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被拒之门外的多尔衮突然意识到,小玉儿与他相处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对夫君的敬畏。私下里她对他的称呼很少用敬语,只有当着外人或者是与他调笑的时候才会用“爷”、“您”这样的词,若是旁人,多尔衮肯定早已大怒,拂袖而去。可面对小玉儿这样的对待,多尔衮反而觉得亲切。仿佛,她这种行为,是将他视为了自己人,其他旁的人都是外人一般。多尔衮很喜欢这种感觉,他有预感,这一次,他与小玉儿一定能够和和美美地白头到老。
      自从这次带小玉儿出去散心之后,多尔衮好像知道了如何讨好自己的小娇妻。至于原因么?小玉儿在外面玩时候的笑脸比在府里窝着的时候多了那么些,这么明显的事实,多尔衮不会看不到。
      这时候多尔衮还不是那个战功赫赫的睿亲王,更不是顺治朝那个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之前大金是四大贝勒共同掌权,皇太极本身的能量还不足以撼动其他三人。尽管皇太极最终坐上了皇位,并且废除了四大贝勒公理朝政一事,巩固了皇权,但另外三大贝勒对他的掣肘仍然十分明显。
      正是因为如此,皇太极不得不在年轻的兄弟们之中封王封爵,意图对抗那群老贝勒们,多尔衮的亲王就是这么得来。重活一世,多尔衮并不想再像前世那样,做皇太极手上的尖刀,为他去打江山。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和小玉儿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于是,在看出了小玉儿不喜欢窝在王府后,多尔衮大手一挥,带着媳妇去了盛京远郊,属于他的庄子上生活去了。
      就连跟皇太极“请假”的理由,都十分简单粗暴。多尔衮直接上了个折子说是身体不适,请皇上恩准他们夫妇去京郊休养。此时大清的战事并不吃紧,皇太极还当多尔衮此举是以退为进,想要让自己重用他,于是十分“大方”地批了多尔衮的折子,让他“好好休养,切勿忧心”。
      在庄子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多尔衮不得不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没了居住在王府时的人情往来,小玉儿明显自在快乐多了。隔三差五地跑马,变着花样地折腾厨房做各种吃食,小玉儿开心了,多尔衮的心情自然也很明媚。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仅仅过了一个月,多尔衮又开始忧心起来。原因很简单,小玉儿病了,而且病得还挺严重。一开始,许是因着前一天跑马回来时候被风吹着了,第二天早起小玉儿就觉得喉咙有些不舒服,本以为是普通的风寒,请了大夫开了药方,也就没有太过在意。可是当天晚上,小玉儿便发起了烧,整个人烧得意识不清,连喝水吞咽这样的动作都做不了。多尔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命人连夜将大夫又请了回来。
      请来的这位大夫虽然算不得杏林高手,却也是这附近非常有名望的老大夫,他也深知这位黑着脸的贵人是当朝王爷,眼前这位高烧不退的夫人更是贵不可言,只是老大夫很是忐忑,按照常理来讲,他这方子没问题啊?
      良久,老大夫颤巍巍地跪在地上请罪:“王爷恕罪,福晋的病有些蹊跷,从脉象上看这只是普通的风寒,而且已经大好了。不晓得为何热度一直不退,小人实在是无能为力。”说完,老头深深地跪了下来,生怕王爷一怒之下迁怒自己。
      多尔衮阴沉着脸,仿佛下一秒就要择人而噬。老大夫跪在地上,后背全部被汗浸湿,心中竭力地想着办法自救:“王爷可以着人用烈酒为福晋擦拭身子,这样热度兴许能散得快些。不过最好还是再请个医术高超的大夫来为福晋诊治,这样的热度,耽搁不得……小人家中祖传的药酒就带在身上,兴许能让福晋好受一些……”
      接连请了好几个大夫,小玉儿总算是退了烧,可人却一直醒不过来。请来的大夫全都束手无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多尔衮只能赶回皇城去请太医。
      这些日子,睿亲王府进宫求请太医已经不是秘密了,碍于多尔衮的威严,皇城内的人们对于睿亲王福晋的身体情况讳莫如深,但凡有些心思的,都会暗地里猜想,这睿王福晋身子恐怕是不好了吧?若是自家女儿能进得了睿亲王府,不说嫡福晋,哪怕是个侧福晋,未来也是前途无限啊。于是一时之间,皇城之内人心涌动。
      然而多尔衮并不清楚那些人的心思,他全部的心神都放在了小玉儿的身体上。太医院内的资深太医,已经被多尔衮都拎了过来,小玉儿依旧没有醒来。
      因着主子生病,央吉和谦哥儿两个大丫鬟这几日忙得团团转,这日,央吉才得空歇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就听到几个小丫鬟在聊天。其中一个说:“咱们福晋一直醒不来,别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鬼神一事,向来都为人所忌。
      央吉才要发作,就看到多尔衮面色阴沉地走了过来。顿时,包括央吉和谦哥儿在内,一众丫鬟均跪在了地上,生怕惹怒自家王爷。毕竟,因为福晋的病情不见好转,本来内心就极度暴躁的多尔衮这几日已经频临爆发的边缘了。众人都不敢出声,尤其是刚刚说话的几个小丫头,更是瑟瑟发抖,生怕一个不小心丢了性命。
      多尔衮刚听到她们说这话的时候,先是怒极,但不知为何,突地那么一瞬,他觉得丫鬟说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他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鬼,小玉儿被这种东西冲撞了,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这几个嚼舌根的侍女,虽然在某方面给了他提醒,但多尔衮还是不能容忍:“来人,这两人信口开河,本王不想再看到她们。每人五十板子,扔出去!”在一片哀嚎求饶声中,多尔衮转身走进了内室。
      王爷发话,下面的人自然紧着遵从。多尔衮前脚进屋,后脚就有粗使婆子过来堵住了那两个丫鬟的嘴,开始行刑。央吉和谦哥儿虽然有些不忍,但仍然低眉顺目地站在屋外。五十大板,对于两个年轻轻的小姑娘来说,可不是好挨的。再加上,多尔衮说“扔出去”,怎么会有人敢在多尔衮眼皮子底下耍花活?这两个丫鬟没撑过五十板子就丧了命,真的被人扔了出去。
      这一招杀鸡儆猴下来,王府内瞬间安分了下来。
      翌日,盛京最负盛名的寺庙檀香寺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
      多尔衮在小沙弥的引领下,来到了主持慧空大师的禅房外。多尔衮上辈子就知道这位慧空大师是个得道高僧,檀香寺也是因为他而闻名于世。只是这老和尚讲究机缘,并非所有前来求禅问道的人他都会接待。多尔衮前世曾经被这老和尚以机缘为借口拒绝了好多次,这次能不能见到慧空,多尔衮心中也不敢肯定。
      没多时,就见小沙弥从禅房出来,对着多尔衮喊了声佛号:“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主持有请。”
      从慧空大师那里离开的时候,已经将近黄昏。多尔衮此刻的心情,差到了极点,若不是玉儿这病来得蹊跷,换了数个大夫都没有起色,多尔衮也不会来求助慧空。
      其实,他对这个老和尚并没有多少尊重,早在前一世的时候,多尔衮就知道慧空这位得道高僧,似乎对皇权十分敬畏,但又不止是对皇权的敬畏。多尔衮也说不好,他只记得前世那个时候,慧空不愿见他,无论他是威逼利诱,还是诚心寻求指引,慧空从未接待过他。后来多尔衮从另外一个途径得知,慧空不肯见他,是因为自己身为大清的皇叔父摄政王,有着窃国谋逆之嫌。
      这点让多尔衮十分的不爽,碍于慧空大师在民间乃至皇室都有着很高的声誉,大玉儿和一些皇室宗亲也对慧空十分尊崇,多尔衮不愿因这些小事再与大玉儿产生分歧,便忍下了这口气,没有再理会这个神神叨叨的老和尚。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尽管多尔衮不待见这和尚,但很多事实摆在眼前,他还是很信服慧空“通晓佛法”、“能知古今”的本领的。而如今,多尔衮还不是那个权倾天下、只手遮天的摄政王,慧空对他也并没有像前世一样避而不见,那么,他说的话,到底可不可信呢?多尔衮有些拿不准。
      回去的路上,多尔衮的脑海里反复响起慧空大师所言:
      “天命所归,万不可违。”
      “施主本身就违了天命,若再如此行事,您或许无碍,但亲近之人恐会遇到更大的劫数。老衲只能告诫施主:天命不可违。然究竟何为不可违,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恐怕还要施主自己找到答案。”
      亲近之人,说的是玉儿?
      天命不可违,到底指的是什么?
      多尔衮不知道的事,在他走后,慧空的禅房里,传来一声叹息:“哎……执念太过,终会以尘网自缚,希望施主能自己看透啊……”
      回来后,多尔衮看着昏睡的小玉儿,心情更加沉重了。慧空一直在跟他强调,天命不可违,联想到前世慧空的政治态度,多尔衮心中有了个猜测:莫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