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这一年,京都的夏天似乎走得特别迟。

      已经到了八月底,午后的骄阳还肆无忌惮地烘烤,屋里放着丫鬟阿巧好不容易要来的冰盆,丝丝地往外冒白烟。

      即便如此,房内还是极为闷热,让人喘不上气来。

      顾念在这样的闷热中醒来,发了一会儿呆,慢慢地坐起身子。

      阿巧听见响动进来,把手里的蜂蜜水送到顾念口边,“姑娘,润润嗓子罢!”

      顾念抬眼看着眼前这张微圆的、带着喜气的脸庞,神色有一瞬间的茫然:她还是不敢相信自己居然重生了。

      前世那些悲惨的境遇,就好似一场梦。十八年的人生,突然就转为无形。

      而她,还是及笄之前、待字闺中的顾家的长房嫡女。

      一个外人看来风光,实际上却是孤苦无依的女子。

      生母早逝,父亲顾远宏很快娶了继母陈氏。陈氏面甜心苦,在嫁进来的第一天,就打定主意要磋磨她这个原配的女儿。

      先是以温婉之态对待顾念,渐渐对她施行捧杀的策略,把好好儿一个女孩儿养成个飞扬跋扈的性子。

      她自己还很愚蠢,把狼子野心的继母当成了亲人一般。

      直到她十八岁那年,陈氏亲自把她送到了宁王府上。

      宁王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儿子,是铁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正因为有这一层身份的保护,他行事肆无忌惮。

      王府内养了十几个姬妾,个个貌美如花。顾念容貌极盛时,当得起京都第一美人,若是真的曲意逢迎,未必没有个好前程。

      可是,她不愿意。

      在她看来,男女情爱,需得你情我愿,以你心换我心,哪能因为地位权势而伏低做小?

      而且,宁王此人残忍跋扈,她甚是不喜。

      于是,在入府的当天,她就收拾了行囊打算逃跑。那时候,她还是个蠢姑娘,哪里知道一入侯门深似海,岂是想走就能走的!

      她自然是被抓回去一顿毒打,遍体鳞伤地被关入柴房。

      也不知道是宁王授意,还是下人有意为之,在柴房五六日,没有人给她送谁水送饭。后来,顾念在饥渴中死去。

      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四岁。

      依旧是无所依仗,依旧不被父亲疼爱,府中依旧有虎视眈眈的继母。

      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但顾念知道,她有了翻盘的机会。

      想到这里,顾念便下了地,阿巧忙拦着,“姑娘还是不要走动的好,就躺在床上歇着吧。”

      阿巧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闪过一丝愤恨。她家姑娘好好的,有没有招谁,也没有惹谁。不过就是大老爷破天荒送了姑娘及笄礼,就被二姑娘看上了,非要抢过去。

      两人争执之下,二姑娘把她家姑娘推下了水。

      姑娘被人救上来,就发了高热,足足昏迷了一天一夜才醒来。如今这才过了两天,可是不能出去乱跑。

      顾念却不管不顾,自己随意穿了一身衣衫便出了门。

      阿巧无奈,只好跟着。

      说起京都最繁华的街道,非东街莫属。此时,一明艳少女正急急地往前奔。正是顾念。

      阿巧累得气喘吁吁,“姑娘,咱们歇歇吧,您的身子刚好,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确实,顾念额头已经见汗,她自己也感到了一阵阵地发虚,只是时间等不得,她必须要赶紧见到那个人。

      他经常出现在售卖桃花酥的点心铺子,若是今日运气好,她应该可以碰到。

      主仆两个来到点心铺子的时候,前头已经排了长队,粗粗一数至少也有十七八个人。

      阿巧恍然大悟,“原来姑娘是想吃桃花酥了。”

      “不如姑娘先回去,奴婢在此排队就好。”今日天气闷热,姑娘身子刚好,若是再中了暑,病上加病可如何是好。

      顾念哪里肯听,她此来就是为了偶遇那个人的,若是回去岂不是功亏一篑?

      所幸,那人没有让她等多久,不过片刻,便在街角出现了。

      他打马而来,出现在点心铺子门口的时候,排队的小娘子们不约而同地都看了过去。

      他穿了一件纯黑的锦衣,袖口和领口用金色丝线绣了暗纹,显得低调又奢华。头发用一枚金环束住,剩余的墨发披散在后背。与黑衣融为一体。

      他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马鞭。五官是少有的俊朗,尤其一双眼睛浓黑如墨,又深沉如潭。神色极为清冷漠然。

      仿佛这世上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是值得他去关注的。

      他的眼神四周一扫,顾念立刻就听到了身边小娘子的吸气声,“这就是怀瑾公子?这也太好看了。”

      又有人说,“他可不仅仅是好看,而且是文武双全,得了陛下赞赏的。”

      “哪怎么不入仕?毕竟他爹是薛侯爷,皇帝的发小,授个官职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人家根本不想做官,爱好经商。听说这东街上就有五六家铺子是他的,除此之外还有七八家,都是在繁华地段。”

      顾念一面听着周围的议论,一面若无其事地看着那人。

      没错,这就是她等的人:薛怀瑾。

      他的全名叫薛钰,字怀瑾。是皇帝最信任的薛侯爷的庶长子,听说亲娘极为受宠,薛侯爷怕她受侯夫人的气,许多年前便把母子两个送到了江南。

      若是顾念没有记错,薛怀瑾应该是两个月之前刚回的京都。

      但是顾念来等他却不是因为这个。

      前世的时候,她被家人送去宁王府,在有限的自由的日子里,曾经在府中见过薛怀瑾。

      当时,她虽然站得远,但是分明看到宁王对薛怀瑾态度很好,仔细去看,甚至还有些恭敬之意。

      要知道,宁王可是皇帝唯一的儿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

      所以,薛怀瑾绝对不似表面上那么简单,他很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就是让宁王对他忌惮的原因。

      重生一世,顾念并不想放过造成自己前世悲惨下场的始作俑者。

      所以,终有一日,她是要和宁王对上的。那么薛怀瑾也许就是那个可以保护她的人。

      这才是她不顾病后初愈的身体,执意要来此处的原因。

      看来,她今天运气不错。

      薛怀瑾坐在马背上,对周围投来的爱慕的目光不屑一顾。黑沉沉的眸子只盯着点心铺子的门口。

      不多时,便有一个小厮手里拿着两个纸包奔过来,最后停在薛怀瑾跟前,捧高纸包道:“公子,整整两包呢。”

      他名叫盛椿,薛怀瑾身边的小厮。自小就跟着薛怀瑾了。

      顾念就见薛怀瑾嘴角翘了翘,点点头道:“很好。”说罢,就打算要打马离去。盛椿也打算跟着离开。

      主仆两个还未转身,就被两人挡住去路。

      “怀瑾公子,这桃花酥能不能分我一包?”说话的正是顾念,她仰起脸来,笑眯眯地看着马背上的薛怀瑾。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薛怀瑾有多么熟络呢。

      薛怀瑾打量着突然出现的人:年纪看着不大,应该还未及笄。脸儿小巧精致,五官极为明艳。虽然他对女色上向来不上心,但是也可以断定,若是假以时日,这丫头的容色必然会震慑整个京都。

      不过,这个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他完全可以确定,自己从未见过眼前这个姑娘。

      倒是不知道,她如此熟络的表情和言语,到底哪里来的自信。

      于是,薛怀瑾轻轻皱起眉头,甩出两个字“不能”。

      神色之淡漠,语气之冰冷,倒是让周围的小娘子们都感到一种寒意。

      反观顾念脸上的笑容不减,她软软开口,语带哀求,“公子,我大病初愈,实在想念这点心得紧。这才拖着病体前来,就请公子通融一下。”

      盛椿听了就不愿意了,“你们可以自己排队买啊!”

      阿巧虽然不知道自家姑娘为何当街拦住人家抢点心,但是,她毕竟是一个忠心的丫鬟,反正毫无理由地会站在顾念这一边。

      见对方小厮上场,她也不甘示弱,“我们排在最后后面,等轮到的时候,桃花酥肯定卖没了。”

      盛椿:所以,怪他咯?

      如今京都的姑娘们,都是这么不讲理吗?

      薛怀瑾的目光在顾念脸上一转,瞬间移开,吩咐盛椿,“把点心给她。”

      不过是两包点心而已,他明日再次也是一样的,赶紧脱离这女子的纠缠是正经。至此,他几乎可以确认,眼前这个姑娘定然是为了他的人而来。

      自从他从江南回到京都,在大街上出现过一回之后,动不动就会有姑娘用各种借口来接近他,真是烦不胜烦。

      这位姑娘,长得倒是不错,看着也颇为机灵。可惜,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个以貌取人的。

      没意思。

      盛椿看出来自己主子的不耐烦,也不想纠缠了,把纸包递给阿巧,便要离开。

      顾念一个眼风扫过去,阿巧就伸臂拦住盛椿。

      薛怀瑾眼眸一沉,“还要做什么?”

      顾念振振有词,“怀瑾公子,我不能白拿你的点心,我付银子。”

      薛怀瑾就见她伸手到袖子里掏了掏,半晌,掏出一块银子来。

      真的,若不是薛怀瑾眼力好,几乎都看不见她手中居然还有一块银子。

      那银子太小,最多就一钱。她却把手一伸,十分慷慨大方的样子,“这个给你,算作转卖桃花酥的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1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