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京都的朝堂大殿。

      这是一座古朴而宏严的建筑,殿角飞龙高啄、殿身巍峨耸立,整座大殿完全坐落在千层石阶之上,东升的旭日豪不吝啬地将它明亮的光线装满了整个大殿,无形中给这座大殿渡上了一层神圣的外壳,而进入此殿的每一个人都衣冠整肃,表情严慎,步伐稳健。

      此时是大臣们上朝的时辰。

      殿内文臣、武官分别以谢初定和吴阵子为首立于盘龙石柱之间。

      满朝文武官员身着繁难,纷纷垂手低目。等宁梁帝一坐上宽大的龙椅,便对他行礼叩拜,一时间呼喊震震,响破天际。

      听着这样大的动静,不禁让人怀疑,君王会不会被震的耳膜发疼?

      然而坐在高位的帝王却是一副习以为常的寡淡神色,玄色的描纹秀金龙衣一丝不苟地帖服在他周身,平整的没有半分褶皱。

      大殿的列为朝臣随着一声极具威仪感的 “ 众爱卿平身 ”而参拜完毕,他们虽已起身但却仍然低眉敛目,垂首不语,等待着龙椅上的帝王发话。宁梁帝目不斜视,望着一众朝臣的头颅发笑,只是这个笑容没有声音且满是自我讥讽之意,旋即他收起脸上的笑容,也一并藏起了眼里的狠厉与决绝。

      君臣之间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启奏与讨论 “ 活动 ”。

      当今皇上是一位很年轻的君王,许是少年登帝的原因,他并没有以往历任皇帝那么圆润的身材,相反他身形瘦削,五官深刻而俊逸,眉眼间自带一股锐利与威严之色,紧抿的嘴角更使他透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朕收到奏疏,河北近年来干旱异常,粟粒无收,大量流民正在涌向京都……诸位爱卿对于如何安顿这些百姓可有良策?”

      宁梁帝抛出“如何安顿流民”的难题就像一块天外飞石掉在了终年无波的古井里,霎时间,刚刚还在安安静静的朝堂立刻就被砸醒了。

      自古以来每朝每代的历任帝王与朝臣最头疼的就是这个流民问题,面对病弱无助、手无寸铁的流民,打不得、逐不得,但若是想要让他们留在京都那更是难于上青天且十分让人头疼的难缠事情。

      且不说京都的地方够不够大,只说那成千上万的流民蜂拥而至,带来的治安问题以及与京梁百姓的冲突问题才是最可怕的。

      生活习惯与风俗民节的不同就像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如果强行让他们行走在同一屋檐下,那必然会掀起一场空前绝后的风暴,更遑论是万人间刮起的龙卷风呢!

      加上本朝的国都京都多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富豪乡绅之流,这些人多数都耻于与那些拾荒乞讨而来黔民同踏一地、同饮一源,只觉这是在自贬身价、自失他们高贵的身份。

      因此多半朝臣都不同意将这些流民安置在京都内。

      朝中的武将一列较为安静,文臣一列却恰恰相反,除却谢初定以外都在三三两两的相互争辩,有的更是摇头顿足,面红耳赤。

      “陛下,近些年来从各个地方来到京都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民房与商铺的建接更是到了瞿山脚下,恐怕再无力接纳如此庞多的流民……”

      说话的是户部侍郎陈述廉,由他开头后,各种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陛下,若要安置流民势必要分减京畿的护卫,这样一来恐兵力不足,京都防卫会有所削弱,还望陛下三思啊!”

      京都守卫军军将巽世全继陈述廉之后再次反对道。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声音响起,其中反对派的声响渐趋上风。

      宁梁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听着朝下几拨人在那里争论不休,脸上神情从最开始的淡然到后来的不耐直至不悦,几经变换。

      可最终,还是按耐住了即将喷发而出的怒气。

      闭了闭眼。

      再睁开时,那双锐利地眸子从朝下的文武百官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定在了自己的 “孤臣” 谢初定身上……

      “ 谢相……”

      宁梁帝如水般无波无澜的声音传来。

      没有很大,却足以让整个朝堂安静下来。

      先前还在争吵的几位大臣没想到宁梁帝会叫谢初定,怔了一瞬赶忙噤了声,拱手弯腰等待着宁梁帝的下半句话。

      谢初定显然没有料到宁梁帝会叫他。

      猛的从他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大脑先是空白了片刻,而后开始高速运转。

      他一边想着宁梁帝的心思,一边暗忖着,此时叫我不知是与南方的水涝有关,还是与北方的干旱有关,又或是与赵正海的女儿——赵尺素有关呢?

      他在心里转了几个弯,但此刻也容不得他细想,迈步向前说道:

      “ 微臣在。 ”

      看着殿下的谢初定,宁梁帝想着或许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保住赵尺素了。

      片刻后宁梁帝笑了笑,话语中隐了苦涩,他开口说:

      “ 爱卿,你是本朝自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一任丞相,刚过弱冠之年吧?”

      谢初定愣了愣,他没想到宁梁帝会问自己的年龄。

      心说:皇上怎么了,他不是知道我多大吗?怎么会忽然问这个问题。

      掩下心中的困惑,恭敬的回答道:

      “ 回皇上臣今年二十有二了。”

      “ 嗯,确实是年轻有为,不愧是我朝丞相!”

      谢初定听了宁梁帝赞叹的语气,他心里顿时明白了一二,暗道自己猜想的是对的。

      早晨上朝前,岑寂在旁敲侧击的提自己的婚事时,无意中说出了赵大人的女儿与别人说亲的事儿,那时,谢初定就知道宁梁帝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知道宁梁帝接下来怕是……要提自己的婚事了!

      谢初定在自己心里暗暗叹息了一声,就听宁梁帝悠悠地说道:

      “ 谢爱卿你已过弱冠之年却还没成亲,这让朕的内心十分为你担忧啊。”

      宁梁帝看了一眼谢初定,接着说道:

      “ 爱卿,你一心为我朝付出,也是时候娶妻生子了,所以,朕决定给你赐婚…… ”

      “ ……嗯……赐谁好呢?”

      宁梁帝的眼睛看着下面的一众朝臣,状似无意地开口说道:

      “ 嗯……朕看赵卿家的女儿与你很是合适,不如朕即刻拟旨,为你赐婚……怎样?”

      谢初定听了宁梁帝的话,抬起头看了看他,神色晦暗不明。

      早在他说要给自己赐婚时,谢初定就讶异地想到,他要把谁赐给自己了。

      闭了闭眼,有些不忍。

      谢初定想到了宁梁帝在前朝后宫的局势,想到了自己是他的 “ 孤臣 ” ,想到自己与他谈话的那个夜晚,又想到了他身为皇帝却连自己的心上人都要拱手让人的无奈……

      于是……

      他说:“ 微臣谢过皇上。”

      宁梁帝轻咳 ,声音微涩地道:“ 好,朕即刻为你二人拟旨…… ”

      “ 皇上,赵大人家的小女与老臣家的小儿子…… ”

      礼部侍郎孙奇书惶惶出列想要阻止宁梁帝的赐婚。

      但是,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宁梁帝打断了,只听宁梁帝一字一句地对他说道:

      “ 孙爱卿,我记得,你家的小儿子前年不是因为恶意欺凌百姓而被大理寺收监了吗?怎么,依照我朝历法,他这么快被放出来的呀!”

      孙奇书吃了一惊,登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的儿子能提前出来全靠太后帮忙,而让他儿子求娶赵尺素也是太后的意思。

      他本来就不情愿。

      可,太后开了口他又必须得答应。

      他和太后是一派的,原本他们以为这桩婚事是可以瞒过皇帝的,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照现在皇帝和太后意见相左的情形来看,他们之间的权势争斗还要持续很久。

      如此……也好。

      惊出一身冷汗的他,赶忙转动小而精明的眼珠慌然该口说道:

      “ 不是……不是……皇上……误会了……误会了,老臣是觉得这桩婚事是……是……极好的……极好的,老臣只是想提前恭贺一下谢相。 ”

      涉及到他的宝贝儿子,他不敢冒险,只能装作是向谢初定道喜,希望可以借此将皇上的视线从他儿子身上转移到这桩婚事上来。

      果然,宁梁帝听了他的话笑的开怀,说道:

      “ 好,诸位爱卿别忘了给谢相道喜,退朝吧!”

      说罢,不再多留,看了一眼谢初定,转身离去。

      谢初定在宁梁帝走后,也没等众人 “ 恭贺 ” 他,自己就大步流星地退了出来。

      赵正海本来以为自己女儿要嫁给孙奇书那个一事无成又爱惹是生非的儿子了,没想到皇上竟然出面帮了他,更加没想到皇上竟然会将素儿指给谢初定,一时间他的心里像是在荡秋千,忽高忽低。

      谢初定在经过赵正海的身边时,停顿了片刻,将赵正海那张忠正十足的国字脸尽收眼底,他打量着赵正海这张脸向他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而赵正海意识到谢初定在跟自己打招呼时,终年平静心一下被揪了起来。这是当朝丞相谢初定,百官心中忌惮的人,如今素儿嫁给这个“苦海孤岛”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赵正海望着谢初定早已远去只留给他的清拔背影心中惊愕不定。眼前忽地闪过那人过分俊美容貌,心想自己女儿倒也与他十分登对,但当他意识到自己有了嫁女于谢初定的念头时,心下狠狠一跳。

      等谢初定的背影彻底消失赵正海才想到自己竟然忘记了回应谢初定,他赶忙摇了摇头拉回了思绪。

      却听得周围同僚语气酸讽地说道:

      “真是恭喜赵大人喜得爱婿呀!”

      “是啊,是啊,赵大人还真是有福气,哈哈哈……恭喜恭喜。”

      “赵大人,走这么快,是抓紧时间回家选好日子吗?”

      赵正海循声回头,见说话之人是孙奇书,他脸色沉凝地说道:

      “孙大人,陛下金口玉言,我们两家再无关系,况且你在朝堂上……”

      “哼,赵大人我只是好心提醒你,别忘了向太后娘娘交代而已,告辞。”

      孙奇书说完话便脸色难看的走了。

      赵正海站在原地,低头微微思索着,而后转身朝另个宫门走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