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功业 ...


  •   世上的聪明人永远比普通人想得要多。

      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全天下人才汇聚的地方。

      光幕记载一日数变的异象,引起了许多人的警惕。

      祁元询虽然是主角,但是他的存在感并不强。

      对于皇帝和朝堂诸公来说,有效利用光幕透露的未来信息进行某些决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皇太孙未来可能会自毁长城、与宗藩对上的可能性,已经是无限大了。

      而每一次选择的不同结果,都不利于京师的正统朝廷。

      这一点会对太孙造成很大的影响——由正统而来的声望,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也就是祁元询不愿意出门惹人眼,否则的话,他怕是能亲耳听见街巷之中大变的流言。

      太孙以仁孝著称,这“孝”嘛,先太子薨逝,太孙哀毁过甚,无人可以指摘,但这“仁”嘛,现在一看,就见仁见智了。

      不同记载里的赵王世子都是同一个人,但为什么,某些记载里是“暴卒”、“病卒”,某些记载里却活得长长久久呢?

      要说这和太孙没关系,是没多少人信的。

      祁元询是宗室,不是仕途晋身的朝堂衮衮诸公,他们的想法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某些原则,他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

      就像做生意,大家都希望和气生财、守规矩,不希望遇到使阴招的家伙,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某些手段你可以用,但是,底线是轻易不能触碰的。

      亲叔叔、亲堂弟都敢下手弄死——关键是,下手的人,一向以仁孝示人,不是名声本就不好的暴戾之人——谁敢保证,不会在背后被他下手?

      当今天子,在这个时候,就很矛盾了。

      大周的元从勋贵凋零,也就意味着武将集团的力量锐减,大周的军事实力会受到影响。

      天子之所以不着急,敢下手,就是因为,他有儿子,有一批被封为藩王、屏卫皇室的能干儿子!

      天子分封藩王,是有他的用意在里面的!

      朝廷想要安稳,就得有兵马,可是,军权控制在勋贵武将手中,天子又不放心,只能让权柄落到自家人的手中,他才能放心。

      所以除了嫡长子出身的先太子之外,其余年长的皇子,受到的教育都偏向于统兵。

      嫡长子治国,其余诸子拱卫,这是当今天子宣武帝早早定下的方针。

      先太子与诸王确实兄友弟恭,而且个人能力很强,长于治国的同时又并不是对军事一窍不通。

      有太子在,诸王也不敢生异心。

      宣武帝的安排很完美,只有一点没料到——先太子年寿不永,将他的一切布置都打乱了。

      太孙比之乃父,不仅在幼年的时候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继承人教育——毕竟皇嫡长孙八岁的时候才病夭,最开始被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并不是当时还只是皇第三孙的太孙——而且过于文弱了。

      没有乃父的威望与手腕,太孙对掌有兵权的叔王们,是极度排斥的。

      能和堂兄弟们兄友弟恭,并不代表太孙不忌惮皇叔啊!

      关于这一点呢,祁元询大概是知道天子是怎么教育的。

      毕竟每次有入宫见面,天子都要嘱咐他们兄弟们要相互扶持、嘱咐太孙看顾宗藩亲戚,总而言之一句话,咱们老祁家才是一家人,一定要团结!

      太孙的心思不可能瞒过天子,天子常在太孙面前提到宗藩,而太孙在光幕未曾出现之前,常被天子夸赞的一点,就是他顺着天子的心思,说日后定会倚仗诸位皇叔,若有敢言废藩的佞臣,定不相饶。

      对于皇爷爷在这一点上显出的天真,即便是本身作为藩王世子的祁元询都觉得可笑。

      光幕异象出现后,有感于天下或有动乱的宣武帝,提前再版了《祖训录》。

      里头有一条,就是诸王有“合法起兵”的权力。

      若是朝廷有奸臣,而天子忠奸不分,那么分封在各地的王爷们就可以领兵讨伐。

      也就是说,所谓的“清君侧”、“靖国难”,都是藩王起兵的正当理由。

      祁元询简直要为皇爷爷精妙的天才设计鼓掌。

      这条目一出,何愁本身就对藩王们忌惮不已的太孙,不将藩王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啊!

      *

      太孙忌惮诸王,是许多人都能感觉到的。

      只有幻想着老祁家一家亲的天子,才会觉得自己的后代子嗣,真的是兄友弟恭、叔侄和睦。

      光幕关于祁元询的那几条连续变换的记载,就是对天子明晃晃的打脸。

      或许天子唯一能从中感到安慰的,就是不管怎么样,肉都是烂在祁家的锅里的,没有像他这些年担心的那样,被哪个开国元从摘了桃子。

      而《后周书》这部分的记载,更是证明了,不管怎么样,封建藩王,在这个时期还是正确的选择。

      不过,与其让《后周书》的记载变为现实,还不如从源头上,将威胁消灭。

      本来就经常派勋臣武将、边塞藩王北征的天子,又开始筹划着征北了。

      但是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刚派以晋、赵二王为首的藩王儿子们帅军北征,再度用兵,劳师过度,反而不美。

      况且,年长的藩王们,已经陆续都在上京的路上了。

      七月,秦、晋、赵、吴、齐五王入京,还有几位藩王还在路上。

      作为获得光幕记载文字彰显次数第一的名人,祁元询欢迎亲爹回赵王府的时候,被老爹用看不知道什么珍稀生物的眼光看了一通。

      赵王的眼神,大概类似于“我家的猪仔儿子这么有出息嘛”这样的。

      祁元询并不是很想知道,自己在亲爹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印象。

      赵王觉得儿子连续上光幕,在本纪里被史臣夸出花儿来的形象很不真实。

      然后,光幕就告诉了他,什么叫做真的像假的似的。

      “太宗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诏:今年以宣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

      ——《周书·太宗本纪》

      这一段记载很正常,毕竟曾经出现过的仁宗本纪就已经说明了太宗是谁。

      但是,夺位之后改年号,还把前头的年号时间给否认的举动,就真的很神仙。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啊,才能把侄子治国的这些年限全部否决掉!

      祁元询看着亲爹的本纪,大概体会到了,远在封地的亲爹亲娘看到和他有关的仁宗本纪记载时候的心情。

      老爷子还在皇位上坐着呢!

      不过祁元询觉得老爹还能抢救一波,虽然他起兵造反抢侄子皇位,但是,他能干啊!

      更重要的是,老爹的继承人——也就是他,他的继承人——《后周书·世祖本纪》男主角,都是史书盖章的好皇帝,在老爷子那里怎么说也能有加分项。

      当然,看到后面一条记载的时候,祁元询就知道,和老爹相比,庙号仁宗的他,显然还是太菜了一点。

      “皇周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

      祁元询在心里默默给老爹鼓掌,真是厉害了,我的爹!

  • 作者有话要说:  “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这一段出自于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文,前头是“皇明”,皇同“煌”,辉煌、盛大、宏大之类的意思,宋朝也称过皇宋——关于这一点,就……咳咳咳——所以在国号前面加“皇”也不是大明的专属啦,换个国号也能用,但是皇明听习惯了,换了以后感觉怪怪的。
    发觉后边写年号,又写成永乐了,还是把本章的年号改了算了Orz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