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刚入了冬,越往西北走,风越加凛烈,悠长的官道上缓缓地行着一辆略显简陋的马车,驾车之人一身粗麻布艺,有些疲惫的佝偻着腰,双手抓着缰绳,懒散地任由马驮着车前进,不催促,也不见急色。

      “李恒,还有多久到?”

      车内乍然出声,让驾车的李恒一个激灵,他忙朝里喊了一句:“大人,大约是快了,天黑前能到。”

      坐在车内靠着车壁的徐怀琛继续闭了眼,任由马车颠簸摇晃。

      幸好在天全黑下来前,李恒驾着马车进了城。这山纥城是夏朝最西北的一处边陲小城,一靠夏朝,右邻靼旦。

      好在这几年两国关系和睦,倒没有什么战事,这小城也显得安宁些。

      李恒驾车在城内拐了几个长街深巷,终于顺着地图上的指示找到了一处小院。小院外墙刚被刷了白墙,看着颇新。

      他跳下马车,揉了揉被硬板嗑得难受的后臀,转头对着马车内的人道:“大人,到了。”

      沈清辞掀开车帘,缓缓地下了马车。虽然一身简单的青衣长袍,却丝毫掩盖不了他身上的文人儒雅之气。

      他本就身型修长,此时站在门前,负手而立,半点没有舟车劳顿之感,虽然发髻微乱,倒多了几分风流云散的慵懒。

      “去将马车安顿到后院,待会进来休整一下,咱们再出去寻些吃食吧。”

      李恒长长的诶了一声,连忙按着吩咐去了,想着一会儿能填饱肚子,白日里驾车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沈清辞简单的在屋内梳洗一下就与李恒坐到了城里最热闹的酒楼,叫了几样小菜,喝着略显寡淡的茶水,百无聊赖的等着上菜。

      小城里最热闹的地儿也是消息最灵通的地儿,此时邻桌的交谈声传入了徐怀琛的耳中。

      “你晓得伐,咱们这要新来的县太爷,听说就这几日就要到了,不知道是啥样,会不会跟上次那个一样,好色又贪婪,最后死在红韵院。”

      另一个人咂了一口烈酒,发出嘶的一声,一拍桌子接口道:“不一样不一样,我跟你们说啊,我舅舅的表哥的五弟在京城当差,听说这个县太爷的来头,你们猜都猜不到!”

      这话显然勾起了众人的兴趣,纷纷问到。那人卖了好一会儿关子才又开口:“听说这新来的县太爷年仅二十四,是咱们夏朝第一才子,身份文采都是不得了的,肯定是跟死在红韵院那胖子不一样。”

      “切,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能上咱们这小地方当个县太爷?你就吹吧。”

      那人被驳了面子,立马不高兴了:“我的消息怎么会有假,听闻这个人,当初科举连中三元,皇上直接给了三品官阶,可惜啊,他恃才傲物,得罪了人,这不被贬官来当县太爷了。”

      这话说完,众人一阵唏嘘,随后将话题扯往了别处。

      沈清辞听完,面上没有任何神色,只是继续轻啜了一口杯中淡茶。李恒在一旁紧了神色:“大人...不用将这些刁民的话听进去,他们哪知道什么,都是以讹传讹。”

      沈清辞淡淡的笑了一笑:“不妨事,他们说的也是事实。”

      两人说完,并没有再说,刚好菜也上来了,各自用着食,吃完后,还将未用完的打包带了回去。

      山纥城给沈清辞准备的县衙府,前院是县衙,后院作为生活起居之用,是个三进三出的小院,在沈清辞到之前被人仔细修缮过,一应物件都是崭新的。

      院中花草也算搭配得宜,看着也算清新优雅。第二日沈清辞与杨捕头交接了文案工作,便正式上任。

      白日里,小城事也不多,无非是些邻里扯皮,商户缺斤少两,小偷小摸之事。

      沈清辞只用一上午的时间就差不多处理完了,午时与杨捕头吃饭时,突然说起这日常起居。

      “大人,您可有妻子孩儿,需要接过来的?”

      沈清辞夹菜的手一顿,随后淡回:“未曾娶妻。”

      杨捕头是个爽快人,忙哈哈大笑道:“那你孤家寡人的,这日常起居总需要有人照顾,这样,今儿下午我帮大人招几个丫鬟婆子,再找个厨子,以后照顾大人。”

      沈清辞想着也并无不妥,便同意了。

      杨捕头动作很麻利,很快就将县太爷府招工的告示贴了满大街,小城的人本也就不多,纷纷跑来围观。

      第二日,杨捕头与李恒便搬了桌子坐在县衙门口,将来应招的人登记。

      县衙门口围了一大群人,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苏乐乐刚巧路过,看着这边热闹,源于现代人好奇的心理,她拉了一个大妈问道:“大娘,这是出什么事了,可是发生什么大案了?”

      大妈睨了眼前这个约莫十五六岁,穿着简陋的小姑娘一眼:“县太爷府招工呢,姑娘,你可要去应招,我看你身强力壮的,倒也算合适。”

      苏乐乐小脸微红,说一个姑娘不是弱柳扶风,而是身强力壮,这话倒不知是夸是贬了。苏乐乐见大娘倒没有恶意,也没有计较。

      凭着自己“身强力壮”挤进了人群,双手啪的一声撑在杨捕头的台面上:“我应招!我能干活!吃的少!给我工钱和住所就够了!”

      苏乐乐的确需要住所,她刚从一个农户家逃出来,那农户将她.买过去开始只让她做点粗活,后来见她力大.便让她下地干活,下地干活也就算了,最后看她长得水灵,居然想纳了她当小妾。

      这出力可以,卖.身那是绝对不行的,苏乐乐便趁那农夫与他婆娘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趁机逃了出来。

      苏乐乐边逃边为自己有些凄惨的命运哀叹,她本是个现代人,热爱小说,最喜欢看一些真假千金的故事。

      最近刚好看到一篇真假千金的文时,一不小心就穿了进来。这文她也才看一半,大概也就知道点前面的剧情。

      好巧不巧,刚好穿到这文女配身上,这女配本是京城首富苏广山的女儿,十岁那年被人劫走,之后辗转几次,到了这个边陲小城当苦役丫鬟。

      等她再回去时,却发现自己的千金位置被一个跟她长得有八分相似的女子占了。此后她费尽心机,虽然夺回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却也失了父母心与夫君爱。

      这回刚穿来,苏乐乐就在田地里锄地,懵了半响才反应过来自己穿了书。再遇到后面的事,她二话不说就跑了出来。

      苏乐乐这声一呵,倒把周围的人吓了一跳,杨捕头手中拿着的豪笔一抖,一滴黑墨抖到了面前的登记册上。

      “咳,姑娘,你要应招到后面排队,在这咋咋呼呼的干什么。”

      苏乐乐挤开的一个黑脸年轻姑娘有些不舒服的说了一句。苏乐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转头就变了脸色,小嘴一撇,双眉拧成了一个八字,一脸苦像的就开始嚎:“大人呐!您就招了我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我刚从一个恶霸家里跑出来,他买.我回去做事,不是打就是骂,今儿居然还想纳我为妾,小女子实在不想被人欺辱,今儿遇到大人是三生有幸,能在大人手下干活,我必肝脑涂地,大人!你行行好,就招了我吧。”

      苏乐乐这一嚎,又把周围的人给嚎的一震,有些心肠软的大娘看她颇为可怜,都纷纷帮她说话:“这姑娘也是可怜啊。”

      “杨捕头,我看这姑娘力气大,中气也足,要不就招了她吧。”一旁的李恒悄悄对杨捕头说道。

      杨捕头站起身来,双手往下压了压,以示安静:“各位,今儿我只是帮沈大人招个人,各位如果都要来,沈大人也用不了这么多人,最后决断还是沈大人说了算,要报名的今儿登记了,明儿一早就到县衙后院让沈大人决定吧。”

      苏乐乐一听,转头抹了一把刚刚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泪,心中暗骂,这还来个初试复试?古代招个工还这么多规矩,早知道,她刚刚也不费那力气在那鬼哭狼嚎了。

      杨捕头说完,周围人纷纷点头,苏乐乐见这杨捕头也没最后敲板的实力,随意登记了便挤出了人群。

      一路骂骂咧咧的,刚刚那一顿嚎倒把自己肚子给嚎饿了。

      她寻思着上街找点吃的,便慢悠悠的往长街走去。长街是山纥城里最繁华的一条街,这里每天上午是集市,卖菜的,卖货的摆了一路,一到下午就很默契的换了一个面貌。

      变成边贸交易的场所,这山纥城与靼旦相邻,多有两国边贸通商,一些靼旦人会带着皮草,牛羊或是一些特产来这里与夏朝人交易一些茶叶瓷器与盐巴。

      苏乐乐走到长街上,正左顾右盼的看着哪里有便宜点的包子铺,正巧迎面走来一个身材修长,一身青袍的青年男子,那男子与这边城的人格格不入,这边城多风沙,皮肤都糙得很。

      可这男子不仅个高,脸俊,那皮儿跟能掐出水一样,细腻又白皙。他就往人群里一站,像现代的白织灯一样,扎眼得很。

      苏乐乐见他信步闲庭,右手提了两壶酒,一手背在背后,正要与苏乐乐擦肩而过时,他忽然一个踉跄,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就差往苏乐乐撞上。

      还好苏乐乐眼疾手快,往旁边一躲,没有与他撞成一团。那男子往前扑了几步稳住了身型,微微皱了眉,往回看去。

      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穿着破烂的少年一脸歉意,忙道:“对不起,公子,刚刚走的急,不小心撞了你。”

      沈清辞本有些不快,但看着是个小少年,他态度又诚恳,自然不好与他多计较,只摆了摆手,温声道:“无碍,人多赶路莫要急燥。”

      少年笑回:“谢公子。”说完准备转身就走,哪想,后劲被人抓住,少年回头看去,苏乐乐笑眯眯地看着他:“撞人就算了,偷人钱袋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