优秀,怎么就看上我闺女了?
      贾诩忍不住想。
      要不是郭嘉和贾白一起搞事,出于惜才之心,贾诩都愿意给郭嘉举荐,让他别被俗世耽误了。
      可现在……
      贾诩看了眼郭嘉,又扫了眼贾白。

      贾白:???
      贾诩:我算知道你胆子怎么这么大了。
      有这么了得的帮手,就算闺女原本只有三分想法,现在也有五分底气——甭管谁诱导谁吧,他们合在一起总比单打独斗有力量。
      想也知道,如果一个人想做什么特别的事,没人支持,多多少少会思量再三——我这样做对不对?行不行?如果这个时候,有个能力超强关系又很好的朋友回答这个人——没问题,我觉得你做的对,我支持你!
      十之八九,这个人会将想法化为行动。

      但这样,是不够的。

      贾诩也不是完全拒绝贾白自立,贾诩表面恭谦,内里却是不屑世俗之见的,要不是对世俗之见不看重,贾诩怎么回放任贾白学文习武,又怎么会在董卓麾下任职?

      帮助董卓,名声不好听,贾诩能不知道吗?
      但贾诩一点也不在意,因为贾诩知道,国将不国时,名声产生的影响是弱于实力导致的结果的。
      秦始皇灭六国时,六国之民也不天天骂始皇暴虐?
      有用吗?
      失败后还不是该修长城修长城,该服劳役服劳役。

      因汉建于秦,汉朝名家多言始皇无道,蚕食天下,可大家别忘了,汉高祖刘邦是秦始皇第一铁粉。要不是羡慕始皇的威严和英姿,刘邦怎么会成就伟业?大家喷归喷,可心里凡是有那么点想法的,谁不想成为始皇第二?又有哪个英杰不佩服始皇雄才大略,令天下归一?

      所以贾诩不在意流言蜚语,世俗之见,贾诩在意的是不遵循世俗之见带来的阻力。

      贾白身为女子,想要自立,阻力实在太大。
      阻力大也不是问题,都想搞事了,阻力就不会小。
      但贾白……

      不是贾诩不疼闺女,
      就看见迁都都会掉眼泪的,实在过于心软。
      这样的心性,贾诩如何放心?
      即便如今有所成长,依旧还是不够。

      因为阻力越大,要求的心性和实力也会越高。
      贾白想要自立,她本身情况所致,要面对的压力(世俗之见)比其他人高,世间对她的要求也会十分离谱:寻常涿鹿者,或许六十分就及格了;到了贾白这里,没有八十分,别人看都不会看一眼。
      这种差别,岂是言语可说?
      这种要求,实在苛刻。
      即便达到,途中也有千难万险。
      与其让贾白之后受到挫折,贾诩还是倾向现在把她和郭嘉拆了,再把人掰回来这个选择。

      贾诩想,表面上十分平静地回道:“不满阁下,诩亦好兵家,今与阁下一谈,十分快慰。”
      这是息战(并不)的信号。

      听此,郭嘉亦回道:“承蒙尊驾谬赞,嘉才疏学浅,与尊驾相比,不值一提;此番请教,嘉亦收获良多。”
      郭嘉没想到小白的父亲是这样的,这对郭嘉真是十分意外的收获。
      郭嘉原本对贾诩的定位也就贾白的父亲,没别的想法。
      经过一番交流(唇枪舌剑)后,郭嘉觉得贾诩既如此无双,放置是不是有点暴敛天物?
      要不考虑一下……
      把贾诩也拉来一起搞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5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