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火昭昭,圣光耀耀,凡我弟子,喵喵喵...玩梗,剑三明教
2、关于北宋前期社会矛盾的一些浅谈(内容略长且枯燥,不喜欢的可以屏蔽作者有话说)
封建社会的矛盾往往围绕着土地而展开,纵观王朝周期发展规律我们会发现,一旦到了王朝末期,往往就会面临土地兼并严重重新洗牌的现象。所以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大多会采取一些抑制土地兼并的手段与政策。
但北宋不同,自王朝开创之初,统治者就采取“不抑兼并”和“田制不立”的政策,纵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
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
富有人家的田间小路纵横相连,这是在为国守财啊。遇有盗贼兴乱,边境告急的危难之时,这些集中起来的财物,都乐于为国输送缴纳,都是我国之财物。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从立国初期开始,北宋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便非常之尖锐。从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到侬智高反宋、方腊起义、宋江起义等,对就是水浒传那个宋江起义,当然水浒具有一定的演义成分。
其中还有大家可能不那么熟悉的以王伦领导的沂州士兵起义、京西张海和郭邈山领导的起义、湖南桂阳监瑶族人民的起义等。在宋朝前后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共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平均一年1.4次农民起义,堪称空前绝后。
宋朝之所以能够在层出不穷的起义斗争中屹立不倒,除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之外,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在于他们将富人阶级牢牢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以及当时大环境下的民族矛盾。
北宋“三冗”及冗官冗兵冗员很多人都知道,除此之外,再就是对辽、西夏、金等的岁币。不管是养官养兵养人还是岁币,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那些这些钱财从哪里来?
可能会有人说,北宋商业、对外贸易繁荣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人均搞钱小能手blabla,但我们要知道,封建社会不管怎么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永远是赋税。
此外,北宋通过科举、恩荫和其他途径,给予地主阶级广泛的参政机会。其中对官员的恩荫,堪称最滥,名目繁荣受众面极广,宗室子弟在襁褓内便可以当官,此外,大臣除了可以恩荫子孙,还可以恩荫旁系亲属及门客,可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因此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官多阙少,冗官极其眼中,而中级以上官员俸禄又极为丰厚。
军队数量就更加冗多,从赵匡胤末年至宋真宗天禧年间半个世纪世间就增加了一倍半。
再就是统治阶级的浪费现象,比如某大脸真宗同志的封禅活动、祭祀等。
而上述种种,都离不开一个钱字。那么钱从哪里来?
为了解决庞大的开支,北宋政府唯有加强剥削。
农业税
北宋农业税沿用唐后期以来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宋出,一般按照每亩年输一斗的定额来课取谷物。有的地方则沿袭十国旧制,每亩每年纳税三斗。
此外,北宋还沿用前代的“支移”、“折变”盘剥农民。
何为支移?
官府借口军事急需,强迫北方农民把秋税谷物送到沿边城镇缴纳,人畜盘费自备。而在那些没有支移的地区,农民也需要按照田赋数量每斗加纳“道里脚费”。
那么何为折变?
官府借口需要,命令农民改纳指定的物资或纳现钱。如陈州地区的夏税,原本是交纳大小麦,至宋仁宗时改为交纳现钱。而当时小麦的市价是每斗50文,官府却定为100文,还有附加的脚费、仓耗等共140文,致使农民负担平白加重近两倍。
两税之外,还有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
宋初把唐末五代的杂税大部分继承下来,凡是以身丁为对象而征收的,总名为“丁口之赋”;凡是以牛皮、盐、曲之类为对象而征收的,总名之为“杂变之赋”。而这两种都必需随同两税输纳。
不管有无土地,都需要交纳丁口之赋,并且通常采用这边执法,加重交纳者负担。
此外还有“和买绢帛”、“和籴粮食”。
宋朝的主户还需要到各级政府服差役,差役负担沉重,有权势的地主往往都会施法加以逃避,最后往往会落到中、下户头上,而这些中、下户一旦承担主管官物、负责辇运等任务的衙前重役,往往倾家荡产。此外还有几乎全部由贫苦农民承担的杂徭,又称为夫役。
由于赋役的苛重和不均,一般地主和形势户为了减轻赋税,就会把自家的土地和人丁分散成许多户头,这就是所谓的“诡名子户”。而有的人家则把土地假称献给僧寺、道观,这就叫做“诡名寄产”。此外还有“诡名挟佃”,假佃户之名以逃避徭役。
这样,对国家的负担就转移到广大下等主户头上。一般的农民,或因为土地被兼并,或因为繁重的赋税徭役,大批破产而成为流浪者。此外,农民和地主阶级在法律地主上也极不平等。
为什么会有庆历新政?为什么会有王安石变法?就是因为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北宋集团中的一些人物已经认识到,已经不能够再这样下去了,会出大问题。
但是宋朝续还是能够续的,且不说徽钦二帝飞龙骑脸怎么输,单当时的民族矛盾,说实话但凡老赵家不那么废柴,不说北定中原保个基本盘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此鞭尸一波高粱河车神赵光义同志及某位什么都会就是不会做官家的徽宗同学。
至于仁宗同学,见仁见智吧,想想印度圣雄甘地,那可是西方社会的大好人。
所以如果穿越宋朝而你又是普通老百姓的话,努力读书吧,当然前提是你家里供得起。至于普通农户,那是没有出路的。
相关资料来源:《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