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些地方和评论关于这两章的问题闹得很厉害,首先我要对大家诚挚的道歉。其次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首先女主现在确实真的很冷漠,但她三观是正常的。文章中我在修文的时候省略了一部分,可能因为这一部分引起了大家的一些不适感,我现在补充回去。
我之前提过乔微给李彰纳妾只是一种政治手段,乔微会这种政治手段其实是从冀州刺史那里学来的经验。战败方送上女儿为妾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里不是联姻,我再说一遍不是联姻!
李彰是攻下冀州后冀州刺史献女,和现在的王焕一样,王焕是原本的幽州刺史,李彰攻打幽州后王焕投降,不是王焕没骨气,大家可以看一看三国时期很多小诸侯都是整天投降这个又投降那个的。
所以说降将献女很正常,那个女子代表的是一个地区小贵族的势力,她不是一个单纯的妾室,大家不要用妾室的眼光看待这个女子。
关于很多人说开国皇帝没有联姻纳妾的事情,这一点我觉得需要解释一下,当初的刘秀联姻迎娶郭圣通,但刘秀称帝后郭圣通并不是直接封后,而是郭圣通和阴丽华都是贵人,这个贵人不是清朝的贵人,贵人在汉朝的地位和贵妃差不多仅次于皇后。之后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被杀,郭圣通才被封为皇后,郭圣通的孩子被立为太子(当时阴丽华无子)。事实上在真定王被杀之前,刘秀一直想要立阴丽华为后,真定王被杀后刘秀出于各种原因才立了郭圣通为皇后,中间的原因是一个大的权谋故事,有兴趣的大大们可以去研究一下。
大家不要拿郭圣通与刘秀的情况和现在稳重的李彰情况相比,当时是郭圣通母家势大(郭圣通的舅舅是真定王,母亲是宗室贵女郭主),刘秀势弱,这种情况刘秀纳郭圣通为妾才是脑子不正常,真定王更不可能支持他。
文中是李彰势力大,王焕是降将,完全倒过来,不能用郭圣通和刘秀的事情比李彰之事。。
说真的帝王纳嫔妃特别是高级别的嫔妃并不是普通人家里的妾室,这个真的不一样,这些女子更像是一个地方势力的小代表。
此外,更要注意的是李彰在这个时候没有正室,他没有正室,操作的空间很大很大。
很多人都说女主可以更厉害去改革,去造火药火炮不就好了吗?事实上不是这样,你打下一个地方后更需要的是治理,古代的读书人真的很少很少,治理天下就是要靠文人靠士族,曹操对世家那么抵触还杀了一些世家,可是到头来不还是要用世家。
还有的人说女主可以开女子学院,试问大家如果女主没有名望没有势力,谁又会去让女主的学校,陆家如今只剩下名望根本庇护不了一个创办女子学院的女主。
我在为之前一些文章中的不足和错误引起的大家的误会,向大家诚挚地道歉,希望大家能接受,但是这是一个偏向纪实的文,不是那种想当然想写哪里就怎么写的文,那种太不科学,希望大家能理解在大背景下的艰难感。
其实我写纳妾的问题,并不是想要表达什么男权又或者是女权主义,我只是想要告诉大家古代女子生存的艰难和世家女子身上背负的责任。在文章中这些世家女不是一些小说中的恋爱脑,她们的这种联姻和一国公主一样,她们身上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也许这个时候还有人说,一个家族靠女子联姻很没用是衰败的迹象,但事实上绝不是如此,婚姻是让两个家族结盟的最快手段。这些女子享受了家中给予的荣华富贵,就要承担家族的责任。大家总是说这对女子不公平,但事实上世家子也就是男子的婚姻也由不得自己做主,区别就在于古时对女子更苛刻,而男子不喜欢妻子还能纳妾,这是当时女性的悲哀,也是我们现在要伸张的女权。
说得可能有些多了,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