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王者归来 第一
      寿少枢在大殿上领着一群大臣议事,却始终心不在焉,时不时抬头望望殿门。
      不多时,殿外值守的太监进来报:“陛下,十九殿下、小郡主、以及护送殿下归国的御林军七人都到殿外。”寿少枢心中一落,又一提,再听太监奏报,“只是一样,照顾并且抱着小郡主的是个汉家平民女子,冒然登殿只怕不合规仪,殿下命我特来讨陛下示下。”
      寿少枢问道:“同来的还有谁?”
      太监回答:“没了。”
      寿少枢立时训斥:“死心眼!不让她进来,难道让殿下自己抱着,还是你们一个个谁会抱孩子。殿下自中原归国,自然身边是中原人,这有何妨,能跟着殿下千里奔赴回来的,都是心腹,进来吧。”
      随着太监传令,沈冲天由内侍搀扶走在最前,绛纹抱着惜墨紧随其后,御林军七人在最后,大步进入大殿。寿少枢一见,立时降阶亲迎上去,喊一声:“弟弟!”泪水盈眶而溢。
      沈冲天倒地下拜,哽咽道:“国主。”绛纹在后面依样跪地不敢抬头。
      寿少枢扶起沈冲天,满心欢喜地轻轻纠正:“是哥哥。”他扶着沈冲天双肩,上下左右细细端详,叹息道,“朕的弟弟平安回家了。好,真好!只是这眼睛,真看不见了?”
      沈冲天回答:“当年的旧伤,用的药性猛些,保住命,没保住眼睛。”
      寿少枢点头不止,言道:“保住命就好。自从听说中原有异动,日日担忧,可把你盼回来了。”
      沈冲天俯首再拜:“劳哥哥惦记。哥哥如今贵为天子,不可失了礼,请归座吧。”
      寿少枢这才归座,落座方言道:“都平身吧。你七人当年奉先主之命隐身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又将十九殿下和小郡主平安护送回来,功不可没,朕自当记得。尔等先退下,一旁休息,我与弟弟还有话说,过一时再传你们。”

      等御林军七人退下,寿少枢才问道:“这一路过来可平安,遇到什么险阻没有,中原可为难你?”
      沈冲天笑笑:“一路上倒是有惊无险,有他七人护着,无事。”
      寿少枢继续问:“怎么你身边就这一个人?那些宫人,你的家眷,我那侄女的娘亲,都没带出来吗?”
      沈冲天黯然道:“出事时我不在家中,只随身跟着六个下人,都是中原人,过银泉关时在南门汉境都遣发了。只剩这一个,一直近身照顾我和墨儿,十分忠诚可靠,又无亲无家的,就被我带回来。”
      寿少枢边听边微点颌,听到最后一句,忙问:“墨儿,朕的侄女叫墨儿?快抱过来,给朕看看。”
      旁边有内侍听见皇帝下令,忙上前从绛纹手中接过惜墨,谁知孩子在内侍怀中忽然哭泣起来,内侍慌里慌张地,又不敢还回去,急急将孩子抱到御前。
      寿少枢皱眉责备道:“毛手毛脚的,连个孩子都抱不好,惹着朕的小侄女了。”说着亲接过孩子。惜墨到了寿少枢怀中,忽而止住哭声,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寿少枢,不知为何,小嘴一咧,冲着寿少枢笑起来。
      旁边的内侍忙恭维道:“孩子虽小,也识天子龙威,见天子不比凡人,心中喜悦,自然发笑。”
      寿少枢低头看着惜墨,轻捏捏小脸蛋:“看这孩子的小脸,真是可怜,一路只怕没少吃苦。弟弟,如今既已到家,就不必再担忧,先好好休息一阵,回头给你选处宅子,再让钦天监挑个日子,行册封典仪。”

      沈冲天闻言,忽俯首叩地陈词:“弟还有一事启奏。如今中原对我天狼蠢蠢欲动,分明是趁着近些年两国交好,从我处获利颇丰,渐生贪婪之心,不但要在利益钱财上,更要在威势上压天狼一头。此番态势若不趁早消灭,不但于我南疆安宁不利,且会使周遭小国效颦。况且中原并非混铁一块,南面部族已渐成国家,多年无法收复,再与我国交战,岂非腹背受敌,可一击而中。弟不图一时安宁,虽是不才,亦愿领兵杀他个回马枪,使他知晓我天狼之威,岂是轻易触动的。”
      寿少枢只顾低头逗弄孩子,不动声色地听完,将孩子还给绛纹,方才言道:“弟弟,你这一番话有理有据、陈词激昂,但是别以为我不懂你心思。你刚在中原吃了暗亏,心中不服,想要找回来,是也不是?可惜,我天狼国威,天狼将士不是给你复仇用的。”
      沈冲天被说破心思,暗自咬牙,不敢抬头。
      寿少枢望着伏在地上的弟弟,所有往事涌上,一声高过一声质问道:“弟弟,师傅教授功课时曾夸赞你‘过目不忘’。那我问你,当年朕如何在书信中劝你,要你回来,对你说得一番话,你可还记得!”
      满堂大臣及内侍见天子忽然动怒,吓得皆不敢抬头,战战兢兢地听着。
      寿少枢怒火几欲冲破胸膛:“当年朕是如何劝你,朕说你虽是中原血脉,却在天狼宫中长大,也是我天狼的皇子,一旦两国局势紧张,你首当其冲,是不是这话?朕说只要中原一顶‘奸细’罪名便能致你死地,我的话如今可曾应验!你当时又是如何回我,你可曾记得?那我再问你,你那些亲人,可是如你所愿。”
      “你总是一意孤行,可你不想想自己什么身份,一味的一意孤行是什么后果!是,你聪明,伶俐,擅应变。这是当时师傅和先主都说过的话,你就敢仰仗这些夸赞,肆意妄为,自觉天下无敌是吗?那你今日狼狈跑回来干什么!”
      “朕真恨不得给你换上一双眼睛,令你看看身后乱象!我天狼朝廷留下一个‘派小皇子作奸细’的笑话被天下耻笑,数十宫人被你抛在中原任人宰割,你的姬妾被贼人掳走受人践踏,最后只剩一个近身女官抱着我那没娘的可怜侄女,跟着你跋涉千万里,风餐露宿,惨淡逃难。你还嫌不够,如今还要仗着天狼的国威和将士,去给你复仇。我明白告诉你,我天狼国威强壮盛大,但不是给你意气用事、狐假虎威的;我天狼将士厉兵秣马,但不是为你无辜送命的。永远都别想!”

      此时朝堂上安静异常,谁都不敢搭话。一朝文武也知寿少枢是爱之深责之切,毕竟是自己兄弟,多年未见,心中既积淀下无数思念,更有思而不见的一腔积郁怒火,事过之后仍旧是手足情深。可此时两人都被架起来,总要有个台阶才好下。还是寿少枢身边多年的内侍明白他的心思短处,笑指道:“陛下,小郡主在听您训诫呢,您看她那双大眼睛,目不转睛听着,也知此等良机难遇。”
      寿少枢“哼”一声,怒火随之灭下去一半:“他父亲要是能有她一半乖巧,我少多少担忧心思!”
      内侍继续笑周旋道:“谁让陛下挑了个兄长来做呢。民间有句话,叫‘长兄如父’,做哥哥的难免多操心些,做弟弟的难免被兄长宠溺。您看,一旦有事,弟弟不还是投奔哥哥,仰仗哥哥,哥哥不还是担心弟弟,替弟弟费心筹划。陛下与十九殿下是手足,这朝堂上演的是情深,这才叫手足情深呢。”
      寿少枢叹口气,面色终于和转,缓缓心气,言道:“我这侄女小小年纪,陪你在殿上待了半日,你不累,她还累呢。传旨,十九殿下归国,待册封赐府邸之前,同家眷暂住回硕明殿,除开随行女官,所有宫人用度仍按照旧例。小郡主身边按制拨人过去服侍,挑些会说中原话的,怎么也得适应几月。弟弟,你先带家人退下吧,回去好好休息。待改日有空,我在宫中摆一个小小家宴,让兄弟们都过来,你一走数年,大家都十分想念。还有,带上小侄女,去看望看望姐姐,你离开这些年,姐姐日日惦记着。”
      沈冲天常舒一口气,答应着,起身带绛纹和惜墨离开。

      一月之后,待边关督造军事的十二王爷回到都城,寿少枢趁这机会在宫中设宴,为老十九、老十二两人接风。席间,沈冲天虽看不见,但凭声音竟也认出诸位兄弟,只有到六王那里,卡住了,寻思半天。
      六王笑谑道:“难道是因为小时候总作弄你,你怀恨在心,不喜我不成。若这样说,众兄弟除了陛下,就是四哥最护你,其余人今日都不必来了。”
      沈冲天本来笑着解释:“实在是六哥声音变得太过沧桑,一时难以分辨。”后面听提到四王爷,想活到成年的兄弟俱在,独缺老四,遂悲切道,“四哥!”
      六王自知说错话,忙惊乱地起身道歉:“老十九,不是,陛下,我就是个粗人,一时不慎说错话,实在不是有意的,怪我,都怪我!我,我自罚酒。”

      寿少枢平静道:“既提到四哥,来人,给先四王爷设个位置,大家一起祭奠一杯吧。”说完,身边内监忙不迭在下首设一空置桌椅,摆上同样的酒水菜肴。寿少枢捧酒缓缓洒于地上,众兄弟都随后洒酒祭奠。
      寿少枢又道:“呼羯也罢,中原也罢,明摆着打脸的事,如果一忍再忍,我天狼威严何在,我众兄弟威严何在。你们真以为我不气不恼、无血性?可此事不能冒行。你们呀,一个一个都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先主励精图治几十年积攒下这份家业不容易,你我岂能随意拿来挥霍。等我们完全有这份底气,到时,我自然还需众兄弟齐心协力,将我们周边蕞尔小国踩在脚下,令他们俯首称臣,共举我天狼为主。眼下,我们不论作何事,须要不损耗自身,又达到目的。你们都有什么要说的。”
      沈冲天提议:“中原农耕为主,春种秋收。若是春种时不种,秋收时不收,不出几年,他们的底气就消耗殆尽。纵使国家仍有底气,百姓没有,不给百姓粮食,百姓就坐不住,饥生殍,饥生盗。仓廪国库乃国之底气,民乃国之根基,底气虚,根基松动,国将不稳。”
      六王抚颌寻思道:“中原是周边最大的国家,擒贼擒王,一旦折损中原,其他小国自然望风蛰伏。剩下的,北面荒蛮之地,无人。东面那些部族,不成气候,不足为患。先定南疆,再定西域,霸业既成啊。”
      十二王立时接话:“六哥所言偏颇。西方南方为患,东方部族也不是省油的灯,万不可轻视。东方偏远,教化难至,那里的人其性竟如鱼一般,难怪先主当年提及也常常头痛。”
      众人头一次听到如此比拟,遂好奇纷纷询问。
      十二王笑笑答复:“这些年,我一直在东面与他们打交道,起先不知该如何形容其人,后来自己偶然间琢磨出来的,说出来,供兄弟们一笑以下酒。想来人如其地,就如中原富庶,其民性安;我天狼广阔,其民性敞;东方地域狭小,其民竟如渠沟中的鱼。鱼,滑溜狡诈,手掌大的肚腹藏着针尖大的心胸。只识鱼饵,见利忘义,若是为人,最是难缠。与他争,胜之不武,黏腥满手不说,且没几两肉可食;不争,日日看他好死不活地蹦跶,又着实心烦。”这一番诙谐之语,惹起众兄弟齐声大笑,一扫方才的悲恸满怀。大家终于重拾手足之情,开始交杯换盏,回忆往昔,倾诉离别,谈论局势,一时热闹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第 3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