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国婚 ...

  •   嘉礼如期而至,天还未亮,孟昭此时正睡的正迷糊,突然被司寝女官唤醒。
      孟昭揉了揉眼眶,睡意朦胧地看着屋内站满了六尚局的人,便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宫娥的服侍下,从净面再到妆奁前涂脂、上粉、贴妆,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六尚局女官手持礼器,或手捧珠钗翠环、九凤长翟。

      趁宫娥们正在挽发的功夫,司仪女官又再次向孟昭讲解国婚时流程,提醒孟昭什么时候该拜,什么时候又该谢恩。

      “娘娘可都记下了?”傅司仪柔声问道。

      孟昭此刻还是迷糊的,打着哈欠微微点了点头,笑道:“这一大早辛苦你了,届时若本宫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还望司仪提醒本宫一二。”

      见新后这般,傅司仪也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希望在国婚上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毕竟今日满朝文武可都是瞧着的,若出了什么错儿,头一个遭殃的就是她们六尚局。

      待孟昭穿好了翟衣,戴上了凤冠,已然过去了三个时辰。
      储秀宫外,新后的重翟已然备好,五匹纯白色的骏马拉着一辆镶满了各色珠玉宝石的车架。

      孟昭的鸾驾,绕了大半个皇城,自西华门而出,最后停在了皇城的正门“端门”前方的广场上。

      看着巍峨壮阔的宫门,李尚宫不由得感慨道:“从端门走进去,娘娘还是咱大周的头一份呢!”

      孟昭有些疑惑,问:“尚宫这是何意?”

      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六尚局自是不会主动向新后提及,如今孟昭突然发问,众人倒也不觉的奇怪。

      李尚宫了然于心,解释道:“娘娘有所不知,先前的中宫娘娘们大多都是由太子妃或是宫妃册封,国婚时自然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福气自三大门而入。娘娘是万岁爷继位后迎娶的元后,身份自是不同。”

      奉迎御史早早恭候在端门前,见孟皇后的车架停下,连忙带着仪仗使节寻了过去。
      正使是宗正卿瑞亲王,副使则是礼部尚书并户部尚书。

      三人手持符节,或是手捧御旨。

      李尚宫和王尚仪一左一右站在孟昭身边,小心翼翼将她扶下了翟车。
      见此,三人连忙行礼,瑞亲王上前一步,曰:“臣奉旨奉迎!”

      礼部尚书进一步,双手将御制奉于瑞亲王手中,复而退还其位。瑞亲王手捧制文,曰:“有制!”

      孟昭在两人的搀扶下缓缓跪下,答道:“臣妾孟氏,既蒙制访,不敢辞。”

      听到这里,瑞亲王打开了制书,宣读制文。
      “慈圣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曰:咨应天府孟氏,浑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庙、社稷。谋于公卿,咸以为宜。率由旧典,今遣使持节瑞王、礼部尚书李某、户部尚书刘某,以礼奉迎。”

      孟昭再跪,谢答曰:“慈圣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钦承旧章,肃奉典制,臣妾再拜承制诏。”

      王尚仪扶起孟昭,与李尚宫、刘尚食、杨尚功、陈尚衣、张尚寝五人将新后再次送上翟车,施衿、结帨,曰:“愿中宫娘娘戒之勉之,夙夜无违命!”

      礼毕,孟昭端坐于翟车上,头戴九龙九凤冠,斜插双龙戏珠金钗,饰花钗十二树,并三博鬓,又以珍珠金箔佐面,身穿青质九凤长翟,神情庄严肃穆。

      在奉迎使的引领下,紧闭数十年端门大开,与岁月和沉重一同传来的,还有沉暮的钟鼓之声,翟车穿行时,孟昭耳边似有仙音鹤唳环绕。

      待仪仗出了端门,空中竟有瑞鹤盘旋。
      六尚女官原紧绷着的脸,瞧见这一幕,忽就舒缓开了,此等祥瑞异事,她们也是头一回见。

      空中盘旋的仙鹤引人瞩目,可该走的礼节还是得走。
      在盛大的礼乐声中,旌旗蔽空,太极殿前的广场上站满了文武大臣并各府诰命。
      领前面的,正是宗室亲王和外命妇之首的大长公主和王妃们。

      孟皇后的翟车停下,有身份高贵的内命妇奉迎新后,是先帝中宗老爷几个未出降的长公主。

      临安长公主领着姊妹们福了一礼:“臣妾奉旨迎中宫娘娘警跸至太极殿受朝拜。”

      孟昭微微一笑,象征性接过临安长公主递过来的手很快又松开了,借着身后六尚女官的力下了翟车。
      皇帝的女儿都是金枝玉叶,她哪能真的让长公主们服侍,即便本朝公主地位并不高。

      事后李尚宫将此事告诉两宫时,甄娘娘同李娘娘更是高看了孟昭一眼,就连小皇帝也十分满意她的行径。

      旋即,几位长公主们一前一后伫立于新后身侧,引领新后至太极殿殿受册,并接受朝贺。

      穿行在太极殿的广场上,伴随着一道道礼乐之音,众人拜讫高呼:“千岁”

      孟昭瞧瞧打量了台阶上的姬晟一眼,只见他按周礼穿着冕服,头戴帝冠,冕冠十二旒,手中还捧着一块玉圭。

      孟昭手捧玉圭缓缓跪在祭坛前,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宣读册文。

      孟昭听着长篇大论且文绉绉的词句,些许睡意袭来。说了半晌,大概也就是说小皇帝到了大婚的年纪,要跟古之圣君一样册立皇后,而她正是那个千挑万选出来的幸运儿,今后要执行皇后的本职工作,帮着料理皇家的内务、生育子嗣。

      谢恩后,王尚仪扶着孟昭缓缓起身。与此同时,有数只仙鹤自空中而下,口衔灵芝或奇珍停伫于祭坛前,将口中之物放下后腾风于天际。

      “仙鹤衔芝,天降祥瑞,天佑大周,天佑吾皇……”
      不知是谁起了头,众人纷纷跪下,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小皇帝长这般大也未曾看见这稀罕的一幕,往日朝里也不是没有人伪造祥瑞,他尽是不信的。可今儿他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异事,对众人所说的祥瑞不由得也信了三分。

      瞧着喜形于色的母子两,甄娘娘眸光微闪,目光迅速向底下的朝臣扫去。

      李娘娘一脸含笑,吩咐着手下的宫娥:“快去取那灵物来给哀家和慈圣娘娘瞧瞧!”
      听了这话,甄娘娘也是笑容满面,方才停伫在眸间的异色转瞬即逝。

      看着宫娥奉上的芝草,小皇帝啧啧称奇,甄娘娘笑了笑:“当日我瞧着孟氏就觉的妥贴,今儿瞧着,果然是个有福的。”

      听了甄娘娘的话,李娘娘在心底暗暗撇了撇嘴,当日分明是她瞧中了孟氏,若非她出言阻拦,今儿大婚的指不定就是赵氏了。

      虽是这样想,可这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见孟昭向高台而来,李娘娘理了理衣襟,正襟危坐起来。
      甄娘娘和小皇帝也收了笑容,肃着张脸继续走大婚流程。

      按制,孟昭该向甄娘娘和李娘娘行了八拜之礼。在尚仪女官的引导下,孟昭先后朝着甄娘娘和李娘娘施了礼。

      因着新后是元后,今日特意不必去奉先殿谒见诸位先帝老爷和老娘娘,继而孟昭自右而上,来到了姬晟身边。

      高台上,孟昭同姬晟双手捧着玉圭,端坐于太极殿前的龙凤塌上,接受百官朝贺。

      又因新后不识朝中大臣及各府诰命,尚仪局特拨了几个司宾女官唱名。

      命妇和大臣来了一茬又一茬。或是送上贺笺,或是拜贺,不知是不是见的人多了,孟昭只觉的命妇里,大多都是上了年纪了妇人。

      年纪轻的也不过廖廖数人罢,其中绝大多数还是有爵位的宗室女,兴许是难得看见一个年轻的,因此孟昭也只记得一个锦乡侯世子夫人秦氏。

      秦氏在一众老太太里面格外打眼,就连小皇帝同两宫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诰命这玩意,不是说能请封就请封的,凡朝中为官者只能请封一人。且品阶越高越难请封,为着孝道,继而大多都是请封给了自家母亲。
      至于他们的夫人,若不是婆母过世的早,就只能靠儿子慢慢熬,一来二去,年纪可不就熬大了么。

      说起来,秦氏不知道究竟是走运还是什么。她嫁过去时丈夫尚且只是长孙,就在她入府的第二个月,上一代锦乡侯突发疾病死了。原先的锦乡侯世子袭了爵位,秦氏丈夫被请封了世子,她也摇身一变成了新出炉的世子夫人。

      锦乡侯府的老夫人却不甚高兴,秦氏一进府,老侯爷就归了西,可不正是她冲撞了老侯爷么!也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秦氏在府里的日子十分难熬。

      孟昭心里挂念着王尚仪的话,记住了不少显赫人家的诰命,这些都是她日后需要时常交际的人,可不得记住她们都脸么。若是回回都让司宾女官唱名,传出去皇家脸上也是无光的。

      受完朝贺,天色已然不早了。帝后的銮驾分别自太极殿而别,姬晟登上了前往乾清宫的舆车,孟昭则随着两宫来到了空置已久的坤宁宫。

      进了坤宁门,甄娘娘感触良多,她在这儿仅仅只住了六年,就搬去了慈宁宫。
      李娘娘就没那么多感触了,她原先只是中宗老爷的妃妾,她于坤宁宫而言,也只是一个看客罢了。紫禁城这最核心、最尊贵的地界,跟她从来都没有干系。

      带着新后来到了坤宁宫,两宫又嘱咐了几句,留下六尚局同几个嬷嬷就离开了,因为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事。

      六尚局的女官们为孟昭卸下妆面,取下凤冠和脱掉翟衣,小心翼翼收进箱笼里。
      孟昭顿感轻松,戴了一天的圪塔可算是摘下来来了,若是再戴一会儿,脖子都得压断。

      至于两宫留下的嬷嬷们,神神秘秘地从怀中摸索出一本书来,交到孟昭的手里,示意她打开学习里面的内容。

      看见图册上的内容,孟昭红着脸合上了图册,嬷嬷们压低了声音,认真教导新后晚上该如何侍奉万岁。
      另一边,姬晟在乾清宫学习和孟昭一样的内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