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白天天气好的时候,穿个毛衣就可以御寒。小荣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婆婆做的饭菜虽然并不怎么合胃口,好歹也是好吃好喝养着的,最近她也稍微养出了点肉,看着气色好了点。早上起来,照例是先吃一碗炖鸡蛋。之前的鸡蛋总是加糖一起炖,小荣勉强自己半个月之后实在是有些腻,吃着吃着总是干呕。婆婆问了缘由,虽然念叨了好几句“甜的有营养”可看儿媳是真的吃不进去,最近终于做成咸的了。鸡蛋里还放了些葱叶、上面淋几滴麻油,她总算不用每天一大早就发愁怎么把东西吃下去。

      早上吃的是稀饭,还有小鱼锅贴,吃完了小荣负责刷锅,大嫂去水井边洗衣服,婆婆则去了田里看看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正忙着,一个叼着烟的黑瘦男人慢悠悠走了进来,进门看见小荣,先笑了笑,露出口泛黄的牙齿。他四处打量了下,开口问:“我表叔不在家吗?”

      小荣不认识这人,也不知道该喊什么,只笑笑算作打了招呼。她大概知道这人是过来找自家公公,摇摇头说不在家。那人也不客气,自己搬了个凳子在屋里坐下了,说自己就在这边等,慢悠悠又抽起烟来。那人估计很久没有洗过头发了,乱糟糟虬结成一团,边抽烟边不住拿手挠着头。他正好坐在门口有太阳的地方,亮堂得很,笑容都能看到随着他的抓挠,头皮屑扑簌簌往下落。

      小荣还在孕期,不能闻烟味,她也不想和一个陌生人待在一起。于是开口说自己去把公公找回来,便出了门。

      过了马路,往东边走了几家,果然公公正坐在人家院子里抽烟闲聊。听说有人找他,掐了烟跟小荣回去了。见公公回来,那人说了来意,说家里孩子正好满月,生的是女孩子,不值当特地摆喜酒,请几个长辈去吃顿饭热闹热闹就算了。现在过来就是喊公公过去,顺便喊大嫂去帮忙做个饭,他家媳妇实在不怎么会做吃的。公公点头应下了,嘱咐小荣一个人在家注意些,自己起身去井边跟大儿媳说下去帮忙做饭的事情,之后便跟人走了。

      等大嫂洗好衣服去那边帮忙,家里就剩下小荣一个人。看着天色不早,她淘了些米,生活做了米饭。大嫂走之前切了些腊肉,嘱咐她米饭煮上之后把腊肉放上面蒸就可以,炒菜等婆婆回来再做。家里的灶台是烧柴火的,小荣用得并不是很熟练,一个人的话,做饭、煮汤还能做得来,炒菜就实在太难为她了。她做好米饭,又去旁边菜园子里拔了些蒜,又割了些韭菜,正洗着菜,婆婆正好扛着锄头到了家。

      看了一圈,家里就剩下这么一个孕妇在,婆婆有些疑惑,问:“家里人呢?”

      小荣甩甩手上的水珠,开口解释道:“前面那个叫阿廉的,说家里小孩满月,喊公公过去吃饭。他家媳妇不会做饭,就把大嫂也喊过去帮着烧菜。”

      婆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很突兀地又问了句:“他家小孩没出事吧?”

      小荣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这个我没听说,看那个阿廉的样子应该没事。”

      中午除了蒸肉片,家里还做了韭菜炒鸡蛋,另外又做了个豆腐汤。两人一个烧火,一个做菜,就随便聊着天,说着说着就提起了阿廉家的事情。

      “他家穷,长得也不行,邋里邋遢的,又懒得要死,没人愿意跟他。想买个老婆又没钱,就娶了现在这个女人。那女人脑子有问题的,也不是多傻,洗衣做饭都没什么问题,就是比人家笨了点。唱戏的讲聪明人心有七窍,她就是少了几窍的那种。”

      “嫁过来几年,也怀过几次。第一个小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脑积水,家里哪能养得起,裹了衣裳,到后山找了个地方扔了。第二个倒是好好的,从医院抱回家养着了。大冬天的,那女人晚上睡觉也不知道把小孩放自己被窝里,直接包了层薄薄的小被褥又盖了床被子就放旁边了,刚出生小孩子哪受得住?第二天起来一看,脸都冻紫了,人就这么没了。这是第三个了,也不知道养不养得大?”

      婆婆说起这些,语气平淡,完全是一副聊家常的口吻,可话里的内容却让小荣本能地感到发寒。或许是即将要做母亲的缘故,听到这些,她的情绪格外容易起伏。面前的灶膛里火苗烧得正旺,她的手心里却渗出一层冷汗,浑身发冷。她勉强压抑着心底的怒气,尽量语气平静地问道:“那个阿廉不是头脑没问题吗?明知道老婆脑子不好,为什么孩子生下来不看顾着点,反而给冻死了?”

      婆婆很明显愣了下,仿佛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带着点迷茫又理所应当的语气地反问道:“男人哪里懂带孩子啊?”

      灶膛里烧的是豆杆,里面可能有一粒黄豆没有拣干净,被火焰烘烤着,噼啪炸出了响声。小荣原本被怒火烧灼的大脑被这声响蓦然惊醒,她叹了口气,不再与婆婆争辩什么,只喃喃了一句:“女人也不是天生就会带孩子的,不都是慢慢学的。”

      可前面那两个孩子已经等不及自己的父母去学了。她们可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极力挣扎着,许久许久,却没有得到血脉相连的父母一个眼神。来到这个世界太短,双眼还没法看清这个地方,便孤零零又悄无声息地离开,像一粒微尘,没留下一点痕迹。现在这个刚满月的小姑娘,她的命运又会怎样?

      大嫂到下午三点多才回来。这地方,男人聚一起喝酒吃菜,女人是不能上桌的。大多都是等那些男人吃饱喝足,在酒桌上聊尽兴散场了,女人们才把桌上吃剩的冷炙端到灶台旁,就着米饭和饼子凑合一顿。好吃合胃口的菜肯定是不会剩下的,留下的那些都是胃口不大好的,上面还淋了那些人喝酒碰杯时溅出来的酒水,算不得什么好菜,可也没人嫌弃。这地方酒桌文化盛行,男人没有八两的量似乎都没面子出门,喝一杯酒要说大半天劝酒的恭维话,一上酒桌,没有两三个小时下不来。他们喝酒吃菜,做饭的人倒是一直饿着,等结束了,早饥肠辘辘,哪里还有挑剔的心思。早早吃完,一会还要收拾餐桌,洗锅、洗碗,再把那些人吐在地上的鱼刺、鸡骨头这些扫干净了,有的忙呢。

      大嫂的胃一向不好,吃点冷的东西就容易胃痛。她又节俭惯了,一点剩菜都舍不得倒,可有些就剩那么几筷子又不值得特地热一遍,估计她就都吃下了。小荣把煤炉上的水壶拿了下来,用红糖熬了点姜汤端给她,让她晾一会就趁热喝了,好歹暖暖胃。

      看着她喝下了,小荣问起了阿廉家那堆母女的情况,“阿廉他媳妇还有那个孩子现在有人照顾吗?”

      大嫂拿了旁边的茶壶,往刚刚盛姜汤的碗里到了小半碗水,涮了涮,喝干净了才开口道:“她家没有婆婆,阿廉一个大男人又不会照顾人,都是隔壁大妈好心帮忙照看着。不过大妈年纪大了,都快七十的人了,实在没那么多精力,好多事情也就只能将就着糊弄。不过好歹有人教她怎么带孩子了,每顿也能吃上热乎饭。就是大妈身体不行,换下来的衣服还有小孩尿布实在洗不了。阿廉人又邋遢,看见那些脏衣服跟没看见一样。非得人三催四请的,才不情不愿地洗一次,家里弄得臭烘烘的。”

      说完,她皱了皱眉,发愁道:“看阿廉的心思好像还想再生个儿子,生这一个都够呛了,也不知道生两个要怎么带。”

      小荣坐在板凳上,剥着玉米,声音有些恹恹的,“这里不是管得很严,超生要罚款的吗?他家那么穷,怎么还敢生?”

      大嫂叹了口气,开口道:“这边哪家不是一心想要个儿子?前头路边那家都生了五个女儿了,家里穷成那样,还想着再生呢。”

      正说着,小侄女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回来了。今天是星期五,小学下午放学早,都还不到四点就回来了。小姑娘进门打了招呼,放下书包,很懂事地过来帮着一起剥玉米。她还小,虚岁七岁,手嫩得很,剥下一排玉米,手指头就被粗糙的玉米棒子磨红了一小片。大嫂有些心疼,摆摆手让她自己出去玩,小姑娘点点头,欢欢喜喜地跑出去了。

      大嫂看女儿跟个小兔子似的蹦跶出去,眼里全是柔和。刚刚的话题让她回想起了一些往事,她笑着说了起来:“当年怀这孩子的时候,算命的说肚子里是男孩子。后来被计划生育的人带着去引产,家里人都舍不得。她爷爷有点关系,就托了人打点,还让医生打了保胎针,好歹把她保下来了,生出来后没想到是个女孩。要不是阴差阳错,这孩子差点就没了。家里人都觉得她运气好,给她起了个小名叫巧巧。”

      那个叫巧巧的小姑娘正在屋外,和邻居开开心心的在那边翻花绳,手指灵巧的在红绳间翻飞,时不时“咯咯”笑出声来,看着无忧无虑。如果不是那位不靠谱的算命先生,她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上。

      小荣轻轻抚着自己已经隆起的小腹,叹了口气。她原本对孩子的到来满是欢喜,如今,不禁为肚子里孩子的未来担忧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 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