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疑惑 ...

  •   三月初九,今天柳云想了想最近奇怪的地方。细想一下,好像有不少呢?
      第一,陆昌明应该有些地方瞒着她。最近陆昌明总在书房睡觉,在卧室的时候也是离她恨不得八丈远。还有这人前几天的风寒还没好全,还总活蹦乱跳的。用什么词形容都不合适。还看见他总对着自己脸红。她搞不懂陆昌明这个人在想什么。
      第二,总觉得有人在盯着她,不知道是谁,不止一个人。总好像不太对劲。尤其是和陆昌明在一起的时候,那种视线就更加强烈。
      第三,绿屋这家店,好像跟陆昌明关系很好,要不然怎么被骂都是两个一起。还有陆昌明去绿屋不只是单纯的看书,还总买书。买的书都会送给学堂或者乡下。不过淮昌县,不光绿屋这一家书店啊!他这是要干什么?绿屋真的和他有关系吗?如果有,为什么在未来大家都不知道呢?
      第四,她了解了许多关于陆昌明为官时的一些事。有些她在未来也看过,可一听这里的百姓一讲,心里总会浮现一些东西,大概她对陆昌明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吧。虽然自己不知道,可那种感情无法控制。
      “算了算了不管了。这么好的日子,除了生活不方便,还挺开心的,为什么要烦恼呢?”柳云自言自语,可疑惑已经在她心底扎根发芽。

      陆昌明最近也感觉到许多奇怪的地方。
      第一,绿屋的经营状况以前还很不错,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有竞争对手胡乱卖书。虽然以前的绿屋被人泼黄白之物的经历也有。就是这回感觉太奇怪了。总觉得有人已经知道他是绿屋的老板。
      第二,应该是这次成亲的阵仗太大了,总觉得有人在跟踪他,奇怪的是这人还不止一波。他很理解这种事,不过应该只有一波人跟踪他。这次很奇怪,还有另外一拨人。在京城的时候也有人在跟踪他,就是在这个一穷二白的县城怎么还有人来跟踪他呢?跟踪归跟踪,他最近需要注意一些了。不能被跟踪他的人知道自己生病了,要不然还不一定怎么做呢?
      第三,他搞不懂自己对白氏的感情。就是觉得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很想和她举案齐眉。可现在的自己不能这么做。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自己死后,人家要怎么办?连绿屋都不一定能开多长时间呢?
      “算了,反正都快死了。还想这么多干什么?”陆昌明这么对自己说,可他还是和原来一样拼命。

      最近皇上下旨,命各州县在乡试前开办女学。
      说实在的,这真让陆昌明焦头烂额。现在距离乡试还剩五个月,要建屋,要寻找老师,还要让学生都来。
      虽然女学只有三年,可一些家里为了让女孩多干活,肯定不送来。虽然每年冬天的识字班也有用,可还是跟女学不一样。
      找老师的话,这个县有才华的女子他也不好找,因为这个县是十年前新并入的,人口不多,辖区里有一个县城和五个大镇和一个小镇,共二十六个村,有将近一万八千人,有七家绿屋,有十四个私人开办的学堂。虽然他一直鼓励开办学堂,可效果不尽人意,因为老师太少。
      女学的教学内容,还要自己收集,上送京城。怎么说呢?如果自己整的不好,那么连死后清名都没有了,只会以“无能”被人评价,当然这名声是小事,可他也不能容忍自己做不好这件事;如果自己整的好,那么就会太引人注意,本来自己就活不了多久,还要被人看着,太累。
      至于学生,能让孩子们来,那肯定需要利益牵扯。还要为她们以后能用得到学习的东西,好好想想。
      不过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跟夫人说。因为她这么有才华,肯定能为这女学做贡献。
      当然这女学的事他肯定要搞好。这是最后一件能为他们做的了。

      中午,他们在一起吃饭。桌上有杂粮馒头和炒青菜。陆昌明吃了一个馒头后,不经意的说:“这馒头比国子监做的好吃。”
      可柳云却想到,昭文年间,国子监学生最便宜的菜之一就是杂粮馒头和青菜炒肉。她来到这里没有看见陆昌明吃过多么好的饭菜,不是糠米就是杂粮,加上便宜蔬菜,至于肉,好像也没有多少,肉丁切得好像比食堂还细;可看陆昌明有仆人照料,好像他也不是多穷的人。国子监不是单纯的举人就能进去的,不是一甲前五名就是家里有人可以让他荫蔽。她连个玉佩都没看见,他应该是那种穷举人吧?要不然也不会下地干活了。

      陆昌明想起了目的,对柳云说:“夫人,明天我休沐,麻烦你今天准备好东西,明天卯时出发。要不然明天晌午都到不了。”
      柳云想起上次去乡下,马车走的实在太快,脑袋迷迷糊糊的,可难受了。问了一句:“你这次不打算快点去了?”
      陆昌明想了想上次:马车太快、去得太早、没带够干粮等等,有一大堆问题。真的超级想把那个时候的自己骂一顿。
      他只好抱歉地说:“上次,是我疏忽了。没想好......”他记得上次她还哼着他不知道的曲子,声音特别好听,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声音一样。虽然干活不熟练,可该干的活也干了不少,也没有将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
      柳云看他抱歉时的那种不自在的样子,想了想:好像是有些疏忽,可,这是她同意的。没到村子的时候,他一直在马车外面和车夫一起坐着。进入村子之后,向百姓介绍她时的自豪;跟百姓聊天时的从容;和百姓们下地整地的熟练和不做作;吃干粮时对她的照顾。不管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很好看。可她可是一个母胎单身呢!不敢表白.JPG
      柳云笑了笑,说:“没事,下次注意就行。”这个人可真是对她腼腆啊!柳云这么想。
      陆昌明没说话,看着她的脸,愣了一会儿,对她说:“我......可以叫你云儿吗?”陆昌明还是忍不住了,看着自己明媒正娶的夫人,看着她的笑容,自己心里也很甜,至于后果,说话的时候好像也没想过。
      陆昌明说完就意识到自己有多唐突,用手拍了一下自己,又急急忙忙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唐突了,就当我没说过吧。”
      柳云点点头,说:“可以啊,那我叫你什么?先生、修明、夫君?”
      柳云又说了一句“我觉得修明挺不错的,修好明天。多好。”
      陆昌明笑了笑,说“云儿,谢谢你。”修明这个字是他自己取的,当年先生没有帮他取,他自己取了一个用先生的名义告诉别人的。这个字没有用任何经典,有点儿胡编乱造。可没想到,她会这么评价。

      他们两个又开始快乐的吃饭了。

      陆昌明说:“嗯,对了。有件事你能帮忙吗?”她相信她一定会帮忙的。因为她的才华虽然没有用在四书五经等经典。可用在此处,应当是极好的。
      柳云想了想,昭文十三年发生的大事,最著名的就是女学。是这件事吗?柳云这么想。枊云笑着回答。:“说吧。反正能找上我的事,肯定都是我能做的。”
      陆昌明就没有不好意思了。直接回答:“上面下令要开办女学。”
      柳云没想到他会这么直白,也直接问他:“那修明,想让我怎么帮忙呢?”
      陆昌明知道她绝对会同意,说:“这个县,要是开办女学的话,女夫子实在不够,还需要选课程,我一个男人,实在不了解怎么选。我知道开办女学是为了让女人们读书识字,可除了这些,远远不够,女人现在不能科举,所以不能按着男人的课程来,得让她们学的东西,有用呀!能用一辈子的东西除了学识就是手艺,所以需要云儿帮忙选择课程、编写讲义。”
      柳云听到这话,说了一句:“你容我再想一下子,这实在有难度,明天我给你答复。”
      陆昌明点了点头,又继续吃饭了。

      此时柳云愣住了一会,在想一件事。
      据昭文十四年的记载,那年因为女学获得嘉奖的大臣里面有淮昌李钟永,没有淮昌陆昌明。
      功劳应该在淮昌知县身上,可为什么嘉奖会在淮昌县丞身上?
      难道陆昌明犯了事?不可能啊,当年她去淮昌上大学的时候,也去过父母祠两次,虽然每次去的时候都人多,挤不进去屋子里面,只能在外面院子里看风景。可外面的介绍板里明明有陆昌明的名字。父母祠只有在淮昌当过官的好官才能在死后进去的。陆昌明这么好的官,当年嘉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他?为什么呢?今年是昭文十三年,从现在到明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他死了?不可能,陆昌明现在活蹦乱跳的,怎么可能会死?不对啊!最近有跟踪她的人,就要跟踪陆昌明的人。难道他被暗杀了?不对,这个地方怎么会有刺客,如果有,她在未来应该知道。
      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啊。柳云这么想着,又开始吃饭了。

      此时陆昌明后背有些发凉,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他突然感到身边的这个人愣住的时间,想了一些很危险的东西。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可一定和他有关。“要不跟她坦白自己生病的的事吧?”陆昌明这么想。可陆昌明又想了想,要是真的把这件事告诉她的话,她会不会不帮忙了?这可不行,这件事不仅是圣旨,还是能通向未来的事,比他还要重要。
      陆昌明吃完了饭,急急忙忙的去县衙工作了。

      柳云看到陆昌明急急忙忙地走向了县衙之后,心中的好奇心,有些膨胀起来。她让梅生菊生收拾完之后,问她们:“你家大人,平时喜欢做什么?”虽然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晚,可这个问题她很难一时看清。
      她们两个听见这个问题之后,有些疑惑,明明夫人天天跟着老爷,他的喜好,夫人应该知道。可还是平静地回答:“老爷平时爱看书,也有的时候爱下乡,还有些时候喜欢教我们姐妹两个识字。”
      柳云听到这个回答问:“那修明读书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呢?”这个问题如果问得好的话,那么陆昌明的生活、志向她也能了解一些。
      可世事无料,她们两个听到这个问题有些抓耳挠腮,想了一会回答:“这个的话,等张胜从京城回来问比较好,因为我们两个平时离老爷比较远,什么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她们两个还是不要回答的好。因为,老爷十年前发生的事,实在太难说。

      柳云看到她们两个不想说的样子也不勉强,不过张胜现在还没有从京城回来。等等!从京城回来,陆昌明让他去京城做什么?她知道开绿屋的人姓张,可不会是张胜吧?这要真是他的话,陆昌明怎么做到的?不会的,绿屋不可能是他们开的。要不,史书是肯定有记载的。史书上绿屋的第一任店长,姓张名向未。怎么可能是他呢?绿屋是在京城有一家没错,可开办者应该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可张胜去京城干什么了?柳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她独自一人待了一会,决定去陆昌明那里看看。毕竟陆昌明是一个好官,他的为官之道,她很想看看。希望这样可以解开疑惑。

      她先走到县衙南边,看到告示板上,有一张白纸写着“昭文十三年三月初九,县丞李大人,休沐。”
      她又走进县衙北面,发现,县衙南门常开,陆昌明就坐在大堂之上,一门正经地处理公务,目不斜视,好像对于他除了这个屋子,一切皆不存在。其他人静坐在两侧,静静地处理自己的事,不过她没有发现县丞的踪影应该是按照纸上说的,休沐了。她还闻到一股淡淡的熬药味。
      突然一阵寒风吹来,里面的人都打起寒颤,陆昌明虽然没有什么举动,不过几个呼吸之后,他咳嗽了起来。
      柳云看到她前面的这个绿色背影,寒风之后,从衣服掏出麻布手帕,开始剧烈咳嗽,身体还不自觉地抖动,咳了一会之后,手拿着手帕停了一两秒,就急急忙忙把手帕放进袖子里。之后又恢复了往常处理公务的样子。
      忽然有一个人站在她身后,对她耳边用稳重的声音说:“夫人,我是张胜。”
      柳云听到这话,立马扭过头去看对方,却看到一张普普通通,平凡无奇的脸,陆昌明的脸可以说温润,可这张脸只能说青年气十足,就好像她邻居家那个不爱学习又有豪心壮志的大哥哥。柳云说不出话来。
      可张胜把她拉走,陪她一起收拾明天要用的东西。一句话没说。
      柳云忍不住开口:“修明最近让你去京城干什么了?”
      张胜有点惊异,没想到这位夫人跟老爷关系这么好。还是心平气和地回答:“让我去京城买书,这里的书有些不够。”张胜这个回答不算骗人,因为他的确是把这边印坊印的书送到京城绿屋,再把京城有这里没有的书给运回来。
      柳云立马对张胜说:“梅生菊生两个人真没说错,修明书房里的书那么多,我还以为就是装装样子的。真没想到,被几个小孩说没学识没本事的陆昌明,平时如此爱书。”
      张胜听懂了她这么反讽,知道了一些东西,急忙问:“发生什么了?”
      柳云把事情经过都说了一遍。张胜听到后,手紧握起来,狠狠地说:“老爷当官十年,去那里都做好事,好事应该都做了一马车了,竟还有人嚼老爷耳根子。唉。”
      柳云不知道张胜为什么生气还叹气,不过她察觉到了这件事肯定有她所不知道的地方。陆昌明这个人真有趣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疑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