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周家送礼给叶家 ...

  •   第一章出生则多余
      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农村,某个浩劫的浪潮还没有彻底过去,祠堂的门框上还写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标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以钢为纲,以粮为纲。但是那个年代也还有二十一世纪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大批文盲的存在,而这些文盲里,又属于女性文盲居多。
      大家白天地里挣工分,到了晚上,通电的村庄有那么几户拉亮电灯,也有几户农人还是用煤油灯,更多的则是日落而息,早早在床上歇着等待第二天的日出而作。
      叶珊珊被收养的大家庭姓叶,祖上仿佛是当过官的。叶珊珊的爷爷叶思海,识文断字,当了村庄里的小学校长,但他仍然认为自己跟祖上相比,还是有辱门楣。而林奶奶居然完全不识字,但是生得皮娇肉嫩,眉目含情。林奶奶肚子也争气,一胎得男,取名叶盛,而后又生了二女一子。叶盛作为长子长孙,教养在叶老太公的膝下的,在那个读书无用论,只要成分好的时代里,却背道而驰地学了不少文化,等到高考一恢复,直接考上了师范学院,几年后回到了县里,做了语文老师,算是临近几个村庄里的体面人。
      叶珊珊养母柳青是识字的,至于柳青的母亲刘秀珠,目前叶珊珊也还仍然称呼外婆的,据说是资本家的小姐,进过几年学堂,所以不仅识字,还能够看着经书自己念经,已经是她同辈里为数不多的“亮眼人”,农村里把不识字的称呼为“睁眼瞎”,而刘秀珠的丈夫梁颂祖不仅不识字,而且死得很早,丢下四个孩子给自己的老婆刘秀珠。
      那个时候的农村不识字并不是什么大的缺失,自己家几口人总是认得出来的,地在哪里也是知道的,家里养的鸡,养的牛,养的猪,也都是自己辨识得出来的,至于看书,一个村子里也没有几本书,并且经过那个特殊的年代,连书本都是清一色的类型书,文化的极度缺乏导致农村的极度愚昧。当然也许并不是愚昧,叶珊珊清晰地记着村里的老人们可精明着呢,决然不像是愚昧无知的。
      叶珊珊能成为叶家的养女,不过是因为她作为周家第三个女儿实在是多余得很。周家男人叫做周国栋,婆娘叫做梁红玉,叶珊珊原本名字应该是周珊珊,只可惜因为赶上计划生育,家里又很想要个男孩,为了传宗接代,所以,周珊珊就被送养到叶家成了叶家的女儿叶珊珊。叶家能够接收一个女孩子,不过是因为周珊珊命好,为什么说周珊珊命好呢?因为给她接生的是她的外婆刘秀珠和刘秀珠的妯娌。两个女人说周珊珊出生的时候“蓝衣挂撒”,是个吉相,预计命中一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长大后,叶珊珊问了很多人什么叫做“蓝衣挂撒”?可惜没有人知道,可见也不是什么靠谱的预言。但是当时的确是起了作用的,因为这个预言保住了周珊珊这条贱命。
      那个年代里,孩子的出生就像地里结个南瓜一样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地怀,顺其自然地生。
      生的多余的孩子,有病没法养活的,直接扔在尿桶里,水桶里,或者嘴里塞把盐巴……邻居们也不会认为哪家处理个娃娃就是坏人了,而被处理掉的大多数是女婴。
      周珊珊出生了,在八十年代初期,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做到村里,不服从的可以把孕妇直接拉去堕胎,如果孕妇敢逃跑的,家里就被打砸一番以示惩戒。梁红玉当年可是村里一枝花,人长得漂亮,因为家里的妈妈又是资本家的小姐,所以,梁红玉也读到小学毕业,脑子比一般人好使一些。她在自己肚子还不显的时候,就已经离开家了,躲在一个采茶的茶棚里。这个茶棚,春日里是很忙碌的,大家山里采茶,然后集中到这个茶棚里加工茶叶,再由茶商来收购走。但是过了采茶的季节,这里就是空空的,没什么人来。
      梁红玉的妈妈刘秀珠虽然是个寡妇,但是比较聪明能干,跟生产队里的几个管事的关系也不错,于是就说自己身体不太好,有点得了传染病的感觉,觉得自己要去茶棚里住住,避开人群,免得让大家都被传染。话说得真真假假,大家一时也不好分辨。于是梁红玉就跟着母亲躲在这里,赌一把,万一第三胎是个儿子,就算是苦日子到头,可以扬眉吐气了。在农村,生不出儿子,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断子绝孙的了。
      叶珊珊自己认为命也不算好,因为作为女儿出生,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原罪,注定叶珊珊是多余的了。看过电视剧《金婚》的人都很好理解,为何家里有个女儿名字叫多多。不就是因为多余吗?不幸的是,叶珊珊也是那个多余的。
      叶珊珊被生出来时,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她跟所有刚出生的孩子一样,扯着喉咙哭。然而,迎接叶珊珊的是一桶从茶棚后面小水井里提出来的一桶冰凉的水。刘秀珠和她的妯娌,在问梁红玉,留还是丢?刚生完女儿还是很虚弱的梁红玉只是掉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个中年女人或者是因为对生命的敬畏,或者是担心梁红玉日后对她们埋怨,她们不敢擅自做主,把叶珊珊丢进那个已经提进了茶棚里的水桶,于是叶珊珊就这么被耽误着活了下来。窗外是纷飞的白雪,和白雪压断树枝而发出的咔嚓声……叶珊珊活了下来,但是不能光明正大的活在周国栋家里,周家还攒着肚子打算生儿子呢,这个名额绝不可以被叶珊珊给破坏了。于是刚出生不到七天的周家第三个女儿,被送入了叶家,做了叶家的女儿。
      生母梁红玉在生了叶珊珊第六天,踏着还没有完全融化的雪,亲自抱着送进叶盛家里,说是从此两家也不结亲,也不认亲,就当这个孩子死了,但是也不能告诉任何人这个孩子是周家的。口头协议达成,饭也没有吃一口,就走了。据柳青说,走的时候梁红玉的确是流了眼泪的,但是叶珊珊的大姑说一滴眼泪也没掉,梁红玉心硬如铁。
      叶盛已经有一个儿子叶殊,本来打算再生养一个,但是柳青肚子偃旗息鼓,完全没了动静。叶殊长到八九岁,淘气得隔三差五被人告嘴上门:把大胖的脸抓破了,把小黑的裤子剪了洞了,把小婶子家的鸡捏死了……更不用说:溪水里抓鱼时小伙伴被水蛇咬了,大树上掏鸟同伴跌下来了,农田里捕黄鳝搞得田埂缺了几个大口,村里某大伯家的用田埂蓄水而活着的秧苗差点死了……
      叶盛作为一个体面人,这个儿子完全让他不体面。
      在大多数人都在期待多子多福的岁月里,叶盛非常想要个女儿。
      叶盛在没高考前,因为偏矮又瘦弱,在农村里并不吃香,叶思海为着叶盛娶亲很是费了一番思量,动用了兔子也吃窝边草的念头。叶思海有个同事柳老师跟叶思海关系好的恨不得穿同一条裤子,可惜生了三儿子,没法跟叶盛结亲家,但有个健壮而美貌的侄女柳青,身高都差不多有叶思海一般高,一听说媒给叶思海的那个三寸钉长的儿子叶盛这个事情,柳青直接跳脚表示不愿意。但是柳老师的哥哥牛高马大,在柳家庄做生产队队长,直接扛过来一把铡刀,说:“你叔叔是我们家最有眼光的,他保媒,绝不会错的,没有你反驳的份儿,你要是敢反对,我就用这把铡刀直接铡了你的头。”柳队长本是一个说一不二的倔脾气,柳青对这个父亲很是惧怕,当时一顿痛哭,差点要撞墙自杀。
      叶盛为人谦和而礼貌,经常到柳家去,去的勤了,其他的男人倒是没法来议亲了。叶盛还会拉手风琴,偶尔也会写个诗歌,柳青慢慢得也就没那么看重叶盛的身材板了。叶盛还有一个地方跟村子里的男人不同,他说话温柔,懂得看女人的脸色,又会帮柳青洗衣服,也会帮柳青的妈妈烧火,偶尔也跟着柳青去地里摊牛栏——就是牛棚里的稻草,铺着让牛拉屎撒尿,然后挑出来肥田。叶盛虽然不能做很重的农活,但是拔秧是又快又好,也会种田。只是挑谷子之类的就容易被健壮的男人笑话。
      几年之后,柳青嫁给了叶盛,三年了没生个一儿半女,叶盛居然也没有给柳青脸色看,柳青这个时候才觉得叔叔保媒真的是对了。第四年才生了胖儿子,像母亲柳青家的风水,高大英俊。而柳青在家公叶思海的周旋下,也跟着当上了民办老师,多年以后,民办教师转正,吃上了官家的饭。
      然而,那个时候教师的工资还是很低,大家还需要该上课的时候去上课,没课的时候去地里或者田里干活。教师家娶媳妇虽说比一般的家庭容易一些,但是真的娶到好媳妇的概率也并不比他人大多少。毕竟那个年代农村光棍一大把,女孩子虽说是赔钱货,但是也紧俏得很。很多男子为了娶亲,都是拿自己的妹妹跟对方的妹妹去换亲,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叶珊珊八岁之前,一直不知道是被收养的,过得没心没肺,虽说也有隔壁邻居叫她小媳妇之类的,反正什么是小媳妇她也不明白,所以,并不影响她快乐成长。每天的事情,不过是跟在哥哥后面,山里地里田里……哪里都可以去的,他也都带着叶珊珊这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的妹妹,到处跑。
      那大概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