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万物更始 ...

  •   回去这一路,林夑仍是去了琅琊山,只剩言阙和谢朝兮两个人快马回京。

      阔别金陵数月,再见已是初秋。言阙在城门口就与谢朝兮分开了,说是要去林府替林夑报平安,当然,顺便也要见一见林乐瑶。谢朝兮调侃了他两句,便策马回了淮王府。

      淮王府坐落在宫城南角,算不上华丽恢宏,但也修整的十分轩敞,内里陈设布局精致简约,看得出来萧选个人品味还不错。出来迎接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宦官,也是淮王府的管家,貌似是谢贤妃派来的,叫高湛。

      就是日后宫里那个胖嘟嘟的大总管高湛。

      “王爷可算回来了,自从得了信,贤妃娘娘每日都要派人来问,谢天谢地,王爷一切妥当。”高湛一边给谢朝兮宽下外衣,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起王府里的事。

      从高湛的描述可以得知,萧选府里没有正妃,只有两个侍奉多年的女官,也是谢贤妃赐的——大约是皇子成年后的规矩。正主对这两人的印象不多,书中又不曾提及,想来是路人甲。

      谢朝兮自然对她们无过多兴趣,而除非召见,她们也不会贸然跑到他的前面来。

      草草沐浴过一番,时候已经不早,谢朝兮便换了衣裳进宫去。

      萧选是亲王,他进宫不必另行请旨,倒也省去了许多麻烦。皇帝近年来身子越发衰弱,谢朝兮在殿外等了半天,才有总管公公出来传话说皇帝休息了,不见人。他在心底里翻了无数个白眼,磕了个头转身走人。

      便宜爹见不着不要紧,便宜娘总是要见的。

      谢贤妃住在清安宫里,地界儿颇大,景致一般,也算符合她的身份和宠爱程度。谢朝兮守着礼数请了安,冷眼看去,谢贤妃生的文雅秀丽,就是病病歪歪的,四十多岁的人,瞧着还不如太后硬朗,说两句话就要喘一喘。

      不过也好,一个温吞平和的母妃,不会过多掺和他的事,对前朝政治也不关心,对谢朝兮这样怕麻烦的人而言,是个福音。

      而谢贤妃的确跟这世上的大多数母亲一模一样,无非是问一问他一路上的见闻,可有挨饿受冻,可有受伤生病,再就是督促他关心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问女官们伺候的如何。凡此种种,谢朝兮都有妥帖的话敷衍过去。

      在一段母子之间温情满满的谈话过后,谢朝兮告辞出宫。谁知道刚走到宫门口,他遇见了一个熟人。

      准确的说,是萧选的熟人。

      夏江。

      “淮王殿下。”夏江只是拱了拱手而非拜礼,想来是与萧选私交颇深的缘故。他看起来不过而立,生得精明英朗,疏阔的面孔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

      “夏大人这是进宫禀事?”谢朝兮淡淡问道。此时的夏江还不是悬镜司首尊,只同夏冬一般,是高阶掌镜使。当然了,他娶了现任首尊的女儿寒氏,在悬镜司中威望素著,又受老皇帝信赖,成为首尊也是迟早的事。

      “劳淮王垂询:不过例行回话而已。”夏江沉声道,“殿下出京游历,想来收获颇丰。”

      “名山大川各有各的风光旖旎,终不似金陵王气咸聚,物华天宝。”谢朝兮微微一笑,状似无意道:“本王倒是想念府中美酒。中秋佳节将至,今夜当于后院饮酒赏月,方才是不负月色撩人。”

      听了这话,夏江的眼中露出一丝精光,转瞬又消失不见。他又弓手一拜,道:“殿下兴趣风雅,饮酒赏月,的确人生一大乐事。只是悬镜司中尚有要事,微臣先行告退。”

      谢朝兮点了点头。

      看着夏江匆匆策马离去,谢朝兮心中笑道:同聪明人讲话,就是省事。

      是夜,谢朝兮命人备了酒水点心,遣散了后院的奴仆。他自己坐在石凳上,一边吃着桌上的点心。梆子刚刚响过两声,一个黑衣人便从墙外翻了进来,脚步轻巧,无声无息地坐到了他的面前。

      “这酒是本王珍藏多年的秋露白,风味绝佳,夏大人不妨尝尝。”谢朝兮执起酒壶为他斟了一杯,又道:“虽说悬镜司中人不得随意饮酒,可此处并无外人,喝一杯也无妨。”

      黑衣人撕下了蒙面的黑布,果然露出夏江的脸来。夏江执着酒杯却并不喝,凉凉问道:“殿下素来谨慎小心,此番与我相见,究竟有何要事?”

      “许久不见,当然是开给夏大人送礼来的。”谢朝兮笑吟吟地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夏江面前。

      “殿下?”夏江皱了皱眉,有些不解。

      “打开看看。”谢朝兮淡淡道,“凭你的成算,想必看过便能明白了。”

      夏江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伸出手去,将信封拆开,只略略读了两行,他的眼睛便瞪得犹如铜铃,每看一行,他的脸色便阴沉一分,待到看见落款,他的唇边忽然腾起一丝诡谲的笑意。

      夏江抬起头,问道:“殿下,这封信从何处得来?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的。”谢朝兮含笑道,“到了重阳前后,这封信就能派上用场了。本王相信夏大人的手段,自然是能为这份证据,多搜罗一些‘佐证’。到时一起发作,事半功倍。”

      “……事关重大,微臣必然尽心竭力,查个水落石出。”夏江的声音低沉,有如来自深渊绝境,“只是不知殿下所言重阳前后,到底……”

      谢朝兮眯眼微笑:“等时机成熟,夏大人自然就知晓了。如今便容本王卖个关子,吊一吊夏大人的胃口吧。”

      中秋佳节循例是要举行宫宴的,但今年因为皇帝缠绵病榻的缘故,格外精简了许多,不必再彻夜欢歌。谢朝兮只在中午时去吃了顿饭,晚上则到言阙家里凑了个热闹。

      俗话说,热闹不是你想凑,想凑就能凑。因着言太师家里人丁单薄,又是中秋团圆的日子,男女不甚避忌。好巧不巧,谢朝兮一进门,迎头便偶遇了言阙的胞妹、时年十二岁的言家独女言玥。

      准确地说,是他进门,言小姐转身出门,然后直愣愣地撞到了他怀里。

      彼时,引路的言阙一脸尴尬,想着幸好言太师不在场没有外人。言玥则面色微红,显然是女儿家的害羞。谢朝兮倒是朗月清风坐怀不乱,只匆匆一瞥,心道这姑娘长得怪好看的,是个美人胚子,也不知以后会便宜了哪家公子。

      等到言玥拎着裙子落荒而逃,谢朝兮才后知后觉:言阙的妹子……以后好像是嫁给他的?

      谢朝兮捂脸:真是可惜了。

      【系统:鉴于您在感情控制上十分有自知之明,判断为良心未泯,故决定结局分数加五分。】

      【谢朝兮:我去你妹的自知之明!】

      【系统:警告,请注意措辞。】

      【谢朝兮:……我谢谢你呗?】

      【系统:不客气,这是系统应该做的。】

      中秋节过后,林夑也回京了,据说他与琅琊阁主一见如故,已经结为异姓兄弟。话说回来,林夑好像四海之内皆兄弟,见到个脾气相投的就要义结金兰。

      与他几乎同时到达的,是滑国的国书。

      滑国虽然依附于大梁,但毕竟也是一国,与大梁往来国书、使臣不绝。但不同往年的两国邦交,这封国书一到金陵,便如一石惊起千层浪,朝堂上下,人心浮动。

      老皇帝差点没一下子气死过去。

      国书是滑国掌政公主所写,言明大梁东宫太子与滑国守旧派王族暗相勾结,搅乱滑国朝政。如今东宫詹事徐平已被扣押在滑国天牢,滑国请求大梁做出处置,才肯放人。

      皇帝老儿勃然大怒,先软禁了太子,又命悬镜司查案。夏江适时地呈上了谢朝兮给他的“罪证”——太子萧远写给滑国王族的亲笔信,约定互通有无,请滑国派兵襄助,篡夺大梁皇位。

      除此之外,夏江还顺藤摸瓜,查出太子近年来暗结党羽、串联朝臣、诬陷臣工等罪名。这些罪名其实放在哪一个皇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说的通,可皇帝唯独不能容忍的是,他的儿子竟与外人合谋来抢他的江山,这比被大渝、北燕等国兵临城下还要来得屈辱。

      在皇帝看来,太子已经正位东宫,自己又病体孱弱,他却连这几年都不肯等,委实是贪心不足。皇帝秉雷霆之怒,下令废太子萧远为庶人,监禁于寒字号天牢,东宫妃妾子女亦褫夺一切诰封、待遇,圈禁于京郊的一所皇家宅院之中。

      中宫皇后周氏,虽未涉案,但老皇帝说她教子无方——话说难道太子不是你儿子么?反正最后她“主动”辞去了皇后之位,去国寺里清修赎罪了。

      这场变故来得又急又快,许多太子亲信,如东宫三师,都被清算。有悬镜司查案,历时一月,即已审结。废太子于天牢中畏罪自尽,其余涉案人等,各有处置,不一一赘述。

      等到这桩大案彻彻底底地落下帷幕,已经是景运二十六年的春天了。或许是蝴蝶效应,谢朝兮提前斗倒了太子,林夑也早早接替了巡防营统领一职,金陵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太子谋逆给老皇帝心灵带来的创伤,使他的身体急剧地破败下去,他已经等不到小说中说的三年后,甚至连一封遗诏都没能留下。

      二十六年七月十四,帝崩。

      东宫无人,五王争权,祸乱金陵。如书中所言,林燮率巡防营杀诸王,言阙联通朝中文官老臣。谢朝兮提前联络玲珑公主,令其率滑国军队秘密驻扎金陵城外,阻挡庆历军入城戡乱。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脚踏过无数鲜血淋漓,谢朝兮终究踏上了那个宝座,登基称帝,改元开文。

      一切,才刚刚开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万物更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